2024年2月9日发(作者:食品采购)
夏天的雷雨教案(集锦9篇)
夏天的雷雨教案 第1篇
目标:
1.在音乐问答中学会用明亮、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有对比的表现歌曲的情绪。
2.能够用《夏天的雷雨》的旋律创作改编歌词。
重难点:
1.能有对比的应用连贯、跳跃两种方法来表现。
2.能够创编简单歌词
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老师知道小朋友特别喜欢猜谜,今天老师就给大家猜一个谜语。
二.歌曲教学。
1.猜歌谜:第一段歌词
师:你们快快来想想它的答案吧
2.揭示谜底
给学生观看打雷、下雨的图片,请学生介绍打雷、闪电的知识和避雷小常识。
问题:下雷雨的时候你会先听到打雷还是先看到闪电?
你知道避雷的'一些小常识吗?
老师按节奏读出问题,幼儿跟读(交换,多读几遍)
师:如果老师是用歌声来提问的你们,你们能不能也要用歌声来回答我?请你模仿老师问题的旋律来回答。
3.演唱歌曲。
老师提醒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
(指导:一闪闪、轰隆隆、哗啦啦要唱得轻巧跳跃)
分组演唱歌曲。
师:我们把这首谜语歌曲唱得这么棒了,可是它还没有名字呢?为这首谜语歌起一个合适的名字
三.歌词创编
今天我们猜了谜语、又唱了歌曲,老师想请大家用《夏天的雷雨》旋律来创编自己歌曲好吗?
例子:天空中一闪闪,什么眨眼睛?天空中一朵朵,什么在飘?天空中弯又弯,什么像小船?小朋友请你快快想一想。
夏天的雷雨教案 第2篇
教学目标:
在欣赏歌曲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夏天打雷、下雨、闪电的不同声音,引导幼儿学着用乐器表现雷雨时的各种声音。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音乐录有闪电、雷、雨声的音带鼓、沙球、三角铃等打击乐器若干。
认知准备:幼儿生活中曾感知过下雨、打雷。
活动重点:
安静听赏,了解打雷时的自然现象。
活动难点:
愿意用小乐器表现不同的声音。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播放录有雷、闪电、雨声的音带,让幼儿说说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这些声音你们听到过吗?什么时候听到的?
小结:夏天来打了,常常会打雷、下雨、还会闪电,它们发出不同的声音,小朋友不要害怕,这是一种自然现象。
二、歌曲——夏天的雷雨
1、完整欣赏一遍
歌曲好听吗?你听到里面都唱了什么?一闪闪是什么声音?轰隆隆是什么声音?哗啦啦又是什么声音呢?
2、再次欣赏
说说歌曲里下雨打雷、闪电是什么声音?
3、乐器模仿
出示各种鼓、沙球、三角铃不同的乐器,让幼儿来选择乐器,并敲击乐器模拟闪电声、雷声和雨声
个别幼儿上来敲打
说说声音像什么?
播放音乐。请幼儿用小乐器模仿不同的声音
三、活动延伸
找找夏天到了,大自然还有哪些声音?
夏天的雷雨教案 第3篇
活动目标:
1、在表演唱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能运用各种材料表现下雷雨的情景。
2、继续激发幼儿对夏天的雷雨探索的兴趣。
3、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雷声录音,鼓,沙球,空饼干盒,银色装饰带,分别装有米粒、豆子的瓶子等。
活动重难点:
探索使用各种材料来表现雷雨。
选用的材料与表现的内容是否匹配。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听,这是什么声音?(雷声)天气马上就要怎么样了?
2、小结:雷雨是夏天才有的现象。
二、分析讨论,演唱歌曲
1、分析闪电、雷声、雨声的特点,通过不同的演唱方式加以表现。
2、分组演唱,一问一答,表现歌曲特点。
三、探索实践,经验交流
1、引导幼儿用各种材料来表现闪电、雷声、雨声的特征。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选择是否合适?为什么?
四、合作表演,体验愉快
1、能边唱边用各种材料进行表现。
2、通过表演体验成功的愉快。
教学反思:
在幼儿园的音乐歌曲选择上我们应该依据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节奏节拍适合的的歌曲。当然有着丰富的故事情节的,有规律性的歌词的歌曲。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孩子们兴趣性高的歌曲等等。我们的在进行音乐活动中更多的会关注。幼儿的兴趣、乐曲的音域以及歌词要更加贴近幼儿生活。《夏天的雷雨》是一首问答歌,它以设问作答形式表达内容,可以一问一答,也可以多问多答。形式活泼、问者自由,答者也无拘无束,句式简单,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辨别、联想能力大有裨益。在音乐
活动中我总是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幼儿,和幼儿一同活动,和幼儿一起念、唱、奏、跳,以感性来带动幼儿,避免了纯理性的传授,使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枯燥、机械地模仿。幼儿在25分钟欢快的音乐活动中用唱、跳、奏等不同形式多次地感受音乐,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自觉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和幼儿的互动有所加强,更加注重幼儿的学习效果,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我把舞台让给了幼儿,幼儿是课堂的主体。
我的宗旨是能让幼儿在快乐、轻松地氛围中学习音乐。让幼儿能在美妙的音乐中得到心灵的陶冶。我在我的教学生涯中要不断摸索,不断前行。
夏天的雷雨教案 第4篇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夏天的雷雨》,能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两两结伴演唱。
2.了解夏天的雷雨和闪电。
活动准备:观察过雷雨前后的自然景象。
活动过程:
1.说说夏天的雷雨。
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雷雨现象。
教师小结夏天闪电、打雷到下雨的过程。
2.欣赏、熟悉歌曲。
教师范唱,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熟悉歌词。例:教师:"天空中,一闪
闪,什么光发亮?"幼儿:"一闪闪,一闪闪,闪电光发亮。"出示节奏卡,帮助幼儿理解和把握切分节奏。
3.填词唱歌。
幼儿跟老师一起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内容。
幼儿在教师伴奏下,尝试演唱歌曲《夏天的雷雨》。
4.表现歌曲。
请幼儿尝试在演唱的过程中根据歌词内容创编简单的"闪电、打雷、下雨"的动作。
幼儿尝试两两结伴,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演唱,并用动作进行表演。
教师引导幼儿有表情的演唱。
夏天的雷雨教案 第5篇
运动目的:
1、在演出唱的根本上,幼儿能应用种种质料表示下雷雨的景象。
2、继承引发幼儿对炎天的雷雨摸索的爱好。
运动预备:
雷声灌音,鼓,沙球,空饼干盒,银色装潢带,分离装有米粒、豆子的瓶子等。
运动重点:
摸索利用种种质料来表示雷雨。
运动难点:
选用的质料与表示的内容是否匹配。
运动过程:
一、导入运动,引起爱好
1、听,这是什么声音?(雷声)气候立刻就要怎么样了?
2、小结:雷雨是炎天才有的征象。
二、幼儿手工制作阐发评论辩论,演唱歌曲
1、阐发闪电、雷声、雨声的特色,经由过程差别的演唱方法加以表示。
2、分组演唱,一问一答,表示歌曲特色。
三、摸索实践,履历交换
1、幼儿用种种质料来表示闪电、雷声、雨声的特性。
2、勉励幼儿勇敢报告本身的选择是否符合?为什么?
四、互助演出,体验痛快
1、能边唱边用种种质料举行表示。
2、经由过程演出体验乐成的痛快。
夏天的雷雨教案 第6篇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夏季的来临,掌握夏季的季节特征。
2、引导幼儿初步懂得夏季炎热、干燥要注意防晒,不在烈日下玩耍、要多喝水。
3、帮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降温工具,并简单了解人们夏季防暑降温的方法。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夏天的物品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现在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狗不热了》的故事,小朋友喜欢吗?
小狗黄黄去旅行,心里高兴极了。黄黄起了一个大早,背上自己的旅行箱九出发了。哎呦,今天的天气可真热啊,没走一会,黄黄头上的汗珠就滴答滴答落下来了,把黄黄穿着的小背心都湿透了,这可怎么办呢?黄黄忽然记起自己的旅行箱里还有一顶太阳帽呢,赶快拿出来带上,哇,凉快多了。可是没走一会儿,又热了起来,黄黄又从旅行箱里拿出了自己的小扇子,上下一扇,真凉快。走着走着,黄黄觉得口渴难耐,又拿出了自己带着的桔子水,哇冰凉的桔子水喝下去真痛快,黄黄觉得自己舒服多了,聪明的黄黄已经不热了。
二、展开
1.认识夏天的基本特征教师:小朋友们,刚才老师故事中讲的小狗一会戴凉帽、摇扇子,一会又喝桔子水,这是说的什么季节的事呀?
(夏季)(1)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了吗(夏季)(2)你们是怎么知道夏季来到了,夏天有什么感觉呀?
夏天比起春天、秋天、冬天有什么不同?
(自由讨论)小结:夏季十分炎热,穿的衣服比以前少了,吃的水果的种类比以前多了,昆虫多了,树叶也更茂密了。
2.让幼儿知道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在这么热的天该怎么办。
(1)如果我们现在在院子里跑一圈,就会满头大汗的,夏天这么热,我们该怎么办呀?
谁能想出一些好办法,让我们在外面玩的时候不会这么热?
(2)小结:在户外时要注意防晒,不在烈日下玩耍,外出长时间在烈日下行走要打太阳伞,下午2点钟太阳最热,在很热的夏天,要尽量减少这个时间外出。
3.引导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能使自己凉快?
(1)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办法能使自己过一个凉快的夏天呢?和你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我们比一比谁想的办法又多又好。"比如你吃什么能凉快一些?(吃西瓜、吃雪糕。)你怎样做能使自己凉快一些?(吹空调、吹电扇、出门带夏凉帽、打太阳伞、在水里游泳、在树荫下玩耍。)(2)幼儿讲述想出的凉快的办法。
三.结束
1.引导幼儿交流,知道夏天要怎样过才凉爽。
2.趣味练习:夏天的物品让幼儿了解夏天的物品有什么。
让幼儿知道在游泳的时候,一定要爸爸妈妈跟着,一定要注意安全呀!
夏天的雷雨教案 第7篇
活动目标:
1、在听听、想想、唱唱中充分感受、理解歌曲内容,掌握切分音的唱法。
2、引导幼儿以轻快、有爆发力的声音表现歌曲,有效地激发幼儿对歌唱的兴趣。
活动准备:
雷声录音、磁带、鼓、铃鼓、响板、图谱。
活动过程:
1、听音乐拍手入场。
2、律动——小小牧鸭娃。
3、发声练习。
4、复习歌曲——老鼠画猫。
5、节奏练习。
(用拍手、拍腿、拍肩等方式拍出切分音的节奏)
6、教唱歌曲。
师:刚才小朋友又唱又拍,开心吗?可是你们听,天空中忽然传来了什么声音?听我来唱一唱,你们猜一猜。
A:教师弹唱第一段,提问:
师:你听见我唱了什么?
师:天空中一闪闪什么光发亮?轰隆隆什么声音响?哗啦啦什么落下
来?
真的是打雷下雨吗?来听听吧!
(放雷声录音,幼儿倾听)
B:教师清唱第二段。
师:这是夏天的雷雨,是夏天经常有的现象。今天我们唱的歌曲名字就叫“夏天的雷雨”。在这首歌曲里闪电、雷声、大雨都是有节奏的哦。你们待会儿就仔细听哪一句有切分音呢?
C:教师完整清唱一遍。
提问:你听出哪一句有切分音呢?(幼儿找出后教师即边拍边唱此句)
出示节奏图,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
×××|×××|××××|×—|
×××|×××|××××|×—|
×××|××××|××|×—夏天的雷雨教案 第8篇
活动目标:
1、在表演唱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能运用各种材料表现下雷雨的情景。
2、继续激发幼儿对夏天的雷雨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雷声录音,鼓,沙球,空饼干盒,银色装饰带,分别装有米粒、豆子的瓶子等。
活动重点:
探索使用各种材料来表现雷雨。
活动难点:
选用的材料与表现的内容是否匹配。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听,这是什么声音?(雷声)天气马上就要怎么样了?
2、小结:雷雨是夏天才有的现象。
二、分析讨论,演唱歌曲
1、分析闪电、雷声、雨声的特点,通过不同的演唱方式加以表现。
2、分组演唱,一问一答,表现歌曲特点。
三、探索实践,经验交流
1、引导幼儿用各种材料来表现闪电、雷声、雨声的特征。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选择是否合适?为什么?
四、合作表演,体验愉快
1、能边唱边用各种材料进行表现。2、通过表演体验成功的愉快。
夏天的雷雨教案 第9篇
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与同伴一问一答接唱歌曲,体验合作演唱歌曲的乐趣。
2、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有节奏表达出歌曲中雷雨的各种声音。
3、通过歌曲来发展幼儿丰富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钢琴一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小鸟醒来了、种瓜、小动物叫
2、韵律活动:鞋匠舞、摘果子、快乐舞
二、基本部分
1、弹奏歌曲旋律,引起幼儿回忆歌曲的名称和内容。请小朋友听听老师弹的是什么歌曲?歌曲里唱了什么?
2、老师示范演唱歌曲,引起幼儿对歌曲的回忆。
3、老师和幼儿一起复习歌曲两遍。
4、引导幼儿唱好切分音和跳音。
5、教师指导幼儿学习与同伴一问一答接唱歌曲,体验合作演唱歌曲的乐趣
6、引导幼儿尝试两两合作一问一答对唱歌曲。
7、引导幼儿探索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歌时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回答时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
8、师生接唱歌曲——男女接唱歌曲——个别幼儿问,集体回答唱。
9、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三结束部分复习歌曲《萤火虫》要求幼儿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本文发布于:2024-02-09 13:19: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83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夏天的雷雨教案(集锦9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夏天的雷雨教案(集锦9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