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8日发(作者:北京养老金)
《孔子的孝亲之道》
儒家是最强调孝顺的一个学派。它强调孝顺,绝不只是为了安定社会秩序,它认为那是人性最自然的发展。
一、孔子的家庭背景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因为他的祖先是商朝人。商朝被周朝取代以后,就把它的遗民封在宋国,这宋国就有点像战败国,或者是被取代国家的后代,老百姓的心态都比较委屈,而其他国家的人拿宋国人开玩笑也没关系。比如我们很熟悉的守株待兔的故事,那就是宋国的农夫,但是不敢讲别国农夫的“守株待兔”。孟子提到有一个人“揠苗助长”,那个农夫也是宋国人,所以当时宋国人蛮委屈的。而孔子的祖先就是宋国人,他的祖先在宋国本来可以当国君的,但因为突然发生内乱,他的祖先非常的谦虚就不做,不做之后,后代一路下来就没落得很快。在古代的传统,叫“五世亲尽”(《孔子家语》),传到第五代亲族关系就停了,别为公族。就算你是国君的子孙,到第五代以后分出去了,就成为公族。再往下分,就是一层一层往下走了。孔子会姓“孔”,是因为他的五世亲尽正好叫孔父嘉,所以后来就以他的孔作为孔氏家族的一个姓。
在孔子出生前,孔子的父亲和他的前两任夫人生了九个女儿,一个残疾的儿子,在重男轻女的春秋时代,孔子在家人的殷切期待中诞生了。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过世,但是他的大娘、二娘,不让他们来参加丧礼。所以在孔子二十岁前后,母亲过世了。他想尽孝心,把父亲跟母亲合葬,但是找不到父亲的坟墓,就到处请教乡里面年老的长辈,找到之后,把他父母合葬了。所以孔子是在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孤儿寡母,可以想象是非常辛苦的。到成年的时候,母亲过世,后来结婚生子,67岁的时候太太过世,到73岁时他过世,71岁时他儿子也过世了。在一般人看来,孔子是自古以来天下很不幸的人,但他还是能很深刻地体验到家庭情感的重要,他照样可以说什么叫孝顺。你不一定有完全的经验,但你可以透过别人的经验有一种深刻的理解,因为人性是一样的。
在《中庸》里面有一个很感人的话:孔子说要求一个儿子孝顺父亲,我做不到;要求一个弟弟尊敬兄长,我做不到,因为他的哥哥比他先走了,他哥哥的女儿,孔子是代表父母之命替他哥哥的女儿来举办婚礼,嫁给他一个很好的学生;他说要求一个人做大臣事奉国君,我也没机会,因为他没有官做;最后要求对朋友贤,先对朋友好,朋友再对我好,我也做不到,因为朋友都对他很好。所以孔子举到四点,五伦里面有四点,孔子认为自己都没做到,他真的没有做到吗?不能怪他,是他没有这个机会,有这个机会他一定做得比任何人都好。
二、孔子对“孝顺”的解读
1.官寰子弟要做到的“孝顺”
鲁国最有权力的三家孟氏、叔氏、季氏。孟氏的一个年轻人,他是孔子的学生,请教孔子什么是孝顺?孔子就说两个字:无违。即不要违背礼仪,因为有钱人家,这些贵族有时候就容易太过于铺张,或者太过于节俭,礼的规定有一定的要求。像最有名的故事,“季氏八佾舞于庭”(《论语·八佾》),孔子受不了。古时候的天子在重要的祭典,可以有八佾,八八六十四人,六十四个童男童女来表演,这是天子的规格;诸侯只有六佾,六佾可以说六八四十八,一佾八人;到大夫,只有四佾,往下降了,所以季氏是个大夫,只能三十二个人。但季氏在鲁国最有权力,关起门来自己当皇帝,说反正我有钱,我有人,就在自己的宗庙前面摆出八佾,所以孔子就受不了,他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所以,贵族子弟就要守礼,合乎规范,否则秩序就乱掉了。
2.平凡百姓要做到的“孝顺”
第一个是奉养父亲、母亲。这是最基本的条件,你小时候父母把你养大,你现在能够让父母安心过日子,这是应该的,毫无考虑。
第二个是尊敬父亲、母亲。说到这个尊敬,就很难了。在《论语》有一句话,引起很多争论,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我的理解很简单,现在所谓的孝顺是奉养父母亲,但是狗跟马对人也能有某种奉养,但是狗跟马不会尊敬别人,狗跟马不会尊敬主人,所以如果你只是奉养父母亲,而没有尊敬父母亲的话的,那跟狗和马来服侍主人有什么区别呢?
第三个是脸色一定要好看。子夏请教什么是孝顺,孔子说:色难。色难是脸色的愉悦最困难,我们常说久病无孝子,父母病久了,只好看子女脸色了。做的时候会发现,父母的话我听了脸色很难看,但是现在还要特别注意,要让脸色好看,让父母感到你心甘情愿去做。
【案例1】
曾参孝亲的故事
曾参的父亲是曾点,孔子的学生,曾参孝顺他的父亲怎么孝顺,是一个很好的楷模!我现在根据孟子的说法,曾参孝顺父亲,每一顿饭都有酒有肉,吃完毕以后,父亲问他还有吗?一定还有,只要父亲问,一定还有。曾参就问父亲,吃剩的要给谁?关键就在这里,父亲吃完的剩菜,曾参就问父亲要送给谁,送给那家邻居,邻居有穷人,父亲就说好,今天就送给东边的邻居,明天给哪家的邻居。后来曾参老了,他的儿子叫曾元,曾元奉养就不一样了,差别就在这里,每一顿饭也是有酒有肉,但是把这个饭菜撤出的时候,不再问曾参要给那一家人,然后曾参要问还有没有剩的,没剩的,代表什么,晚餐再吃。差别就在这里。
奉养父母亲,脸色要好看,让父母在使唤我们的时候也觉得这个孩子很孝顺,没有白养。
【案例2】
有一位长辈,他是我父母亲的朋友,他管孩子非常严格,譬如说,他年纪大了,孩子已经就业了,赚钱之后就要给父母生活费。给父母生活费的时候,不能把钱直接给父母亲,要把钱恭敬的放在桌上,然后说:“请父亲笑纳。”他父亲看都不看,说:“好吧,放那。”我们就觉得这父亲好有尊严。我们家的情况,气氛比较温和,我有时候把钱奉上,给父亲的时候,我父亲是上海人,上海人比较爱面子,我父亲说,不要客气了。我又说,一定要给您。他又说不要客气了。三四次之后,我就说你真的不要吗?他就说,要!这是每个家庭都有不一样的管教方式!
三、子女与父母相处应遵循的礼节
1.孔子与他子女的相处
孔子有个学生叫陈亢,陈亢跟孔子的儿子伯鱼是朋友,是同学,就问他说,你爸爸在家里有没有教你什么?很多人都想知道孔子在自己家里有没有给自己的孩子补习,教一些秘密的观念。伯鱼很诚实的说没有。不过有一天,父亲站在堂前,我从庭前快步走过,这合乎礼貌,父母站在堂前,子女不能大摇大摆的晃,要低头快步走过,结果父亲叫我站住,我就停下来了。父亲说,你学诗没有啊?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你不学诗,说话就没有凭据,没有水平、内容。我就退而学诗。另外一次父亲站在堂前,伯鱼又是快步从堂前走过,说你停下来。问我学过礼没有啊?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结果这两段话讲完之后。那个请教伯鱼的同学就很高兴,我问一件事,就知道三件事:要学诗,要学礼,君子要跟儿子保持距离。最后那句话就引起很多人讨论,就好像父亲要跟儿子保持距离,保持距离才能够产生一种教学的效果。
2.亲密关系与教育的成效何者重要
如果请教孟子的话,他会认为亲密关系最重要。如果发展教育,你可以找老师来教,后来发展为一种“易子而教”的想法。但是不管怎么样,父母还是要教的,因为家庭教育毕竟是教育的基础。并且身教加上言教才有它的效果。
3. 继承父亲的意向需三年
《论语》有一句话,不太容易理解,叫做“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思是父亲的作风在他过世以后,做子女的三年之内不要改。好,很多人就会说,如果父亲的作风很好,三年之后也不应该改,这跟善恶无关。譬如说,父亲在世的时候,很喜欢过年过节的时候,拿钱去帮助穷人,现在父亲过世了,我做子女的,继续做三年、继续帮助穷人。三年之后跟他们说,父亲已经过世三年了,要改我自己的作风,帮助另外一些人。这就是孔子的原则,继承父亲的意向至少要维持三年,相当长的时间。
4. 父母是否有错
儒家并不认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一个人结婚生孩子就变父母亲,它对于是不是道德上的调整并没有一个直接的关系。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稍微修改一下的话,应该是天下无不没有关心子女的父母。但父母说的都一定对吗?这要看情况而定,以孔子来说,他说侍奉父母的时候,发现父母有过错的时候,要委婉的劝阻。真正的孝顺在《孝经》里也说,父母有错,要好好劝阻,像真正的大臣,国君有错,要好好的劝导。绝不是顺从而已,那是盲目的孝顺,不是儒家主张的。所以孔子接着说,发现父母要犯错误的时候,要委婉的劝阻,但父母要不听我的话,我就继续尊敬父母,内心忧愁,但不要抱怨。这就是做人子、做人女的孝心之所在。
楚国的大夫,跟孔子说,我们家乡里有一个人叫直躬,非常的正直,他爸爸偷羊,他跑去检举,很正直。结果孔子说,我们国家的正直跟你们楚国不一样,我们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在这里我们要了解,孔子不是说父亲为儿子隐瞒,说他没偷羊;儿子为父亲隐瞒,说他没偷羊。孔子不是说这就是正直,而是说这个行为中就有正直。正直当然是按照法律、公平、正义,但是所有的法律都建立在人性发展的需要上,所以你为了这个正义,说我父亲偷羊,我去检举,那就等于我把父亲当成一般的人了,这就违背了我做子女自然的天性:希望父母快乐,希望父母平安的心理。儒家思想无论如何都不能违背这种自然的天性。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家人、自己的朋友在外面被批评的,这叫做天性。但是如果被抓到,我们也不会去为他辩护,去撒谎。
【案例3】
孟子非常推崇舜,对其推崇的故事多的不得了,后来就有人故意试试孟子的立场,就问如果舜的爸爸杀人,舜会怎么办?舜是天子,舜的爸爸杀人,舜怎么办呢?孟子替舜回答,说我派法官去抓他,那人又问,舜真的会这么做吗?孟子说,舜其实不会这么做,他把爸爸背着逃到海边,从此过着快乐的日子。这是什么回答呢?因为我们会说,舜还是天子必须执法,如果执法的话,法律之前人人平等。舜把天子辞掉,就是单纯的儿子,儿子要保护父母亲,背着爸爸逃,你有本事就抓,抓到算我们倒霉,抓不到算我们父子亲情,在海边好好过日子,孟子居然这样回答。
由于孔子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孟子说背着爸爸逃跑,引起了很多人的批判,儒家需要法律,我想这个批判不见得是针对儒家的问题,儒家强调如果我把父母统统检举出来,亲情第一个就受到伤害,但他并没有反对法律。法律尽量去抓,法律尽量去查,如果法律查到了,我们只好就接受法律制裁,但是作为子女来说,希望父母平安快乐这是天性。你不能违背这个天性,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不能两全其美的话,孝顺父母亲是个基础。如果这个基础没有了,那人跟人相处就赤裸裸了,就只能是严刑峻法了,秦始皇的第二代很快就覆灭了,就因为他完全是法家,推行严刑峻法。
四、“孝顺”的重要性
1.“孝顺”在孔孟心中的地位
有一次,有人问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出来做官呢?孔子的回答很妙,他说《书经》里面讲过一段话,他说一个孝顺父母,又能友爱兄弟,把这个“孝”跟“悌”推广到邻里、乡党、社会,这就是从政。如果每一家都能孝顺父母亲、友爱自己的兄弟姐妹,这一家安定了,每一家安定了,天下不就治好了?政治不见得你就真得做官。所以他对“孝顺”和“悌”即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如此的重视。
孟子说一个君子有三种快乐是超过当帝王的。第一个就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这句话乍听起来似乎太过家庭中心主义,我的父母都活着,兄弟姐妹都没有什么事故,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孟子很了解,人性的情感需要渐渐的发展,如果我家里父母都还在,我在外面看到老人家,跟父母年纪差不多的,就很容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章》)。”我家里有兄弟姐妹,我到外面看到年龄差不多的同学同事,就很容易把他们当作兄弟姐妹;我家里有年幼的子女,我在外面看到别的子女,就很容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章》)。”儒家的思想它完全注意到应以人性的发展和实现为考虑的,而亲情是最重要的一环。
2.“三年之丧”该不该守
三年之丧是古代的一种观念,从来没有普遍实施过,但是国家总是在设法提倡,要替父母守三年之丧,代表对父母尽最大的孝心,但是我们呀不要担心,三年不是三十六个月,是二十五个月,根据荀子的说法,满了二十四个月叫两年,第三年过完第一个月,够了,三年了。这是古人的一种做法。
宰我是言语科第一名,胜过子贡,他跟孔子有一场很有名的辩论。宰我问老师你主张三年之丧,学生认为有问题。他就把他的思想表现出来,非常精。宰我说:“老师,三年之丧太长了。”因为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论语·阳货》)。孔子说假设你不守三年之丧,一年之后,你就吃的很好、穿的很好,你心里安不安?这是转移焦点,也是转移重点,而宰我这个学生之所以被称作坏学生,就因为他不给老师面子,孔子问他你心里安不安?宰我说,安哪!一个好的学生,当老师问我心里安不安,就应该跟老师说,我不太了解这个问题,或者说请老师指教。孔子最喜欢学生这样说。只要你说,请老师指教,老师就会说他的意见,结果宰我说安,孔子下不了台,翻脸了,说“汝安则为之”。这句话非常严肃的,你安你就去做吧。君子守丧是因为吃好东西没有味道,听好音乐没有感觉,住的舒服也不觉得快乐,所以才要守丧三年,你要觉得安你就去做,孔子讲两次,宰我知道老师生气了,立刻离开教室。
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古代父母分工合作,小孩大部分时间都由母亲来带的,做父亲他要出去工作,养家糊口。孔子很注意生命发展的历程,我们会跟父母有这么深厚的心理情感,是因为在生理上得到父母无限的关注,你才能
成长。你要讲人性,不能忽略生理、心理、伦理这三个过程。孝顺是人类的天性,这不是说叫你孝顺你才懂得。事实上每一个人最深的愿望就是希望父母亲快乐,因为你从小开始这种生命经验,是不能够重来的,这就是孔子的思想。
【案例4】
戏彩娱亲的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里有一个叫老莱子的故事。他自己七十几岁,他父母九十几岁,他还穿着彩色的衣服给父母看,父母很开心,拍手鼓掌,跟幼稚园的小孩表演一样,他们在欣赏。最有趣的是,他摔跤的时候,还会装出婴儿的哭声,母亲过来安慰他。装婴儿的哭声,所以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孩子,这是一种最自然的天性上的需求,但是只有到论语里面才把这段话说清楚。
五、孝亲理想的发展
1.继志述事
继承父母的志向,能够继续做父母所做的事,父母的志向和所做的事情和是什么呢?归结到最后就是德行修养,很多人说你要光宗耀祖,光宗耀祖你界定在升官发财上,让父母变得好像很有面子,这是一种方法,但是手段要正当。儒家里面提到你要孝顺父母,你要光宗耀祖,它也归结到德行,因为德行上面的努力每一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否则(如果)你只把它放在特定的价值上,像财富、像权力和地位的话,太狭隘了,到最后恐怕为了这个目的不择手段,所以儒家一定要把重点放在德行上,因为只有放在德行上才符合人性向善的基本的理解上,而行善后对社会都有帮助,它才是一个可大可久的人文的理想。
2. 解说“一贯之道”
孔子感叹过没有人了解他,而他有一个基本的思想叫“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就是说不清楚。他的学生子贡是很聪明的学生,但是他有一个好比较的毛病,也叫做“月旦臧否”,后来子贡居然批评到孔子了,他说我们老师也没什么特别,就是五个字“多学而识之”。结果这话传到孔子耳中,孔子当然不高兴了。孔子教学生喜欢公开,就上课的时候把子贡找来说,子贡你认为我是“多学而识之”的人吗?子贡承认说,是啊,难道不是吗?孔子说,非也,吾一以贯之,就是说不是的,我有一个中心思想在里面,把我的学说连贯起来能成为一个整体。不过很可惜,子贡没有再问,何谓也?可能当时看到老师心情不好,用非常严厉来的话说“非也”,就立刻走开了。孔子为了延续思想找到曾参,孔子问:“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但是曾参,什么都好,就是这个时候不知道怎么了,就说:“唯。”唯就是yes,孔子给他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居然说是的,孔子一看反应很激烈。“子出”,立刻离开教室,下课!连你都懂了我还谈什么?同学们就围了过来,问曾参说,何谓也?曾参就说了:“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老师的道没什么,就是“忠”跟“恕”,我再强调一
次,曾参比孔子小46岁,所以孔子活着的时候曾参才15岁到26岁,何况曾参又特别驽钝,他怎么可能知道孔子的一贯之道呢?曾参还是了不起的,经过努力学习,后来领悟出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如果仁义的仁是我的责任,到死才能停止的话,那么仁义的“仁”就是孔子的一贯之道。这是标准答案,也就是因为这样子,孔子的志向要明白宣布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治长》)。要想贯彻“孝亲之道”需要每个人在孝顺父母亲、在亲子关系方面努力去加以实现,因为这是来自于人性基本的要求,这个掌握住之后,一定要记得孟子的建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量推广出去,到最后能够使得天下大同,世界一家,那才是孔子真正的愿望。
本文发布于:2024-02-08 17:45: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80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孔子的孝亲之道.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孔子的孝亲之道.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