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华佗的故事5篇

更新时间:2025-02-24 00:26:30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9日发(作者:亚洲妹妹)

华佗的故事5篇

华佗的故事篇(一):中华医神-华佗

华佗〔141~208〕,安徽省毫县人,东汉外科医生。他首创了“麻沸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麻醉技术进行手术的医生,成为我国古代医学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

华佗 7 岁死了父亲,哥哥被抓去充军,一去不返,音信全无。家庭十分贫困,只有小华佗和母亲相依为命。

华佗从小爱好读书,富有钻研精神,对医学饶有兴趣。在母亲的教育下,小华佗立志不图官位,愿为良医,以救民济世为本。

后来,母亲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忽冷忽热,周身疼痛,皮肉肿胀。华佗请来很有名气的大夫治病,也不见成效。母亲病故前对华佗说:“孩子,记住你的父母都是被这种乖僻的病折磨死的。我希望你早日学成医术,好让百姓少受疾病之苦!〞

母亲的去世激发了华佗发愤学医、普济众生的决心。他来到城里,要拜父亲的生前好友蔡医生为师学医。蔡医生开始不想收华佗为徒,可是一想,华佗父亲生前是自己的老朋友,朋友一死,转眼不认人,也太不讲情义了。

所以,他想考考华佗,如果他是一块做医生的料,就收;不行,就不收。

蔡医生主意已定。他见几位徒弟正在院子里采桑叶,而最高处枝条上的桑叶够不着,便向华佗说:“一你能设法把最高的桑叶采下来吗?〞华佗说:“能。〞他叫人取了根绳子,拴上块小石子,只一抛,绳子抛过枝条,树枝被压下来,桑叶就采到了。蔡医生又看见两只山羊在斗架,眼都斗红了,谁也拉个开,就说:“华佗,你能把这两只山羊拉开吗?〞华佗又说:“能。〞

第 1 页 共 7 页

只见他拔来两把鲜草,放在羊的旁边,斗架的羊早就斗饿了,一见鲜草,忙着抢草吃,自然散开不斗了。

蔡医生见华佗如此聪明,就收他为徒。后来华佗跟随师父刻苦钻研,注重实践,终于成为被人拥戴的一代名医。

华佗根据医道,自编了一套“五禽戏〞体操,教人用来锻炼身体。不少人练了很有效果。华佗一位表弟长期做“五禽戏〞体操,年老时,耳聪目明,牙齿巩固,为同龄人所羡慕。

毕佗一生刚直不阿,不求虚名。有一次,华佗替曹操治好了偏头痛病,深得曹操赏识。曹操要他留在曹府,给他优厚的报酬。华佗在曹府做了一段时间的侍医,但他身在曹府,却心在民间,总想为老百姓多解除疾病之苦。

有一次,华佗借故妻子有病,回家探望。回家后,不愿再去曹府。曹操知道后,以欺骗的罪名把华佗杀了。曹操成了有罪之人,而华佗一直被后人传颂。

华佗的故事篇(二):民间故事 匡神医的故事

世上无难事,只怕心不专,七十另二行,行行出状元。

第 2 页 共 7 页

清朝咸丰年间,胶州城出了个妙手回春的神医,不但轰动了胶州湾,还轰动了京城,轰动了皇宫。这神医姓匡,名懋忠,字砚农。是个囊过萤、映过雪的读书童子。

见乡里邻舍不少穷人得病,缺医少药,痛苦不堪,他便改行学了医。白天,他跟李时珍学样,攀悬崖,挂峭壁,尝草根,采草药,吃尽了百般苦。夜间,他把一口大缸灌满清水,放在院里,映着天上水中两轮明月光,读《本草钢目》读到公鸡啼鸣,不怕口渴嗓子乾。他边学边行医看病,边行医看病边学,几年工夫,便医术大进,成了道传路颂的活神仙,百病一把抓。耳听一片赞扬声,他并没飘飘然忘乎所以,而是忧心忡忡,常为碰上疑难病症,束手无策,不能帮病家解除痛苦而不安。他听说京城是藏龙卧虎之地,高明医家甚多,便起了寻师访友之念,想多学点治病救人的真本领。

恰好他哥匡懋敕在北京一所私塾教书,他便不远千里,风尘仆仆地投奔了去。刚落脚,还没来得及外出寻师访友,切磋医术。恰逢他哥教的一个读书童子的妈妈,得了个昏睡病,不知吃,不知喝,懒得梳,懒得洗,成天背着铺炕,一味贪睡。请过三个医生,求过三个神婆,不但没见强,那病反而越治越沉重了。病急乱投医,那家听说匡先生从山东来了个兄弟懂医道,就登门把他请了去。

他只望

华佗的故事篇(三):民间故事 老实人的故事

从前,有个老爷要考验他家的长工是不是忠诚他,老实不老实。

第 3 页 共 7 页

第一次,老爷要长工在雪地上站一天,长工就老老实实地站了一天。

第二次,老爷要长工挑一大堆煤炭,长工闷头闷脑地挑了一天一夜,一直把煤炭挑完才歇气。

第三次,老爷要长工把磨房里的米都挑到仓库里,本来有五担,他成心讲四担,结果长工不声不响地把五担米都挑了来,并告诉主人,多了一担。

经过三考,老爷放心了,快乐了。

一次,老爷全家要去亲戚家呷酒。他放心地把家交给长工看。

等到夜晚,老爷还没有回来,长工就选了最值钱的东西,满满装了一担。临出门时,在门板上写着:“一回老实雪里站,二回老实挑煤炭,三回老实多一担,四回老实挑一担。〞

老爷回来,见字再去看东西,气得打手打脚,悔得口吐白泡。

华佗的故事篇(四):英雄人物的作文600字 我最喜欢的三国英雄

英雄人物的作文600字 我最喜欢的三国英雄

几百年来,《三国英雄》广泛流传,脍炙人口,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具深远影响的巨著之一。《三国英雄》出自历史长篇小说,以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有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在这么多形象,性格鲜明的任务中,我最喜欢

第 4 页 共 7 页

的是关羽,因为他是一个忠心耿耿,勇猛无敌的英雄。

自从刘备,关羽,张飞他们桃园三结义以后,刘备是大哥,关于就一直对刘备忠心耿耿,三国演义中有许多关于他们的故事,其中著名的是过五关斩六将。重要讲的是: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眷,在好友张辽的劝说下投降了曹操,尽管曹操非常欣赏关羽还封他做了偏将军,可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始终念念不忘刘备,后来得知刘备的消息后,立刻前去河北寻找刘备,过五关斩六将讲了是关羽在寻找刘备的途中过了五座城关,斩杀了六个曹将,最终回到刘备身边的故事。他集中表达了关羽武艺高强,勇猛无敌的特点,更难能可贵的是,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他始终不为所动,始终忠心于刘备。

他勇敢无惧,为了保持清醒的大脑,他没有使用任何麻醉,进行刮骨疗毒;关羽工大了樊城时,中了毒箭,华佗为他治疗伤口,要把关羽的手绑在木桩上,而关羽却伸出右臂让华佗治疗,一边还和马良下棋,旁边的人看了治疗的经过,都大惊失色,可关羽依然谈笑风生,华佗做完手术,称赞关羽是一个“天神〞,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钢铁般的意志,他是多么的勇敢顽强啊!

我想每个人读了他的故事都会被这样一位大英雄折服的,每个人都能从他的身上学到面对困难毫不畏惧,为了到达目的,坚持不懈的品质,我们的生活中也总是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只有我们客服了这些困难,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所以关于成了我心中最敬佩的一位英雄。

华佗的故事篇(五):黄河的民间故事

【鲤鱼跳龙门】的传说

第 5 页 共 7 页

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面约65公里处,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龙门之南,就是开阔平坦的关中平原。黄河之水从狭窄的龙门口突然进入宽阔的河床之中,河性发生很大变化。龙门的形成,是其东面的龙门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拢,形成一个只有100米宽的狭窄的口门,好似巨钳,束缚着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当洪水季节,由于峡口中的水位壅高,而出了峡谷后,河谷突然变宽,水位那么骤然下降,于是在龙门形成明显的水位差,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

沿袭相传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是指跳跃此处的跌水。

该故事说的是小鲤鱼不畏险阻,纷纷跳跃这道通向成龙道路上的门关,能跃过去者,便能成龙。只有那些百折不挠的小鲤鱼,最终才能成龙。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也鼓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搏,奋斗不息。古代人们对龙门峡这种自然奇观的形成,感到不可思议,便想象为大禹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龙门又被称为“禹门口〞。

【冯夷当河伯】的故事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第 6 页 共 7 页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达成自己成仙的心愿 。成为一名河伯。

华佗的故事5个

7 页 共页

第 7

本文发布于:2024-01-09 04:55: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67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华佗的故事5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华佗的故事5篇.pdf

上一篇:雏鹰广播稿
标签:黄河   医生   龙门   故事   老爷   成为   长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