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4日发(作者:成考试卷)
说明文阅读
1、考查说明对象。
方法:(1)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首先要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2)阅读事理说明文,则要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
(3)要找准说明对象可从两方面入手:①看题目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蜘蛛》,这些文章的题目就说明了要说明的对象,假如从题目中看不出说明对象,就要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植树种草”,这些首括句都说明了这个段的说明对象。近年来,“概括文章说明的内容”这个题型经常出现,假如不能准确把握说明对象,这类题就很难做好。)
2、考查说明对象的特征。
方法:(1)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等),成因(简单、复杂等),功用(广狭、正反等)
(2)一般说来,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除说明的重点外, ,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
3、考查说明顺序。
方法:(1)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或工作程序的文章用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说明事物(建筑物)的形状、构造特征的用空间顺序。(空间顺序具体有:由上到下,由前到后,由外到内,由左到右,由远到近,由部分到整体,先中间后后两边,先中央后四周,由东到西,由南到北等)
(3)逻辑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说明事物间的联系、讲道理究原因的用逻辑顺序。
(如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等)
4、说明结构。
方法: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
(1)总分 (2)分总 (3)总分总 (4) 并列式 (5)递进式
(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还是由个别到一般,或是从结果到原因等。)
5、考查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的考法无外乎两种:一是指出文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二是说说文段中使用某种说明方法的好处。第一类试题相对简单,只要平时注意积累,这类试题一般不会出错。第二类试题除了要判定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外,还要说出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要解答好这类题不但要理解具体的语言环境,还要掌握几种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1.分类别: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2.下定义: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理解。
3.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4.举例子: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理解,可增强说服力。
5.打比方:可达到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说明更容易让人接受的作用。
6.列数字:能够准确地说明事物,更有科学性。
7.配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8.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9、作诠释 :
10、摹状貌 :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
(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如(中国石拱桥)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久、成就的杰出作了说明。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能够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如《向沙漠进军》一文将沙漠进攻的方式分成“游击战”和“阵地战”两类。
3.列数据: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又说服力的依据。如《死海不死》一文用大量的数字说明死海之所以浮力大的原因,非常清晰。Rm.R
4.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能够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如《人类的语言》一文将鹦鹉、猩猩的“语言”与“人类的语言”作比较,得出“只有人类才有真正的语言”的结论。
5.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如《统筹方法》一文,开头就给“统筹方法”下了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下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这个定义既指明了“统筹方法”的本质——数学,也指明了“统筹方法”的应用特点——安排工作进程。这样,就把统筹方法和其他的数学方法区别开来了。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使用打比方的方法,能够使人们不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让读者更形象、更清晰地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
7.画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图,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有时,被说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定统计表,将相关数字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如《统筹方法》一文,画了三幅箭头图,配合文字说明。使统筹方法更加具体可信。
8.作诠释:这是对事物实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能够了,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如《死海不死》一文”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用的便是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这里的”死“指的是鱼虾草木的死,因为死诲咸度很高,生物不能生长,所以叫”死海“,这就部分地揭示了死海的特征。
9.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
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样的说明显得十分生动、活泼。)
6方法: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此基础上力求生动有趣。
( 说明文的语言具有准确、严密的特点,突出表现在文中所列数据必须是精确的,假如不能肯定的话,则要用“大约”“左右”“上下”“几乎”“可能”等一些修饰语来修饰。对说明文语言的考查也是中考中常见题型,一般考查修饰、限制语的作用。解答这类考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重点突出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7、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如理解科学术语,概念等含义;重要代词指代内容;修饰限制性词语的作用等。
8、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9、把握文意,概括要点,如从中提取重要信息,把握文章大意;对文中出现的新概念下定义;根据文意,给文章拟个标题等。
10、引导学生注重自然、人类、生态环境、科技进程以及未来发展等,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能够让学生领会作品所表达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11、对说明内容实行创新表达方面的考查;结合实际对某种现象或问题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根据文章内容实行合理的推断;对人类注重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有创见地补写文章结尾;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警示性的标语、建议或公益广告等。
本文发布于:2024-01-04 03:39: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62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说明文阅读知识要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说明文阅读知识要点.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