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美学原理重点

更新时间:2025-01-10 18:48:27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空谷足音的意思)

美学原理重点

美学原理重点整理

1. 美学学科的名称是Aesthetica,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

2. 西方美学的历是从柏拉图开始的,柏拉图式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问题的哲学家。

3. 康德将美学称之为“判断力的批判”。

4. 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老子。

5.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清代前期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三个黄金时

代。

6. 近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

7. 王国维提出“境界说”;蔡元培提倡美育和艺术教育。

8. 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朱光潜、宗白华

他们两人美学思想特点:第一,他们的美学思想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西方美学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走向“天人合一”的思想模式的趋势;第二,他们的美学思想都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寻找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

9.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

10. 美学学科的性质:人文学科、理论学科、交叉学科(与艺术、心理学、语言学、

人类学、神话学

有密切的关系)、发展中的学科

11. 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一篇专门讨论“美”的对话录。在这里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提出

了“美本身”的问题

12. 朱光潜提出“美在意象”。在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解决了别人没有解决的两个理论问

题:第一说明了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统一性;第二对美的社会性做了合理的解释,时代、民族、社会形态、阶级以及文化修养的差别会影响对美的认识,美的社会性不在自然物本身,而在于审美主体。

13. 柳宗元提出“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即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释:第一,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者都带有创造性。第二,没并不是对任何人都一样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生成不同的意蕴。第三,美带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在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阶段,美一方面有共同性,另一方面又有差异性。

14.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绘画美学的纲领性命题,有唐代画家张璪提出。

15. 美在意象: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第一次铸成这个词的是南北

朝时期的刘勰(《文

心雕龙》)。朱光潜也在《论美》中指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

16. 审美意象的主要性质:第一,审美意象不是物理的实在,也不是一个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是一个

完整的、充满意蕴、崇安情趣的感性世界;第二审美意象是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生成的;第三,意象世界显示一个真实的世界;第四,审美意象给人一种审美的愉悦。

17. 为什么美感不是认识?(美感的三个层次)

“现在”是当下的直接的感兴,是“心目之所及”。“现成”就是指通过直觉而生成一个充满意蕴的完整的世界。美感是“显现真实”—是真与美的统一。审美体验是与生命、与人生紧密相联的直接的体验,它是瞬间的直觉,在瞬间的直觉中创造一个意象世界,从而显现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

18. 什么是审美态度?

在西方美学史上,为得到诗意和美感就必须超越主客观关系的模

式,为进入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准备条件,叫做审美态度。在中国美学史上,叫做审美心胸。瑞士审美学家布洛用“心理的距离”来解释这种审美态度。所谓“心理的距离”,就是指审美主体必须与实用功利拉开一定的距离。

19. 什么是审美心胸?

西方美学中的审美态度的理论,在中国美学史中就是审美心胸的理论

20. 什么是移情?

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

21. 美感和快感的区别是什么?

第一,美感是超实用、超功利的,而生理快感则其与实用要求的满足。第二,美感的实质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美感必有一个审美意象,而生理快感完全受外来刺激所支配,它不可能出现情景交融、物我同一,不可能有审美意象。

22. 右脑的特性:纯粹的生存,对图像的理解力,隐喻,欣赏音乐的能力。左脑的特性行动、文字、

抽象思维、数字意识

23. 什么是无功利性?

美感的无功利性是指人们在什么活动中没有直接的使用功利的考虑。

24. 普列汉诺夫说,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和决定人们的审美意识,这一观点在泰纳的《艺术哲学》一书

中“得到了完美的光辉的表现”并且有“许多最鲜明和有才华的例证”

25. 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为什么是错误的?论述

自然美是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是人与自然(自然风景)互相沟通、互相契合的产物,因而它必然受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的影响,必

然受社会文化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26. 为什么艺术创造始终是一个意象生成的问题?论述

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这是审美意象的生成,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画家进入操作,也就是运用技巧、工具和材料,制成一个物理的承载,这个仍然是审美意象的生成,仍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创造的过程。意象的生成统摄着一切

统摄着作为动机的心理世界,统摄着作为题材的经验世界,统摄着作为媒介的物质载体,统摄着艺术家和欣赏者的美感。

27. 艺术作品的层次结构:黑格尔把艺术作品分为“外在因素”和“意蕴”;桑塔亚把艺术作品分为

材料、形式、表现

28.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蕴”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五项、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

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觉和领悟。

29. 审美形态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某一类型审美意象的“大风格”,而审美范畴则是这种

第2 / 3页

“大风格”(即审美形态)的概括和结晶。

30. “优美”就概括了古希腊文化中以神庙和人体雕塑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而“崇高”则概

括了继承希伯来文化的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哥特式教堂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

31. “沉郁”概括了以儒家文化为内涵、以杜甫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飘逸”概括了以道家

文化为内涵、以李白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空灵”则概括了以禅宗文化为内涵、以王维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

32. 中国美学中的优美与壮美,和西方美学中的崇高与优美的区别主要有两点:第一是文化背景不同,

在西方美学中,优美这种审美形态最早是由古代希腊文化所培育

出来的,崇高这种审美形态的源头是希伯来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而在中国美学中壮美与优美这种美的分类起源于《易传》。第二,中国美学中的壮美与优美之间的这种互动渗透和互相融合,在西方美学的崇高和优美的关系中是没有的。

33. 尼采提出的日神精神代表理性,酒神精神代表非理性。

34. 喜剧的产生:喜剧体现古人的一种时间感,整个世界时一个新陈代谢,辞旧迎新的过程,是一个

不断更新和再生的过程。旧的死亡了。新的又会产生。旧的东西丧失了生命力的即将死亡的东西,总显得滑稽可笑,于是产生了喜剧。

35. 丑的审美价值:第一丑是生活的本来面目,第二丑常常最能显示一个人的个人特征

36. 荒诞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荒诞感是由于人与世界的疏离而体验到的一种不安全感和不可信任感,从而产生一种极度的焦虑。恐惧。失望和苦闷。荒诞感常常以寓言为表现手段,它的意蕴很深,人们不能从它的感性外层直观地把握它的意蕴,而必须借助于理性的思考,所以荒诞感更多的是一种理智感,而不是一种激情。

37. 荒诞最突出的品格是反叛。荒诞感是这个世界中体验到的一种不安全感和不可信任感,从而产生

一种生存的恐惧。

38. “沉郁”的文化内涵是儒家的“仁”。沉郁的审美意象特点:哀怨郁愤、人生的悲凉感和历史的苍

茫感

39. “飘逸”的文化内涵是道家的“游”。飘逸的审美意象特点:雄壮阔大、惊心动魄的美感;意气风

华的美感;清新自然的美感

40. “空灵”的文化内涵是禅宗的“悟”。空灵最大的特点是静

41. 席勒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审美教育书简》)

42. 美育属于人文教育,它的目标是发展完满的人性。

43. 为什么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论述

艺术是审美活动的重要领域。所以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大部分是重合的,艺术教育也往往可以成为美育的主体。但美育并不限于艺术教育。因为在当今的美育中,自然美、社会美作为审美活动的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自然生态、民俗风情等也成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能相等同。

44. 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品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最低境界是自然

境界,最高境界是自然境界。

本文发布于:2023-12-31 06:20: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60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美学原理重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美学原理重点.pdf

标签:审美   美学   意象   文化   世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