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部分测试

更新时间:2025-02-24 05:22:59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土豆泥怎么做好吃)

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部分测试

2.祭天是祭祀之礼,在古代属于政治礼仪的范畴,也叫郊祭。时间是在 () [单选题] *

A立春(正确答案)

B清明

C夏至

D冬至

3.在古代,新婚夫妇拜天地、拜父母行的是() [单选题] *

A稽首礼(正确答案)

B顿首礼

C空首礼

D奇拜礼

4.在古代,对年满 岁的男性和年满 岁的女性要实行“冠礼”“笄礼”( )

[单选题] *

A15 13

B18 13

C18 15

D20 15(正确答案)

根据王羲之《兰亭序》中“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的描述,完成5——6题

5.这次聚会与 有关。() [单选题] *

A 花朝节

B上巳节(正确答案)

C寒食节

D清明节

6.“永和”是晋穆帝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皇帝纪年的名号,是从 时开始有的。() [单选题]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正确答案)

根据下面一组图片,完成7——9题

7.图片中,属于古代酒器的是() [单选题] *

A

B

C

D(正确答案)

8. 图片中,属于烹饪器的是() [单选题] *

A(正确答案)

B

C

D

9. 图片中,名为豆的器具是() [单选题] *

A

B

C(正确答案)

D

10.《诗经•小雅•小苑》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的句子。诗中的“菽”就是今天是() [单选题] *

A高粱

B小麦

C大豆(正确答案)

D小米

11.成语“莼鲈之思”,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与这个典故有关的人物是() [单选题] *

A王羲之

B张 翰(正确答案)

C张志和

D庾 信

根据苏轼《赤壁赋》“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记叙,完成12——13题

12.苏轼等人游赤壁是在公元 。( )

[单选题] *

A1072年

B1076年

C1080年

D1082年(正确答案)

13.这一天是农历的 () [单选题] *

A 七月十日

B七月十五日

C七月十六日(正确答案)

D七月一日

14.俗言道:“寒有三九,热有三伏”。“三伏”是从夏至后的 庚日开始的。()选题] *

A第一个

B第二个(正确答案)

C第三个

D第四个

15.清明前后的两个节气分别是() [单选题] *

A立春 谷雨

B惊蛰 立夏

[单

C春分 谷雨(正确答案)

D雨水 小满

16.古诗“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中的“孟冬”指的是农历的() [单选题] *

A十月(正确答案)

B十一月

C十二月

D一月

17.古人根据天色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段,黄昏前的时段的名称是()A晡时

B人定

C食时

D日入(正确答案)

18.下列称呼,与南京无关的是() [单选题] *

A建康

B江宁

C金陵

D江都(正确答案)

19.下列佛教名山中属于地藏王菩萨道场的是() [单选题] *

A普陀山

B五台山

C峨眉山

D九华山(正确答案)

20.龙门石窟在 () [单选题] *

单选题] * [

A.山西大同

B.河南洛阳(正确答案)

C. 河南信阳

D. 陕西宝鸡

21.道教名山青城山在() [单选题] *

A湖北

B江西

C安徽

D四川(正确答案)

22.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李世民发动政变的地点应当是在皇宫的() [单选题] *

A东面

B西面

C南面

D北面(正确答案)

23.古诗“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玉门关”在今() [单选题] *

A青海省

B陕西省

C甘肃省(正确答案)

D宁夏回族古自治区

24.山左是旧时对 省的别称() [单选题] *

A河北

B山西

C河南

D山东(正确答案)

25.下列对亲人的称谓,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

A季父:最小的叔叔。

B犬子:谦称自己涉世未深的儿子。

C考妣:逝去的祖父母。(正确答案)

D如夫人:小老婆。

26.古人雅称 岁的老人为“喜寿”。( ) [单选题] *

A66

B77(正确答案)

C88

D99

27.成语“庖丁解牛”的“丁”的含义是() [单选题] *

A男性

B厨师

C成年人

D姓氏(正确答案)

28.下列文字中,可作为第三人称的字是() [单选题] *

A仆

B渠(正确答案)

C 汝

D乃

29.下列词语中,不可用于母亲的是() [单选题] *

A萱堂

B椿庭(正确答案)

C恃

D慈

30.成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反映了我国古代称谓中的 现象() [单选题] *

A尊称

B官称

C谦称

D讳称(正确答案)

31.下列作品中,属于《九章》的有() *

A《云中君》

B《国殇》

C《涉江》(正确答案)

D《抽思》(正确答案)

E《橘颂》(正确答案)

32.属于汉末清议之文的有() *

A杨恽的《报孙会宗书》

B扬雄的《解嘲》

C王符《潜夫论》(正确答案)

D崔寔的《政论》(正确答案)

E仲长统的《昌言》(正确答案)

33.司马迁从实际出发为那些虽非帝皇但在一定时期为实际统治者的历史人物所作的本纪有() *

A《项羽本纪》(正确答案)

B《高祖本纪》

C《秦本纪》

D《吕后本纪》(正确答案)

E《孝景本纪》

34.《香菱学诗》是我们中学语文课本中《红楼梦》的节选,其中,刻苦好学的香菱一共做了三首诗。以下哪些诗句属于香菱所作第三首诗的诗句?() *

A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B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正确答案)

C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正确答案)

D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正确答案)

E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正确答案)

35.写有京都大赋的作家有() *

A贾谊

B枚乘

C司马相如

D班固(正确答案)

E张衡(正确答案)

36.大体而言,汉乐府民歌可分为下列哪三类() *

A燕射歌辞

B相和曲辞(正确答案)

C杂曲歌辞(正确答案)

D琴曲歌辞

E鼓吹曲辞(正确答案)

37.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乐府的有() *

A《战城南》(正确答案)

B《回车驾言迈》

C《妇病行》(正确答案)

D《西北有高楼》

E《客从远方来》

38.下列诗句中,属于汉乐府的有() *

A有所思,乃在大海南(正确答案)

B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

C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D举手常劳劳,二情同依依(正确答案)

39.下列东汉文人诗作中,属于五言诗体的有() *

A辛延年的《羽林郎》(正确答案)

B班固的《咏史》(正确答案)

C张衡的《四愁诗》

D《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正确答案)

40.下列诗句中,属于《古诗十九首》的有() *

A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正确答案)

B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C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正确答案)

D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1.古代的丧服制度是以丧服的粗细及服丧期限的长短来表示亲属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丧服共五等,其中最重的丧服名叫齐衰。 [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2.古代祭祀用牛者,称为太牢,用猪者,称为少牢。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3.封禅是古代统治者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的礼仪。唐代以前的封禅一般都是在泰山举行。 [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4.古代的飨礼和燕礼都是有关饮食的礼仪,飨礼在太庙举行,燕礼在寝宫举行。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5.古时的“牢丸”“扁食”“饺饵”“娇耳”“粉角”“角子”等等指的是如今的饺子。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6.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腊祭”,到宋朝时期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7.成语“举案齐眉”与成语“鸿案相庄”的“案”是同一个意思。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8.在古代,“箸”“筯”“梜”指的是同一种东西。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9.成语“醍醐灌顶”的“醍醐”指的是上佳的乳制品。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10.“日昃”指太阳偏西。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11.古人把二十四节气细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节气和中气相间。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12.五行最初的概念来源于五方。“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 [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13.《诗经》中的“东有启明,西有长庚”中的“启明”“长庚”分别指金星和水星。

[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14.由于不同的季节北斗七星在前半夜夜空中的位置也不尽相同。因此,我国古代人民就根据它的位置变化来确定季节。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15.中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天文仪器是用来度量日影长短的土圭,也叫圭表。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16.“忆昔开元全盛日”这句诗写的是唐朝唐太宗统治时期。 [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17.历史上的“老子出关”指的是老子出走函谷关以东地区。 [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18.湖北省的汉阳得名于其地理位置在汉水的东面。 [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19.我国在秦朝就开始管理西域地区,设置了西域都护府。 [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20.“朕”在中国历史上作为皇帝的自称,是自秦始皇开始的。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本文发布于:2023-12-29 17:43: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54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部分测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部分测试.pdf

标签:答案   属于   下列   判断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