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母爱事例)
【作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是诗人陆游的诗句。不论是作茧,还是破茧都会引发我们的联想或感悟。请你根据自己读这几句诗的体会,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则比喻性的材料。写作这类材料作文,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要准确把握材料的寓意,这样才能保证立意正确;二是要由此及彼,由物及人,由喻体到本体,由喻体入手,扣住喻体,阐释清楚本体。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以春蚕为喻,表现人生哲理。“作茧”与“破茧”是春蚕成长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作茧化蛹,积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便破茧成蛾,
超越、升华。由此及彼,由蚕及人,联想开来,感悟人生哲理,自然有话可说。
1.着眼于“作茧”立意。诸如:像蚕一样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是一种修炼,是积蓄力量,是养精蓄锐,是蓄势待发;作茧是适当与外界隔绝,韬光养晦,从而得以更好的成长;在茧中丰满羽翼,积蓄力量;为梦想蓄势,为成功蓄势;要潜下心来,耐住寂寞,磨炼自己,修生养性;作茧不是自我封闭,而是为了有朝一日破茧而出,羽化成蛾,拥有更广阔的天空……
2.把“茧”看成是束缚、限制、困境,由此立意也行,诸如:在苦难中磨炼自己,不经历磨难怎能成功,阳光总在风雨后。战胜苦难,铸就辉煌;为自己作茧,就是敢于吃苦,在苦难面前不退缩;在逆境中奋斗,最终破茧而出……
3.着眼于“破茧”立意,诸如:破茧而出,破茧出新我,挣脱束缚,摆脱束缚,创造精彩人生;冲破束缚,超越自我,冲破精神的束缚,打破观念的束缚,打破
思维定势,冲破心灵之茧,破除世俗之茧,破除习惯之茧;破茧,拥抱蓝天……
4.怎样才能破茧呢?可以深入思考:破茧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破茧需要坚定的信念,破茧的信念与果敢,有一颗不甘被缚、向往自由的心,破茧=自信+沉稳,勇敢、自信与勤奋是破茧所必不可少的……
5.“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 其意为:破茧需要耐心等待;破茧须要把握时机,破茧全靠自己,破茧在我,破茧还须作茧人……
【严重失误】
1、知识错误。春蚕本来是破茧化蛾,而不少同学误以为春蚕破茧后化为蝴蝶,出现知识性错误,诸如:“破茧化蝶/破茧成蝶/我欲破茧成蝶/像春蚕一样破茧化蝶”;“终有一天蚕会化为蝶破茧而出,人也会克服所有的困难获得成功”等。
2、理解错误。如谈奉献、理想”等。
3、用例陈旧。
4、不点题,扣题严重不紧,内容游离在主题之外,完全代之以叙述与描写,这是作文大忌。
【范文鉴赏】
冲破传统的茧
倘若化蛹的毛虫只愿蜷缩在温暖的茧中,那它就永远不能体会到飞行的真谛;倘若落土的种子只知道保全自身而不勇敢的冲破土壤,那它就永远不能享受到阳光洒下的恩泽。唯有冲破固有的茧,它们才能获得重生。
所以我说,我要冲破传统的茧。
听,是谁在吟唱,“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长吉,你以你独特的思维与想象,冲破了原有诗歌烂俗的茧,铸就了诗鬼的传奇;看,是谁一身戎装,金戈铁马,驰骋沙场,木兰,你以你男儿般的勇气,撕裂了男从军女持家的老茧,赢得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美誉。你们并没有在传统的茧中驻足,而是冲破了传统的高墙,拨开了蔽日的迷
雾,开创出一片新天地。这破茧之路也许荆棘丛生,也许鲜血横流,但为了美好的新格局,牺牲并不算什么。看布鲁诺身处险世,竟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要向世人证实日心说;想司马迁虽惨遭宫刑,亦坚守信念写下创世纪的史家绝唱。他们固然在破茧的路上洒下鲜血,但他们铸就的丰功伟绩却一直被人们称颂。
破茧的道路不只存在于古代,它更延伸到了现代的生活中。你在各大报纸杂志上看到过PPG衬衫的广告吗?要知道,PPG公司并没有自己的销售网点或实体柜台,更没有大量的推销人员,而只有几间普通的厂房。那是什么使其在两年之内赚得上亿资产,又是什么让其在如此短时间内家喻户晓,人人称道呢?我想是创新,是破茧之后的重生。它摒弃了传统服装销售必须通过柜台的观念,更省去了冗长又拖沓的传统销售链。电视订购,电话订购,没有多余的场地费及管理费,它只需物流公司将产品送入用户手中即可。PPG这种轻公司
的盈利模式确实在中国服装产业中化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相反,如果我们只知道作茧,追随前者的脚步,而不想着如何破茧,就只能一辈子躲在古老的躯壳中苟延残喘。曾有段时间,法国招募空军时只看士兵的基础知识与规范操作,结果这批空军士兵皆战败或战死。原因很简单,过于墨守成规使其在遇到特殊情况时手足无措。所以,作茧只能算是站在巨人身后让其为你遮风挡雨,只有破茧,才有可能真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沐浴曙光。
陆游有诗云:“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我亦愿作茧中之虫,待我眉浓羽丰之时,破茧化蝶,飞向蓝天
茧中的期待
当你看到彩蝶飞舞的缤纷,你是否想到过,它们曾把自己紧紧束缚?当你嗅到腊梅绽放的馨香,你是否想到过,它们曾让冰雪紧紧包裹?当你听到蛙叫虫鸣的欢快,你是否想到过,它们曾在
地下熬过漫长的冬季?……
自然世界瞬息万变,我们如何才能把握好自己生命的航向?造物主教会我们一种本领,那就是在山穷水尽之时,用茧将自己包裹起来,等待机会的到来。学会为自己作茧,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长久地立于世间,而不致于过早消逝。
自然界的许多微小生命都懂得这种智慧,因为它们深知,自己柔弱的身躯不能抵抗一切风雨。于是它们选择作茧。蝴蝶为了保护自己发育中的身体,用茧丝把自己牢牢固定在树枝的角落;知了为了保护自己幼小的生命,在地下的洞穴中一呆就是几年;而最微小的细菌也知道在环境恶劣之时形成芽孢,抵御不利的条件。但这一切都只是一种手段,一种保护自己生命的手段。在每一个“茧”的里面,都有着一个跃动的生命,期待着冲破自己的茧,迎接新的生活。
弱小的生命尚且深谙作茧的道理,那么我们人呢?有人说作茧是懦弱的表
现,是逃避的借口,然而回望历史,那些作茧的英雄正分明向我们诉说着一种“韧”的智慧。
勾践兵败,他却甘愿作为人质,把自己紧闭在夫差的“茧”中。他不顾别人的鄙夷目光,不闻窗外议论纷纭,只坚持“卧薪尝胆”。在自己选择的这个茧中,他不断让自己强大起来,怀着未曾泯灭的梦想,报仇雪恨。也许在别人的眼中,他是没有骨气的屈服者,但是只有他自己清楚,为自己作茧,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冲破它,自由驰骋。如此看来,勾践的茧作的妙。
反围剿失败,红军开始了漫漫长征路。四渡赤水,翻越雪山,他们为自己选择了由穷山恶水织造的茧。但在茧中他们并不曾失去信念,而是不断磨炼自己,反思自己,在茧中期待着破茧的日子。也许在常人眼中,这是失败的后退,但这一退,保存了革命的力量,为日后的成功打下基础。如此看来,红军的茧作得壮丽。
当然,学会作茧不是失败的理由,更不是逃脱的说辞。因为只有学会作茧来保护自己,才能拥有新生的力量,拥有破茧而出的勇气。为自己作茧不是为自己造一个舒适的“安乐窝”,那样只会让自己禁锢在茧中。智者的茧是一块盾牌,能抵挡横刀利箭,而从旁边向敌人射出暗箭;智者的茧是一个港湾,能停泊归来的船只,而又有船只从这里起航。我们应该学会作智者的茧,因为那里面蕴含着破茧而出的期待。
突破人生之茧
小溪回转流淌,若想奔向大海的怀抱,必须冲破群山叠嶂的阻挡;种子蓄势待发,若想接受阳光的沐浴,必须冲开泥土的屏障;蝶蛹身居茧中,若想拥抱湛蓝的天空,必须破开茧的束缚。破开人生之茧,才能展现人生精彩,创造人生辉煌。
破开官场的乌烟瘴气之茧,冲开名利虚荣的温软缠绵之缚,才能让心灵得
到解脱,让灵魂得到升华,活出旷达自得的真我境界。李白曾经被束缚于官场之茧之中,贵妃研墨,力士脱鞋,荣华富贵让他沉醉,然而他终不是官场中人,最终被玄宗赐金放还。李白正是在脱离官场之后,才成就了诗歌创作的高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道出无数士人的心声。“李白斗酒诗百篇”(杜甫),豪放潇洒,“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成诗歌王国的珠穆朗玛,让世世代代敬仰。
破开权威的压迫,破开迷信守旧的包裹,才能让真理昭然世间。中世纪的欧洲幽昏暗惑,亚里斯多德权威的光环笼罩欧洲学者。他的地心学让人深信不疑,又压得一些持怀疑态度的人喘不过气来。两位年青的学者——伽利略和哥白尼,不肯迷信权威,经过认真科学的研究,他们毅然决然地提出了日心说。这犹如一盏明灯,驱散了无知的黑暗,
将真理撒播人间。
破开贪生怕死,蝇苟私利这层茧,才能成为真英雄,才能名垂青史。几百年来的风风雨雨,已慢慢涤荡了风波亭的斑斑血迹;几百年来的潮起潮落,已渐渐湮灭了零丁洋的声声叹息。岳武穆和文天祥这两位民族英雄,看透生死,破开为私为已这层茧,舍报国,永为后人铭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这些诗句,至今仍然活在无数炎黄子孙的心里。破开生死和私利这层茧,选择民族大义。岳飞和文天祥构筑了民族的忠骨,挺直了民族的脊梁,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灵魂。
人生如春天,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作为一名有骨气,有意气的人,破开生命的茧,才能成就精彩人生!
【简评】
排比开头,有气势,显文采。从物着笔,
由物及人,自然而然引出中心论点:“破开人生之茧,才能展现人生精彩,创造人生辉煌。”然后分3个方面展开论证,分论点置于段首,提纲挈领,条分缕析,层次清楚。恰当的引用,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底蕴。
2. 环环相扣分论点式结构
蓄势突破
春蚕不作茧化蛹,不破茧而出,就不能翩翩飞舞。人不积累能量,不在磨难中升华自己,就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实现生命潜在的价值。
作茧化蛹,积蓄力量
“十年磨一剑。”没有长时间的积累,人不能有好的素质。曾子,一个多么洪亮的名字。但他也曾是三岁小儿,也曾是愚鲁少年。孔子曾经说过“参也鲁”。就是这么一个鲁钝的曾子,却在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徒中脱颖而出,继承孔子的学说,他靠的是什么?他人
戏嬉玩耍,求名逐利时,他在刻苦钻研。因此,他比孔子其它弟子积蓄了更多的能量。这不仅仅弥补了他的缺陷,更使他素质超群,因而具备了继承孔子学说的基本条件。同曾子一样,我们虽然生活在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也需要积累能量。这样才能使我们自己具备基本的能力和素质,以应对人生,实现价值。
然而,仅仅积累能量是不够的,正如禅宗中所讲的法门一样,人生也要有“渐修”有“顿悟”。
破茧而出,超越升华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并非是说经过打击、受磨难是担当大任的基础,而是指获得大成需要那磨难打击背后的升华。俞伯牙苦学琴艺不成,并不是他手法不够娴熟,技艺不够精湛,他实已积蓄了很大的能量。他缺少的是一种顿悟,一种自我升华。于是他赤脚行走于海边,手指磨出了血,在苦痛之极时,他升华
了,超出了常人,成就了琴艺的神话。苏东坡的作品,早年不很突出,为什么?非是他不饱读诗书,非是他没有良好的文笔,而是他缺少人生的升华,他太毛糙了。于是,乌台诗案,放逐天涯海角,谪居黄州赤壁,他终于顿悟了,“一蓑烟雨任平生”,一代大家流芳千古。是精神的升华激发了人的潜能,激发出人的真正灵性。
我们积蓄力量,等待高考到来;我们充满信心,坚信破茧终有时。我们知道,人生须要积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就要突破超越,展现人生的华彩。
【简评】
扣住材料,反向落笔,简洁明快地点明主旨。“作茧化蛹,积蓄力量。”“破茧而出,超越升华。”两个分论点,句式一致,有整齐之美;分别单独成段,醒目。注意了第一层到第二层的过渡。曾参、俞伯牙等事例较为妥当。如果能够运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事例,更好。
4.六子连珠式结构(“深”“联”缺失)
冲破传统的茧
倘若化蛹的毛虫只愿蜷缩在温暖的茧中,那它就永远不能体会到飞行的真谛;倘若落土的种子只知道保全自身而不勇敢的冲破土壤,那它就永远不能享受到阳光洒下的恩泽。唯有冲破固有的茧,它们才能获得重生。所以我说,我要冲破传统的茧。
听,是谁在吟唱,“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长吉,你以你独特的思维与想象,冲破了原有诗歌烂俗的茧,铸就了诗鬼的传奇;看,是谁一身戎装,金戈铁马,驰骋沙场,木兰,你以你男儿般的勇气,撕裂了男从军女持家的老茧,赢得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美誉。你们并没有在传统的茧中驻足,而是冲破了传统的高墙,拨开了蔽日的迷雾,开创出一片新天地。这破茧之路也许荆棘丛生,也许鲜血横流,但为了美好的新格局,牺牲并不算什么。看布鲁诺身
处险世,竟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要向世人证实日心说;想司马迁虽惨遭宫刑,亦坚守信念写下创世纪的史家绝唱。他们固然在破茧的路上洒下鲜血,但他们铸就的丰功伟绩却一直被人们称颂。
破茧的道路不只存在于古代,它更延伸到了现代的生活中。你在各大报纸杂志上看到过PPG衬衫的广告吗?要知道,PPG公司并没有自己的销售网点或实体柜台,更没有大量的推销人员,而只有几间普通的厂房。那是什么使其在两年之内赚得上亿资产,又是什么让其在如此短时间内家喻户晓,人人称道呢?我想是创新,是破茧之后的重生。它摒弃了传统服装销售必须通过柜台的观念,更省去了冗长又拖沓的传统销售链。电视订购,电话订购,没有多余的场地费及管理费,它只需物流公司将产品送入用户手中即可。PPG这种公司的盈利模式确实在中国服装产业中化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相反,如果我们只知道作茧,追随
前者的脚步,而不想着如何破茧,就只能一辈子躲在古老的躯壳中苟延残喘。曾有段时间,法国招募空军时只看士兵的基础知识与规范操作,结果这批空军士兵皆战败或战死。原因很简单,过于墨守成规使其在遇到特殊情况时手足无措。所以,作茧只能算是站在巨人身后让其为你遮风挡雨,只有破茧,才有可能真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沐浴曙光。
陆游有诗云:“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我亦愿作茧中之虫,待我眉浓羽丰之时,破茧化蝶,飞向蓝天。”
5.六字联珠式结构
【素材积累】
1.春秋时,越王勾践为了报仇雪耻,“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勾践亲身为吴王夫差驾车,被夫差所驱使,他看似屈服,内心却暗暗地积蓄着一股力量,当这股力量突然迸出,袭向夫差的时候,一且都已注定
勾践忍受住一时的耻辱,用十年的沉潜,才换来了日后雪耻时的畅快,这是他的沉稳;他假装顺从,实则积累力量,这是他的谋略;他窥伺时机,恰到好处地释放出积蓄的力量,这是他的智慧
2.当年,邓小平根据复杂的国际形势,根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和面临的任务,高瞻远瞩,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国家发展战略,使中国经济走向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不可事事都锋芒毕露,甚至以一种“大国主义心态”处理国际问题,热衷于在国际事务中起“带动”和“领导”作用,事事想冲在前面,那样就可能引起本可避免的、不必要的对抗倘若我们当初不是像企鹅一样奋力沉潜,韬光养晦,能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吗?
3.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留学时,有一次做实验,一个装有培养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从此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他忍受着病毒的折磨,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
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100多万字的作品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4.一场大火,把实验室烧成一片瓦砾爱迪生研究有声电影的所有资料和样板被烧成灰烬他的老伴难过得哭了出来:“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火烧了个精光而今你已年迈力衰,这可怎么办啊!”爱迪生也很伤心,但他决不会由此趴下发明电灯时,他就先后试验了7600多种材料,失败了8000多次,仍不气馁,终于获得成功眼下这场火灾也同样不能使他后退爱迪生对老伴说:“不要紧,别看我67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5.王洛宾,这位被誉为中国“西部民歌之父”的音乐大师,一生历经饮坷,身陷囹圄,妻离子散,长期处于心理压力极大的逆境中然而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态度,投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
6.我国台湾画家谢坤山冲破了生命中的茧:卑微的门第、身体上重重的残疾、
低微的学历,他用一只脚独立在了人生坎坎坷坷的道路,用嘴执笔为自己灰色的人生着色,他用坚毅的信念、勇气顽强拼搏,于是他获得了爱情、家庭、事业与世人的尊重他的精神不仅挽救了自己,也鼓舞了社会上许多对生活、人生失去信心的人
7.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结果是甜蜜的——法.卢梭
8.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夏衍
【写作指导】这是一则比喻性的材料写作这类材料作文,必须注意两点:
一是要准确把握材料的寓意,这样才能保证立意正确;二是要由此及彼,由物及人,由喻体到本体写作应由喻体入手,而着眼于“本体”行文
审题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把握,为成功蓄势、切莫自我束缚、苦难中磨练自己、摆脱束缚等审题到位,还要深入思考,如何蓄势,破茧需要信念与果敢,应有一颗不甘被缚、向往自由的心这样去议论就会更加有思维的深度
写作还要避免失误,如春蚕本来是破茧化蛾,而不少同学误以为春蚕破茧后化
为蝴蝶审题时若立意为谈“奉献、理想”等则会偏离题意关于“为成功蓄势”、“苦难中磨练自己”的素材很多,用例要力求新颖,象“司马迁、项羽、丛飞”等例子尽量少用或不用扣题要紧,内容游离在主题之外,完全代之以叙述与描写,这是作文大忌
比喻类作文题
1.人的生命历程,说到底是心理历程,善于生活的人,定然有能力剪除心中的阴霾,不叫它滋生,不叫它蔓延。给月亮一个升起的理由,给自己一个快乐的机缘,揣着月朗月润的心情,走在生命绝佳的风景里。
请以“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常识告诉我们,西瓜总是圆的,如果有一天我们看到一只方形的西瓜会是何种反应?怀疑西瓜是真的,还是怀疑自己的眼睛?其实不必怀疑,它的确是一只真的西瓜——据报道,日本农民早在上个世纪就种出了方形西瓜。
我们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会碰
到类似情形,存在 会不断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请以“生活中的方西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3、墙
墙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东西,有人的地方,必定有墙。幸而墙是有形体的实物,可以随时建筑,又可以随时拆毁,因此,墙只能发挥它的作用,而不能恣意地贻害。然而,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无形的墙,使我们束手无策,因为它建筑在人类的心里。这些墙,比一切有形体的墙更厚、更高,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隔开了无数个可以交流的心灵。有的人把墙作为庇护物,为了一份莫名其妙的安全感,常常在心中筑起一堵不必要的墙,又不愿意在墙上开个窗,窥视一下外面的世界;只在墙内猜测墙外的变动,揣测别人的用心。这样,人与人之间怎会不发生误解、仇视、纷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怎能不拉得更长、更远?
--梅苑《墙》
读了以上片断,不知你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墙有何感想,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拟。
范文
1、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
这道作文题符合当下作文命题的走向,一是文题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状态,关注心理健康,学会剪除心中的阴霾,以积极的人生姿态立足于社会,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二是文题能激发学生深思人生,从生活的感性认识出发作出理性的思考;三是文题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考察,看学生能否透过文题的表层揭示出隐喻义。
写作本题需要作以下分析:
一是要明确“月亮”的隐喻义。“揣着月朗月润的心情,走在生命绝佳的风景里”是材料中的提示句,提示学生应跳出实物的概念之限作引申思考,这里的月亮显然不是实指,而是指存于心间的一份希望、一个信念、一则期盼、一声慰藉、一种追求,甚或是一种自我安慰、自我鼓励的方式,一种自我救
赎……因此,所谓创造一个月亮,实际上也就是为自己营造这样的希望、信念、期盼、慰藉、追求。这是审题的关键所在,认识不到月亮的隐喻义,一味坐实,则会离题万里,抓不住材料及文题之本。
二是要善于贴近自身实际而谈。对人生的感悟在较多情形下都是纯个性化的东西,他人经验、体验固然可以作为借鉴,但写作本题最理想的做法是贴近自身谈感悟,即便是援引他人事例也应从自身的认识寻求佐证,切不可妄谈他人而忽视了自身的认识阐述与情感张扬。
三是在揭示“月亮”隐喻义之后,要从如何不使人生“阴霾”“滋生”、“蔓延”上做文章。创造“月亮”的目的是为自己“照明”,目的明确了则需阐述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方法、体会等。
【新作屏风】
文一:
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
如皋市某考生
古希腊哲学家曾说,人生不过是
三个词:“出生”、“在路上”、“回家”。每个人行走在大千世界中,不过是在路上,只是为了回家。人生路上总是险滩连着彼岸,幽谷连着深溪,寒冬的帷幕外飘荡着阳春的风筝,静谧的巷头挂满青翠欲滴的酸梅。
负重的人将自己的生命与意志在艰难困苦的磨刀石上打磨,将自己的韧性与心灵在挫折痛楚的火炉中煅烧。于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烈火燃烧中飞出永恒的凤凰!巴金就是这样一棵在漆黑的夜中默默承受生命之重的大树。爱尔克的灯光照亮了他的路,他用手中的笔描绘出他滴血的心。然而,他仍不忘解剖自己的灵魂,对于自己曾犯下的错,他坦言,他悲痛,他直指心灵深处的伤疤,丝毫不顾及虚妄的声名。没有人计较他的错,因为他的人格如那初生的月亮,令人敬仰。他创造了自己的月亮,让他的人生越发光彩耀人。
点一盏心灯,照亮前方的路。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吾养浩然之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需要的是“博学”与“日参省”;大鹏展翅,扶摇千里之上,需要的是坦荡的心境。
西藏大师潘公杰早年为磨练自己,用黑白石子来记录自己的善恶观念。开始时,每天下来,总是黑石子多于白石子,他就打自己的嘴巴,痛哭流涕,深刻忏悔。后来,白石子越来越多,他努力剪除心中的阴霾,不叫它滋生,不叫它蔓延。他揣着月朗月润的心境,终于成为一代宗师。大师的伟大在于对自己清醒的认识、深刻的自省、准确的把握。蝴蝶经历了破茧而出的生命历程,才能飞出“天蛾蝴”的壮美。心理历程恰似蝴蝶破茧而出,艰辛磨难中蕴藏着前方的光明,孕育着未来的明亮。
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且息且行。尽头,你会拥有普罗米修斯与天庭和困难斗争的精神永驻,你会拥有列子御风而行的潇洒自如,看破那世俗的纠纷,参透人世坎坷,还自己明澈如镜的心灵。
心境是一盏灯,是你给自己创造的一轮明月,照亮了前方的路;心境是前方的路,引你走向旭日喷薄的黎明。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走好你的路,在月光下,让心灵明澈,让心灵回归她宁静安谧的家,去放飞阳春的风筝,去摘取巷头的青梅!
模拟批阅:
作者先由希腊哲学家的话开篇,指出人生之路上总是“险滩连着彼岸,幽谷连着深溪”。接着,自然转换到对人生困境的认识上,举出巴金及潘公杰的事例说明创造一个月亮之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写法上注意到层次的衔接,语言有文采有厚度。内容20分,表达20分,特征16分,最后得分56分。
文二:
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
曾经,我奔跑在人生的荒原上,感觉阳光似乎永远也光顾不到我这片被弃置的角落,在黑漆漆的空间中,在孤零零的时间里,我呼号着,渴望哪怕一丝光亮将我带出黑暗。
是的,我曾经作为一个彻底迷路的旅人,彳亍在看不到尽头的行程中,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动力,慵懒而委琐,精彩纷呈的课堂对我没有任何的诱
惑,热火朝天的课外活动提不起我的兴致,只感到苦海无边,一片渺茫,再多的努力还是淹没在题海之中,于是我把浑浑噩噩度日当成自己的唯一选择。
直到有一天,看到学校橱窗里陈列的知名校友介绍,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愚蠢可笑。他们当年在母校读书时,总是为自己创造了一轮圆圆的月亮,从而走出了亮堂堂人生之路。而我呢?虽说别人起早贪黑我也没有懒睡,别人划五写六我也是一二三算过没完,但纯粹是行尸走肉般混日子,熬到天黑回家。我的心中为什么不能有一轮月亮,并用它来照亮前行的路呢?
从此,我也为自己创造一个月亮。我开始笑脸迎人,乐于和同学交流,善于从伏案苦读中寻找知识的趣味,面对座座书山,滔滔题海,我不再畏惧,不再茫然,而是在汹涌的波涛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正在经历着“惩罚肉体以拯救灵魂”的高中生活,也许有时,我们会感到茫然不知所
措,身心的疲惫让我们失去方向,成为在黑暗中迷路的旅人,但只要我们为自己创造出一个月亮,只要我们心里装载着美好的梦想,任何黑暗都将被驱散,我们会拥有充盈光明的一片天地。很快,我的成绩直线上升,老师同学都很惊讶地望着眼前这匹“黑马”,同桌悄悄问我速胜的秘诀,我笑了,同时也更坚定了信念,我知道,前方有一处美丽的风景召唤着我,吸引着我,我必须奔向它。
我很庆幸,我在最迷惘的时候,在黑暗之神将我紧紧缠住的时候,我为自己创造出了一个月亮,她用那柔和的充满希望的光亮抚慰我疲惫恐惧的心灵,照亮我昏暗渺茫的前途。这就是梦想,它让我不顾一切地飞去,它让所有的黑暗都退避三舍。有梦想这个月亮照明,生活从此有了目标,有了希望。
模拟批阅:
这篇文章的突出之处在于,作者贴近自身实际而谈,没有矫揉造作之感,真实动人,具有感染力量。语言朴实率真,
自然流畅。内容18分,表达20分,特征15分,最后得分53分。
2、生活中的方西瓜
这是一道限制性较强的话题作文。写作前须认真审清题意:所谓“生活中的方西瓜”,即“生活中的新事物”;再考虑到话题材料以及提示语中“其实不必怀疑”“存在会不断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等关键语句的限定,本题其实是要求我们谈“如何面对新生事物”。所以作文立意可以是“善待另类”“坦然地接受新事物”“一切都有可能”之类。如果把文章主旨确立为“提倡勇于实践,锐意创新”,那就是把话题理解成了“种出方西瓜”,没有切中题意;如果把文旨确定为“透过现象看清本质”“选择真实,杜绝自欺”等,就完全偏离了题目要求,一般只能按三类卷评分。
本题以议论文较为好写,写作时可运用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和物质决定
意识的观点,结合典型事例展开分析。当然,本题也可写成叙事类的文章,构思时可注意用好对比手法,通过一个生动、完整的故事,含蓄地表明自己的认识。
参考拟题:1、别让双眼老去2、收起你惊讶的眼光3、新事物 新观念4、别说不可能。
附例文
[例文]
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得分:48+6=54)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单晓天
常识告诉我们,西瓜总是圆的。这成了几千年来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日本农民却在上个世纪种出了方形的西瓜。生活中的常识往往会被打破,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有违我们常识的东西。
也许有人会说,常识是经过千百年锤炼的,是古人与今人智慧的结晶,又怎么可以容许违背常识的事物存在呢?其实,今天的常识又何尝不是昨天的“方形西瓜”呢?地球绕着太阳旋转,这是人尽皆知的科学常识了。当年哥白尼一提出“日心说”,却被教会斥为异端邪说,热心宣扬“日心说”的布鲁诺还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又如“血液循环说”今天已经成为了妇孺皆知的常识,可当初发现这一学说的林奈,却被斥为魔鬼与疯子。既然如此,那么 今天的“方西瓜”又何尝不会成为明天的常识?所以让我们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吧。
要能够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首先需要有打破权威的勇气和质疑权威的魄力。杨振宁、李政道具有打破权威的勇气,因而能够提出“宇称不守恒”的设想,而吴健雄更是因为有了质疑权威的魄力,从而善待了他们的看法,并用实验证实了这一设想。同样的道理,纳
什有着对亚当·斯密说“不”的勇气,才能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博奕理论;而纳什的导师更是因为有容许别人对权威说“不”的精神,才会被世人所称赏。
其次,善待生活中的“方形西瓜”,还需要有广阔的胸襟,正如伏尔泰所说:“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但我会誓死捍卫你说每一句话的权利。”不打击、不排挤,百花齐放,
才是生命花园最美丽的状态。牛顿对于莱布尼茨所创立的微积分学说的盲目排斥,造成了英伦大地三个世纪数学的落后,这样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当然,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并不等于无条件地接受违背常识的东西。对于别有用心的人所宣传的反科学的东西,我们理应用锐利的双眼看破它华美的外衣。
善待生命中的“方西瓜”吧!这会使科学发展得更迅猛,会使世界变得更加
流光溢彩!
[点评]
这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文章开篇点题,鲜明地亮出了中心论点;接下来先从“为什么”的角度,阐明“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的理由和必要性;然后深入一步,从“怎么样”的角度分两层进行剖析;最后辩证地指出“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并不等于无条件地接受违背常识的东西”并收束全篇,照应开头。
综观全文,事例典型,论证充分,条理清晰,语言简明,确是一篇有理有据的佳作。
3、墙
一、这是一个静物象征型的话题。所谓静物象征型话题,是指话题乃生活中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静止的物体,如桥、虹、火、冰等。写好这类话题的关键是抓住它的象征意义,并以此统领相关材料。由于话题是十分熟悉的事物,因而给了你丰富的联想空间,各种与话
题有关的事实、现象、词语会纷至沓来。容易出现的毛病是不分主次,简单罗列,豪无章法,材料没有关联甚或自相矛盾。确定一个主题,行文一以贯之,与主旨无关的材料,即使再好,也要忍痛割爱。
二、墙具有哪些象征意义呢?材料给出了一种象征意义,那就是--隔绝、封闭、保守、猜忌。但是,墙也有它的存在价值--抵御猛兽和敌人,保护生命安全,考验人的意志,或者起一种装饰作用,像苏州园林的那种隔而不隔的花墙。这个话题给了你不同的切入角度,而且是截然相反的。
三、话题中注明“体裁不限”,就是说你可以选择最擅长的体裁。文体的开放实质给你提供了巨大的创新思维的空间。
例文七:墙·民族·世界
中国似乎是一个与墙有缘的国家。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万里长城就是一段很长的城墙。虽然不知道墙是否起源于中国,但我相信中国是墙最多的国家之一。许多饱经沧桑的古代城墙保留至今,成为文物古迹。北京的四合院那高高的院墙是老北京人心头抹不去的回忆,即使在大规模拆除围墙的今天,仍
是常常可以观赏到的建筑。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更有一段筑起高墙,闭关锁国的屈辱记忆。
事实上,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墙,或将自身分割,或与其它民族隔开。然而历史的发展表明:这些形式各异的墙最终都将被拆除,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没有墙的世界。
上个世纪,德国人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他们推倒了东德与西德之间的柏林墙,组成了统一的德国。尽管历史上德国臭名昭著--曾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但德意志民族仍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大家有目共睹,比如它对战争的认罪态度,消除民族隔阂的举动。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们又欣喜地看到另一堵墙将要被推翻--那就是朝鲜与韩国之间的“三八线”。这两个同根生的国家,理应走上统一的道路。
然而,当今世界上还存在许多没有被推倒的墙,比如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墙,中国同日本之间的墙。有时候,回想侵华日军的暴行,我们真想把这堵墙筑的高些,再高些,但这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不同民族间的墙终将在趋于大同的世界中消失。
“9.11”美国遭袭等事件,更表现出拆除这些墙的必要性。当时全班同学一起收看新闻,看到轰然倒塌的大楼时,竟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无法判断这是在向恐怖主义致敬还是别的。美国的确做过许多令中国人感到屈辱的事,但在面对恐怖主义时,所有的民族都应该站在一起。美利坚的哭泣也应该是中国的伤痛!狭隘的爱国主义必须拒绝。从某种程度上说,横在各民族之间的高墙是恐怖主义等一切恶势力的温床。当各民族心连心手牵手时,有什么真善美营造不了,有什么假恶丑消灭不了呢?
拆除这些墙吧,每个民族都不需要它,我们的世界更不需要它!
例文八: 墙——隔绝的象征
围墙,高墙,宫墙,城墙……看到“墙”这个题目,一连串的词语在我的脑海中闪过。墙到底有何用途?在我看来,它惟一的作用便是阻碍交流与沟通。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墙的作用是保卫自己,防御外敌,著名的万里长城便是例证。可是,长城真的如此有用吗?石头砌成的东西,没有驻守,便是废物。而有人把守又怎样?有吴三桂,万里长城对“辫子兵”来说却形同虚设。真正
的城墙应筑在人们心中,那是保家卫国的信念。斯巴达人说:“一座以人为墙的城镇便是巩固的设防之城。”国力强大,民众团结的国家,是根本不需要城墙的,因为他们明白,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况且,如果没有长城的阻隔,北方游牧民族可以与南方农耕民族正常贸易,互相交流,历史上也许就不会有犬戎灭周、五胡乱华、后金入关了。
墙确实阻碍了交流。历史上无数揭竿而起,反抗暴君,夺取天下,改写历史的英雄豪杰,一旦跨进了皇宫大门,享受着锦衣玉食,便忘记了出身,在自己与民众之间筑起了一座高大的宫墙。他的子孙因为这堵墙的阻隔,不了解民情,恣意享乐,一意孤行,最终被赶出了宫墙,甚至走上不归路,亡国亡家。但是,历史却又是惊人地相似,兴盛——衰亡——兴盛--衰亡,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探根求源,就在于那堵华而不实地宫墙。
这是有形的墙,无形的墙危害更大。大清帝国广袤的国土被一道闭关锁国之墙圈住了,墙外的世界日新月异,墙内的世界停滞不前。没有不透风的墙,鸦片透进来了,传教士透进来了,惟独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还在墙外徘徊。终于,殖民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墙,因为墙中那个丰饶而又落后的国度令他们垂涎三尺……
最可怕的是封锁心灵的墙。一个人一旦被它围住,便生活在自私自利之中。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脱离社会的人像脱离海洋的水一样,很快就会化为乌有。完全与人隔绝,没有交流,没有互助,只有自闭、自恋,这样的人是不会幸福的。惟有敞开心扉,坦诚待人,融入集体,融入社会,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鲁迅因自己与闰土之间有了一层可悲的心灵厚障而痛苦,我们无法想像也不敢想像,如果每个人都与人隔绝,世界将会怎样。
墙,但愿你在人们的心中消失,那时,世界将充满关爱,充满理解,充满信任;将更加灿烂,更加美好。
本文发布于:2023-12-29 05:47: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53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生如春蚕,材料作文讲解,及例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生如春蚕,材料作文讲解,及例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