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发(作者:停车收费)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人的心理是以映象的形式在头脑里反映客观现实的。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映象。幼儿关于柳树的知觉,是所看到的柳树反映于头脑时产生的映象。因此,人的心理现象并不是客观现实本身,而是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映象。映象和被反映的客观现实相像,它是客观现实的“复写”、“摄影”。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的源泉。客观现实是十分丰富复杂的,有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但对人的心理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生活。一个人假如和人类社会生活隔绝,虽然具有人脑,但他的心理会十分贫乏落后,得不到正常发展,甚至和动物的心理相似。世界各地曾发现一些从小被野兽叼去,和野兽一起生活,在兽群中长大而幸存的“狼孩”、“豹孩”等,当他们被人捕获而回到人类社会时,仍然喜欢四肢爬行,习惯于夜间行动,不喜欢和人接近,缺乏人的情感,心理发展明显落后于常人。过去印度曾有一个“狼孩”,回到人类社会后,虽然经过七八年教育,言语发展也不能恢复正常,只学会三四十个单词。这些事实表明,有了脑而没有客观现实,便没有心理现象。离开了社会生活,人的心理现象便不能得到正常发展。
总结
由此可见,心理现象固然是脑的产物,却不能没有客观现实。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在脑中的反映。反映是物质的普遍属性,它是物质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地球最初是由无机物构成的,无机物只具有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映形式。如水滴石穿、铁杆磨针、摩擦生电、石块风化、氧化生锈等。
无机物&有机物
无机物世界经历了几十亿年漫长的演变过程,地球上开始出现了有生命的物质,产生了新的反映形式—-感应。感应是所有生物的属性。这种属性是生物有机体以自身整体变化来回答自然界的作用,使生命有机体维持个体生存和种系的发展。不同生物感应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如葵花向阳、植物向水向阳;单细胞动物变形虫遇到藻类、细菌等营养物质就伸出伪足将其裹入体内,如遇到有害刺激就会缩回伪足躲开。虽然不同生物感应性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特点是有共性的,都是有选择地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有机物由单细胞进化到多细胞开始出现神经系统。最低级的多细胞动物是腔肠动物,如水母,它的神经组织是网状结构,这种网状结构分布全身,是动物神经系统发展的低级阶段。由于没有中枢神经系统,所以不能控制神经传导方向,刺激机体任何一点,都会引起全身的收缩反应。
动物的演化发展
动物进一步演化发展产生了环节动物,网状神经系统发展为链状神经系统,反应能力有所提高,开始出现了心理的反映形式。如蚯蚓,它的反应比腔肠动物复杂得多,它的体内形成了一条贯穿于全身的链状神经系统,再由神经索组成简单的中枢神经,这就是脑的最初形式。它已经能对刺激的个别属性形成较稳定的条件反射。动物心理学家做过蚯蚓走T型迷津实验已证实了这一点(如下图)
将蚯蚓放在迷津的入口处,若它爬向右边便是出口,爬向左边就要遇到砂纸和电击,经120~200次实验,蚯蚓学会了爬向右边而不再爬向左边。这说明砂纸和通道方向对蚯蚓已经具有了电击的信号意义,蚯蚓能对某种意义的刺激产生反应,这标志着环节动物产生了新的反映形式—一心理现象。
环节动物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节肢动物,它的生活范围更大了,环境的刺激因素也更复杂了,这就促使动物要有更复杂的神经结构来反映周围环境。节肢动物不仅有了中枢神经系统,还有了相当发达和专门化的感受器。这样节肢动物获得了一种新的反映形式—一感觉。节肢动物不仅对那些具有直接生物学意义的刺激发生反应,而且对那些不是直接同生存有关的事物也产生反应。如蜜蜂不仅对花蜜有反应,而且对花味、花色、花形都做出相应反应。观察其它节肢动物也有类似反应,这表明节肢动物神经中枢属初级阶段,它们的心理只能停留在对刺激物的个别属性反映的水平上,是心理现象产生的初级阶段。
无脊椎动物进一步演化发展到脊椎动物。灵长类动物以下的脊椎动物不仅有感觉的反映形式,而且能对刺激物的整体予以反映。这标志着动物心理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一知觉阶段。这种反映形式是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分不开的。脊椎动物的体型一般是左右对称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和尾部三部分,体内有一条脊椎骨,脊椎骨内有一条神经管。大脑皮层的出现是动物神经系统发展的新阶段,使脑真正成了有机体一切活动的最高调节者和指挥中枢。但在脊椎动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反映水平的差异是很大的。乳动物是高等脊椎动物,它们生活环境更加复杂多样,活动范围也更广阔。它们神经系统已经有了较高水平的发展。
随着哺乳动物的不断进化,大脑皮层的面积逐渐扩大增厚,沟纹也不断增多,这样就使哺乳动物的脑具有了对各种刺激物进行精密分析和综合的机能.动物发展到灵长类时,脑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心理反映水平也进一步提高。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观察发现,黑猩猩能把大小不同的木箱叠起,获取悬在高处的食物;能把一根木棒接到另一根木棒上,使木棒变长,然后把笼子外的水果拨近笼子并拿取;经过训练能辨别几何图形和学会手势语言(如下图)
如低级脊椎动物的鱼,它的脑还很不发达,刚具雏形,但已明显有了知觉行为。鸟的神经系统较为发达,尤其是枕叶和小脑发展更为突出,所以鸟的视觉特别敏锐,被称为视觉动物。鹰可以在距地面1077米的高空看到地面的小鸟,并准确地将其捕食。鸟已经能够对客观环境进行分析和综合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在现实中,我们见过熊猫,头脑中就有了熊猫的映象,见过飞机、大炮,头脑中就有了飞机、大炮的映象,即使是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如思维活动和创造想象,同样源于客观现实。如人们创造飞机、轮船离不开自然界中飞鸟和游鱼的启示,气象预报是以大量的气象知识经验和天气变化规律为基础的。神话中虚构的荒诞形象,不管怎样离奇古怪,原始材料仍然来源于客观现实。人正常的心理活动是离不开客观现实、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的,大量的实例充分证实了这个问题。
下面几种情况可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心理的主观性:
对同一事物,由于民族不同,所处的历史时代、知识经验等不同,心理反映是不同的。如学识渊博的老文学家和一个天真少年同看一部电影后,认识和感想一定会不同。
同一人对同一事也会因时间、地点、个人当时的心理状态等不同,心理反映而有所不同。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对同一座君山,他就写过“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的诗句,赞美君山。在他酒醉之后,又写出:“铲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诗句,恨不得把君山铲平。对于同一座君山,却有两种不同的心理反映。
人的心理还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对现实的反映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对客观现实进行积极的、能动的反映,并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现实,进而创造出客观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形象,以此推动客观世界不断向新的方向发展。
心理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心理具有客观源泉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但人脑并不会自发地产生心理。只有当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时,人脑才能形成对外界的映象,产生心理。客观现实是指在人的心理之外独立存在的一切事物,它们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们通常将这些环境划分为物质环境(既包括各种自然现象,如天体宇宙、山脉河流、四季变更、飞禽走兽,也包括人造的环境,如城市、乡村、住宅、交通等)和社会环境(如家庭、学校、同伴团体,各种人际关系、社会规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显而易见,这些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人脑加以反映的对象,没有这些对象也就不可能有人的心理的实际内容。
客观现实,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是人类心理的源泉,相比较而言,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最终乃至个性的形成和发展,都受到所处社会环境的决定性影响。
二、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当你站在一面镜子前面,镜子里便出现你的镜像,这就是一种反映。但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最直接的和被动的反映。心理则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所谓主观能动的反映,是指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和经验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带有个人主体的特点。为了说明这一点,请你不妨先看一看图1-4。这是一张两可图,你看图中的x和y哪一个角离你最近?你不难发现,你既可以把x看作最近,此时的立方体是你从上往下看的;也可以把y看作最近,此时的立方体是从下往上看的。现在,你一定发现你自己可以自行选择感知的角度──想从什么角度看就可以从什么角度看。心理一方面反映客观现实的性质和特性,一方面也反映着个人对现实的关系和态度。也就是说,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陈述和规定往往带有主观的色彩。
此外,个人的经验也左右着对现实的反映。人们总是按个人已有的经验去理解眼前的事物,把眼前的事物与原有的经验接轨,否则就难以接受新事物。原有的经验对认识新事物具有两重性──可能会加速和帮助理解,也可能妨碍和拒绝理解。
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它能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能反作用于客观现实,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人的心理活动与人的需要相联系,具有一定的动机。在行动之前,人总是对行动是否可行进行探索,对行为方式做出抉择。而且,人的每一行动都要受到大脑的评价和修正(即当代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反馈)。心理的这一能动性,使人的行为程序前后一致,保证了内部动机与外部行为结果之间的统一。
当然,人们心理的主观能动性的大小依赖于人们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水平,并且也要接受社会道德标准的衡量。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境界是实事求是,也就是尊重自然规律,遵守自然规律,按科学办事。既要克服无所作为的消极观念,更要克服藐视自然、违背规律的唯意志论。否则,人类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总之,人的心理一方面受客观现实的制约,一方面又受人的主观条件的折射。因此,心理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本文发布于:2023-12-28 03:53: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49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