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发(作者:20年后回故乡)
物理化学论文六篇
物理化学论文范文1
1.1所学内容紧扣同学专业特点
物理化学课程涉及的公式约有150个,教学时,要求同学把握基本公式的推导和证明,能用基本公式去解决一些实际性问题.提倡同学平常自学,上课前复习巩固学过的学问,强调数学和物理基础学问的重要性,培育同学对所学学问进行综合应用的力量.利用高等数学学问,关心同学把握、理解物理化学公式.如从卡诺循环可以推导出可逆热温商之和为零;从抱负气体发生PVT变化,可以求焓变、熵变、吉布斯函数变和吉布斯函数判据等参数;从肥皂可以了解润湿和乳化等概念.将现实生活中的某大事引入学习中,与物理化学紧密联系,加深同学对学问概念的理解,提高同学实际运用学问的力量.
1.2引入物理化学科学家的故事进行励志教育
在学习物理化学课程时,会涉及到许多闻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讲到相关内容时,老师会讲解他们的个人简历和趣闻逸事.一方面,可以提高同学学习的乐观性,集中他们的留意力,缓解课堂的学习气氛;另一方面,每一位科学家的胜利都离不开其自身不断努力奋斗的过程,通过了解他们的经受,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同学对科学的进展也产生了爱好,对科学家产生了崇拜,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如首次提出物理化学这个概念的是1901年和1909年先后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两位化学家:荷兰的范特霍夫和德国的奥斯特瓦尔德,正是他们的讨论促成了物理化学学
科的诞生.其中范特霍夫是首位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他50多岁时还经营着一家牧场,亲自送牛奶,被誉为"牧场化学家'.在讲到稀释定律时,介绍奥斯特瓦尔德的生平事迹,他出身一般家庭,求学时对化学产生深厚的爱好,1884年在博士论文中提出了电离假设,1888年提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奥斯特瓦尔德稀释定律,1909年因在催化作用、化学平衡和氨制硝酸等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
2.1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传统教学采纳粉笔板书的方式,书写需要肯定时间,导致同学接受学问量较少.而利用PPT课件,结合Flas,能使教学内容生动、信息量大,给同学更直观的印象,提高课堂效率.物理化学课程公式多,规律性强,有些问题比较抽象,单纯采纳多媒体呈现,导致同学思维跟不上文字显示的速度,因此不能仅用多媒体一种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实际,采纳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同学能充分地消化汲取所学的学问,教学速度适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2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物理化学课程考核方法普遍采纳平常成果加期末考试两大块的组合,存在期末考试成果在总评成果中比例偏重的问题.考核方式改革前,平常成果占20%,期末考试成果占80%.这种考核方式可能导致同学平常学习不仔细,期末考试前突击,因而不能起到督促同学平常学习的作用.考核方式改革后,实行平常成果占20%,阶段考试或考核成果占30%,期末考试成果占50%的形式.在原有基础上,降低了期末考试的比例,规定小于
等于48学时的课程,期间加一次阶段性考试或考核;大于48学时小于等于64学时的课程,期间加两次阶段性考试或考核.虽然老师的工作量比改革前增加了,但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乐观性得到了提高.同学要想取得优秀的成果,就不能忽视阶段性成果.另外,也尝试在总评成果中增加其它一些(如课堂争论、课程论文等)考核方式,从而促进同学乐观学习.
3设计试验教学环节,培育同学创新力量
物理化学论文范文2
实施素养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结合素养教育的精神实质,开展优化物理教学的讨论,是有效地推动素养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得以实施的关键,要把物理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来讨论,让物理课堂教学焕发诞生机和活力,物理难学已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究其缘由是没有优化物理教学过程的结果,过去的物理教学过程,注意学问传授而忽视力量培育,注意老师的教而忽视同学的学,视老师为主导而不把同学视为主体,因此优化物理教学过程已是一个必需解决的问题。
一、优化物理教学过程的意义。
我们所指的教学过程,是指老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主要包括制定教学目的、编拟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组合教学手段等。优化物理教学是指老师在肯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用动态的观点,依据人类社会进展的需要,结合同学的实际(如学问水平、身体素养、心理特征等)和教材内容,运用现代化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去制定教学目标、编拟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组合教学手段等。
优化物理过程,就是要脚踏实地的在教学实践中,既重视学问传播,又重视方法指导、力量培育和心理调整,关心同学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我们承认,把握学问和积累学问当然重要,但在吸取学问过程形成的思想观念、方法及精神、品质和意志,比学问本身更为重要。学问是无止境的,因此,我们的物理教学,不但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心渔”,必要时还要“与之同渔”。要尽可能更好地满意将来社会和同学全面进展的需要,使同学乐学、好学、善学。
二、优化物理教学过程的内容:
1、优化教学目标: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其不同的教学目标,要依据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和社会需要,既要确定基础素养的素体培育,又要有力量培育,使同学所收获的不仅是物理学问本身,而更重的是学习物理的方法,例如:“磁现象的电本质”一节,不仅让同学理解磁现象的电本质是:“磁铁磁场和电流磁场一样,都是由电荷运动形成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同学了解科学假说的提出要有试验基础和指导思想,使同学了解假说是科学进展的形式,假说是否正确要看其能否解释试验现象,导出的结论能否跟试验相符合,在物理教学中渐渐向同学渗透科学讨论的方法、科学进展的道路,对培育同学的思维力量很有好处。
2、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现行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只有利于老师教职工,而不利于同学学,造成了教学的强制性。同学学习了不少书本学问,却不能适应高速进展的当今社会,这就要求老师不能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
地硬“塞”给同学,而是要具备现代化教材观,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慧才智,调动自己的学问积累,留意学习的个体差异,把握教材、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促使教学内容现代化。例如:《原子核能》一部分,内容抽象,平淡无味,若适当介绍世界上各发达国家以及一些进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核能发电上取得的进展,介绍我国正在建设中广东大亚湾和浙江秦山核电站的有关状况,指明进展核电以后以适应现代化建设事业对能源日益增长的需要,是一种必定的趋势,使同学能够正确熟悉我国对核电建设实行的政策和措施。这样就激发起同学的爱好,提高了授课效果。
3、优化教学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既要让同学学会学问,又要让同学会学学问,培育同学开拓创新的力量。因此,要细心设计教学过程,正确处理学问、方法、力量三者的关系,要设计引人入胜、轻松和谐,具有探究性、启发性、制造性和科学文化氛围的教学情景,真正体现同学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完善结合。充分做到信任同学,试验让同学做,问题让同学提、思路让同学找、错误让同学析、是非让同学辨、异同让同学比,好坏让同学评,最大限度恰到好处地给同学供应自我学习、自我调控的机会,让他们能观察的东西用视觉,能听到的东西用听觉……等,让学问、方法、力量如泉水般地流入同学心田,滋润同学成长,如“感应电流方向一楞次定律”一节,每三人一组,每组备有:原副线圈各一(外面有明显的绕向标志),导线若干,灵敏电流表,电源、电键、滑动变阴器、然后老师发下试验用的讲义,老师重点指出以下几点:
a)什么是原电流、原电流方向、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方向;
b)原电流与原电流磁场的方向由同学自己掌握;
c)每次试验时应明确其磁通量的变化状况;
d)感应电流方向由灵敏电流表指针的偏向测出,老师应重点指出,电流从哪一端流入,指针就偏向哪一端;
e)在测出感应电流方向后,画出副线圈中的感应电流磁场;
f)依据作图结合试验中的详细条件,找出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电流磁场方向间的规律;
g)在试验小组内相互争论总结出规律,先用自己的语言写文字结论,然后再与课本对比,并找出楞次定律中的关键字句;采纳这种方法比传统的讲授法课堂效果能提高35%。
4、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节,让同学用已有的ε=U+U'''',I=U/R学问自己推导出I=ε/R+r,这样记忆深刻、理解透彻,因此要在吸取各种教学方法精化的基础上,大胆构建适合本校本班教学实际,能真正发挥老师主导作用和同学主体作用的多种教学模式,并进行优化组合,绝不拘于某一种教学方法,更不要机械地照搬某种“最佳”教法。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各具特色,但每种教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在学问的传授,人才的培育方面起着不尽相同的作用,只有多法结合,协作使用,才能形成合力,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准时了解教学方法的新变化,熟识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明确其效能,准时充实到教学过程
中去。
5、优化教学手段:
物理化学论文范文3
本文发布于:2023-12-28 00:30: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48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物理化学论文六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物理化学论文六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