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7日发(作者:环保英语作文)
此物,服至百日,痼疾皆除,别不信,照着吃的人都默默得好处
文源《国医大师健康》
今天说的这个东西是2155年之前就走进我们中国,并且被李时珍、孙思邈等中医鼻祖级人物天天捧在手里用的好东西,基本上可以说一个没有黑点、没有明显伤害、明确指出可以长期吃的的养生佳品:芝麻。
▲百岁无白发,全靠黑芝麻!
八谷之中,唯此为良
芝麻,我们说“取油以白者为盛,服食以黑者为良”,所以今天讲黑芝麻。黑芝麻不仅味美,且医疗价值很高,一般用作食品及药材,古籍和现代营养学如何评价呢:
•
《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入滋补强壮且无毒的上品药物,称其“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精益髓,久服轻身不老”
•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服(黑芝麻)至百日,能除一切痼疾。一年身面光泽不饥,两年白发返黑,三年齿落更生”
•
现代医学营养学家学家分析:每100克黑芝麻中含蛋白质21.9克、钙564毫克,磷368毫克,还有芝麻素、花生酸、芝麻酚、硬脂酸、卵磷脂,以及维生素A、B族、D等营养物质,它们让芝麻可去除附在血管壁的胆固醇,又可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护组织细胞的生物膜,延缓细胞的衰老,抗御有害物质对机体组织细胞的危害,从而有着良好的防病抗衰老和延年益寿之功。
的确,芝麻气味平和,不寒不热,嚼起来还有一股香味,可以长期吃,但易知而难行功效和缓之物最适合养生,必须长期服用才能见效。
世上只有芝麻好,可惜凡人用不了
九蒸九晒 久服轻身不老
世上只有芝麻好,可惜凡人用不了。这句话不是乱说的,懂养生的或者是看过医书都应该听过这句话,有人说,这芝麻又不贵,怎么会凡人用不了呢?
黑芝麻的滋补保健及养生功效,千百年来广为流传;但其中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玄机。下面这些描述是古籍记载,有些玄虚和夸张,但也有着许多的道理:
药王孙思邈:40岁以上久服
唐代药王孙思邈(581~682)的秘方是:黑芝麻3升,蒸30遍,微微炒香,打成粉末,用白蜜或者枣膏3升调和,再用棒槌捣300次,做成梧桐子大小丸,每天早服50丸。
40岁以上的人,久服明目洞视,肠柔如筋。
东晋养生家:四年水火不害,五年如奔马
东晋道人养生家葛洪(284~364)在其著作《抱朴子》中记载:黑芝麻3斗,蒸熟后晒干,用水淘去秕籽,再蒸再晒,如此反复9次。芝麻皮肉分离,去皮炒香,打碎成粉,用蜂蜜或枣膏调和,制成弹子小丸,每日温酒送服三次,每次一丸,忌毒鱼、狗肉、生菜。
服至百日除痼疾,一年肤光泽不饥,两年白发返黑,三年齿落更生,四年水火不能害,五年行如奔马,久服长生。
★为什么要反复蒸、反复晒呢?
原来“九蒸九晒”在中药炮制中是常见的,北京孔伯华医馆的特诊专家武国忠先生说:芝麻非常难消化,吃多了,一化验就会发现很多芝麻还是原样,根本没有被消化掉。
但经过多次蒸晒之后,芝麻里的营养成分充分分解,油腻大减,易于人体吸收。经九晒又能得天地之阳气,对人体大有裨益。
★为什么还要捣300次呢?
经过九蒸九晒的芝麻早已松脆如酥,为什么还要捣300次呢?道家解释,这里面添进了人的意志、意念与祝福。看到这句小编也笑起来了,不过转念一想也许有道理:
“如果我微笑着给你沏一杯茶,然后又怒气冲冲地给你沏一杯茶,
你愿喝哪一杯呢?你饮这两杯茶的感受会一样吗?我把养生方法传授给你,至于你信不信,那就看你的福分啦。 ”
这也可以说是养生的关键,用手加工,特别是服药人亲手打出来的药末跟机器打出来的绝对不同;捣100次的药与捣1万次也绝对不是一回事。
下面介绍一些吃黑芝麻的好方法,大家收藏下来,存下福气和健康!
黑芝麻长寿饭
相传,有一胡姓之人,年刚四旬,就体弱多病,未老先衰,为寻求健康长寿之法,来到天台山。天台山仙者赐他一碗长寿仙饭,曰:“此长寿仙饭,长食之,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返老还童。”他仔细一看,原来长寿仙饭竟是黑芝麻米饭。
从此,他每天在米饭中掺以芝麻,食之不久,果觉精神倍增,体力充沛,颜面红润,头发也变得乌黑油亮了,人们闻之,依法效仿,亦获同样效果。
虽然这是一则神话传说,但却告诉人们,芝麻能乌须发,强身体,杭衰老,延年益寿。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曾说过:“九蒸胡麻,同去皮伏答,入少许白蜜为炒(炒面)食之,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寿要诀。”也应该和黑芝麻煮饭的功效差不多,读者不妨一试。
黑芝麻粥
大米150克,黑芝麻50克,白糖适量。黑芝麻放锅内炒熟,压成碎末。
下米,加适量水,用大火烧开后,转微火至米烂粥稠时,加人黑芝麻末,待粥微滚,放入白糖,盛碗即可。对体虚者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黑芝麻桑葚糊糊
黑芝麻60克,桑蕙60克,白糖10克,大米30克。黑芝麻、桑蕙、大米分别洗净后,同放人罐中捣烂。
沙锅内放清水三碗,煮沸后加人白糖,待糖溶化、水再沸后,徐徐加入捣烂的三味,煮成糊状服食。香甜可口,滋阴清热,有降低血脂之良效。
看来只要我们养生得法,敢于坚持,活到百岁无白发也不是传说,每天吃上一把黑芝麻试试看,或许真有不俗的收获呢!照着吃的人都默默得好处~你也要发给亲人哦!(以上文章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练气是针灸大夫最重要的基本功
河南中医学院著名的针灸老教授、今年99岁的邵经明老,他的针刺、艾灸、特别是火针,有功夫。同是一样的病情、同样的处方、穴位,其他施术者包括其弟子,都和邵老先生的疗效有一定的差距。
原因何在?邵经明教授针灸效果好,是和他几十年如一日地习练气功相关。邵经明老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也曾受业于中国针灸大师承淡安先生。
学针灸,承淡安大师最为强调就是,首先对患家要“运针不痛”,若此“不特减少病家之痛感,而发扬中国针灸学术实利赖焉”。而“运针不痛,端赖养气,养气不足,其功不著”。此思想明确无误地指出,由练气养气方可入针刺疗效至张著的门径,方可发扬中国针灸学术。
亦或更是从承淡安大师那里,邵经明老继承了东方文化的精髓 —— 也提出为医者要“练意、练气”。邵老是修静功盘坐的,得了功夫后善长火针,他以火针调治瘰疬(读音:luo’li,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谓的颈部、腋部淋巴结核。患处有一硬块,溃烂后流脓难愈合)最为患家称道。烧火针不但火候关键,至要的是,对瘰疬刺浅了无效、刺深了有危险;他还以其功力创立了热针手法,使用“烧山火”,可使体温升高2~3℃(曾有一位物理老师不信此事,特作体温测试,果真如此,后而信服),邵老到八、九十岁时,仍练功不坠:看他躺在那里,闭目似睡非睡、以为是睡下未眠,而邵老先生答曰:“我在练
功”。可见练功夫的方式方法,老人家也到了一种随心所欲的程度。邵老的养气功夫是很深的:在93岁时仍能坐诊、还能被一些老患家指名仅要他本人施针刺之术;邵老把钱、财、物都看得很淡,1999年八十九岁时,把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10万元,无偿地捐献给了他希望振兴的河南中医学院,学院用此款项设立了“邵经明奖励基金”。
刚才讲了邵老练气、养气功夫的广度,邵老功夫的深度如何 ——
今年99岁了还尚健在,这便是明证。
按照承淡安大师、邵经明老教授所提出的养气、练气 —— 我们现在学针灸推拿的怎样去做?承淡安及其弟子是以练“佛家静坐法”来达到的。“静坐”是一种看似简单却是非常高级的功夫,这不是普通修养人、一般修炼人所能坚持下来的。过去一家一户一室,医家静坐或几位学徒随师傅练打坐,还算方便,更不存在被他人笑话的语境:因为学针灸推拿、练指、练气,都是要下真功夫的。而现在不同了:最看重的是有从事针灸推拿的“本本”。得其资格,似乎从针灸系、针推学院出身便是比较耀眼的阶级。而当绝大多数的中医学院学子,都在夸耀自己的“网络综合症”、连考研还都在声嘶力竭地背英语时,若一两个有心学子想通过练打坐、以求得针灸真功夫,那不被看作“异类”才怪呐。
从医于针灸推拿者要练气,由此才可成为“大夫、先生”。话好说,而施行起来,几乎就是在课堂上讲一番道理后,可能就无有下文了。这几乎是全国中医院校目前的另一个“死扣”—— 学中医不得入于法门的“症结”。应当知道,在老百姓眼里,古时被称做“先生”的“大夫、郎中”,其与今代“医师”的含义,是当有着很大不同的。对于医者,“先生”是老百姓感谢、尊重有德有术之医家的敬称。而目前被称为的医师,大多是能考“过关”、拿到证照就行了。而要做那极少部分中的针推“大夫”,通过自己“银针、手指”的感觉、感触,能与患家的经络“对话”,甚至不用病家多言,便知其身体真实状况及如何去“四面八方”地调理,这个难度只可用“相当”来表达了。可仅只以针灸推拿专业的毕业证,能取个执业医师资格、有碗饭吃就行者,也自不会去想什么练功、养气了。
话又说回来,学针推者不练气,自己没有功夫,更没有天然的工夫,那向谁求疗效?《承淡安针灸师从录》讲到,学针灸,其父琴梦公就“谆谆以练气为嘱”。“由于先父不能说明为什么要练气,因而不能引起我的信心,但在临床治验上,我总不及先父的针效;久后相信先父所教,注意练气,针效果然大增”。正是思索是自己当时没有练功、练气,针灸“治验”才不及其父的原由,所以起针灸绝学于即倒的一代大师,承淡安先生就更注重医家的练气、养气。其实,以中医方药为主的医家,在古时大都也有针刺艾灸的功夫,那望闻问切的望神、把脉也是要练气、养气功夫的。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大陆曾出现过习练气功以养生、祛病的热潮。查阅、检点一下当时的资料,大约出现有300来种的“功法”,除了最高级、最原始的静坐功夫以外,并没有发现专适于针推从业者、学子的“功法”。更由于当时气功大潮中的鱼龙混杂,泼脏水时连孩子也一起都泼掉了,其热势衰减到了几近冰点。
有数千年历史与生命力的气功(古时称为导引术),出现于某个时代的低谷,这都是正常的。有低谷,经过反思、就会有下一个正常理性局面的出现。
人们可以相信,下一轮气功功夫修炼大势头的再次出现时,应该会有比较适于中医院校针推方面的学子以及从业针灸师练功养气的术、法出现。若能突破一些禁忌、倡导学子作为一门“功课”而集体练功,再有正确的诱导、引导,形成一种正常的风气,就能使人大大方方地练功了。这样为针推界专门的修炼、养气之导引功法,其推广会更有针对性与专业性,亦是可达到练气养气的方便法门。其有利实属未来的患家以及医家本人身心也。
本文发布于:2023-12-27 22:10: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48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此物,服至百日,痼疾皆除,别不信,照着吃的人都默默得好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此物,服至百日,痼疾皆除,别不信,照着吃的人都默默得好处.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