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发(作者:肥水管理)
2013年上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班级 姓名 计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鞭笞(tāi) 慰藉(jí) 按捺(nà) 症结(zhēng)
B、瞥眼(piē) 梵文(fãn) 傀儡(kuǐ) 否泰(pǐ)
C、教诲(huì) 蜷缩(quán) 馈(kuì)赠 乘势(chãng)
D、舷梯(xián) 芜菁(qīng) 天堑(jiàn) 酗酒(xiō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兴高彩烈 一枕黄梁 修养生息 各行其是
B、区区小事 生死忧关 为虎作伥 草菅人命
C、人才辈出 委曲求全 望风披靡 仗义执言
D、养尊处优 挑拔事非 宁静至远 妄费心机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国历代的文人学士,每到中秋常要赋诗填词 佳节。
②这对于民生不无 。
③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 在荷叶上。
④湿 了山林、村落,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
A、欢度 裨益 画 浸染
B、欢度 稗益 画 渲染
C、欢度 裨益 画 渲染
D、欢度 裨益 划 渲染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德国10月份失业人士猛增,比上月增加2.2万人,超过预期的一倍,政府面对方兴未艾的失业势力也束手无策。
C、这个下岗职工服务站,全心全意地为下岗职工排忧解难,他们的工作细致入微,深受下岗职工欢迎。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必将激励全国人民处心积虑地努力奋斗,昂首阔步地走向未来。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捧着校旗,仿佛捧着巨大的重托和承诺,毛泽东用力地一点头。
B、孔昭绶将校旗递到了毛泽东面前:“把它接过去。”
1
C、“我明白”。正视着孔昭绶的眼睛,毛泽东目光坦然:“这件事情的错误本源在我,一切责任本该归我承担”。
D、“真的明白了。校长,请您现在就处罚我吧。”
6、下列作者、年代、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曹雪芹——清代——《水浒传》
B、沈从文——古代——《边城》
C、曹禺——现代——《雷雨》
D、李白——唐代——《雨霖铃》
7、下列文体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B、小六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其中塑造人物形象是核心。
C、古体诗又称格律诗,指的是应用文言文写出的诗,对诗的字数、句数、音韵都有严格要求。近体诗指的是不讲究音韵格律的自由诗。
D、词作为一种体裁,脱胎于音乐,很多词本身是可以谱曲歌唱的,好多词牌是由填词用的曲调,各演变而来的,如“浣溪沙”、“雨霖铃”、“水调歌头”。
8、下列句子中,语言运用得体的一句是( )
A、贵校师生十分热情地请我作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光临,我很受感动。
B、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请您留步,恕不远送了。
C、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9、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谁也不能否论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B、设计者在和匠师们固地制宜,别出心裁,修建出来的园林当然各有不同。
C、我们必须随时认真克服和发现自己工作中的缺点。
D、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10、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
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拟人)
C、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像征)
D、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了?(双关)
二、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共11分)
洛阳诗韵
叶文玲
中原忆,最忆是洛阳。情思悠悠中写下这句话,连笔尖都带了几分醉意。
水自天上来的黄河,浩荡东去,沿途凝结了一颗颗明珠似的城市,洛阳是璀璨的一颗。
2
洛阳一似黄河激扬雄浑的音符,洛阳又像春之神明媚动人的笑靥。不不,洛阳就是洛阳,洛阳是历史厚重的馈赠和沉积,从洛阳发掘的文化遗产,足可以代表中华民族灿烂的精神财富。
在河南的24载中,洛阳是我去的最勤的地方,特殊的机遇和亲缘,使我对洛阳十分偏爱。我总觉得这个九朝古都,有着特殊的况味,不然的话,历代文人墨客,也不会把对洛阳的赞誉,写进千首万阕诗词里了。
“陆机入洛,噪起才名。”——30年前,我曾抄录这一古句,慰勉当时发落邙山的兄长。我对这个东汉、魏晋、隋唐时代的全国乃至亚洲的经济文化中心,有着笃诚的崇拜。洛阳,光名字就是古色古香,充满文情和诗意的;洛阳;历代才俊辈出,在东汉时就有过3万多太学生呐!
24年前,我初访洛阳,就觉得她名不虚传。24年中多次去洛阳,一次比一次深地感受到她的古美和奇绝。
洛阳古,她有“天下第一寺”的白马寺。许多城市的风景点,常见冠以“天下第一”的美称,但都没有白马寺这个“第一”教我感到真切实在。
据史书记载:东汉永平八年,明帝遣使去天竺国求佛经,得贝叶经四十二章和佛像,用白马驮回。天竺沙门摄摩腾、竺法兰护送至京师,遂建成了中国佛教之源的白马寺。白马寺门口那匹粗拙的石塑白马,便是文化使者的象征;寺后墓园中,摄摩腾和竺法兰的大圆坟,年年芳草青青,更使历史和现实贴近。
洛阳美,她有群芳之冠的牡丹。聪明的洛阳人,古戏今做,把传说中不肯献媚而被武则天贬谪的牡丹奉为市花,在花事烂漫的5月,年年举行规模空前的牡丹花会。这一来,王城公园的牡丹,越发明媚娇妍;市区的十里长街,更有三步一座姹紫嫣红的牡丹园。而今,洛水之畔看牡丹,已成了域外海内的文明盛事。花会期间,洛阳城日日车水马龙,游人如织。人笑传:光捡看花人挤落的鞋子,都能捡上几大车呢!
洛阳绝,她有1300年历史的唐三彩。这种运用赭、白、绿色铅釉烧制的三彩陶名扬天下。其中造型最优美的马和骆驼,已成了人们馈赠亲友的佳品。不久前,在洛阳还发掘了隋代的三彩骆驼,它釉色苍晦素净、姿态生动逼真,无愧是隋代工匠的杰作,也是举世罕见的艺术瑰宝。而今,唐三彩驼、马,已带着它特有的明光丽色,“走”向世界各地;我在不止一个外国朋友的柜厨中,看到了它们的风姿。去年,当我告别中原时,谙熟我心思的哥哥,一下为我“牵”来了五匹大小不同的唐三彩马,真是“愿借明驼千里足”送我还故乡呢!
洛阳奇,更因她有无比雄伟的龙门石窟。这个在洛阳市南12公里的去处,有与洛阳同样古香古色的名字:伊阙。
龙门山(西山)和香山(东山)夹峙伊水,岚气氤氲,翠峰如簇,北流入洛的伊河,烟柳重,春雾薄,鱼浪起,千片雪。看惯了黄河的浊黄,你定要惊异这伊水怎会如此清碧;见多了黄土地的苍凉,你更会讶然这龙门两山竟夺得千峰翠色,春意乱生;而教你真正称奇的,当然还是那浩大辉煌的石窟。
3
据记载,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的龙门石窟,延续至唐代,历时400余年。令人痛心的是十之八九的小佛像,头部已遭损毁,最著名的《帝后礼佛图》浮雕也被盗凿。但是,残留的佛像形态乃至每块衣袂,都刀法圆熟,极其传神。现存的1352个石窟,785个龛,9.7万余尊造像,3680种题记,凝结着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
龙门石窟最雄奇的是奉先寺。卢舍那的塑像是我所见各地佛像中最美的一尊。那婉约端丽的姿态,那摄人心魄的慧眼美目,那浅笑盈盈的秀美双唇,真是集美之大成。
到洛阳,游龙门,不拘四季,无论晨昏,一棹碧涛春水路,龙门石窟永远向你展示着壮美的大观。而当你沿着香山寺、白居易墓、宾阳洞、药方洞、万佛洞、奉先寺——游赏时,你将会如品诗韵、如临仙境,一轴六代九朝的画卷,一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正徐徐向你展开……
11、“水自天上来的黄河,浩荡东去„„”一语出自 代诗人 的名诗《 》原句为 。(3分)
12、为什么作者认为“许多城市的风景点,常冠以‘天下第一’的美称,但都没有白马寺这个‘第一’叫我感到真切实在”?(2分)
13、作者在写到唐三彩时有这么一句话:“而今,唐三彩驼、马,已带着它特有的明光丽色,‘走’向世界各地。”“走”字上面为什么要加上引号?(3分)
14、在描写龙门石窟时,作者用了一系列的具体数字:“现存的1352个石窟,785个龛,9.7万条尊造像,3680种题记,”这些数字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24分,每小题2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4
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5.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数罟(ɡǔ)) 洿池(kuā) 阿谀奉承(yú) 师襄(xiāng)
.... B.跬步(guǐ) 经传(zhuàn) 以贻(wâi)之 苌(cháng)弘
.... C.骐骥(qí) 句读(dîu) 颁白(bān) 老聃(dān)
.... D.驽马(nú) 郯子(tán) 针砭(biǎn) 无长(zhǎng)无少
....16.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孰能无惑(谁,哪一个)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
.. B.彼童子之师(那些)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
.. C.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 士大夫之族(类、辈)
.. D.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是故无贵无贱(没有)
..17.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①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⑥吾从而师之
.... A.全不相同 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18.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圣人无常师
.. C.作《师说》以贻之 D.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贻笑大方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19.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则群聚而笑之
..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之学者必有师
..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D.小学而大遗/人非生而知之者
..20.下列各组句子中,“所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5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C 圣人之所以为圣 D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1.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A.其皆出于此乎 B.吾未见其明也 C.其可怪也欤 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22、选出对下列6句中加点的“于”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 )
.. ①而耻学于师 ②其皆出于此乎 ③于其身也
...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⑤不拘于时 ⑥学于余
... A.全相同 B.各不相同 C.只有①⑥相同 D.只有②③⑤相同
2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君子生非异也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斯天下之民至焉 D.或师焉,或不焉
24.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25.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大王来何操?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不拘于时,学于余
26. 选出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 )
.. A.韩愈是中唐散文家、诗人,字退之,以其祖籍,世称韩昌黎;以其官职,世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B.韩愈与同时代的另一散文家白居易一起倡导了著名的古文运动,反对浮夸不实的文风,主张“惟陈言之务去”,倡导先秦古文言之有物的文风。
C.韩愈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又被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代表作除《师说》外,另有《马说》《祭十二郎文》等。
D.韩愈借《师说》告诫学生李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了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斗争精神。
三、其它题
27、口语交际
假如你去应聘一家大型超市收银员工作,你讲如何简短地介绍并推销自己。(5分,不能超过100字)
6
28、仿照下列排比句式,分别以“善良”和“凶恶”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排比句。(10分,每个5分)
善良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一种乐观。
四、写作题
29、应用写作
王斌在学校操场打篮球时,不慎将自己所带的一只“天美时”男式手表丢失,,请替王斌写一则寻物启事。(10分)
30、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40分)
周国平说:“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坚持这一标准,你的自我才能闪放出个性的光华。”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叙事性记叙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字数600字左右。
7
2013年上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答题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班级 姓名 计分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共11分)
11、“水自天上来的黄河,浩荡东去„„”一语出自 代诗人 的名诗《 》原句为 。(3分)
12、为什么作者认为“许多城市的风景点,常冠以‘天下第一’的美称,但都没有白马寺这个‘第一’叫我感到真切实在”?(2分)
13、作者在写到唐三彩时有这么一句话:“而今,唐三彩驼、马,已带着它特有的明光丽色,‘走’向世界各地。”“走”字上面为什么要加上引号?(3分)
14、在描写龙门石窟时,作者用了一系列的具体数字:“现存的1352个石窟,785个龛,9.7万条尊造像,3680种题记,”这些数字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24分,每小题2分)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三、其它题
27、口语交际
假如你去应聘一家大型超市收银员工作,你讲如何简短地介绍并推销自己。(5分, 8
不能超过100字)
28、仿照下列排比句式,分别以“善良”和“凶恶”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排比句。(10分,每个5分)
善良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一种乐观。
四、写作题
29、应用写作
王斌在学校操场打篮球时,不慎将自己所带的一只“天美时”男式手表丢失,,请替王斌写一则寻物启事。(10分)
30、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40分)
周国平说:“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坚持这一标准,你的自我才能闪放出个性的光华。”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叙事性记叙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字数600字左右。
9
10
本文发布于:2023-12-26 06:44: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41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13年上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卷.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13年上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卷.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