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4日发(作者: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四年级下册《走进春天》教学设计
课标内容
(一)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等造型元素,通过观察、绘画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醒创造的欲望。
(二)对造型表现活动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并表现出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在绘画中表现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的特征和感受。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引导他们理解、记忆、想象去创作自己独特的艺术形象为教学目。以“体验感悟——观察发现──尝试回忆──欣赏提升──联想创造”为核心的小学美术课的建构,以“艺术源于生活”为具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培养他们科学的创新思维方法,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以及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美术(2011年版)第八册中第11课,属于造型·表现学学习领域。本课通过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春游和课堂上对他们记忆的唤醒,以春天为素材创作出自己春天的图画是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更是培养孩子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等能力,还在学习中体会创造活动的乐趣。
我国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实施下,人们越来越多重视小学美术教育,尤其是美育被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进入了重要的发展阶段。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绘画教学对于孩子的身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每个人而言,美术是他把自己内心世界形象化的一个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这更是在提高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的同时更能展现他们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学情分析
本课正值春游的大好时机,绿色的春天万物复苏,春游中的美景美不胜收,令学生印象深刻,是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造的有利时机。引导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游的情景。
通过前面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小学美术学习的基本方法,知道了课堂授课的基本程序。对绘画技巧、形式和绘画步骤都有了一些了解。审美能力和绘画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的提高,在本节课中结合以前所学知识,继续坚持回忆和创作的结合教学,使得孩子在意识和动手方面继续提高,对绘画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运用到作品中,创作出有意思的画面。而个别同学可能会不太爱动脑筋,本节课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创新,做出别出心裁的作品来。
小学生的美术创作课是开发学生智力的一个极好手段,它能促进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和技巧,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创作画要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抓,不要把创作画和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截然分开,以为非得等到学生造型能力强了以后,才有资格画创造画。应该培养小学生养成一个习惯,即在生活中有了一点新鲜的感受便用绘画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虽然小学生年龄小,但热闹的节日、激烈的比赛、难忘的旅行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完全可以把它很生动地画出来。很多高年级同学所以对创作画有一种畏难情绪,就是因为他们从小没有受到应有的训练。学生从小做到了有感而发,创作画能经常画,就会逐步摸清创作画的规律,畏难情绪也就小了。高年级同学的创作画已经开始追求某些成人化的效果,正在失去儿童画的稚趣。而小学生的画却充满了儿童特有的天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正是我们应该把它作为重点抓好的课程
教学目标
(一)通过关注春天,培养观察力、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通过观察、回忆,能绘画出一幅独特的春天的图画。
(三) 通过参与活动,了解春天、认识春天、热爱春天,逐步形成善于倾听的习惯及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受到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的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回忆等方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的画面。
教学难点
巩固已学的取景构图和色彩表现知识。
教学策略(方法)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回忆等方法,运用绘画形式表现春天的画面。初步体验绘画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绘画造型的兴趣。教学中采用“体验感悟——观察发现──尝试回忆──欣赏提升──联想创造”的教学策略,从教师的直观演示入手,使学生明确绘画的技巧、方法、步骤,以美丽的春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欣赏诗歌朗诵和春天独特自然特征的分析,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对春天的印象,通过优秀的有关春天的绘画,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视角进行作品的创作。激发学生对形体创造的兴趣,启发学生大胆表现,合作探究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媒体
多媒体PPT课件、画材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课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2.教师:对,现在是春季,你们喜欢春天吗?那么这节课咱们就一起走进春天吧!(板书课题)
(二)展开
1.欣赏回忆
(1)欣赏情景诗歌朗诵视频片段《走进春天》。
教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春天美吗?有哪些美的地方呢?请回忆一下自己发现的春天的美,并举手来说一说。
(2)教师:对,春天有许多和其他季节不同的地方,今天呢,咱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2.尝试探究(1)教师:首先呢,咱们可以把春天按时间顺序分为:初春、仲春、暮春。在这三个时间段呢,也都有他们各自不同的特征:
初春呢,就是春天的开始,冰雪逐渐消融,绿芽还是一点点的小,而这个时候勤快的桃花已经慢慢地迎寒开放。但天气呢,他的情绪还不太稳定,乍暖乍寒,有时可能还会发点小脾气,来一场桃花雪,咱们彦语把这种现象叫做“反春”。(随着讲解播放PPT课件)
仲春呢,就是春季的中间时节,咱们有一句诗叫做:春江水暖鸭先知。说的就是这个时节的场景,由于天气逐渐变暖,小鸭呢,可以自由自在的在水中嬉戏了,而各种各样的
花儿也开始逐渐的开放了,鱼儿也可以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玩耍了。大家说美不美?(随着讲解播放PPT课件)
暮春呢,就是到了春季的末尾时节,这个时节里花儿由盛开逐渐的凋零,咱们有一句诗句描写的就是这个现象,对,就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教师:每个季节呢,都有他们独特的地方,就像我们每一个同学的长相一样,我们一看就能很容易的分辨出他们的不同。下面呢,咱们就从这几个地方来观察春天的不同之处:
•
•
•
•
•
•
•
•
冰雪消融
春风
春雨
春苗(芽)
春虫
春燕
其他动物
节日与活动(播放ppt、纯音乐《春》)
春天到了,冰雪开始逐渐的融化。暖暖的春风来了,我们可以在春风里干什么呀?对,放风筝。春雨也来了,田野里的麦苗滋滋的喝着春雨,使劲的生长着。种子和树木开始
发芽了,他们就像刚出生的婴儿,多么可爱呀!而美丽的花儿也开始渐渐地成长着,羞羞的、粉粉的,我们舍得去采摘她们吗?对,不舍得,她们的美属于大自然。我们一定要爱护花草树木。走进春天我们会发现小虫子们也来了,有七星瓢虫、蝴蝶等等,看这个小蜜蜂正在忙碌着采蜜呢!而这个时候可爱小燕子也飞回来了,看,燕妈妈正忙着给她们的小宝宝喂食呢,嘘……咱们就不来打扰她们了!
走进春天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其它的动物们,它们都在这个温暖的季节里自由自在的成长着。
走进春天,有一个咱们传统的节日,对,那就是清明节。在这个节日里,我们都去陵园,缅怀我们逝去的亲人。当然,在春天里我们还可以去春游,欣赏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还可以在这个季节里自由自在的放风筝。
(3)我们的古人们,他们也是非常喜欢春天的,下面咱们就欣赏几首有关春天的诗词吧!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会背的同学可以背一背(PPT播放)
春 晓 [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村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 日
朱 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3.欣赏提升
欣赏完了有关春天的诗词,咱们再来欣赏一些有关春天的绘画吧!
提示:欣赏时注意他们的色彩搭配和构图。
PPT播放吴冠中国画《春如线》、儿童画《春天里》、年画《新春天》、农民画《春》、李可染国画《春牧图》、儿童画《愉快的郊游》。
(三)联想创造
1.同学们,你现在是不是也想画一幅属于自己的春天的图画呢?布置作业,用绘画的方式描绘一幅春天的图画,注意:
• 注意表现春天的特点
• 注意春天的色彩搭配
• 构图完整
播放肖邦纯音乐《春》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辅导要点:
(1)表现的事物要抓住春天的特点。
(2)色彩搭配要鲜明,以绿色调为主。
(3)构图要完整,不能太满,也不能太空。
(四)展示评价
1.学生互相观赏,评一评谁的作品最有趣、最新颖。
2.通过投影设备来展示优秀作品,作者讲解是怎么样运用构图和色彩进行表现的。
(五)课堂小结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可以到大自然里享受美的熏陶,还要做个护花使者,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过得快乐吗?
板书设计
11.走进春天
初春 仲春 暮春
春天的景物
特点 色彩 构图
备课反思
本课作为回忆联想绘画课,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这节课的:
(一)精心设计导课
良好的导课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走进春天》这节课导课部分,我用问答方法直接引出课题,用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课是整节课的突破口,并与整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同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美术课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做好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铺垫。本节课的教学目的除了要经历观察、发现、联想、回忆外,还要让学生进行与众不同的创作,激发他们对绘画兴趣,进行动脑、动手创新。本课从导课环节就注重了对学生的启发回忆引导,问学生喜欢春天吗?并进一步通过欣赏诗歌朗诵视频后再一次启发联想让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答案。另外指导学生从多方面表现不同的画面。
(三)突破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巩固色彩构图知识。为了这个难点我收集了一些作品图片供学生参考,并简单分析了这个绘画的色彩构图特点,可在教学中我只是点到为止,就是为了防止学生去模仿、照抄,让他们抓住特征,大胆的去创造形式各异的作品。
(四)教会方法、自主探究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大力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主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我通过大量引导学生回忆联想,并展示了一些作品供同学们欣赏分析,我交给他们的是基本的技法,没有教学生具体物品应该怎么做,给了他们动脑、思考的空间。培养了他们联想回忆创作的能力。
本文发布于:2023-12-24 22:39: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36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课 走进春天-全国一等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课 走进春天-全国一等奖.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