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发(作者:历史与社会)
兰亭序全文
(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 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 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秦品类之
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 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 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 于
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荡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 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 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
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 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禊饮之事。此地德高望重者无不到 会,老少济济一堂。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 竹篁幽密。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左 右,引溪水为曲水流觞,列坐其侧,即使没有管弦合銮的盛 况,只是饮酒赋诗,也足以令人畅叙胸怀。这一天,晴明爽 朗,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秦众 多的物类,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 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人们彼此亲近交往,俯仰之间便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喜欢反 躬内省,满足于一室之内的晤谈;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生 活狂放不羁。虽然他们或内或外的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 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一时, 感到欣然自足时,竟然都会忘记衰老即将要到来之事。等到 对已获取的东西发生厌倦,情事变迁,又不免会引发无限的 感慨。以往所得到的欢欣,很快就成为历史的陈迹,人们对 此尚且不能不为
之感念伤怀,更何况人的一生长短取决于造 化,而终究要归结于穷尽呢!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 怎么能不让人痛心啊!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的感慨,其缘由竟像一张符契那样一致, 总难免要在前人的文童面前嗟叹一番,不过心里却弄不明白 这是怎么回事。我当然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虚诞的,把 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 看待前人,这正是事情的可悲之处。所以我要列出到会者的 姓名,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尽管时代有别,行事各异,但 触发人们情怀的动因,无疑会是相通的。后人阅读这些诗篇, 恐怕也会由此引发同样的感慨吧。
兰亭序简介
王羲之的行书有如行云流水,其中又以兰亭叙为最极品;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右军宦游山阴,与孙统承、谢安 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修祓禊之礼。饮酒赋诗, 由他以特选的鼠须笔和蚕茧纸,乘兴而书写了一篇序,记序 盛会,共三百二十四字,其中二十个「之」字名有不同的体 态及美感。此帖下笔有如神助,有「遒媚劲健,绝代所无」 之誉。
右军将之传给子孙,直至七代孙智永,遗付给辩才,后
来被唐太宗「骗」入内廷,唐太宗对他的字着迷不已,曾命
揭书人赵模等各揭数本赐给王、臣、真迹则陪他殉葬在昭陵
了。武后时,镒桓掘发,真迹又复出,收入玄宗内府,且刻
石置于学士院,称为「走武兰序」,经历宋、金而亡。但此
本和今天流传下来的墨本各不相同,很难确走究竟原来是什
么样子。
本文发布于:2023-12-18 14:53: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25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兰亭序》全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兰亭序》全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