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4日发(作者:运动会开幕式方案)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谈稠油井调剖技术
浅谈稠油井调剖技术
摘 要:稠油井调剖技术就是在不找水的情况下,注入调剖剂,按照油井产水层渗透率的高低、各层出水能力大小堵剂自然选择进入,对高含水油井的高产水井段或层段进行选择性深部封堵,通过过顶替,使封堵层堵而不死,以达到增大油井中远井地带波及体积,调整产液剖面,改变出水通道的目的。
关键词:稠油井 调剖 技术
一、稠油井技术简介
水井调剖的主要作用于水井中近井地带,而稠油井调剖主要作用于油井中远井地带,增大增大油井中远井地带波及体积。影响范围小于水井调剖,对稠油井的影响大于水井调剖。水井调剖通过增大中近井地带波及体积,而对整个井组产生影响;稠油井调剖主要影响油井中远井地带的渗流场,仅对相邻同井组油井略有影响,对稠调剖油井的影响比水井调剖大。
二、稠油井调剖技术与常规堵水技术的不同点
1.堵而不死
稠油井调剖技术采用过顶替工艺,使封堵后的出水层仍有一定的渗流通道。而常规堵水技术将出水层完全堵死。高含水层通常是主力层或I类层,堵死后不利于这类油层的采收率提高。这样完全堵死了,就对该层采收率的提高非常不利。
2.对配套找水工艺要求不高
稠油井调剖技术主要依靠调剖剂在不同渗流阻力下自然选择进入高含水层,对出水层的判断不需要很准确,一般情况下不找水,而常规堵水技术必须是在准确找水的基础上,否则有效率很低。
3.具有一定的扩大波及系数的作用
由于采用了深部封堵、堵而不死的工艺,相当于从水井将调剖剂置放到油井附近(深部调剖),使油井调剖技术可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改变油井高含水层中远井地带渗流场,可对同一井组其他油井起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到平面调整作用。这对于水井深部调剖是难以实现的。
三、油井调剖技术路线及技术关键
1.技术路线
利用调剖剂的阻力最小进入原则,控制堵剂有选择地进入高含水层,并采用过顶替堵剂的作法,在油井中远井地带建立封堵屏障,“半封堵”高含水层,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油层生产压差,改善油井生产和油层开采状况,达到控水稳油的目的。稠油井调剖技术主要有两种实施方式:①单井油井调剖;②同井组多井调剖。水井调剖主要作用与水井的中近井地带,其扩大的波及面积很难作用到油藏深部,否则,注入剂量很大。油井调剖主要作用于油井的中远井地带,其相当于油藏深部(相对水井而言),其剂量远小于水井深部调剖的剂量。同井组多井油井调剖在某种程度上,可看作水井深部调剖在油井上的分井点实施,其总剂量亦少于水井深部调剖剂量。
2.技术关键
2.1堵剂的选择性注入
稠油井调剖技术的关键就在于使堵剂有选择性进入高含水层,其选择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①、由地层渗透率差异产生的选择性注入因高含水层一般为高渗透层,堵剂必然优先进入高渗透层。②、由相渗透率差异产生的选择性注入油井调剖剂通常为水基堵剂,水基堵剂将优先进入含水饱和度高的高渗透层。③、由高压注水产生的选择性注入调剖前,向油层注一定量的水,使中低渗透层升压,从而使堵剂优先进入难于升压的高渗透层。④、由对应注水井关井泄压产生的选择性注入对应注水井关井后,高渗透层压力比中低渗透层压力下降快,堵剂将优先进入低压的高渗透层。⑤、由低注入速度产生的选择性注入以低注入速度注入的堵剂将优先进入流动阻力最小的高渗透层。其中,重点发展的是③、④、⑤,并且可和油井提液降压相结合。堵剂的选择注入工艺最终是在不动管柱条件下的注入。
2.2选择性堵剂
选择性堵剂是指对水和油有不同流动阻力的化学剂。聚丙烯酰胺及其冻胶、泡沫、松香皂、烃基卤代甲硅烷、聚氨酯、活性稠油、水包稠油和偶合稠油等都属于选择性堵剂。最重要的选择性堵剂是聚丙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烯酰胺及其冻胶。聚丙烯酰胺冻胶的选择性堵水机理是类似的。
3.选井原则
3.1供液充足,含水大于85%,注采反应明显;
3.2地层渗透率大于50×10-3um2,温度低于120℃,地层水矿化度低于12×104mg/l;
3.3井况良好,无套破、管外窜槽。
四、目前油井调剖技术的进展
1.关键技术进展
2.1选择性堵剂,在选择性堵剂方面,缔合聚合物调剖剂就是一种改性的聚丙烯酰胺冻胶,通过大量现场试验在技术上比较成熟。
2.2选择性注入工艺,选择性注入工艺可将常规堵水工艺与调剖工艺相结合,并通过现场试验进一步完善。
2.下步攻关方向
2.1过顶替液配方筛选
过顶替液的作用是将调剖剂推至油井中近井地带,其性能须满足三方面要求:①有较高粘度,以防止顶替液突进;②溶解速度快;③价格低廉。
2.2调剖剂的优化设计
主要是对缔合聚合物调剖剂的段塞注入的优化,以保证在性能满足地层需要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单位成本,以及与其他调剖剂的有机组合。同时,再筛选其他类型的聚丙烯酰胺改性冻胶调剖剂,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调剖剂、二元或三元共聚物调剖剂等。
参考文献
[1]张龙胜,邵焕彬,姚洪生,卢建明,吴壮坤.特低渗透裂缝油藏深部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江苏: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华东石油局工程技术设计研究院,2011
[2]袁士义、宋新民、冉启全编著.裂缝性油藏开发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221-227
[3]刘庆旺,范振中等.弱凝胶调剖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4]王健,张烈辉.复杂油藏控水增油技术与应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14-39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5]刘建山等.聚合物弱凝胶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交联聚合物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讨会.北京:1998
[6]高学忠.利用微生物调驱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石油学报,1999,20(5):54~57
[7]刘一江,王香增编著.化学调剖堵水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205-250
[8]石彦,谢建勇等.PI决策技术在袖田调剖堵水技术中的应用.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2,14(4):50~52
[9]冯其红,陈月明,姜汉桥.区块整体调剖一体化技术研究.石油钻采工艺,1999,21(2):74―79
[10]吴胜和,熊琦华.油气储层地质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11]由庆,于海洋,王业飞,张健,杨光,赵文森,赵福麟.国内油田深部调剖技术的研究进展.山东: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2009
[12]贾晓飞,雷光伦,贾晓宇.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山东:特种油气藏,2009
[13]赵梦云,张锁兵,欧阳坚,赵青.国内深部调驱技术研究进展.北京: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田化学研究所,2010
------------最新【精品】范文
本文发布于:2023-12-14 20:37: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22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浅谈稠油井调剖技术.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浅谈稠油井调剖技术.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