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高中历史小论文总结

更新时间:2024-12-23 13:46:59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4日发(作者:冬天喝绿豆汤好吗)

高三历史小议论文结总结

一、晚清外交的变局

你如何看待晚清外交与时局变迁的关系?

开头:从上述材料看,(表层)清廷外交的调整,(深层)透视出清廷逐步从闭关锁国向开放通商,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型。究其原因,将晚清外交的变化置于近代这一特殊时代下考察,寻求外交与时代的关系。

一方面 为了维护专制统治,满足列强侵略者要求的结果。是“弱国无外交”的无奈(时局 外交)(史实例证)1861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设立的总理衙门,为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打开了方便之门,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更加半殖民地化。

另一方面 又在不自觉的顺应世界潮流,做出改变和调整,从而促进中国近代化。(外交时代)(史实例证)如:总理衙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以往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有利于中外之间的交往,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近代化的标志;外务部的设立,外交人员更为专业,在清末新政期间,做了些实事。

结尾:总之,在西方殖民侵略和西学东渐的双重冲击下,固守“天朝上国”观念的清廷外交被动调整与变革,开始了艰难的转型。

二、龙与狮对望的世界

你如何看待这封信件原件与“译本”的不同。

这封信件出现不同“译本”,表面上是18世纪末中英两国初结交往的礼仪之异,本质上却反映了中西两种不同文明类型的国家对待世界大势的判断和新形势下外交抉择的差异.

究其原因,信的不同“译本”放在18世纪末这一时代背景下去认识。18世纪末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已逐步迈入工业文明的大门,他们急于寻找更为广阔的市场,而此时的清王朝在长期闭关锁国中依旧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里.告知1793年马戛尔尼将奉命访华的培林爵士信件出现不同“译本”,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发生的.

从培林爵士这封信的行文方式、用词和口气看,都是按双方是一样的地位、是平等的关系来叙述的,英王和清帝都是大国之主,地位相当,不是君臣之间的隶属关系,只想平等地经商牟利,并非乞沐皇恩。而郭世勋的译文把平行口气译成下对上、外夷对天朝的禀帖口气.整封译文中谦卑、恭敬的语气反映的是天朝大国在朝贡体制下对待幕藩那高高在上、洋洋自得的心态.这封信虽是郭世勋的个人行为,但他代表了大清王朝依然固守传统观念,面对近代国际准则、世界潮流毫无所知,对即将到来的危机茫然不觉.

综上所述,一个是处于蒸蒸日上发展阶段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一个是走向落日余晖的古老农业帝国.两种不同文明类型的国家在新形势下的外交抉择,所表现出的不同思想与文化差异浓缩在这封简短书信的不同“译本”当中.

三、扬子江游记

如何理解这位美国记者的游记

(是什么)从表层看,美国记者以西方的视角记录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从深层看,是在外来侵略下,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缩影。 (为什么)究其原因,要把这份游记放于近代中国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去认识。

(具体论述)一方面,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国门被迫打开,向世界开放、沦为西方的市场及原料地,在此过程中国主权进一步受损,如材料中外国商船能够在长江上航行,外国人允许在中国传教经商游历。但同时(辩证),西方侵略对中国产生客观影响,如催生新的经济方式、社会生活等,正如材料中“民用企业及老百姓各式衣服”。所以这位美国记者的游记背后客观地反映了西方侵略下近代中国开始艰难社会转型。

然而,在另一方面,虽然该报道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但不能忽略其站在美国立场殖民侵略的角度,对侵略中国的行为进行了一定的粉饰、并暴露其对中国市场勃勃野心如“我们汽符会打破扬子江各口岸的沉寂”。

(怎么看)因此,综上所述,这位美国记者的游记在客观上描写了近代中国代会转型,但在主观上粉饰西方侵略所作所为,总之,我们需要掌握更多史料进一步了解

四、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如何看待欧洲人眼中中国形象的变化

观点:

(1)欧洲人眼中中国形象的变化从高大到矮小,因为两国之间国力的变化,意图的变化。

(2)我认为欧洲人眼中中国形象的变化始终都是带有欧洲强烈的目的性的,都是在为其自身利益所服务的。 (3)中国形象的变化,先是很大原因因为双方经济实力,国力,生产力的变化造成。

(4)欧洲人眼中中国形象会随认识程度的深浅,形式的不同,主观目的的不同而变化。

(5)我认为欧洲人眼中中国形象的变化,有一定客观性但也有一定局限性片面性,未能全面了解到我国。

例文:

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是由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双方当时的国力强弱以及欧洲人所持的动机意图所决定的。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后期,中国处于传统农耕社会的鼎盛时期,而欧洲正试图走出中世纪,向中国学习,如材料一中柏应理翻译了《四书》,以此对抗教会君主。为了使中国的思想文化能被接受,他们故意地夸大并美化了中国形象。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国闭关锁国,国力衰退,而欧洲大部分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国力强盛。此时,欧洲人试图打开中国的大门来获取更多市场和利益,在友好的请求如:马嘎尔尼使团见乾隆帝,不被满足。他们想选择武力扩张,因此丑化了中国的形象如:描绘了《中国酷刑》,使自己武力扩张的想法行动更正义化,以中国的丑恶掩盖自己的意图。

例文:

看待事物的形象变化,会由事物的认识程度所改变。

欧洲对中国形象的变化由欧洲对中国的认识程度所变化。例如:材料一中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后期的欧洲“中国热”到材料二18世纪末至19世纪欧洲眼中的中国专制自大,固步自封的形象。是因为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后期欧洲对中国认识途径仅能通过少数传教士的翻译或游记,而18世纪末至19世纪,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对中国的认识程度更全面,从而使欧洲对中国的形象发生变化。

看待事物会由主观目的而改变。

欧洲的中国形象的变化由欧洲对中国抱有的主观目的所改变。例如: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后期欧洲工业革命?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从中国进行借鉴。且欧洲需要借助儒学作为思想武器,反抗君主与教会的专制,所以对中国美化。而18世纪末至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结束,国力强盛,而中国仍处于农耕文明,国力弱,欧洲出于殖民的目的,将中国作为侵略目标,开扩市场和原料地,所以故意对中国丑化。所以看待事物会由评价者主观目的而改变。

一个人看待事物的观点,会由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和主观意图所决定和变化。

五、孔子与儒学

如何看待鲁迅与伏尔泰对儒学的态度

将鲁迅和伏尔泰所处时代背景、立场等与对儒学的态度建立联系。

示例:

20世纪初,民国取代了专制王朝,但民主共和政体并未真正建立,新文化运动由此兴起,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主将,对维护落后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礼教的儒学思想进行批判,以宣传新思想新文化。(2分)伏尔泰是在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下,利用儒家思想来反对欧洲君主和教会的专制统治,宣传资产阶级自由权利等思想。(2分)正是因为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各自的立场不同,导致两人对儒学的不同态度。(2分)

六、不同视野下的康乾盛世

对材料中的康乾盛世你如何理解

所谓“康乾盛世”,这一定义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发展轨道基础上的,即纵向比与历代前朝比确有超越如:(史实举一下)政权稳固……,文化建树……堪称“盛世”!但横向比,与同时期西方新兴近代工业文明比思想禁锢、闭关锁国、皇权极端……,“盛世”是虚妄的!其本质只是代表传统农耕文明的发展高峰。 由此说明要客观多角度辩证认识,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去认识历史事物。

而对于上述三则材料,他们各自观察角度和研究方法不同,得出的历史结论不同,都不能完整反映历史事物。如材料一是约翰·巴罗从亲身经历看到中国当时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从而就否定了康乾盛世。材料二是后世学者通过微观比较对康乾盛世存疑。材料三是后世学者从宏观角度,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对康乾盛世存疑。

由此说明,史料不等于事实,要想全面认识,还需更多史料研究佐证。

七、婚俗变迁

谈谈你对婚俗变迁的认识

从材料看,1840年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等因素,近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壇变,婚俗的变迁正是这一时期社会变迁的缩影。

一方面,新式婚礼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有关文明结婚的报道日益增多。在形式上,新式婚礼往往在“教堂”举办,由“牧师”主持,男女学生“唱诗”,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热点。在仪式上,教堂典礼完毕,新夫妇乘双马车由“牧师”及“诸友”送回家即可,废除了以往旧式婚礼的繁文缛节,更简单。在参加者中,均是新人双方的“诸友”,并没有父母长辈在场,体现摆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传统束缚的鞭向。

另一方面,但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守旧势力依然强大,社会上对新式婚礼出现了异议, 1909年清廷学部某郎的言论即为一例,认为“结婚渐染欧习,动借自由名目”,实大为“风俗之害”,建议“速定婚嫁之礼,以挽颓风”。

总之,两种相反的观点体现的是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新旧思想的激烈冲突。

八、李鸿章眼中的英国强盛之路

如何看待李鸿章思想的变化

第一段总观点:19世纪中后期,李鸿章眼中的英国强盛之道,经历了由“器物强英”向“制度强英”的转变。(是什么)求其原因,这是李鸿章个人阅历(内因)使然,也是时局变迁(外因)的缩影(投射)。(为什么)

第二段分观点一:从表面上看,李鸿章对中西文明的认识随着阅历的丰富而越发全面深入。(具体论述)洋务之前,他认为物质器物是西方强大的根本如“铁路之兴不及数十年,而泰西之富强乃益盛。”得出物质是中国落后的根源,这是一种间接而片面的认识,也是洋务失败的重要原因。之后,他游历世界,推求中西之得失,形成更全面深刻的认识——“五洲列国,变法者兴,因循者殆。”即西强中弱之根源并非仅仅物质是否先进,而是体制。 九、以“社会转型”为主题叙述近代思想潮流的演进。

在二次鸦片战争打击和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下,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开展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甲午战争后,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维新变法运动兴起。为鼓吹维新变法,严复发表译著《天演论》 ,首次将进化论系统介绍到中国,鼓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思想舆论上为戊戌变法的政治实践创造了条件,有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和社会变革。

戊戌变法失败表明,在中国走和平改良道路行不通。为此,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共和革命的大潮。中国同盟会诞生后,确立了“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带来的巨大希望和民国初年的黑暗形成巨大反差。陈独秀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传播。

本文发布于:2023-12-14 09:20: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20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中历史小论文总结.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中历史小论文总结.pdf

标签:中国   欧洲   外交   变化   认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