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办扎根乡土的优质特色乡村学校

更新时间:2025-01-10 14:01:26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4日发(作者:朋友的关心作文)

办扎根乡土的优质特色乡村学校本刊记者访谈嘉宾彭之梅李益众刘川杨东鲁英杰世界上的城市大致相同,但乡村却各有不同。在“确保实现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的大背景下,新时代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乡村教育?乡村教育的劣势和优势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乡村学校的未来在哪里?如何才能办好与乡村振兴共命运、同发展、高质量的乡村学校?近日,本刊特邀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秘书长杨东、内江市教育局副局长鲁英杰、泸州市梓橦路小学原校长刘川就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杨东鲁英杰刘川帮助乡村学校干部和教师队伍的成长,不能简单套用城市经验,而应从乡村的实际出发,抓住乡村学校的“最近发展区”,通过“阵地前移”,组织专家和优秀教师深入乡村学校“共同工作”,或是远程交流研讨等形式,共同探寻乡村学校管理改革及教育教学改革的针对性措施。遵守教育常识,按规律办学,坚持以人为本的学校,就是理想的乡村学校。理想的乡村学校应达到七个要求:有永恒的育人理念、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有精细的课程支撑、有先进的智能技术助力、有可持续的硬软件做保障、有长久的成效和影响、有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我们应该对乡村教育这份蓝图做充分的描绘,认识到乡村教育的优势,并用客观事实回答乡村教育的优势所在,改变过去对乡村教育的一些主观认知,于本身优势挖掘乡村学校的亮点。所以,理性的回归就是乡村教育的出路,这种回归应该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充满希望的。2021.02-03A6理论思辨:真正要做好乡村教育,一个核心的话题就是乡村教育者真正融入了乡村生活,发自内心地认可乡村文化《四川教育》:当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乡村教育?刘川:如果我们带着城市教育的思维框架来谈乡村教育,就犯了一个先入为主的错误。陶行知先生做乡村教育,绝不可能把城市的教育理念移植到乡村。他做乡村教育时,把南京师大高等师范院校教务处处长的职务辞了,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彻底的乡村人。因此,作为乡村学校的教育者,他本身就应该是乡村这片土地上生长的人,他的情感、理想和道德都建立在乡村社会范式之下。真正要做好乡村教育,一个核心的话题就是乡村教育者真正融入了乡村生活,发自内心地认可乡村文化,对乡村这片土地有高度的荣誉感。很遗憾的是,当下很多乡村教育者不具备这样的情感。杨东:乡村学校是中国教育体系的毛细血管,多而且细小。就一个局部而言,似乎不太重要,但就一个体系而言,绝对不可缺少。从当下看,中国乡村学校的数量和师生数量不断减少,这也许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部分地方过于重视所谓效率,过多撤并乡村学校,更加剧了乡村学生向城市聚集。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立,应当考虑效率,但更重要的是从教育公平出发,体现政府“为每一个学龄儿童提供入学机会的义务”。因此,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立不能单纯考虑成本。比如日本,有一所乡村学校已闲置多年,到90年代,这所学校附近有一个儿童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家长要求就近入学,政府拨付资金重新维修学校,招聘一名校长和一名教师,解决这个孩子上学的问题。我国乡村大量学校设立,也许没有这么极端,但其性质是一致的。从整体分析,当前我国乡村学校普遍具有如下特征:学生少,师生比高;办学硬件不错,但运行经费紧张;教师不配套,尤其是音体美专业教师严重缺乏;考试成绩、校园活动丰富性等与城市学校差距较大;尽管有一定乡村教师补贴,但乡村教师综2021.02-03A合收入仍不如城市教师,加之生活便利性不如城市,教师稳定性、工作积极性等与城市教师比较存在差距。《四川教育》:乡村学校的优势何在?杨东:一所学校和一个人一样,如果看到的都是自身的短板,看不到自身的优势,就必然缺乏自信,也就难以有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一个不相信自己能做好工作的人,必然难以做出工作成就。2020年9月,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在内江市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广元市利州区范家小学张平原校长在会上有一个发言引起大家关注,其中他讲到“乡村学校的优势”,比如,乡村学校学生少、班额小,这不正是城市期望的小班教学吗?乡村学校地处乡村,空气清新、社会干扰少,开展种植、劳动、研学等资源丰富,学生运动空间充裕等,这不正是城市学校求之不得的吗?乡村学校规模小、地理位置相对偏远,领导和家长关注相对较少,因此学校更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办学等。确实,乡村学校如果能够发现和充分运用自身优势,开展因校制宜的特色教育教学活动,同样能够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成为一所家长和社会认可的好学校。刘川:作为乡村学校振兴联盟的专家,走进乡村学校,我说的第一件事不是你们要怎么进行教育改革,而是怎么看清乡村教育的优势。长期以来,我们对乡村教育带有一种否定态度,认为乡村教育是低等的,等同于原始的、落后的。要理解乡村教育,首先就要认同乡村教育本身包含的丰厚的教育元素和教育资源。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乡村的就是未来的。中国人精神品德、道德理念、为人方式大都保留在乡村。农村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些具有乡村韵味的音乐、舞蹈,一幅幅真实的乡村图景,充分调动农村已有的资源,就是乡村教育最好的素材,也是乡村学校天然的优势。《四川教育》:在讲乡村学校办学时,经常提到“特色”二字,怎么理解乡村学校的特色发展?杨东:“特色发展”是相较于“全面发展”而言。“全面发展”指一所学校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而且7达到较高的水平。“特色发展”指学校整体水平还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学校某一个方面优先发展、优势发展。同时,每一所学校的发展也不大可能是“方方面面齐步走”,往往会表现出某方面的优势或特长。因此,“特色发展”既可能是学校“全面发展的阶段”,也是学校“全面发展的一种特质”。就农村学校的发展或改进而言,“应该做”的事项很多。但从学校“人少、钱少”等实际出发,很多事项又确实“干不了”或“干不好”。因此,发现乡村学校“可能做”,并“做起来”“做出成效来”,不仅是乡村学校振兴的具体成效,同时也逐步成为学校发展的特色。学校特色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带动学校其他方面的整体提升。学校特色显现了,对学校内部就会产生“提气作用”,校长和老师对学校发展就更加有信心;对学校外部就会引起关注,家长关注了,也许就更愿意将子女送到乡村学校就读。鲁英杰:乡村学校的特色发展主要是指在新时代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立足于乡村实际,从学校的办学历史、师资条件、地理位置、地域文化等方面挖掘学校较为独特的具有很强育人功能的发展道路。学校特色所体现的是学校独特的整体风貌,表现为凝聚在学校每一个成员身上的一种精神品质,通俗讲就是学校的风格、学校的发展路线呈现的外在形式。特色的东西应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妙,用学校特色来树立自己的教育品牌。比如,隆昌市响石镇中心学校的“书法”特色、界市镇中心学校的“篮球”特色。特色发展和国家的课程教学计划不相冲突,国家所有课程计划都可以深度融合到办学特色中。发展特色,就是深度实施国家课程计划。观存在等问题,因此乡村学校建设仍然面对众多阻碍,建设之路依旧任重道远。首先是生源流失日益严重,乡村学校生源质量下降。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区挤、乡村弱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生源快速流失,不少的乡村学校面临无生可招或者只有几个学生的困境。以威远县地处偏远农村的几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例,以前有小学部与初中部,而现在却只保留了小学1-6年级,或者1-3年级,且每个年级只有大约20名学生,有三所学校学生寥寥无几。据这几所学校校长介绍,学生流失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随着农民家庭收入的提高,家长千方百计送孩子到镇上或县城教学质量好的地方读书,许多到外地务工的家长把孩子带到外地就读,造成生源流失。第二,师资队伍水平偏低,整体教学水平下滑。乡村学校教师稳定困难,当前政府给予乡村教师各项政策支持力度较大,乡村教师向县城流动的现象得到改善。但基于生活环境、子女入学、薪资待遇等方面的考虑,骨干教师纷纷进城,乡村教师仍大量地向大城市流动。第三,教育经费特别是学校公用经费紧缺。近些年,尽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多方筹措资金,增加对农村学校的教育投入,部分学校的校舍和教学设施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大部分农村小学困于窘迫的经济状况,处于“要一点、给一点、花一点”的被动境地。《四川教育》:能否举例说明乡村学校发展的几个误区?杨东:就当下的教育管理来看,普遍强调统一政策和标准,忽略了乡村学校的特点,不同学校的差异性考虑不足。比如,领导或专家到学校评估或督导,对照标准或评价指标,往往发现乡村学校“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在指导乡村学校工作时常常认为“应该怎样”,而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一个与城市学校整体实力悬殊的乡村学校,“可能怎样”才是乡村学校改进的核心。近年来,围绕乡村学校发展,各级政府的投入巨大,对乡村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培训也不少,但为8现状分析:理想的乡村学校是孩子一心向往的地方、村落中书声琅琅的地方、教师愿意倾情奉献的地方、村民们热闹的聚会场地《四川教育》:当前,乡村学校发展的总体态势如何?鲁英杰: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主要有经济底子薄弱、地处信息闭塞地区、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客2021.02-03A什么成效不如人意?其中一个值得反思的点在于“简单套用发达地区经验”的做法,用城市的经验解决农村的问题,用发达地区的经验解决欠发达地区的问题,用内地的经验解决民族地区的问题,用优质学校的经验解决薄弱学校的问题等。发达地区及学校的经验当然是具有学习价值的,但需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再次设计与转化。然而,由于乡村自身能力较弱,大多不完全具备转化的能力。不少乡村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到发达地区学校观摩学习,很多时候看到的是城市学校“非专业优势”,如办学条件更好、家长更支持学校、学生更聪明等。学习的结果,不是“提气”而是“泄气”。刘川:农村讲究一村一品,学校也要讲一校一品。城市学校的评价标准不适用于农村学校,用城市的标准去评价农村学校,农村学校永远是失败者,永远看不到希望。这也是很多乡村学校校长的迷茫之处。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应有不同的评价体系。教育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评价的标准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育环境,形成最具地方量化效果的评价。例如日本对乡村学校的评价,就是一校一评价。鲁英杰:总的来看,在乡村学校追求特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误区。急功近利,将建设特色学校的过程速成化。特色学校应该是在办学历史过程中和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传统文化底蕴。盲目跟风、为特色而特色、重物质轻精神、重“硬”轻“软”、缺少学校文化内涵、缺少师生的认同感。部分学校在用“别人的特色”建设自身特色,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精神,没有从自身实际出发进行特色发展。以点带面,重局部轻整体。要将学校特色培植成为贯穿学校管理体系的重要基因,成为学校精神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一些学校确定了办学特色,相关活动也开展得非常热烈,但是未从理论上加以提炼,没有形成理论体系、课程体系,成了口头上的特色、总结里的特色。脱离实际的伪特色。比如,某地并没有竹编文化,但学校选择“竹器美饰”作为特色课外活动,师生还需要网购竹器进行创作,有脱离乡土实际之嫌。《四川教育》:请谈谈你见过或听说过的理想的乡村学校,它们有哪些典型特征?杨东:作为乡村学校振兴联盟的指导专家,两年来走进了许多乡村学校,不少学校的发展让我们身在其中的人都颇感意外。高县潆溪中心校,从丰富学生社团活动起步,学校有了生机与活力。过去不少年龄偏大的老师总以为“干不了啥事”,在学校的激发下,老师们充分发挥自身所长,在书法、编织、小制作、阅读等社团活动中成为指导老师,找到了“被需要的感觉”,学生的成绩也从全县倒数的位置变成了前几名。丹棱县双桥中心校,在专家的指导下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和课程建设,着力打造“书香校园”,积极推动以经典诵读为核心的阅读课程构建,不仅学生经典诵读水平显著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发生可喜变化,而且带动了大量农村家长与学生一起开展经典诵读,乡村学校作为乡村文化中心的地位得到彰显。其他联盟学校的特色发展成效也很显著,如理县下孟小学经典诵读、遂宁市船山区桂花学校校园阅读、崇州市东关小学“二十四节气”课程建设、南江县红军小学红色课程建设、开江县永兴中学手工课程等,都不同程度取得成效,并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鲁英杰:理想的乡村学校是孩子们一心向往的地方、村落中书声琅琅的地方、教师愿意倾情奉献的地方、村民们最热闹的聚会场地。遵守教育常识,按规律办学,坚持以人为本的学校,就是理想的乡村学校。理想的乡村学校应具有三个典型特征:一是培养完整的人,从生命、思想、情感三个维度着手;二是教师成为学习者、研究者,教师永怀仁爱之心,具有“民主、平等、尊重”真诚的教育信仰;三是懂得教2021.02-03A9育规律,静待花开。理想的乡村学校应达到七个要求:有永恒的育人理念、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有精细的课程支撑、有先进的智能技术助力、有可持续的硬软件作保障、有长久的成效和影响、有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当前,较为理想的乡村学校越来越多,比如广元市旺苍县南阳小学,将学校课程生活化、乡土化、社区化,实现乡村学校“小而美”“小而优”的目标,办出了乡村小学的尊严;比如绵阳市徐家镇伟清小学的“竹文化”,从校园文化到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制作竹编、竹根雕、竹叶画、竹筒画等竹制品中,认知、感悟、坚守竹的精神品质,做具有“竹精神”的人。美的形式有很多,乡村教育有乡村教育的美,城市教育有城市教育的美,这就需要唤醒他们内心对自我优势的肯定和理解。振兴乡村教育,就是要建立起乡村教育人心中强大的内在自信,给他们力量进行精神的重塑,让乡村教育成为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四川教育》:政府如何激发乡村学校的办学活力,如何推动乡村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鲁英杰:政府部门应顺应时代要求,积极落实相关政策,落实主体责任,给予乡村学校特色建设最大支持。引导乡村学校挖掘自身特色,并于建设过程中提供专业指导。深化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改革,进一步放权,放权给学校,放权给校长。政府严格遵照教育法律法规,授予学校办学自主权,落实校长负责制,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推动乡村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前提。各类教育经费重点向乡村学校倾斜。改变乡村教师办公条件和住宿条件,提高乡村教师幸福指数,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只有教学人才多了,教师安心工作了,社会认可了,家长支持了,教学质量才会逐步提高。校长就是一所学校的发展方向。办好校长培训班,深化校长的教育情怀,更新校长的教育理念,是促进乡村学校乃至所有学校发展的基础。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相互学习,定期开展乡村学校特色发展的观摩,培养一支会学习、会研究,有作为、有特色的骨干教师队伍。学校要利用现有的远程教育设备、网络资源,适时开设教师培训课、交流课,增强教师学习的兴趣,努力掌握一项或多项特长,服务特色教育工作。《四川教育》:您对乡村教育的发展有何建议?刘川:首先是要看到乡村学校的优势,其次是要看到乡村教师的优势,总而言之就是于本身优势挖掘乡村学校的亮点,从灵魂深处唤醒乡村教师的自信。先谈谈如何挖掘乡村学校的优势和亮点。我们应该对乡村教育这份蓝图做充分的描绘,认识到乡2021.02-03A10突围之路:从灵魂深处唤醒乡村教师的自信,于本身优势挖掘乡村学校的亮点,办扎根乡土的优质乡村学校《四川教育》:影响乡村学校特色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刘川:首先是校长,我们应该培养一批真正扎根乡土、有乡村教育情怀的校长,他们能够在自己热爱的一亩三分地里去充分挖掘、创造、思考。乡村学校的校长们不应像走马灯一样,来染上一层金黄色就告别了乡村,他们应该是真正热爱乡村并创造教育价值的人。其次,乡村教育需要有一批具有乡村教育信仰并为之奋斗的教育人。这样的人,他们通常以自己的体验为标准,他们会在乡村教育中找到幸福感、成就感和荣誉感。这样的人为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而来,他看乡村的一切东西都是美好。没有这样的一批人,乡村教育就没有依靠。再次,乡村教育人对乡村教育的自信。现在的定势思维是只看乡村教育的劣势不看优势,只做否定文章不做肯定文章,只做眼前文章不做未来文章。美好乡村教育的逻辑生态链条被打碎了,被踩入了尘埃里,掉入泥潭里。农村孩子玩不来平板电脑会自卑,城市的孩子玩不来泥巴就不会自卑,原因就是内心的自我否定。村教育的优势,并用客观事实回答乡村教育的优势所在,改变过去对乡村教育的一些主观认知,于本身优势挖掘乡村学校的亮点。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是客观存在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这两个体例的教育形态将会截然分离。我们甚至可以理解成两个不同的行业,比如医生和律师。两个序列形成后,人们自然会接受这种系列。乡村教育要发展,就要逐渐通过改革转变粗放型的管理,想得更精细,做得更具体,评价更具针对性,而且需要更大的创造力来对乡村教育进行积极的改革。所以,理性的回归就是乡村教育的出路,这种回归应该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充满希望的。教育要回归本质,不能脱离当前的客观环境,即充分利用乡村的人、事、物来提高乡村教育的质量和品质。农村信手皆是教育资源,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教育的素材,生态、环保、生命、科学的一切道理都蕴含在大自然中,要敢于大胆使用乡村的资源为教育服务,无论是生态环境、传统历史还是精神符号、文化符号。比如学校的科学课,就可以把学生带到田间地头,去研究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带孩子去真实地体验生活。看乡村教育优势的时候,并不代表农村就不具有落后的一面。辩证思维是对任何事物都有效的一种思维形式。但要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我们就应该着眼于乡村的优势,以此来鼓舞一群已经从事乡村教育或正准备从事乡村教育的人。《四川教育》:乡村学校校长和教师的自信如何唤醒?刘川:振兴乡村教育就是振兴每一个乡村教育者沉睡的灵魂,如何拯救灵魂?那就需要从现有的环境里去挖掘本身的优势。首先要看到乡村教师的优势,看到乡村教育者身上的闪光点,从灵魂深处唤醒乡村教师的自信。在很多农村学校,隐藏着许多多才多艺的老师。我曾经去过的一所乡村学校,老师很少,但却有三位书法高手,这样一批人是被中国的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且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钻研一门技艺,这就是乡村教育的优势。很多乡村教师表面上看起来波澜不惊,内心却汹涌澎湃,他们的才华和才能被压抑太久,长期处于沉闷和封闭的状态,只要一根火柴,一点就燃,会燃起熊熊的火焰,具有强大的内驱力。乡村教师就像麦田里的守望者,坚守在乡村,具有坚毅的品格,极具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这是一群苦闷的人,想做事,内心越是痛苦,生命的张力越大。有位乡村学校校长对我说过,他很想把学校做出名堂来,但是缺乏指导、没有方向。如果给他们提供条件和必要的环境,这就是一批敢于创新、敢于做事的人。在庞大的乡村教师群体里面,蕴含着中国乡村教育之脊梁的情感、精神和特殊能力。对乡村教师的表彰,不能只表扬道德情怀。要进一步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理解,用更具温情和专业的眼光看待乡村教师,提振乡村教师的精气神。多年来,乡村教育的弱势是人为造就的,我们把乡村教师描述成清苦的状态,从不关注并表彰会吹唢呐或者会种田的乡村教师。但在农耕社会里,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对乡村学校的评价要在实际的变化过程中进行,因为人的变化是关键,观念的变化是不可量化的。此外,在待遇上,要让乡村老师有更多的幸福感,政策上要旗帜鲜明地倾斜,让乡村教师这份职业成为众人向往的职业。杨东:帮助乡村学校干部和教师队伍的成长,不能简单套用城市经验,而应从乡村的实际出发,抓住乡村学校的“最近发展区”,通过“阵地前移”,组织专家和优秀教师深入乡村学校“共同工作”,或是远程交流研讨等形式,共同探寻乡村学校管理改革及教育教学改革的针对性措施。专家或城市优秀教师,也不是“简单推广自己已有的理论与经验”,而应“基于乡村学校的实际,与乡村学校同仁共同探索切实可行的行动”。只有这样,先进的理念、城市的经验,才能有效转化为乡村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可以实际运用的经验。2021.02-03A11

本文发布于:2023-12-14 06:38: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20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办扎根乡土的优质特色乡村学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办扎根乡土的优质特色乡村学校.pdf

标签:乡村   学校   教育   教师   特色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