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访谈》教案

更新时间:2025-02-23 13:15:04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3日发(作者:弟子规儿歌)

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访谈

教学对象 13级综高机电1班 班级人数 45 课时 1

1.关注访谈,了解访谈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并能运用基础知识和技巧进行实际访谈,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看一看,通过实例(视频)增强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

3.说一说,通过比较分析明晰访谈形式、技巧、风格等。

4.练一练,通过实践锻炼、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自信心等。

5.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有自信心、有独到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

6.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和人生境况的意识,能从他人的访谈中得到启示,有所收益。

重点: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做好一次访谈。

难点:

1.完备的前期准备演练以及访谈实践。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板书设计

访谈法、讨论交流法、实践法

多媒体课件

附后 附后 教学

设计

说明

对于综合高中学亨而言,访谈的学习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访谈的基本知识,二是访谈的技能。访谈的技能中,重中之重是围绕访谈主题设计访谈问题。因此,本课时教学应该在让学生初步掌握访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围绕访谈主题设计4-5个访谈问题,然后能够根据访谈的结果整理出一份访谈记录。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课前准备

打开电视,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人物访谈节目,有《东方之子》、《艺术人生》、《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杨澜导

工作室》……尽管每一个节目各有特点,但初衷是一致的——力图刻画出有独特个具体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课外时间播放视频《鲁豫有约 师者·于丹》柴静《解读于丹》《穿越喧嚣——王志·面对面·于丹》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访谈具有教师呈述。

性的人物,感受他们的真心、真言、真情。感性认识。

“浓缩人生精华”,为受众构筑一个“精神家园”……那就让我们来了解访谈吧。(多媒体显示课题——访谈) 一、教学铺垫:

1.性质:口语交际

2.特点:一位访谈者、一位(组)受访谈者、一个特定场合、一次面对面、一次现场互动交流

3.内容、对象、分类:

人物:人物访谈(在某段时间某个领域某个方面有一定成就有一定贡献的名人教

或是有故事有经历的普通人都可以作为访谈的对象)

事件:问题访谈(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焦点、边缘问题都可以作为问题访谈的内容)

4.方式:

聊天、讨论、辩论、集三者为一体(大部分的访谈节目都采用聊天的形式,如《鲁豫有约》《艺术人生》《静距离》等,部分节目采取集聊天、讨论、辩论于一体的方式,如《一虎一席谈》)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以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将对访谈的感性认识清晰化多角度化。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电视上看过的访谈节目(诸如《面对面》《静距离》《新闻调查》《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通过个体发言共同梳理有关访谈的知识点。

教师多媒体汇总显示并板书补充。 二、教学板块一:怎样做好一次访谈

1.完备的前期准备

确定访谈对象;熟悉、分析访谈对象;利用所有的资源了解访谈对象(教师补充资料1.)设计访谈提纲;设计问题

2.预热

巧设谈话起点(教师补充资料2.);切忌累赘

3.正式访谈

把握焦点,巧妙提问,仔细聆听,适时回应;以其独特业绩、经历、个性为交流核心;在聆听中寻找契机;适时回应(有声语言和体态语);切忌重自我展现。

教师补充资料3.

三、教学板块二:优秀访谈者必备素养

要让访谈真正实现访谈者与受访谈者以及现场的观众达到真情共鸣、思想交锋、智慧碰撞的境界,那就需要访谈者具备很高的素养。请结合你所熟悉的电视访谈节目以及其主持人说说一个优秀的访谈者该具备哪些素养。

教师举例分析。见资料4.

教师总结:善提问,会聆听,敏于应对,独特的语言魅力,独特的访谈风格,切忌沉重。(见资料4)

四、教学板块三:撰写访谈提纲

1.明确访谈问题设计的要求

要求:明确对象,有的放矢;了解对象,知己知彼;围绕中心,紧扣目标;化大为小,具体明了;讲究层次,有条不紊

2.根据要求学会评析访谈问题

3.试一试访谈问题设计

主题:如何看待小学生上网

掌握访谈提纲的撰写技巧。

1.教师出示情境和问题。师生讨论分析。

2.根据情境设计。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从实例中获取启示,提高对于访谈的深层把握。

师生分析材料,得出要带你,教师板书。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从名家名栏中体味出一次成功的访谈访谈者该作出怎样的准备,该具备怎样的机智。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所看视频以及媒体其它访谈节目或著名主持人经验,说一说怎么才能做好一次访谈。

教师多媒体显示并板书补充。 采访对象:老师

要求:设计三个问题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资料1.访谈故事

五、教学板块四:撰写访谈记录

范本见资料5.

初步掌握访谈记录的写作要求。

教师出示范本,学生模仿。

重点是总结部分的撰写。要求学生从访谈内容中提炼观点。

根据要求修改问题设计,并撰写一个访谈记录。

杨澜采访金庸:助手找来近几年来金庸的大量活动资料,节目顾问搬来十几本《明报周刊》及金庸与池田大作的对话记录。

鲁豫访谈李敖,找来57年前的老照片,北京的两处住处,六个记忆点的新鲜胡同小学,两个记忆点的北京四中,包括当时的成绩单、学籍、老师。

美国丹拉瑟“动用上百人”。

资料2.巧设谈话起点

人有个性差异,有的善于表达,有的讷于言辞,要想酿造良好舒适的谈话氛围,要抓好突破口,教学资料

巧妙入手:闲聊、玩笑、从小细节开始等。

《铿锵三人行》主持人窦文涛访谈于丹从于丹胸前的花开始;美国《60分钟》主持人采访音乐家马友友,捕捉到马友友每次坐飞机都买两张机票,其中一张是给他的大提琴的,就从这两张机票展开他的音乐生涯。

资料3.正式访谈

《半边天》主持人张越以前时常把人物访谈变成了自我表现,观众每次看过节目都是“又一次领略了张越的风采”,而感觉被访谈的“主角却象影子一样飘过了”。后来张越自己总结“不能把每次访谈都做成一次小品、相声等,最美的还是嘉宾个性的人格光辉”。

资料4.优秀访谈者

王志:置疑是他的特点,追问是他的习惯,咄咄逼人,审判官面孔

鲁豫:沉稳历练、自信从容、冷静理性、不失亲和

杨澜:睿智机变、诙谐幽默 “忆童年,老照片,钢琴一起泪涟涟”,朱军《艺术人生》过分强调人物人生中沉重的一面,引起观众们的不满。

资料5.采访记录

采访记录

采访时间:2009年11月1日

采访地点:日照实验学校

采访 人:XXX 记 录:XXX

被采访人:XXX (女)

职 业:三年级小学生

采访过程:

问1.请问你们课余时间……………………………?

答:事实上……………………………。

问2.……………………………

答:…………………………………

总结:通过这次采访活动,我们发现……………………。

本文发布于:2023-12-13 12:12: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17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访谈》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访谈》教案.pdf

标签:访谈   学生   问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