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云台山旅游资源

更新时间:2025-02-24 20:36:37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3日发(作者:过江之鲫的意思是什么)

云台山旅游资源

一、云台山旅游资源介绍

云台山位于河南焦作修武县和山西陵川县境内,以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云台山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八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约240平方公里,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茱萸峰、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叠彩洞、猕猴谷、青龙峡、峰林峡等十一大景点,还有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天瀑。

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春来冰消雪融,万物复苏,小溪流水,山花烂漫,是春游赏花、放松休闲的好去处;夏日郁郁葱葱的原始次生林,独特的飞瀑流泉,造就了云台山奇特壮美,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观,更是人们向往的旅游避暑胜地,同时可以看到落差高达314米的华夏第一高瀑—云台天瀑,远远望去,景色十分壮观,只见它上吻蓝天,下蹈石坪,犹如擎天玉柱,震耳欲聋、气势磅礴;秋季来临,层林尽染,红叶似火,登高山之颠,观云台秋色,插茱萸、赏红叶,遥寄情怀;冬季到来,大自然又把云台山妆扮的银装素裹,冰清玉洁,但见群山莽莽苍苍,雄浑奇劲,不到东北就可以领略到壮美苍茫的北国风光。

云台山以山称奇,整个景区奇峰秀岭连绵不断,主峰茱萸峰海拔1304米,踏千阶的云梯栈道登上茱萸峰顶,北望太行深处,巍巍群山层峦叠嶂,南望怀川平原,沃野千里、田园似棋,黄河如带,不禁使人心旷神怡,领略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云台山以水叫绝,素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而著称。落差314米的全国最高大瀑布-—云台天瀑,犹如擎天玉柱,蔚为壮观。天门瀑、白龙潭、黄龙瀑、丫字瀑皆飞流直下,形成了云台山独有的瀑布景观。云台山景区多孔泉、珍珠泉、王烈泉、明月泉清冽甘甜,让人留连忘返。青龙峡景点有"中原第一峡谷"美誉,这里气候独特,水源丰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

云台山泉源丰富、植被茂盛,原始次生林覆盖了整个山峦,各种树木和奇花异草种类达四百多种。中药材蕴藏丰富,除人参、灵芝外,还有闻名国内外的四大怀药(地黄、菊花、山药、牛膝),以及茱萸、连翘、天麻、当归等二百多种。唐朝药王孙思邈曾在此采药炼丹,至今这一带山区还流传着他服仙丹升天的故事。云台山区各种地方特产,与秀美的山水同享盛名。这里有被列为国家优良羊种的修武黑山羊,个大肉多,体质健壮,肉鲜香细腻,且无膻味。其营养价值很高,有较强的益气补肾,祛寒暖胃功能,为老年人和久病弱者的滋补佳品。另外,还有十足全虫、白山药、山木耳等,均别有特色,远近闻名。

自然资源的美学特征不仅有自然美,人文美也不能忽视。云台山的人文风景资源,是焦作修武县乃至整个焦作地区(含沁阳市、孟州市、博爱县、温县、武陟县)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神话传说和宗教历史上,云台山被称为是神仙和仙家居住的地方。如真庆宫系茱萸峰顶云台观的“下院”,又如山阳古城内的百家岩寺是天门山百家岩寺的“下院”,还如李贵作的药王庙原为洞居于茱萸峰的孙真人的“行宫”等等。既可以讲云台山中的许多文化现象是外部的渗入,又可以讲云台山的许多外围景点,系山上向山下的辐射。为此,云台山内和山外

的人文景观,应当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即使地处山外,亦可列为旅游景点,引导游客参观。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云台山的旅游资源类型主要有七种,分别是地文景观基本类型、水域风光基本类型、生物景观基本类型、天象与气候景观基本类型、遗址与遗迹基本类型、建筑与设施基本类型、旅游商品基本类型。虽然景点经过开发后,类型比较丰富,可供选择多,但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1)景区缺乏统一规划,重复性建设严重

由于云台山归属两省,缺乏统一规划,重复性建设十分严重,旅游产品严重同质化。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河南方面在云台山已经开发出一系列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景点,如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猕猴谷、茱萸峰、叠彩洞、青龙峡等,鉴于河南省对云台山的成功开发,近年来山西省也加大了对云台山的旅游投入,2007年陵川县政府委托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景区顾问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山西云台山景区(勤泉—双头泉)总体规划》和局部地区详细规划,还编制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经过专家评审,规划中景区位于陵川县夺火乡南部,与河南云台山接壤,包括勤泉路工、双头泉、箭眼山、望洛和塔河5个子景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这些新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与原有的旅游产品本应属于同一产品,只是山上、山下之别,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2)景区部分区域的管辖权和归属权存在争议

1999年,山西省陵川县对云台山国家风景名胜区部分区域的管辖权提出异议。山西方面认为现在归属于河南云台山的“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温盘峪”都是二者共有的旅游资源,老潭沟河河中心为两省的分界线,老潭沟河也分属山西与河南两地。但是河南方面却坚持认为这些景点都归属于河南。此后,双方一直纠纷不断,虽然经过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的大力调解,但是到目前都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导致双方在开发上各行其是、难以协调,旅游线路难以延续,给云台山的旅游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也给山西与河南旅游合作蒙上了阴影。 (3)景区内部跨省交通连接不畅

由于长期的对峙和冲突,整个云台山内部跨省交通缺乏连接,造成晋豫双方的景点在空间上严重隔离。从陵川县到修武县只有一条公路通行,行政区划导致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没有修筑统一的景区道路,河南方面只将道路修到自己景区管辖的省界处,导致修武方面的游客上不了山,陵川方面的游客也只能站在山上看山下的美景。以前景区的缆车架到了离山西勤泉村不远的地方,便于游客上山游览,但是由于2004年冲突升级,修武方面关闭了缆车,限制了游客上山游览观光。

(4)景区内部破坏性的开发时有发生

云台山是自然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对云台山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分属两省,晋豫双方为了各自利益,破坏性开发的事情时有发生,对云台山整体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诸如山西在老潭沟河上游修建拦水坝蓄水,破环了云台山原有的水系,致使老潭沟河下游的“亚洲第一高瀑”现已无水可流(除多雨时节),由于下游缺水,植被和水文景观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三、云台山风景区进一步开发的建议

(1)坚持保护为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方向

生态旅游是当今旅游的主导方向,云台山要坚持生态旅游,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要在景区的设计和管理中处处体现生态的理念。旅游区管理容量是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依据。所以要合理控制旅游环境容量,注意调节核心区的环境压力,在游客规模旺盛的季节,要注意分流和限制游客的数量。而且,在旅游管理容量确定以后,还要采取一定的手段保证其实施。我们可以利用价格手段、限量售票、景区轮流对外开放等方式来控制。

)做足“地质旅游”与 “生态旅游”相互互补协调的文章 (2 这主要是针对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质量较低的现状,充分开发利用地质旅游景观与旅游者的生态观念相结合。在具体设计和开发地质旅游专项产品,要切实利用“全球首批地质公园”的优势来开发相应的产品,满足游客了解我国地质地貌,学习地理知识,为科普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设计相应的地质旅游点,地质地貌的介绍和标识,专业的景区地质导游,要创造有利于地质公园地质特色旅游的条件。同时也可以邀请地质地貌方面的专家来旅游考察,请他们做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3)加强云台山的生态管理

云台山旅游区能否持续发展,首先决定于其开发与管理是否科学化与生态化,是否达到既能在开发与管理中维护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又能为旅游者提供回归自然的体验,其关键在于不断提高旅游规划管理者的素质。由于生态旅游固有的特殊性,旅游管理者除具有常规的旅游开发和管理能力外,还必须具有很高的环保意识、环境管理技能等。因此,生态旅游的开发首先应对旅游开发经营人员进行教育,使他们认清当今旅游发展的趋势,在旅游开发与经营中用生态学原理,推出真正的生态旅游产品,促进生态旅游的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4)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云台山至今已经吸引了众多来自港澳台、东南亚、日本、韩国、欧美一些国家的游客前来旅游。罕见的地质地貌,得天独厚的中原文化,河南的悠久历史文化以及云台山完善的接待设施和较为先进的管理,使得云台山有实力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景区,云台山更要抓住机会发展。

(5)为生态旅游发展筹集资金

发展生态旅游难免需要相应的保护性投入,需要有科研、管理队伍的跟进,需要建设相应的交通、通信和装备等保障设施,对环境整治也有特殊的要求。但是资金来源单纯依靠国家或地方投入并不现实,而且由于基础条件较差,单纯依靠市场推进也不可能。因此可以采取国家、地方、部门、集体和个人五个一起上的方针,多方集资或者在国家政策允许下与外资合资、合作开发经营旅游区并共同承担资源及环境的保护义务等。

云台山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我们在体验她带给我们的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她,走可持续发展的开发之路,让她的美永存于这天地间。

本文发布于:2023-12-13 11:56: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17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云台山旅游资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云台山旅游资源.pdf

标签:云台山   旅游   景区   开发   国家   游客   地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