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发(作者:爱情与婚姻)
保定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第一章 “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保定市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作为保定“四大成长性产业”之一来抓,大力推进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实现了稳步、健康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梯队,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市场不断开拓,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显著。
一、旅游业稳步发展,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梯队
“十一五”期间,全市旅游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执行旅游产业政策,推动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共接待国内游客10818.95万人次,创收547.08亿元,分别比“十五”时期增长57.65%和136.45%;共接待入境游客39.24万人次,创汇11798.51万美元,分别比“十五”时期增长77.38%和85.06%;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55.08亿元,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之一。
“十一五”期间保定旅游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年份
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入境旅游者(万人次)
入境旅游收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十一五”实 “十一五”规“十一五”规划际年增长率 划预期目标 预期年增长率
1889.4
9.1
3473.7
3004.8
179.3
82.1
-
12%
8%
16%
12%
16%
16%
-
1072.1 1199.96 1375.2 1580.9 1737.64 2050.3 13.85%
6.2 7.2 7.49 7.37 8.06 9.12 8.02%
1595.55 1752.66 2238.16 2211.59 2789.62 2806.48 11.96%
入(万美元)
国内游客(万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旅游业总收入(亿元)
旅游总人数(万人)
1705 1849.96 1980.38 1898.86 2278.1 2811.65 10.52%
89.4
90.68
99.88
101.28
93.13
94.6
92
93.5
114.17 147.9 10.59%
116.12 149.58 10.53%
1711.2 1857.2 1987.49 1906.23 2286.16 2820.77 10.51%
保定市旅游业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梯队。旅游总人数、国内游客人数连续5年在全省各市中处于首位,尤其是2008年,克服不利因素影响,抓住北京奥运会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在全省实现“双第一”。有关调研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保定市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综合排位处于全省第三位,仅次于秦皇岛、承德,其中社会环境竞争力位列第一,持续竞争力第二,发展规模竞争力第三。
2005-2010年保定市旅游业主要指标在全省排位
年份
指标
入境旅游者
入境旅游收入
国内游客
国内旅游收入
旅游总人数
旅游业总收入
5
5
1
2
1
2
4
5
1
2
1
2
5
4
1
3
1
3
5
5
1
1
1
1
5
4
1
2
1
2
5
4
1
1
1
2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二、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地位不断提升
“十一五”期间,全市以创建国家A级景区为抓手,旅游要素不断完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10年底,全市开放景区68家,新增A级以上景区15家,同比增长88%。目前,A级以上景区共33处,其中国家5A级景区2处(安新白洋淀景区、涞水野三坡景区);国家4A级景区8处(易县清西陵景区、满城汉墓景区、涞源白石山、直隶总督署博物馆、阜平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易县狼牙山景区、曲阳北岳庙、曲阳虎山风景区);国家3A级景区14处(古莲花池、定州博物馆、清苑冉庄地道战遗址、顺平腰山王氏庄园、唐县西胜沟风景名胜区、阜平天生桥国家地质公园、涞源空中草原景区、仙人峪景区、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曲阳灵山聚龙洞、定州黄家葡萄酒庄、唐县大石峪景区、白沟箱包城、白沟服饰广场);国家2A级景区9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军校纪念馆、大慈阁、安国药王庙、涿州三义宫、定州永发诚信畜牧生态园、定州伊利乳业工业园区、定州贡院、定州开元寺塔)。
2006年涞水县野三坡和涞源县白石山与北京房山区共同申报成为我省首家世界地质公园。全市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易县清西陵);世界地质公园2处(涞源白石山、涞水野三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处(涞水野三坡);国家级森林公园5处(涞源白石山、涞水野三坡、阜平天生桥、易县狼牙山、唐县古北岳);国家地质公园3处(涞源白石山、涞水野三坡、阜平天生桥);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处(定兴昌利农业园区、顺平万亩桃园、涿州润生农业生态园、安新王家寨民俗村、安国药都集团、定州黄家葡萄酒庄、满城卧龙山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处(阜平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冉庄地道战遗址、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处(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地、直隶总督署博物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全国红色经典景区5处(白洋淀景区、阜平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冉庄地道战遗址、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狼牙山风景区)。此外,渐成时尚的高尔夫体育健身(涿州旅游度假区)、温泉休闲疗养(白洋淀温泉城)等项目,也已具备了良好条件和基础。
已培育推出跟着老电影去旅行等11条旅游精品线路,拥有以中国保定敬老健身节为代表的15个旅游节庆活动。
全市旅行社数量达到176家(其中出境社2家:保定国际旅行社、保定市中国旅行社),同比增长60%;保定市星级饭店总数达到了58家,同比增长96%,其中五星级酒店4家(卓正国际酒店、星光国际商务酒店、秀兰饭店、电谷锦江国际酒店)。全市目前共有四星级酒店12家,三星级酒店29家,二星级酒店12家,一星级酒店1家,总床位数10万个;导游员资格考试参考人数每年约2400人,在岗导游员人数2500余人;全市共开办农家旅馆3100余家,增长了近80%;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约3万余人,间接从业人员约15万余人。
三、旅游产品建设力度加大,产品结构日趋完善
“十一五”期间,保定重视旅游产品建设,加大了旅游招商引资和投资力度。全市共完成投资62.85亿元,建设旅游项目115个,其中,保定电谷锦江国际酒店、卓正国际酒店、涞源南山酒店等酒店项目,涿州旅游大道、白洋淀温泉城连接路等交通项目,安新县怡欣园生态旅游度假村、唐县大石峪、曲阳虎山风景区、徐水大午温泉等新景区建设,涞源白石山、易县狼牙山、涞水野三坡、安新白洋淀景区升级改造等69个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
在项目建设中,各地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景区面貌有了明显改善。白洋淀旅游码头、停车场、旅游厕所按照5A景区要求进行了改扩建;野三坡大力开展创建5A景区工作,景区各项设施按照5A标准进行重新建设,所有标识系统将5A景区要求和世界地质公园的要求统一起来,有了质的跨越;所有新增A级景区,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步游路、旅游标识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达标建设。目前,全市旅游景区已建设步游路102条,268公里;停车场80个,39万平方米;游客中心35个,4800平方米;旅游厕所195个;旅游公路57条,全长562公里。 “十一五”期间,全市旅游交通建设力度明显增大,结合保定市“四纵四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建设,各重点景区、尤其是西部山区景区的可进入性明显改善。“十一五”末,保阜、京昆高速建成通车,张石高速、荣乌高速即将竣工,届时,困扰涞源、阜平、涞水、唐县等地旅游交通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四、对接京津进程加快,市场营销效果显著
“十一五”期间,全市加大了市场培育和开拓力度,全面开拓旅游市场,创新促销手段,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示宣传了保定旅游整体形象和特色旅游产品,初步构筑了高效通畅的旅游市场营销网络。立足京津,重点开展了市场、项目、规划等对接,与公交集团、京津旅游网、旅行社、社区、自驾车联盟进行深入合作,发放“旅游一卡通”,加强了联合营销;积极开展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节庆活动,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迎奥运·游保定”新闻发布会、“跟着老电影到保定旅行--群星璀璨映保定”大型系列活动等。“十一五”期间共投入旅游宣传经费7690.6万元,举办各类宣传活动296次,整合打捆宣传保定,在中央电视台、河北卫视等主流媒体播放保定旅游宣传片;先后在北京、天津、深圳、南京、苏州、上海、杭州、长沙等大城市成功举办保定旅游推介会,成功宣传了保定市形象。保定市核心市场、基础市场继续巩固,占到国内旅游人数的90%,中远距离市场不断开拓,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影响力明显提升。
五、资源整合不断深入,产业聚集初见雏形
“十一五”期间,全市实施了“一主三次”发展战略,结合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制定了《保定市环京津休闲旅游发展规划》,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区域合作不断深入,产业聚集已见雏形。首先是通过整合实现了旅游产品的聚集,全市33处A级景区中,涞易涞有7处、保定市区有7处、南部县市有15处,旅游产品空间相对集中;白洋淀温泉城、曲阳雕刻城、安国东方药都、涿州高尔夫运动基地等一批特色产业与企业已经初步形成地域聚集,整体实力与知名度明显提升。其次是在功能上,通过错位开发、加强合作,已初步形成历史文化休闲、避暑度假、温泉休闲、购物旅游、康体健身的功能布局,跟着老电影去旅行、保定历史文化名城游、百里太行观光休闲游、白洋淀白沟休闲商务游等成为保定市精品旅游线路。三是在投资上,区域集中态势已经显现,在2010年河北省重点旅游建设项目中保定有21个,其中涞易涞地区10个,白洋淀温泉湖泊休闲区6个,两区投资额占全市投资总额的72.9%,产业聚集的规模效应开始显现,投资吸引力显著增强。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形势展望
一、有利条件
“十二五”期间是保定市旅游业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机遇期,面临着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带来的有利条件和巨大挑战。
(一)国际经济回暖,旅游业率先复苏
全球旅游业在“金融危机”后迅速回暖复苏,并带动了其他产业发展。据世界旅游协会预测,从2010年到2020年,全球旅游经济预期年增长率可达到4.4%,在2020年可以提供3亿个工作岗位。
(二)国内社会经济形势加速了旅游业转型提升
1、旅游市场持续扩大,旅游经济稳定发展。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旅游业表现出“两高一低”(即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保持增长,仅入境旅游呈下降)的发展态势,旅游业总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国内旅游总人数首次突破20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首次进入全球前五位。“十二五”期间,“带薪休假”、“全民旅游休闲计划”等政策措施的实施,将使旅游业在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双重作用”。据相关部门预计,我国境内旅游市场将于2015-2020年间居全球第一。
2、旅游业稳定发展,旅游投资前景广阔。中国旅游业是受国家政策支持、拉动内需、市场巨大、长期收益、低风险的刚性消费行业。“十二五”期间,《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等政策措施将大大刺激旅游消费、扩大旅游市场、促进旅游业发展。在新的形势下,由于政策紧缩,将导致房地产、汽车、股票等行业资金外溢,加之国际国内游资进驻,中国旅游业必然将以其宽松的政策、巨大的市场、稳定的消费及独特的资源,成为国内外资本投资的上佳选择。
3、旅游形象特色鲜明,拉动旅游业发展。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知名度与影响力持续提高。“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盛会向全球传递“安全的中国”、“友好的中国”、“文明的中国”等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讯息,能够极大地推进中国国家文化形象的塑造与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从而拉动旅游业的发展。
4、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旅游业加速升级。世界旅游组织研究表明,人均GDP超过800美元,观光旅游开始起步,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休闲度假游成为主流,出境游逐渐兴起。2009年我国人均GDP为3677美元(大陆地区),其中北京10298.30美元、天津9295.48美元、河北3504.55美元。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意愿和消费水平不断增强,旅游业急需转型升级。
(三)河北省社会经济形势有利于旅游业繁荣
1、积极推动“三年大变样”、新农村与新民居建设,旅游业的社会经济环境将持续优化。“三年大变样”大大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改善了城市面貌,提升了城市形象与品质,优化了城市旅游环境;新农村与新民居建设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在实施过程中,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乡村建设与农村经济同步,实现“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格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形成多个颇具规模的旅游产业聚集区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将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2、旅游业地位提升,推动旅游业进入加速发展期。河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制定了《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规划》,把旅游业放在河北经济更重要的位置上,使之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促进社会进步的新动力。“十二五”期间,每年都要启动实施100个以上重点旅游项目,5年累计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将全面推进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届时,河北旅游环境将大大改善,立体交通体系将逐步完善,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将不断加快,旅游消费需求大幅增长,旅游客源市场日益扩大,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期。qwD设备管理技术资源网
3、区域一体化进程,带来旅游业发展的新契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制定出台将大大加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改善产业同质化产生的恶性竞争,有利于破解河北社会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受到京津虹吸作用产生的“灯下黑”现象。随着京津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等的外溢,河北经济产业将加速转型升级,京津冀地区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中国经济发展第三极。除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外,晋冀蒙、晋冀豫、环渤海等区域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将给河北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四)保定市社会经济形势有利于旅游业繁荣发展
1、构建立体交通体系,突破交通瓶颈。2010年,张石、保阜、张涿、荣乌、大广等5条高速公路新建、续建里程可达400多公里,主城区与“三星一淀”路网连接进程将加速。根据有关规划,“十二五”期间,公路方面,保定市将形成“四纵四横一环”的高速公路网络以及“五纵四横”的国省道干线公路网络,到2020年,保定市区至各县(市)之间的行程不超过60分钟,各县(市)5-30分钟可直接上高速公路,形成保定旅游快速交通网络;铁路方面,京石客运专线和保津城际铁路将实现保定到北京(石家庄)30分钟、到天津40分钟。航空方面,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将努力打造成为区域性机场和京津两市的“第二机场”,3至5年实现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以上,并将大大缩短保定市域与机场的行程,周边航空的跨越式发展将大大强化与中远距离市场的联系。港口方面,保定虽属内陆城市,但距天津港、秦皇岛港、京唐港、黄骅港等较大港口均较近。“十二五”期间,保定市将形成海陆空相互衔接配套的现代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大大提升旅游的通达性,对于保定西部太行山区更具有突破旅游交通瓶颈的意义。
2、地处黄金区位,开拓旅游市场发展。保定市既邻京津又邻省会,具有“两环”双重优势,便于吸引京津及省会居民开展周末短途旅游。随着城市人群收入的增加、私家车的普及,将使居民外出旅游度假意识增强。在“十二五”期间,保定市重点发展和建设涞易涞、白洋淀白沟、保北等旅游产业聚集区,将更加吸引京津石市场游客。
3、产业基础好,促进旅游产品更新。保定市既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工业大市,又是新型产业大市,正在倾力打造“中国电谷”、“保定制造”、“低碳保定”的城市品牌。良好的工农业基础为发展休闲度假提供产业基础、为旅游新业态的产生提供基础条件,并带动保定旅游向低碳、绿色、生态模式发展;反之,旅游业又可充分发挥自身的综合带动作用,促进保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文化内涵丰富,打造旅游消费热点。保定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戏曲、红色、皇家、官府、冀菜、尊老敬老、体育等多种文化,如果进行深度挖掘,将有利于针对崛起的银发市场、休闲健身市场等未来市场,开发观光、休闲、养老等产品,形成一系列旅游新业态,加上毗邻京津石的区位条件,必将大大提升保定旅游业竞争力,形成强大的市场优势、产品优势、文化优势。
二、不利因素
(一)旅游业发展速度不快,产业素质不高。从旅游收入结构来看,住宿、餐饮、交通、购物、游览、娱乐消费所占比例为17.8%、9.5%、36.2%、5%、30.3%、1.2%,需求弹性较小的住宿、餐饮、交通、游览比重较大,需求弹性较大的购物、娱乐比重小;从旅游产品结构看,一般产品多、旅游精品少,观光产品多、休闲产品少,游客逗留时间较短;从旅游企业发展看,产业化、集团化的龙头旅游企业少,总体而言素质不高。其次,保定旅游收入增长速度偏慢,2010年游客人均花费在全省十一个地级市中排各第九,与全省旅游人数和收入“双第一”的身份十分不符。
2010年全省国内旅游接待创收情况 单位名称
接待人次
(万人次)
14851.04
2811.65
2350.50
1860.45
1532.35
1481.00
1285.60
1034.74
818.49
754.02
575.23
347.01
同比增长
(%)
22.09
23.42
19.11
13.55
24.99
24.87
21.25
47.29
20.32
19.29
15.50
20.08
人均花费
(元/人次)
----
526.02
550.59
768.51
609.23
512.47
674.89
573.46
771.86
549.81
572.05
508.72
创收
(万元)
8908381.28
1478984.13
1294161.80
1429774.43
933553.59
758968.07
867638.58
593382.00
631759.69
414567.74
329060.32
176530.93
同比增长(%)
总 计
保定市
石家庄市
秦皇岛市
唐山市
邯郸市
承德市
张家口市
廊坊市
邢台市
沧州市
衡水市
29.35
29.54
24.96
17.23
51.89
27.93
24.45
50.16
25.18
28.91
39.76
37.95
(二)产品吸引力不足,旅游目的地建设需加强。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过程中,京津两大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游客外溢,抑制保定旅游业的发展;省内承德、秦皇岛两市国际知名度高、旅游特色鲜明,未来对远程观光市场与近程休闲市场均能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将形成对保定市旅游业较强的竞争力量。而保定虽进入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但保定古城作为中心城市的旅游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古城历史风貌保护和恢复不够,旅游资源没有有效整合,分布零散;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市场宣传不到位,旅游服务功能不完善。“十一五”期间,保定旅游形象定为“文化古城、山水保定”,由于各县(市)及旅游景区各自为战,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缺少统一的市场宣传,不能形成合力,辐射半径小,导致保定没有核心吸引物,缺乏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和旅游线路,没有形成一个鲜明的整体形象,呈现“团体小、散客多、线路散、短途多”的特点,未能构建在国内具有较强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热点旅游目的地。
(三)政府主导力度不够,产业发展体制亟待优化。保定市虽在政策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但缺乏实质性、具体性的配套支持,部门之间协作与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融资途径单一,财政投入不足,每年旅游专项资金到位较少,造成旅游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发展水平滞后;各级政府用于整体促销和项目扶持引导的资金偏少,旅游资源开发、包装、宣传力度不够。 (四)旅游管理体制不顺,产业协作合作需增强。目前的体制机制不适应产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的要求,行政体制在产业政策、资源开发等方面交叉作用、互相掣肘,市场作用受到制约;部分景区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隶属于不同行政区域,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突出,组织协调机制不健全;区域间协作联动意识不足,部门间相互支持与合作的力度不够,旅游业难以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宣传、统一管理,影响了旅游业的协调健康发展。
(五)旅游交通发展滞后,部分景区可进入性较差。目前,保定市已形成旅游交通网状构架,大部分地区交通通行能力均有提升,但张石、荣乌等高速公路尚未通车,国道、省道路况较差,旅游交通瓶颈依然存在,严重制约了保定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尤其是西部太行山区的旅游交通网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道路多为连接山西的晋煤外运通道,交通运输压力较大,各景区(点)交通连结不畅,可进入性较差;在旅游旺季,各景区普遍存在交通拥堵现象,影响了景区经营与发展。
(六)旅游接待能力不足,面临游客激增的压力。“十二五”期间,随着区域交通瓶颈的突破以及休闲产业的发展,保定市有限的旅游接待能力、单一的旅游产品和参差不齐的旅游服务水平,将与休闲需求的快速发展和游客规模短期内的极速增长形成强烈矛盾,为保定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三、问题分析
(一)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不够统一。全市对发展旅游业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旅游业重点发展、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尚未深入人心,全社会发展旅游的氛围不浓。
(二)客观形势发生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等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三)落实力度不够。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对旅游开发和建设信心不足、投入不足、重视不够。
(四)城市经济实力不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旅游业水平,保定市国民生产总值处于全省中游水平,旅游投入较少,导致旅游业发展后劲不足。
(五)融资渠道不畅。投资环境不够优良,存在行政与经济多重壁垒,未能吸引实力强大的旅游投资商参与建设。
“十二五”期间是保定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果能够抓住有利时机,努力推动保定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将大大增强保定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缩小和国内旅游发达地区的差距,在区域旅游业重构的过程中快速提升自身地位,为保定旅游的发展开创一个新局面。一旦错过了“十二五”发展机遇,保定旅游业实力必然受到影响,竞争力下降,在区域旅游业产业分工中,处于劣势,并将波及其他产业发展。
第三章 指导思想、目标与措施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突出科学发展主题,贯穿转变发展方式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抓旅游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跟进、品牌营销、整合协调”的主动发展战略,以大项目带动大聚集,以高品质营造高效益,以大跨越促进大发展,加快产业融合与区域整合,丰富产业内涵,优化产业格局,提升产业层次,实现“二次创业、转型升级”,把旅游业培育成我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为“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的转变打下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要紧抓旅游发展的黄金机遇,着力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品供给,促进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争取到2015年,建成一批龙头和精品旅游景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一批旅游节点城镇、一批旅游企业集团;培育“一中心三带五个聚集区”,实现旅游产业由“散点聚集”向“点轴聚集”的转变;打造旅游综合体、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旅游创新产品,培育新的增长点;大力改善交通设施,实现通达性、便捷性、舒适性的大幅提升;旅游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升,管理模式不断优化,旅游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实现旅游收入在现有基础上超倍增长,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旅游产业地位显著提升,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先导力量与重要支撑力量;区域合作与产业融合更加深入,实现旅游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创建环京津、环渤海地区的重要休闲旅游目的地,初步建成旅游经济强市的基本框架。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国著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的转变。
(二)产品目标
——培育一个旅游中心城市
——培育一批旅游节点城镇
——培育三条休闲游憩带 ——培育五个旅游产业聚集区
——谋划、新建或续建一百一十五个精品项目
——培育九条精品线路
(三)指标体系
——全市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4188.93万人次,年均增长8.3%;入境游客人数达13.59万人次,年均增长8.3%。
——旅游消费较快增长。到2015年,人均旅游消费由526元提升至793元,年均增长率达到9.67%。
——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明显。到2015年,旅游业总收入力争达到353.96亿元,年均增长18.8%。
——就业容量进一步增加。2011到2015年,每年新增旅游就业岗位近5000个,到2015年达到9.4万人次。
——旅游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15年,全市旅游投资总额达到5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5倍以上。
(四)年度指标体系
“十二五”期间保定市旅游业经济效益表
指 标
入境旅游人数(万人)
年增长率(%)
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
年增长率(%)
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
年增长率(%)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年增长率(%)
旅游总收入(亿元)
年增长率(%)
就业岗位(万个)
年增长率(%)
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旅游投资(亿元)
年增长率(%)
2010年
9.12
2806.48
2811.65
147.90
149.58
7.0
7.1%
25
2011年
9.88
8.3%
3334.10
18.8%
3045.02
8.3%
175.70
18.8%
177.70
18.8%
7.4
6.0%
7.4%
29
15.0%
2012年
10.70
8.3%
3960.91
18.8%
3297.75
8.3%
208.74
18.8%
211.11
18.8%
7.9
6.0%
7.8%
33
15.0%
2013年
11.59
8.3%
4705.56
18.8%
3571.47
8.3%
247.98
18.8%
250.80
18.8%
8.3
6.0%
8.1%
38
15.0%
2014年
12.55
8.3%
5590.21
18.8%
3867.90
8.3%
294.60
18.8%
297.95
18.8%
8.8
6.0%
8.4%
44
15.0%
2015年
13.59
8.3%
6641.17
18.8%
4188.93
8.3%
349.99
18.8%
353.96
18.8%
9.4
6.0%
8.8%
50
15.0% 三、战略布局
“十二五”期间,要打造“一中心三带五区,一百一十五个精品项目,九条精品线路”,推进保定市旅游业形成“点轴聚集”的态势,形成旅游经济的发展轴、生长带和增长点。
一中心:旅游中心城市——保定市区;
三带:京石休闲游憩带、环京津休闲游憩带和环省会休闲游憩带;
五区:白洋淀白沟湿地温泉购物旅游产业聚集区、涞易涞休闲度假旅游产业聚集区、古北岳大茂山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保南养生康体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保北健身休闲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五个旅游产业聚集区;
一百一十五个精品项目:保定古城旅游综合体、古城冀菜文化传承基地、保定市游客服务中心、保定市自驾游营地服务体系建设等42个谋划项目;新市区大汲店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区、涞源大白石山综合开发、易县狼牙山创建5A级红色经典景区建设项目、安新白洋淀庆洋国际旅游岛等34个新建精品项目;涞源县拒马河源头国家湿地公园、中国·曲阳雕塑文化产业园区项目、白沟新城悦榕泉旅游温泉度假村、阜平云花溪谷旅游开发项目等39个续建精品项目。
九条精品线路:区内精品线路2条;跨区精品线路3条;专项精品线路4条。
四、战略措施
(一)加强政府主导力度。“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措施,以“政府主导模式”推进旅游业的规模扩张和质效提升,提升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要着重强化“一把手工程”,从宏观发展的角度推进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促进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抓好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对接,以责权分明的组织机制推进部门和区域之间的协作与发展,推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要通过政府的支持与宏观调控,确定旅游产业政策,改革投融资体制,强化对旅游业的资金支持,改善旅游投融资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二)推进旅游业点轴集聚。随着区域经济由“粗放”向“集约”的逐步转变,全市旅游资源、要素、企业等不断沿交通、河流等轴线聚集,并向外围扩展,逐渐形成旅游业松散的点状集聚。“十二五”期间,要随着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范围的扩张,继续以政府为主导,坚持以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主,利用自身环京津、环省会的“双环”优势和京石交通干线,完善“工”字型旅游产业的空间聚集。培育旅游产业节点、旅游产业聚集的核心轴线及次级轴线,推进产业要素沿轴聚集,实现旅游产品规模性、关联度、聚集度的提升。
(三)实施旅游精品提升工程。以现有旅游资源为基础,积极融入环京津、环渤海旅游发展大格局,面向市场开发垄断性强、发展潜力大的旅游产品与线路品牌,打造一批旅游精品景区,培育一批旅游精品线路,优化旅游产品供给,以精品和品牌为基础,带动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和旅游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四)强化产业改革创新。基于科学发展的理念,大胆进行改革创新,确立旅游业先导产业地位,建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加强旅游产品创新,培育旅游新业态,设置温泉、滑雪、文艺演出、专项购物市场、文化创意产业园等超季节性旅游产品,增强保定旅游的吸引力与竞争力;强化娱乐与购物等休闲要素配置,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加大对信息科技的开发利用,创新旅游产品的宣传、销售、服务模式;将旅游景区建设与旅游新业态的培育紧密结合,培育旅游企业,引入旅游管理新观念与新模式,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保定作为全国唯一地级市低碳试点城市,发挥自身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优势,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房车),倡导低碳旅游,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融入更多的低碳技术。
(五)促进旅游合作与产业融合。打破行政壁垒,深化区域旅游合作和产业融合,全方位普及大旅游理念,进一步提升配套产业的水平,拉长旅游产业链;创新合作机制与景区运行机制,促进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实现旅游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生态、民俗等诸多方面的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特别是要加强与京、津、晋三地合作,以旅游市场需求为核心,完善大旅游服务功能,利用阜平县城位于京津—五台山必经通道等区位交通优势,建立专门面向五台山的旅游服务区。
第四章 旅游布局规划
“十二五”期间,鼓励产业要素专业化分工、聚集,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交通线路与相关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大力推进旅游业的点轴聚集,形成六大要素配套、功能完善、效益良好的大型旅游产业集群。
一、一个旅游中心城市
将保定市区建设成为保定市的旅游龙头区域,形成“一城四星”的发展结构,并以此串联、辐射、带动全市旅游,争创“中国最佳餐饮旅游城市”和“国内热点旅游目的地”。 (一)一城——保定城区
1、建设国家级古城旅游综合体。以现有的总督署、古莲池、大慈阁、钟楼为核心,配套餐饮、商购、文化娱乐、居住等相关产业,建立统一的文化品牌,成为打造保定城市客厅的核心区域。
2、打造核心吸引物。保护和修缮文物古迹,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护和恢复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大慈阁、钟楼、淮军公所等古城区内的文物古迹,使其成为旅游综合体的核心吸引物。
3、恢复古城水景体系。围绕“引水济市,穿府补淀”的思路,恢复古城内外的古莲池、护城河等水体历史景观,沿河预留建设空间,远期围绕护城河建设带状水体休闲公园,建设仿古码头、沿河壁画、文化墙、仿古栈桥等,布设灯光系统,建设水上夜游线。
4、建设历史情景街区。改造裕华路恒祥南大街至长城南大街段为仿古建筑主题街区,所有建筑风格保持明清古建风格。整治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大慈阁周边环境,门前开辟广场,作为文化演艺活动场所。将大型商业设施改建为小体量仿古建筑群,恢复清代繁华街巷的历史风貌。
5、建设主题文化街区。以西大街、东大街为核心街区,改善街区环境,营造浓郁的商业市井氛围;根据游客需求引入商购、餐饮、住宿、文娱等现代文化元素,建设特色餐饮主题街区和休闲娱乐主题街区,建设旅游纪念品和文化用品主题商店、餐饮名店、客栈、作坊、茶馆、露天餐饮休闲广场等,使古老而深厚的文化与现代旅游要素相融;恢复部分具有较大影响的老字号,以前店后坊为主要形式;设置小型纪念馆和博物馆展现这两条街道的发展变迁史;与休闲要素相结合,创作一系列街头雕塑,展现保定古老的传统习俗、手工工艺与生活场景,增强文化艺术气息。
6、做强做大餐饮文化。依托直隶官府菜和地方名小吃等,在各大商业街区建设餐饮老字号与餐饮名店,实施连锁经营,创建旅游餐饮品牌体系;店铺的布局要合理,档次上要做到高、中、低档兼顾,错位发展;在经营上做到特色突出、服务周到、价格合理,在增强餐饮接待功能、维护保定饮食文化声誉的同时,增加游客回头率,提升游客满意度;注重传承与创新,建设“冀菜文化传承基地”,使餐饮业成为保定“城市客厅”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争取将保定市创建为“中国最佳餐饮旅游城市”。
7、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深入挖掘和保护民俗文化、商业文化、民间工艺、演艺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传承的基础上融入时代元素加以利用。在裕华路、西大街两条传统商业街及直隶总督署、淮军公所、古莲花池等文物古迹的相关位置进行展演,活化古城氛围,丰富旅游内容。
8、构建保定新城城市休闲旅游体系。依托“南车北电东纺西绿城文”的产业格局,以低碳文化、汽车文化的展示和文化体育产业基地的建设为重点,建设“中国电谷”低碳工业博览园、长城汽车主题公园等,打造独具特色的现代科技文化产品,构成“古新结合”的城市休闲旅游体系。
9、构建城市水景格局。以“开通大水系”为契机,通过王快和西大洋水库的连通,西水东调,引水济市,穿府补淀,加快沿岸绿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景区文化品位,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增强水体系统的亲水休闲功能,复古“五河绕城”景观风貌,建设“两环、四廊、五湖、十园”城市水系景观。
10、以“生态水域+文化底蕴+特色展示”为发展模式,创建不同主题的城市旅游综合体。着重强化西湖周边文体休闲功能,建设以大众文体活动为主题的城市旅游综合体;引入国际知名旅游管理企业,依托东湖建设关汉卿大剧院、商业街、星级酒店等,建设集生态、康体、休闲、度假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化、生态型和高品质城市旅游综合体;增强历史文化传承和休闲娱乐功能,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建设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城市旅游综合体。
11、建设并完善城市服务接待、信息及交通体系。设立标识清晰、规范完善的交通导引系统,由路标、街头导向图、电子咨询服务台等系列构成;以市区西通满城的“连山大道”和东至安新的“白洋淀旅游大道”的建设为重点,建设完善通往城市周边地带的旅游交通道路;规划、建设一批度假酒店、汽车旅馆、青年旅社等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住宿服务设施。
(二)四星——徐水县、清苑县、满城县、顺平县
1、构建以徐水县、清苑县、满城县、顺平县为主的城郊游憩带,实现城乡互动,丰富主城区休闲旅游的内容,构成“城区文化休闲+城郊生态休闲”的发展格局,达到便于本地居民出游,拉动京津居民前往的目的。
2、整合顺平县山水资源,大力发展历史文化、山地休闲、生态休闲项目,形成以天湖和燕赵西湖、伊祁山、腰山王氏庄园三大景区为重点的综合休闲旅游目的地;
3、进一步做精做强满城现有的汉墓、龙潭峡谷、柿子沟等景区点;依托现有的草莓生产基地,建设集农业、观光、采摘、餐饮、科研、教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满城农业生态产业园。 4、改革冉庄经营管理方式,尽快实行市场化运作,理顺遗址与各方面的关系。以地道战遗址为龙头,实施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使其成为保定旅游中心城市的有力支撑。
5、完善徐水县大午温泉度假村的基础配套设施,发展刘伶醉、巨力工业旅游,提升休闲度假与接待服务水平,深入挖掘地域文化,打造地方特色鲜明的休闲文化。
二、三条旅游带
“三带”是保定市旅游资源分布及客源流向密集区,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保定市“工”字型旅游业空间格局。
(一)京石休闲游憩带。指以保定市区为核心的南北向发展轴,北起涿州市,南接定州市,包括涿州市、高碑店市、定兴县、徐水县、清苑县、望都县、定州市7个县(市),分布着保北健身休闲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保定旅游中心城市、保南养生康体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三个旅游产业聚集区。“十二五”期间,要借助京津与省会的南北双向吸引,引导旅游投资、旅游要素沿京昆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以及京武高铁等京石之间的交通大动脉沿线聚集,大力构建保定市旅游发展的南北主轴线,从根本上改善保定市的旅游品质,带动旅游收入的大幅提升。
(二)环京津休闲游憩带。主要包括涞源县、易县、涞水县、涿州市、白沟新城、安新县、雄县、高碑店市、容城县、高阳县等10个县(市、开发区),分布着白洋淀白沟湿地温泉购物旅游产业聚集区、涞易涞休闲度假旅游产业聚集区、保北健身休闲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三大旅游产业聚集区。根据《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和《保定市环京津休闲旅游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要利用环京津的区位优势,在现有旅游业聚集的基础上,推进以休闲度假为主题的旅游产品沿廊涿高速、张涿高速、张石高速、西阜高速、112国道、京白公路、保野旅游公路的聚集,完善相关基础与服务设施,构建一条横亘于京津南缘的旅游产业聚集带,达到拦蓄和引流京津短途旅游消费的效果。
(三)环省会休闲游憩带。包括阜平县、曲阳县、唐县、定州市、安国市、蠡县等6个县(市),重点培育古北岳大茂山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保南养生康体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重点开发以文化休闲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在保定南部边缘培育一条东西绵延的旅游产业聚集带。一方面吸引省会旅游消费的强力外溢,另一方面,吸引往来山西的过路游客,在加强与省会市场对接的同时,强化与山西的旅游协作。 三、五个旅游产业聚集区
(一)涞易涞休闲度假旅游产业聚集区。涞水、易县、涞源三县,以自然山水、地质景观和文化遗产为主要特色,是保定市旅游发展最具潜力的区域。“十二五”期间,要依托野三坡、清西陵、狼牙山、白石山等资源优势,通过对现有旅游区的全方位整合、提升,形成几个各具特色的大型休闲旅游产品组团,以大规模开发、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配套多档次、多品种的吃、住、购、娱等旅游要素,最终将其建设成为一处面向京津、服务河北、辐射全国的山水文化休闲旅游区和全国知名的观光休闲旅游目的地。涞水县要充分利用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的土地、财税等政策优势,加强与首都地区的对接融合,集中力量打造龙头、培育精品,建设高端休闲度假旅游基地;易县要整合狼牙山、易水湖等旅游资源,打造皇家品味的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涞源县要依托得天独厚的避暑气候和山水、温泉资源,打造融住宿、餐饮、娱乐、购物、会议于一体的高档休闲度假区。
1、完善旅游接待体系。以白石山镇、易水湖及九龙镇三个旅游接待型小城镇建设和野三坡旅游小镇的改造提升为主,着重打造区内休闲旅游节点。初步完成涞源县白石山休闲旅游小镇、涞水县九龙镇、易县易水湖建设,以“低碳+绿色”理念建设浪漫、时尚的主题型酒店、会所、疗养设施,引入“股权式酒店”经营理念,着重发展公共接待设施,以满足“十二五”期间涞源、涞水、易县三县的旅游接待需求;对涞水县三坡镇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和提升,建设河畔步行街(RIVER WALK)、水上乐园等;通过九龙镇建设,带动白草畔、龙门天关两个景区发展,改变目前景区内冷热不均现象。
2、着力打造京西南地质科普旅游专线。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包括涞源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涞水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北京房山国家地质公园)是全球唯一的首都周边世界地质公园,也是本聚集区内两个世界级旅游资源之一。“十二五”期间,注重加强地质科普景观建设,与北京联手,着力推进地质旅游,打造京西南地质科普旅游专线。
3、丰富休闲娱乐功能。注重景区(点)及旅游交通沿线休闲娱乐设施配置,实施战国城激活工程,在建设星光演播室、明星手模廊、经典语录墙、明星会客室、明星商店等文化展示设施的基础上,建设增加主题酒店、商铺、餐馆、影院、酒吧、拍客俱乐部等大众可广泛参与的自娱自乐项目,形成对大众与影视剧组的双重吸引力,形成京南著名的多功能影视文化基地和影视文化综合体;依托野三坡,以“印象野三坡”为基础,进一步扩展地域范围和文化内涵,策划大型实景文艺演出项目,打造保定市重要文化名片和河北省旅游文化龙头产品;依托紫荆关镇至北京界的拒马河流域建设休闲运动游憩带,引导拒马河休闲建设项目规范化发展。
4、继续做大做强“农家乐”旅游品牌。借鉴狼牙山、野三坡、清西陵的发展经验,继续做大做强“农家乐”旅游品牌。深入挖掘当地民俗文化,形成各具特色的接待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类型。
5、搞好环境整治。加强对城镇特色街区、历史街区、城市重要建筑景观等的保护;启动绿色生态工程,建设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景观优美的城区绿化系统,加强主要景区绿化及对外交通干道和城镇主要道路两侧绿化带建设;加强旅游吸引物生态建设,在涞源县城利用拒马河源头湿地水系建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沿拒马河谷建设旅游绿道;加大拒马河河道治理力度,彻底取缔挖砂采石行为,在河流、泉眼上游搞好生态涵养,严格限制新建高耗水、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上马;适当关闭拒马河源上游自备井,使拒马河源头泉水得以恢复。
6、搞好宣传促销,整体推出“涞易涞”旅游品牌。在沿用传统促销方式基础上,深入挖掘三县文化,开展联合宣传促销,利用高新科技,开展新颖、独特、创造性的促销活动,实现旅游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落地与广泛传播,扩大三县旅游市场整体影响力。
(二)白洋淀白沟湿地温泉购物旅游产业聚集区。以白洋淀为核心的周边区域,包括白沟新城、安新、雄县、容城、高阳,主要以湿地、温泉和购物为资源特色。要依托白洋淀的湿地风光和淀水、温泉水、矿泉水等“三水”资源,以5A级景区白洋淀、白沟商贸旅游综合体、温泉城健身休闲旅游综合体、雄县文化休闲旅游区为重点,整合容城、高阳的特色文化资源,形成多元组合,突出温泉养生、湿地生态、商贸购物和高端休闲健身等优势,加强与沧州任丘等周边区域合作,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功能优势互补,分区各具特色的国内一流休闲旅游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内热点旅游目的地。
1、提升、改造现有旅游产品。以安新白洋淀淀区为主要范围,改变原有岛屿主题公园式的单一开发模式,策划推出一批新的参与性、体验性的休闲活动项目,如观鸟塔架、湿地生态博物馆、水上娱乐基地、滨水餐吧、水上休闲吧、水上集市、水乡客栈、渔家船屋、垂钓中心等,建设湿地步游路、栈道、桥梁与游艇、游船、小型水上飞机、热气球、滑翔伞相结合的多层次立体游览体系,策划大型旅游实景文艺演出,形成湿地文化主题景观的错位和互补,将湿地观光、水乡休闲、红色经典、历史文化、餐饮娱乐、购物休闲、科普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塑造人与湿地和谐共处的发展模式。
2、打造白沟商贸旅游综合体。依托现有的商品批发、工业生产,建设以商贸购物、会议会展、民俗体验为主要功能的旅游综合体。qwD设备管理技术资源网
强化白沟旅游购物功能,建设集购物休闲于一体的大型摩尔(MALL);提升白沟购物旅游品质,建设主题酒店、旅游餐厅与演艺场馆等,将白沟建成以现代商贸、物流、旅游休闲、娱乐为主的北方著名商埠。
深入挖掘白沟商业文化和民俗文化内涵,依托白辛庄、白莲花市场,建设民俗体验产品和室内外相结合的白沟商贸文化博物馆,让游客亲身体验白沟的民俗文化和商贸文化发展历程。
尽快完成“京白公路升级工程”和“津保高速白沟新城旅游度假区连接线二期改扩建工程”建设,缩短北京、白沟、温泉城之间的空间距离。
3、建设白洋淀温泉城旅游综合体。依托优越的地热温泉资源和滨水环境,建设以温泉度假、运动休闲、会议培训、文化演艺、美食保健为主体功能的旅游综合体。
充分利用地热资源,谋划建设一批室内种植热带植物、养殖热带水生动物的高档次的景观式主题温泉酒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温泉尾水与生活污水等进行生态化处理。
以体验温泉、感悟温泉文化为主题,加快大型温泉主题项目建设,打造融健康养生、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具有创新休闲理念,拓展健康空间的温泉疗养地和温泉文化传播地。
以打造国内顶级的教育、培训、会展基地为目的,以华润白洋淀管理培训学院为龙头,建设一批人性化、国际化的集教育、培训、科研、会议、会展于一体的会议培训基地。
实行旅游项目建设与旅游地产营运相结合,引入股权式酒店概念,将旅游地产变成金融产品,温泉城开发进度。
拓宽改造通达保定市区的白洋淀旅游大道,开通直达北京及天津市区的公交旅游专线等项目。
4、打造雄县文化休闲旅游品牌。以“中国温泉之乡”、“中国古地道文化之乡”、“中国古地道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4张国家级名片为依托,整合湿地、温泉、文化遗产等资源,打造文化休闲旅游品牌。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完成盛唐国际温泉博览园、宋辽边关古地道、雄州古玩城、大清河温泉旅游带综合开发、县城旧城改造、县域交通体系等重大项目建设。
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雄州古乐、鹰爪翻子拳、雄县书画等展示模式,使之成为休闲旅游产品和形象传播大使。
整合白洋淀、白沟新城资源,打造集淀区水域休闲、温泉养生休闲、商贸购物休闲、历史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短途精品休闲线路。
(三)古北岳大茂山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以“五岳六山”申遗工作为契机,构建古北岳历史文化旅游区,整合大茂山、北岳庙、天生桥、虎山、聚龙洞、大石峪、城南庄革命纪念馆、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等重点景区,建设古北岳生态文化景区、城南庄红色旅游综合体,推进保定西南部的曲阳、阜平、唐县与涞源县西南部的同步发展。
1、打造核心吸引物。古北岳大茂山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的核心吸引物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大茂山,位于唐县、阜平和涞源三县交界处,二是古北岳庙,位于曲阳县城内。规划依托古北岳山大茂山与山下曲阳北岳庙,共同构建古北岳的文化与景观载体。
古北岳—大茂山。继续深入挖掘大茂山古北岳文化遗存,恢复重大历史文化设施,开展全方位保护性开发。复建大茂山上古寺庙,对山上北古岳文化遗存进行抢救性保护,并以适当方式进行重点展示;在唐县一侧古北岳山脚下建配套服务设施;山脚下修建一到两处野营基地,以适应蓬勃发展的自驾车旅游需求;在山下丘陵地带建设滑雪运动基地,弱化旅游季节差异;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古北岳周边村民开设家庭旅馆;从207国道和241省道修建旅游专线公路分别到达阜平和唐县境内古北岳山脚下,并在山脚建设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从唐县和阜平两个方向修建古北岳登山步游路;修建登山缆车一处;积极参与“中华五岳联合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还原一个真实的古北岳,向游客呈现丰厚的古代山岳文化。
古北岳庙。整合北岳庙和修德寺塔,改善整体环境,通过修德寺塔广场把北岳庙和修德寺塔连为一体;提升北岳庙前古文化街建设水平,丰富商业经营项目,完善旅游功能;配合古北岳庙建设,在曲阳县城街道、街心公园、沿街绿地、商业街区等休闲节点创作古北岳文化雕塑作品,突出和彰显曲阳石雕文化内涵,使古北岳雕塑成为曲阳县一张首选的名片;在曲阳县城建设两家以上三星级酒店,其中至少建设一家以古北岳文化为特色的主题酒店。 2、建设城南庄红色旅游综合体。丰富完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内的展陈内容,扩建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改造或拆除与旧址风貌不相协调的民居和其他建筑,扩大绿化面积,美化旧址周边的环境;以城南庄镇区以东临河区域为核心,建设旅游接待服务中心,由星级宾馆、快捷酒店、青年旅舍等多种形式和档次的接待设施组成,成为一处向西与五台山、天生桥瀑布群,向东与顺平腰山王氏庄园、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向南与平山温塘、西柏坡连接的中心接待区,构建石家庄—西柏坡—阜平—五台山旅游大通道。
3、加大宣传力度。请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制作有关古北岳的揭密节目,提高古北岳民间认知度,请相关人员以游记、揭密历史事件等形式,高频率地为报纸撰稿、在网络上发稿,尽快使古北岳得到广泛认知,培养潜在客源。参与国际雕塑赛事,建立提升雕塑大师、雕塑企业、雕塑产品品牌在全国乃至国际的知名度;利用名人效应、品牌效应、事件营销等多种途径提升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力,提升游客满意度;提升曲阳雕塑文化品质与定位,将曲阳石雕文化节改为国际雕塑文化节,举办国际雕塑文化论坛,争取成为雕塑文化论坛的永久会址,吸引世界目光。
4、以旧带新,拉动古北岳旅游。对天生桥瀑布群、城南庄、白求恩纪念馆、唐河漂流、曲阳石雕等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的老景点进行线路组合,借旅行社之力推向市场,扩大影响。
(四)保南养生康体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整合安国中医药、定州古文化和曲阳石雕等优势旅游资源,以定州文庙、贡院、开元寺塔、曲阳石雕城、安国药城为重点,打造安国中医药养生文化产业园、河北文博城、曲阳雕塑文化产业园,结合工农业旅游开发,建设特色康体文化旅游聚集区。
1、打造核心吸引物
安国中医药养生文化产业园。以药王庙扩建为核心,在安国市打造以弘扬中医药为主的中医药养生文化产业园,带动周边的基础设施及居住环境的改造,争取在“十二五”末期,完善药王庙周边区域的旅游、保健、养生、居住、休闲功能。主要建设项目有:药王庙文化公园、药王庙文化广场、药文化体验项目、商业步行街、中药博览园、药浴园、药膳馆、养生堂、名医世家居住区、中医坐堂区、中医药购物区、中药生产加工区、中医理疗康复中心等。通过相应的对外宣传,形成“想休闲,到安国,要健康,来药乡”的文化认同。 河北文博城。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在定州市区全力建设“河北文博城”,以古城风貌园、中山风物园和大宋众春园三个园区作为定州休闲旅游和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的重要载体,构成“一城三园”空间布局,展现历史文化名城风貌。
古北岳旅游购物市场。以石雕及定瓷为基础,在曲阳县城打造古北岳旅游购物市场,设计开发古北岳特色商品,逐步融入三县其他类型旅游购物商品,将购物市场建成古北岳旅游聚集区的窗口。
2、营造环境氛围
(1)营造安国医药养生氛围
提升城市特色文化水平。以药用植物为安国市区主要绿化植物,建设药业特色浓郁的园林化城市;在重要部位设立药文化雕塑、文化墙;逐步对城市建筑全面进行统一改造,突出药文化特色,使整个城市形成浓郁的药文化氛围。
建设药材种植示范园观赏园区。依托东山药材种植场和霍庄、常庄等药材种植专业村,以“八大祁药”为主要种植品种,同时,种植药花、药草等观赏性强、新奇度高的中药材,特别是武侠小说中常见的药花、药草,建设不同主题的药材观赏园,并以著名武侠小说中的药园命名,开展药田主题体验旅游,向游客传播中药文化知识,破解药理药效之谜,增强游客的亲近感与认同感。
突出药文化体验活动。与已有的药文化旅游项目相结合,将“瞻药王、逛药城、观药景、吃药膳、沐药浴、购药物、知药性、懂药理”的特色旅游模式与相关景区的开发建设紧密结合,进一步实化、活化、特色化,让参与和体验成为本旅游聚集区的主要特色。
(2)营造定州文化氛围
围绕古城风貌园、中山风物园和大宋众春园三个文化组团建设与之相配套的文化休闲氛围。
古城风貌园。对开元寺塔、定州贡院、定州文庙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改善市容街貌,建设相关文化广场和历史文化步行街,开展与历史文化相关的体验性活动,并注入现代休闲元素。将街区及广场开辟为各种街头艺术活动及休闲生活场所和空间,聚拢旺盛的人气,促进街区兴旺与繁荣。
中山风物园。采取城市园林建设手法绿化、美化园区。合理布设与环境氛围协调一致的休闲设施。积极扶持群众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开展自发的文娱表演等。活化展示定州及冀中平原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定州秧歌、子位吹歌、河北梆子、老调、哈哈腔等文化艺术。
大宋众春园。周边配套建设定州市博物馆、国际酒店、体育馆、体育场等文化、旅游接待、体育设施和教育设施,共同构成定州市文化产业基地。
(3)营造曲阳文化氛围
规范和引导县城至羊平现有石雕企业向规模化、复合化、园林化方向发展,建设博物馆、展览馆、雕刻艺术公园、雕塑商业街、雕塑景观走廊、国际雕塑艺术区等,构建街区休闲旅游环境,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以雕塑为主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数字管理系统与信息交流平台,使商品宣传途径更加多元化,商品交易更加便捷;支持雕塑品牌及企业品牌创建;强化创新,开发制作“石头纸”及其衍生产品,使游客率先感受科技力量的神奇。
依托定窑遗址、定瓷文化研究所等,建设定瓷文化产业园,使定瓷的加工工艺、操作流程、发展历程、艺术价值等得以统一呈现,实现产品研发、加工、展示、销售与售后一条龙服务,延长旅游产业链。
3、建设生态风景道。在发挥当地传统农业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采用苗木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将位于定州大辛庄的苗木花卉基地及交易市场扩展至382省道京深高速以东两侧,利用大规模苗木花卉种植资源、运用园林美学的设计理念与布局手法,建设具有休闲旅游功能,连接曲阳、定州与安国的生态风景道。通过风景道线性道路系统串联并带动其两翼众多旅游景点发展,将三地之间零散的点状、面状景点组合成网状体系,实现县域旅游联动发展。
4、搞好宣传促销。建立电子交易平台,强化旅游宣传、旅游商品及文化、休闲、养生产品的预订与支付功能;搞好安国、定州、曲阳旅游协作,实现旅游产品的错位发展,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对休闲度假市场、中老年市场及国际市场的强大吸引力。
(五)保北健身休闲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包括涿州、高碑店、定兴3县,抓住纳入河北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良好契机,借助政策优势,加强与首都地区的对接融合,着力推进规划、交通、通讯、信息、金融、服务等支撑体系建设,以涿州京都旅游度假区、高碑店奥润顺达国际门窗城、定兴黄金台文化产业园等为重点,加快发展涿州高尔夫运动休闲、高碑店工农业旅游、定兴时尚文化创意,打造集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为一体的大型旅游综合体,建设国内一流的人文绿色度假基地。 1、打造健身休闲核心吸引物。涿州市要利用地近北京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以高尔夫运动为核心的时尚休闲游,通过高尔夫+影视、高尔夫+马术、高尔夫+商务、高尔夫+度假等特色组合,巩固、强化高尔夫运动的聚集效应。瞄准未来市场需求,建设一到两处集马术表演、马术训练、马术比赛、赛马繁育等具有现代马术运动业态特征的马术俱乐部,成为涿州新的一项具有高端服务内容的休闲产业。
2、突出工农业旅游项目建设。高碑店要以现代工业、农业、文化等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为依托,结合高碑店低碳城市、低碳工业、低碳农业、低碳教育等产业的发展,建设奥润顺达低碳生活体验园区、昊龙低碳农业科技园、汇佳低碳文化体育广场、低碳教育产业园、高碑店低碳城市,打造中国最大的低碳生活体验区。涿州市配合郊野公园建设计划,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以现有的明城生态农业观光园、豆庄秋成生态园、涿州市润生旅游观光生态农业园、千亩鱼塘旅游观光、万亩花卉基地、万亩梨园等生态农业观光项目为基础,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并以这些项目为中心,搞好农家乐项目建设,包括接待设施、乡村环境、乡野文化、设施农业等几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定兴县要以工农业资源为重点,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增强休闲度假功能,提升设施档次与规模,创造优势旅游环境,做大做强昌利农业旅游示范园,开展工业聚集区工业旅游活动,建设县城休闲服务中心。
3、历史文化景观建设。对涿州双塔、永济桥、清行宫、碑刻、三义宫、张飞庙、张飞古井、卢氏宗祠、郦道元故居、涿州双塔、药王庙等历史人文景观进行保护与修复,打造涿州古城文化氛围;对高碑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代开善寺进行保护开发,充分利用该寺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京南保北重要的民俗文化休闲旅游产品;定兴县要以黄金台文化产业园、拒马河健康文化城、仿古一条街等项目为载体,挖掘文化内涵,建设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形成深度体验型休闲度假产品,打造历史文化风情的休闲度假基地。
第五章 旅游项目支撑体系规划
一、总体思路
“十二五”期间,要科学论证和精心策划,加大资源整合和开发力度,按照“面向市场、丰富内涵、完善设施、提升档次”的要求,大力实施精品项目带动战略,强力打造一批国内知名、在京津影响力大的旅游精品项目,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品牌,以大项目引导大聚集,以大品牌促进大发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优化旅游产品供给,刺激深度消费,形成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的旅游核心产业和配套服务产业支撑体系,激活保定市旅游发展潜力,带动旅游产业聚集区建设,推进全市旅游业超常规发展,推进旅游增长模式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旅游人数较快增长的同时,实现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大幅提升,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二、发展原则
(一)以精品项目建设做为旅游发展根基。旅游项目建设是旅游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在旅游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擎”作用。随着游客对个性化、品质化旅游体验的追求,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的设计更加关注消费者利益,更加注重个性化需求和精神愉悦,建设旅游精品项目是做大做强保定旅游业的基础,是进一步增强保定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打造保定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环节。要提高认识,增强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不进则退的危机感、紧迫感,加强对精品项目的投入强度,加快建设速度,引导一部分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旅游项目率先发展起来,辐射带动周边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二)以品牌构建增强核心吸引力。借助旅游精品项目开发建设,着力塑造一批“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品牌,形成旅游品牌体系,构建全市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旅游产品在市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提升保定旅游的整体形象。
(三)以拓宽融资渠道保障项目建设。旅游融资是旅游精品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出台相关政策,着重鼓励多元投资主体进入景区经营领域,培育知名旅游景区管理集团公司,实现旅游业融资模式的新突破,掀起多种经济成份共同投资参与保定旅游开发的热潮,提升景区品质,增强景区活力。
(四)以特色差异引导产品布局。随着现代旅游业发展,游客需求日益多样化,单一的观光产品已不能满足游客需求。要根据资源特征,深入挖掘区域文化,开发差异化的旅游产品,避免产品雷同,并在此基础上依照市场规律引导旅游产品合理布局,建立种类丰富、特色鲜明、布局有序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
三、重点项目
全面启动精品项目建设计划,“十二五”期间建设115个精品项目,其中谋划项目42个,新建项目34个,续建项目39个。
谋划精品项目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保定市游客服务中心
古城冀菜文化传承基地
保定古城旅游综合体
保定市休闲绿道网络
保定市自驾游营地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保定市汽车租赁服务体系
保定市汽车旅馆服务体系
保定市长城汽车文化博览园
“中国电谷”低碳工业博览园
古北岳历史文化旅游区
清西陵满族风情旅游区
紫荆关边关文化旅游区
战国城影视文化综合体
《太行魂》大型文艺演出
安国中医药养生文化产业园
华北商贸城旅游购物基地
白洋淀温泉旅游综合体
城南庄红色旅游综合体
容城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
曲阳定瓷文化产业园
定窑遗址公园项目
金水湖湿地公园开发项目
嘉禾山森林公园及影视基地项目
先峰公社休闲度假区项目
内河天泰生态园项目
齐村旅游度假村项目
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
奥润顺达低碳生活体验园区
唐县唐河谷旅游开发
安新观鸟基地
曲阳县修德寺景区综合开发项目
涞水野三坡旅游整合提升项目
项目名称
保定市区
保定市区
保定市区
保定市区、涞水县、涞源县、易县、雄县、曲阳、定州、安国
保定全市
保定全市
保定全市
保定市区
保定市区
曲阳、阜平、唐县、涞源
易县
易县
易县
涞源县
安国市
白沟新城
白沟新城
阜平县
容城县
曲阳县
曲阳县
曲阳县
曲阳县
曲阳县
曲阳县
曲阳县
曲阳县
高碑店
唐县
安新
曲阳
涞水
所属地区 序号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项目名称
涞水县野三坡龙门天关古城堡休闲度假区
涞水野三坡游客集散中心
涞水县三坡风情小镇
满城龙潭景区深度开发项目
玉皇坨综合开发项目
富瑞生态园林续建项目(森林湾生态城建设项目)
定兴黄金台文化创意产业园
顺平伊祁山唐尧文化主题公园
涿州市京都旅游度假区
高阳县温泉健身休闲购物中心
涞水
涞水
涞水
满城
满城
满城
定兴
顺平
涿州
高阳
所属地区
(二)新建项目
新建精品项目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新建精品项目名称
新市区大汲店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区
新市区一亩泉文化休闲园区
涞源大白石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涞源滨湖新区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涞源中国(涞源)酒城堡项目
涞源白石山11村联建新民居项目(民俗村)
涞源保定市企业家培训基地
涞源白石山镇昊远山庄
涞源白石山镇龙墅苑
涞源白石山镇市利家清新源小区
涞源金家井至县城、曲村至插箭岭两条连接线建设(白石山西门、十瀑峡)
涞源天源国际酒店商务会展中心项目
易县狼牙山争创AAAAA级红色经典景区建设项目
易县易水湖总体开发
唐县青虚山旅游开发(含全胜峡、西胜沟)
唐县唐尧文化园旅游开发
唐县古北岳国家森林公园(含大石峪、秀水峪、柳家沟)
高碑店市文体产业园项目
高碑店市教育产业园项目
高碑店广东棕榈集团花卉苗木园项目
所属地区
新市区
新市区
涞源县
涞源县
涞源县
涞源县
涞源县
涞源县
涞源县
涞源县
涞源县
涞源县
易县
易县
唐县
唐县
唐县
高碑店市
高碑店市
高碑店市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高碑店开善寺文化景区开发旅游项目
国际商务酒店
顺平腰山王氏庄园综合开发暨直隶公馆项目
雄县温泉应用示范园
雄县大广白洋淀支线
安国华信大酒店
安国市药王庙文化景区扩建项目
阜平河北名舍生态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
白沟新城京白公路涿州京冀界至“白沟•白洋淀温泉城”以及公路改建工程
高阳未来农业科技示范园暨观光旅游基地
满城汉城项目
安新白洋淀庆洋国际旅游岛
涞水野三坡国仁救援培训基地项目
定兴老城区文化旅游街区工程
高碑店市
高阳县
顺平县
雄县
雄县
安国市
安国市
阜平县
白沟新城
高阳县
满城县
安新县
涞水县
定兴县
(三)续建项目
续建精品项目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续建精品项目名称
涞源县拒马河源头国家湿地公园(拒马河源头综合整治)
和道国际商贸城项目
鸿泰花园
圣泉湖游艇会所
悦榕泉旅游温泉度假村
涞源清凉寺恢复重建工程
涞源阁院寺片区综合开发改造项目
涞源夏都假日酒店项目
望都河北尧乡热带植物园
望都大善国寺
望都尧韵大酒店
阜平河北云花溪谷旅游开发项目
阜平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基础设施二期建设项目
阜平吴王口温泉旅游开发项目
阜平县天生桥国家地质公园
曲阳中国·曲阳雕塑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含东方雕刻城景区)
曲阳北岳庙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所属地区
涞源
白沟新城
白沟新城
白沟新城
白沟新城
涞源
涞源
涞源
望都
望都
望都
阜平
阜平
阜平
阜平
曲阳
曲阳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曲阳少容山八会寺休闲度假区项目
曲阳虎山风景区旅游开发项目
灵山聚龙洞景区二期开发项目
涿州六祖文化景区
涿州明城京郊生态农业观光园
涿州博物馆项目
涿州京南小镇养老休闲度假项目
涿州永济公园项目
唐县华峪庄园开发
顺平“太行小江南”旅游开发
定兴昌利农业观光园项目
安新荷花大观园升级改造
白沟新城津保高速白沟至温泉城快速路连接线
易县易砚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易砚博览园)
易县878精品行游基地建设项目
定州河北文博旅游园区
大平台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秀兰山庄深度开发项目
神湖四季生态园二期项目
蠡县革命历史文化中心
高碑店市奥润顺达国际门窗展览交易城(门窗博物馆)项目
碧水蓝天水资源循环利用科普工业旅游示范点
曲阳
曲阳
曲阳
涿州
涿州
涿州
涿州
涿州
唐县
顺平
定兴
安新
白沟新城
易县
易县
定州
满城
满城
满城
蠡县
高碑店
高阳县
第六章 专项旅游规划
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培育旅游新业态,重点打造狼牙山、城南庄等红色经典精品景区,白沟新城、曲阳、安国等购物旅游基地,美庐庄园、涿州旅游度假区、涞水新新小镇等健身休闲产品,定州、高碑店、安新、烟厂、英利等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购物旅游、节庆旅游、工农业旅游,开发温泉旅游、体育旅游、科普旅游等专项产品,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延展产业链条,构建现代旅游产业新格局。 一、红色旅游专项规划
(一)发展现状。保定是全国红色旅游重要的资源聚集地,是京南红色旅游线路的第一站。保定市红色旅游资源数量多、类型全,单体旅游资源达40处之多,拥有全国红色旅游8大类基本类型中的5类,包括土地革命资源4处、抗日战争资源8处、解放战争资源3处、革命家资源5处和革命烈士资源20处。
全市红色旅游发展拥有区位、资源、社会环境、交通等多方面的优势,面临政策、环京津休闲旅游大发展等诸多机遇,但也存在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大型精品项目少、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少、投入不足、配套设施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宣传力度弱等诸多方面的不足。
(二)规划思路。大力贯彻建设综合型红色旅游区的发展方针,充分发挥保定市的资源、交通、区位优势,在全市实施“红色为主,绿色休闲;龙头带动,品牌整合”的发展战略;以便捷的交通网络为纽带,通过“红色与城建、红色与现代、红色与绿色、红色与休闲、红色与历史、红色与宗教”等六个结合,科学整合周边资源,全方位、多角度、高起点、高标准打造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新格局;继续深入发掘红色文化内涵;加强红色文化参与体验项目开展,加大红色旅游产品创新力度;加强红色景区的休闲度假配套设施,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实现游客规模、停留时间、消费水平、游客满意度的整体提升;科学推进保定红色旅游体制改革,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通过自我提升和对外宣传,增强在全国红色旅游中的竞争力,培育保定红色旅游品牌,建成全国红色旅游的重要区域,使红色旅游成为推动保定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三)发展目标。打造中国红色旅游强市、环京津红色旅游第一站,实现红色旅游产业化,使其成为推动保定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
(四)发展重点
1、打造九个综合性红色景区
(1)阜平县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对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进行重点保护,修复建设彭真旧居、政治会议旧址,丰富完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内的展陈内容;扩建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面积,增设展厅,采用现代展陈技术,复原当年战斗、工作场面;改造或拆除与旧址风貌不相协调的民居和其他建筑,扩大绿化面积,美化旧址周边的环境;在城南庄镇区增设饭店、宾馆、商店、停车场、厕所等服务设施;模拟百团大战、黄土岭战役等著名战役设计军事游戏,让游客更好的体验抗战场景。对城南庄附近的晋察冀边区政府旧址(阜平县城内阜平中学院内“大北堂”和史家寨、家北村、花山村等)、晋察冀日报社旧址及遇难烈士墓(马兰村)、阜平县烈士陵园、西下关毛泽东旧居旧址等革命遗址进行保护修缮。完成西柏坡高速公路平山—阜平段建设。整合天生桥瀑布群、云花溪谷等周边资源,构建石家庄—西柏坡—阜平—五台山旅游大通道。
(2)清苑冉庄地道战遗址景区。一是要挖掘冉庄抗日战争和地域民俗文化,丰富景区观光游览内容;二是在保护地道战旧址前提上,构建景区标志系统、建设景区游憩设施、餐饮住宿设施以及道路等基础服务设施;三是策划“战火硝烟地道战”情景再现演出活动,增加红色旅游参与性和体验性;四是依托冉庄农业资源,开发观光农业旅游,并加速完善景区基础服务设施和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将冉庄地道战旧址建成国内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景区。
(3)白洋淀红色景区。围绕白洋淀为核心,以白洋淀雁翎队抗日活动遗址(迹)为载体,深挖白洋淀雁翎队抗日历史文化,渲染淀区环境,再现当年芦苇荡中抗战和游击情境;整合区内旅游资源,组合开发,打造白洋淀雁翎队抗日文化体验、白沟购物、温泉城度假成为聚集区内三大特色旅游产品,形成以红色文化体验为主体的,生态观光、民俗体验、温泉度假等多功能相辅的红色旅游产业聚集区,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华北明珠”白洋淀的文化内涵。
(4)狼牙山红色景区。以“狼牙山五壮士”为品牌支撑,以“中国英雄山”为形象建设目标,以建设国家5A级景区为目标,以“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发展”为开发思路,推动“红色与生态、红色与休闲、红色与民俗、红色与城乡建设”的结合,打造集红色文化体验、乡村旅游、山地运动、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大旅游区,高起点、高立意、高水平打造大狼牙山旅游新格局。
(5)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景区。收集文物,充实展示内容,增设展室。进一步收集有关文物资料,充实展示内容,扩大展示面积,更新展示形式;增加两馆碑廊,展示领导人题词;增设“国际友人在中国”展室和影视厅;竖“率队东征”、“火线救护”两组群雕。完善接待设施,整治馆区环境。进一步完善基础和接待设施,增建文物库房,增加安防设施。馆区搞好净化、绿化、美化。与唐县境内的大茂山、西胜沟、青虚山等资源构建旅游网络。
(6)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景区。以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历史背景,搜集相关历史文物,丰富景区游览内容,做到“小而精”;积极与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合作,举办“五四”爱国教育活动、党员宣誓活动等,扩大纪念馆影响力,拓展专项旅游客源市场;与区内外红色旅游资源合作,线路营销。
(7)涞源黄土岭战役纪念地。建设黄土岭战役纪念馆,通过实景展示、3D成像等高科技手段展示当年战役胜利场景,重现当年击毙日军侵华高级将领阿部规秀的振奋时刻;在纪念地周边发展农业旅游及军事拓展旅游。
(8)高蠡暴动纪念地。重点将高阳的“高蠡暴动纪念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完善,并将蠡县“高蠡暴动纪念馆”展陈内容充实进来,使展出内容更为详实和完整。
(9)定州市清风店战役旧址。对罗历戎指挥所遗址按当年面貌进行整修,室内外按当年场景进行布展。
2、培育红色旅游文艺演出体系。在阜平城南庄晋察冀边区旧址景区、白洋淀红色景区、狼牙山红色景区分别培育开展红色文艺演出。继续做大做强“跟着老电影去旅行”系列项目,扩大范围,拓展宣传。
3、建设保定红色旅游餐饮购物体系。做大红色餐饮,在旅游餐饮环境、菜品制作和餐饮器具中,赋予更多红色文化元素,打造一系列反映艰苦历史的红色餐饮,使游客从饮食中感受到“原汁、原味、原生态,土生、土养、土到家”。发展农家餐饮,打造具有太行山区民俗特色的民俗餐饮体系,推进餐饮的系列化、标准化、精致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完善旅游餐饮服务设施,在接待服务中心、红色旅游城镇、景区或景点合理布局餐饮接待设施,形成不同等级、不同特色的餐饮体系。开发系列红色旅游商品,在主要红色旅游景区和红色城镇开设红色旅游商品专卖店,形成多层次、网络化的红色旅游商品购物体系。
4、大力发展红色参与体验型项目。抗日战争时期生活体验项目。遵从让游客从被动观光到主动参与体验的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从静到动、从古板到鲜活、从观光到参与体验的系列转变,构建红色旅游目的地体验参与项目体系。军事体验拓展项目,利用红色景区中的相关地形地貌建设一系列军事体验项目,包括野外行军拉练体验活动、红色军事文化体验村,军事拓展区等。民俗文化体验项目,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结合多种节庆活动,组织安排民俗文化休闲娱乐项目。
5、打造三条红色旅游黄金线路
(1)西部红色旅游专线:京津——易县狼牙山旅游区——涞源黄土岭战役纪念地——阜平城南庄红色旅游小镇——大西柏坡。 (2)中部红色旅游专线:京津——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清苑冉庄红色旅游小镇——定州市清风店战役旧址——大西柏坡。
(3)东部红色旅游专线:京津——白洋淀——高蠡暴动纪念地——沧州马本斋纪念馆景区。
二、乡村旅游专项规划
(一)发展思路。以环京津地区经济发展为契机,面向近地市场,突出资源特色,稳步提高乡村旅游景点数量,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增强乡村休闲功能,推进产业转型。以规模化、特色化的市场营销,强化乡村之间的相互联系,增进产业融合,提高乡村旅游整体知名度,带动全市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二)发展目标。打造华北原生态乡村文化体验地、环京津最佳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发展重点
1、突出资源优势,创建乡村旅游精品。充分挖掘现有的旅游资源,面向京津等周边市场需求,以特色乡村文化建设为重点,按照精细建设、规模发展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建设特色鲜明的农家乐旅馆及乡村酒店,创新乡村文化活动与旅游商品,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凸显自然生态特色,丰富乡村文化内涵。在安格庄村依托易水湖及自身长寿文化,构建农家养生餐饮体系,并带动周边村落滨湖生态餐饮接待业发展;在白洋淀做足北方水乡文化,打造宜居宜游宜休闲的水上生态村落;在苟各庄依托野三坡百里峡建设乡村俱乐部、国际驿站等,创新乡村接待形式。
2、突破薄弱环节,完善基础与服务设施。结合“三年上水平”、“新农村建设”工程,重点维修和拓宽村村通公路,使乡村之间联系更为通达;在村内外有规划地建设生态停车场和停车位;进一步改善乡村的电视、通讯、网络、供电、供水、医疗卫生条件;抓好“一池四改”(沼气池、改路、改水、改圈、改厕)工作,加强乡村旅游卫生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搞好村组道路、河道两旁、村庄周围以及农民庭院的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作,营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3、增强合作联系,打造乡村文化品牌。面向主要客源市场,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打破旅游与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之间的合作障碍,推进相似产业的地域性聚集、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延伸,构建凤凰台村满族宫廷餐饮文化、白洋淀苇荡水乡文化、狼牙山镇红色山乡文化、插箭岭和西庄铺长城文化等乡村文化品牌。打造京郊乡村特色最鲜明、品牌文化最丰富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4、面向主要市场,开展整体化特色营销。把乡村旅游纳入全市旅游整体宣传促销计划并作为主打产品和营销重点,通过电视、网络、报纸、节庆活动等方式,主动开展针对性、整体化、系列化宣传促销,展示保定乡村独特魅力。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营销,形成对主要客源市场的持久吸引力,构建保定乡村旅游整体形象。
5、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示范化发展。依照省内相关政策标准开展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工作。一是鼓励乡村旅游经营点按照《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河北省乡村旅游服务规范》、《河北省农家乡村酒店等级划分与评定》、《保定市农家旅馆旅游细微服务标准及评分表》等相关政策法规,参与乡村酒店建设与等级评定,切实做到规范化经营、标准化管理和高质量服务;二是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强化乡村旅游培训机制,建立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免费培训和绩效评价制度;三是大力建设特色景观村镇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重点扶持涿州市的义和庄、西何各庄,易县的西陵镇、东西水村、安格庄乡、紫荆关镇,涞源县的插箭岭村、西庄铺村,满城县的龙潭、柿子沟、刘家台,阜平县的朱家营村、沿台村,涞水县的苟各庄村、刘家河村、下庄村、都衙村、上庄村、松树口村、大龙门村,曲阳县的羊平镇以及顺平县龙潭湖等乡村旅游点的发展,争取到“十二五”末创建10个河北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培育5个大型农业观光园,努力实现乡村旅游上档升级。四是建立资源保护措施,保护乡村资源的传承利用;五是注重发挥乡村旅游规划的指导作用,避免乡村旅游低水平重复建设;六是在保定旅游网增设乡村旅游专题版面,增强网上查询、预订、支付、互动与行业监管功能。
第七章 旅游线路规划
一、规划思路
(一)发展多样化旅游线路。规划建设逗留型、休闲度假型旅游线路,同时建设专项旅游线路、自驾车旅游线路、无景点旅游线路等新型旅游线路等,是游客享受“旅途”即“旅游”的全新体验,目的在于留住游客。
(二)挖掘旅游线路文化内涵。以文化为主要内涵的旅游线路可替代性低、吸引力较强,保定市旅游企业应与管理机构和科研单位合作,大力发掘旅游线路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拓展保定市周游型旅游的市场,引导重要项目的沿线聚集。 (三)注重旅游线路多样化营销。利用电视、网络等最为有效的媒体作为旅游宣传促销工具,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多样化营销,提高精品旅游线路的知名度,通过旅游线路建设带动景区与城镇发展。
二、发展重点
(一)2条区内精品线路
1、西部太行山水休闲游。涞水(野三坡)→涞源(白石山)→易县(狼牙山、易水湖、清西陵)→唐县(古北岳)→阜平(天生桥旅游区)
2、保定文化休闲游。保定市区→清苑(冉庄地道战遗址)→曲阳(北岳庙)→唐县(唐尧文化园)→顺平(腰山王氏庄园)→满城(汉墓)→安新(白洋淀)→白沟新城(购物、温泉)→雄县(温泉)→涿州(影视城)
(二)3条跨区精品线路
1、京津→安新(白洋淀)→保定市区→清苑(冉庄地道战遗址)→唐县(古北岳)→阜平(城南庄、天生桥)→山西(五台山、平遥古城)
2、京津→涿州(影视城)→白沟新城(购物、温泉)→雄县(温泉)→安新(白洋淀)→保定市区→清苑(地道战遗址)→定州(文博城)→石家庄(正定、赵州桥、大西柏坡)→邢台(太行峡谷群)→邯郸
3、石家庄→保定市区(总督府、莲花池)→易县(狼牙山、易水湖、清西陵)→涞水(野三坡)→涞源(白石山)→蔚县→张家口→宣化—北京
(三)4条专项旅游线路
1、“跟着老电影去旅行”红色旅游专线。继续推出“跟着老电影去旅行”红色旅游线路,将保定更多的红色旅游景点串联起来,打造白洋淀国家红色旅游区→清苑冉庄地道战遗址→易县狼牙山国家红色旅游区→涞源王二小纪念地→击毙阿布规秀遗址→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阜平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的红色旅游专线。
2、休闲购物旅游专线。依托专项购物基地,开设多条通往白沟(国际小商品城)、雄县(古玩城)、容城(国际服装产业园)、蠡县(皮毛市场)、安国(安国中医药养生文化产业园)、曲阳(雕塑文化产业园、定瓷文化产业园)、易县(易砚文化产业园)等各大专项市场的旅游购物专线。
3、康体健身旅游专线。涿州(高尔夫运动基地)→白沟新城(温泉疗养)→保定市区(餐饮、住宿、休闲)→安国(中医药保健养生)qwD设备管理技术资源网 4、“一园一陵”世界级资源旅游专线。推出世界地质公园(白石山、野三坡)→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的旅游专线,其中包含“白石山、野三坡”的地质科普旅游专线。
第八章 旅游要素规划
一、旅游餐饮规划
(一)发展思路。我国餐饮业发展迅速,餐饮业营业额已连续18年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保定素有“厨师摇篮,美食之乡”的美誉,饮食文化底蕴深厚。紧抓餐饮这一优势与核心,弘扬“冀菜-直隶官府菜”等传统食品制作工艺,开展保定美食系列品牌建设,形成酒店餐饮、社会餐饮、特色餐饮相结合,融美食、文娱、休闲于一体的旅游餐饮服务体系,全面提高餐饮业的卫生环境及服务质量水平。
(二)发展重点
1、打响“冀菜-直隶官府菜”品牌。作为中国首家申遗成功的餐饮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继续做大做强“冀菜·直隶官府菜”文化品牌。在召开文化推介会的同时,举办一年一届的“冀菜-直隶官府菜饮食旅游文化节”,邀请世界各地餐饮界名人来此交流品尝,并举办冀菜技艺大赛和冀菜文化研讨会,宣传冀菜品牌、弘扬冀菜文化,争取早日将冀菜打造为全国第九大菜系。
2、深入发掘保定民间饮食文化,提升中低档次餐饮业质量。开展全市民间饮食文化资源普查工作,深入挖掘民间餐饮文化底蕴,策划举办“保定餐饮旅游文化节”活动,培育“保定小吃”品牌。
3、建立旅游餐饮保障系统。加强社会餐饮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完善和落实旅游餐饮卫生和服务标准,营造舒适、优雅的餐饮环境;强化旅游餐饮行业制度建设,设置安全的卫生检查机制,建立旅游餐饮保障系统;针对乡村旅馆、农家饭店等建立乡村旅游餐饮保障标准与检查体系;建立旅游餐饮业评星制度;印发《保定市餐饮指南》。
4、培育一批餐饮品牌企业和餐饮文化街区。培育10家餐饮品牌企业,使其成为保定市旅游餐饮业的龙头,建设完善一批代表冀菜饮食文化形象的“知名度高、特色性强、服务好、实力强”的餐饮品牌店,以点带面提升保定市旅游餐饮整体水平;建设一批特色美食街,以保定民间小吃为主,选择在重要景区、旅游服务城镇、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因地制宜,统一风格,集中管理,建设特色鲜明、相对固定的餐饮基地;开展配套服务活动,在重点餐饮基地建设中,完善周边旅游购物街、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并举办形式多样的餐饮相关活动,增强全市旅游餐饮业文化氛围。 二、旅游住宿规划
(一)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和推进高档次宾馆投资建设,创建35家星级宾馆,组建或引入2-3个大型旅游饭店集团。逐步提高三星级以上酒店的比例。进一步丰富特色旅游住宿类型,培育新型的旅游住宿方式。
保定市区:兼顾旅游接待与政务接待需求,建设好以中高档酒店为主的住宿接待设施。到2015年,争取建成五星级酒店3-5家,四星级酒店10家,三星级酒店15家。
其他各县(市)及旅游小镇:以酒店、宾馆为主要接待形式,以县城和重点景区为集中分布区域,做好高、中、低档酒店的合理配置和区域布局。到2015年,涿州市、白沟新城、易县县城、涞源县城等重要旅游节点城市(县城)至少各建设1家五星级酒店,其它各县(市)及旅游小镇至少各建设一家4星级酒店。
(二)发展重点
1、加强对住宿业的引导与宏观调控。加强旅游饭店改革,不断提高旅游饭店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高规模效益和整体接待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大饭店行业整合力度,促进饭店行业转型升级。重点加强对在建饭店档次、结构、类型等的专业指导和监控,形成饭店业多层次、多类型、高效益的结构。一是按总量控制、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对在建、拟建饭店档次、体量和布局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二是立足实际需要,合理调整旅游饭店结构,在旅游热点地区适度发展高星级旅游饭店;对于大量低星级旅游饭店,其建设发展重点是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加强科学管理和服务设施建设,提升饭店档次和服务水平,将其逐步改造成为符合国际标准的经济型饭店;把社会旅馆、家庭旅馆纳入旅游业规范化管理。
2、丰富住宿业类别。按多元化市场需求,引导旅游住宿业与保定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实现旅游饭店的主题化经营,大力引导特色鲜明、定位差异化的观光型酒店、度假型酒店、会议型酒店、商务型酒店等建设,形成多种主题酒店系列。积极发展低星级旅游饭店和经济型酒店,适度发展中档饭店,鼓励建设“农家乐”家庭旅馆、汽车旅馆、青年旅馆、露营木屋帐篷等经济型、家庭型旅馆,逐步发展商务、假日、新婚、汽车、郊野等专业型特色旅馆及营地,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增强散客自助旅游服务功能。
3、注重住宿业文化建设与规范管理。引导企业精心设计酒店环境,打造主题文化酒店,体现地方特色文化;根据企业自身角色定位和特色,建立企业文化,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服务水平;加强住宿业信息化管理,建立入住档案,提供个性化、贴心式管理和服务;加强住宿业的培训与指导,促进相关服务设施的配套。
4、倡导低碳节能饭店建设。借助打造“中国电谷”的机遇,将光伏、风电等低碳新能源融入酒店建设,推广环保节能型设备改造,倡导建设2-3家低碳酒店,建立智能型管理系统;开展节约型消费,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加强绿色植物种植;统一建筑材料标准,杜绝使用辐射性强、危害人身健康的建筑材料;精心设计、营造环保温馨的住宿环境。
5、加强旅游住宿业品牌化建设。加强饭店企业集团化整合,将各级政府和部门所属饭店企业进行政企脱钩,以优势企业为核心,整合相关饭店企业资源,引入国内外投资者,进行资产重组,组建2-3个旅游饭店集团。加强饭店企业连锁化整合,借助资金实力,以系统为单元组成连锁化旅游饭店集团。鼓励和支持业绩优良的饭店企业横向连锁化发展,利用品牌优势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整体收购、控股兼并、参股经营、品牌注入、租赁、承包、联营等多种形式的连锁化整合。吸引国内外知名饭店连锁集团进入保定市,实施收购、兼并、特许授权、品牌注入及租赁、承包、联营等多种形式对保定市饭店企业进行整合,组建旅游饭店集团。
三、旅游购物规划
(一)发展思路。建设保定市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建设白沟新城、曲阳、安国等10家大型旅游商品购物基地,打造3处4A级、7处3A级旅游购物景区。按照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的知名度,生产适销对路、效益高的旅游商品,争创名牌,加快旅游商品产供销一体化步伐。完善购物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购物基地的A级景区评选工作。
(二)发展重点
1、成立保定市旅游商品研发中心。研发中心实行企业化运作,负责全市旅游商品的调研、设计、生产、销售等相关事宜。
2、建设大型旅游购物场所。建设10家大型专业化旅游购物市场,白沟镇、易县县城、曲阳县城、安国县城、容城县城各建设1家,其余5家在其他县(市)择优选取。
3、打造A级旅游购物景区。以《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为标准,加快旅游购物市场与基地标准化建设,积极推动A级旅游购物景区评选工作。到2015年,打造3处4A、7处3A级旅游购物景区。 依托自身旅游商品与区位优势,完善各旅游购物基地的交通建设,提高景区的通达性;提高卫生、环境质量,完善引导标识系统,提升旅游购物环境;加快建设餐饮、住宿、娱乐等设施建设,加强景区管理,形成功能完善、环境一流的旅游购物景区。争取在白沟打造1处4A(国际商贸城)、2处3A(箱包交易城、服装城)级旅游购物景区,在安国、曲阳各打造1处4A级旅游购物景区,在雄县、容城、蠡县、易县各建一处3A级旅游购物景区。
4、培育旅游商品系列。(1)民间传统工艺品系列:保定铁球、安新苇编画、曲阳石雕和定瓷、易水砚、易县绞胎陶瓷、顺平桃木剑、雄县黑陶等。(2)文物复制品系列:包括满城汉墓出土文物复制品(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朱雀衔环杯)、易县燕下都出土文物复制品(战国立凤蟠龙纹铜铺首)、历史文物复制品以及历代古钱币、名人字画、石碑石刻等。(3)特色旅游商品系列:白沟国际商贸城、安国东方药都、曲阳东方石雕城、容城服装城、雄县古玩城、蠡县留史皮毛城、高阳纺织商贸城、定州绿色蔬菜市场、徐水白塔铺蔬菜果品批发市场、满城草莓市场、雄县塑料市场、望都辣椒市场,以及徐水刘伶醉酒厂、定州黄家葡萄酒庄等,都是特色旅游商品发展的基础。(4)地方土特产品系列:保定槐茂酱菜、高碑店豆腐丝、满城草莓、雪桃与红岗山桃、易县磨盘柿、定州葡萄、阜平大枣等及以此为原料的加工系列产品。(5)旅游纪念品系列:满城汉墓、保定莲花池、直隶总督府、白石山和野三坡世界地质公园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纪念品及纪念币、纪念章、纪念邮票、纪念册等,还包括红色旅游纪念品(革命时期生活与生产用具、武器品等)。(6)旅游日用品:旅游鞋、太阳帽、防寒服、太阳镜、矿泉水、方便食品、户外运动专用器材等。
5、培育旅游产业链重点产品。利用低碳、节能、科技等产业优势,在开展工业观光活动以外,加强企业对旅游装备产品支持。以长城汽车为核心,对房车市场与营地建设进行引导与培育。
四、旅游节庆及娱乐活动规划
(一)发展思路。根据市场需求,突出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开发出一批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文化娱乐休闲产品,针对过夜游客开发一批“夜游”产品,在高消费者聚集地建设高档次休闲娱乐设施,满足多层次旅游活动需求。
(二)发展重点 1、培育3台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在白石山旅游小镇、狼牙山、易水湖、白洋淀、城南庄、保定市区选择性培育3台大型实景演出,如在白石山旅游小镇策划“太行魂”、白洋淀策划“水乡情”、狼牙山策划“狼山竞秀、燕赵英雄”等。
2、组织一系列民俗节庆活动。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结合当地节庆活动(正月涿州花灯节;三月野三坡开山节;四月顺平桃花节;五月满城滑翔节、狼牙山山花节;七月白洋淀荷花节;九月白沟箱包节、曲阳雕刻节;十月满城柿子节等),组织安排民俗文化浓厚的休闲娱乐项目。依托丰富的餐饮文化,每年举办“冀菜-直隶官府菜饮食旅游文化节”、“保定餐饮旅游文化节”以及冀菜技艺大赛、冀菜文化研讨会等活动,挖掘保定民间特色小吃。
3、开展一系列小型民俗文艺表演活动。深入挖掘保定地方戏剧、曲艺等丰富多彩,如徐水舞狮、涿州皮影、满城寸跷、保定老调、雄县鹰爪翻子拳、定州唢呐艺术、冀中笙管乐(雄县、易县、安新、定州)、涞水南高洛古乐、易县龙舞等,开设保定地方特色演艺剧场,丰富游客的休闲娱乐生活。
4、策划一系列运动健身活动。依托景区、节点城市(镇)、服务区等策划一批以运动健身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如在保定市区每年10月举办中国保定敬老健身节;涿州主要面对高端服务对象马术俱乐部,策划以马术表演、马术训练、马术比赛为主的现代马术运动;依托白洋淀、易水湖等湖泊水体,设置游艇、水上摩托艇、垂钓平台等娱乐设施,开展划船、游泳等项目;整理自然场地,设置全地形车赛道,开展赛车娱乐活动;依托白洋淀温泉城的地热温泉资源,开展温泉康体理疗活动等;在狼牙山每年举办狼牙山登山节。
五、旅行社规划
(一)发展思路。深入贯彻相关法规和国家标准,提高旅行社的行业规范管理水平,加强检查和监督,促进旅行社合法、诚信经营,优化业内市场竞争秩序。通过实施名牌战略,鼓励外资、合资旅行社和控股旅行社的建设,从政策上引导和推动旅行社的集团化、网络化和专业化发展,提高旅行社的国内竞争力。加强导游素质、业务、技能培训和管理考核,促进导游规范化服务。
(二)发展重点
1、构建完善旅行社经营体系。通过企业兼并、并购、合作、合资和特许经营等方式,调整旅行社组织结构,逐步形成由旅行批发商、经营商、代理商、门市部相配套的旅行社网络体系,大力培植开发和经营特种产品的专业旅行社,建立旅行社分工体系。积极扶持中小型旅行社向经营专业化、市场专门化、服务细微化的方向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服务协作网络,建立与大型旅游集团的网络服务协作关系。
2、培育大型品牌旅行社企业集团。加快国有旅行社改制转型的步伐,大力推动企业的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以大型绩优旅行社为核心,推进集团化整合。加大对现有旅行社企业进行整合的力度,鼓励以旅行社企业为基础组建旅行社集团,并选择3-5家旅行社作为核心企业进行培育,创建1家全国百强旅行社。
鼓励旅行社跨行业和跨地区兼并、重组,积极引进大资本、高技术、高管理水平的国内外旅行社企业集团,与旅行社进行多种形式合作,培育一批具有本土背景和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战略性旅行社企业集团。
鼓励旅行社企业、接待饭店和旅游景点结合,培育以骨干旅行社为主体、具有品牌优势、开展跨区域经营的旅行社企业集团,兼营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商店娱乐、景区(点),成为综合性旅游企业集团。
通过发挥旅行社企业集团在企业管理、品牌建设、资本运作、市场开发、旅行社专业技术和专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全市性、区域性、全国性的网络化规模经营。
研究探索旅行社批零体系,鼓励旅行社分工合作,开发细分市场,形成专业化旅行社或线路专营旅行社,具备条件的可设立专业子公司。
3、加强导游队伍建设。积极完善导游管理体系,强化教育培训,实施导游服务标准化,全面提升导游队伍整体建设水平。努力在完善导游薪酬制度、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和导游执业激励机制上取得新突破,在导游教育培训上不断推出新举措,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诚信敬业、素质较高、服务热情的窗口型服务队伍。
加强旅行社导游队伍建设。督促指导旅行社转换用人机制,健全用人制度,推行岗位管理制度;完善旅行社和导游计分考核制度,继续实行旅行社及其从业人员计分考核制度,开展保定市导游员星级评定工作;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加强导游执业的规章制度建设,完善导游服务标准化体系,认真实施《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导游服务规范》,强化导游年审考核制度;推广导游社会评价制度,逐步完善导游信誉档案和服务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开发导游网络管理系统,将导游基本信息、带团情况、违规、奖惩情况等进行公示,接受旅游行业和社会的监督。
抓实导游队伍教育培训。以“体现个人素质、推介旅游资源、展示保定魅力”为主题,强化导游思想教育。持续开展微笑服务、贴心服务、细微服务等系列活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要建立完善导游培训机构,制定导游年度培训计划;鼓励导游申请报考中高级技术职称,对取得中、高级职称的导游,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逐步提升导游队伍中、高级职称及外语导游的比例。
4、推进旅行社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发挥旅行社协会在推进诚信建设中的作用。不断完善旅行社协会功能,推进协会改革成为行业化组织,制定相关诚信培训、宣传监督、信息公布、失信惩戒和守信奖励等制度。
六、旅游交通规划
(一)发展思路。加快京石、保津、京涿等铁路,张石、张涿、荣乌、平山至阜平、曲阳至涞源等高速公路,京白路、白洋淀大道、白石山旅游公路、野三坡旅游公路等旅游专线公路的建设与提升,推进5A景区通高速、4A景区通一级公路、重点旅游景区开通旅游公交车目标实现,完善旅游公交网络,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建设市域内部由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旅游专线公路构成的旅游交通主干道及通往景区、景点的支线公路组成的交通网络;建设河北省首个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旅游绿道网络——保定市旅游绿道网;改进提升景区内部车行、步游交通状况。
(二)发展重点
1、公路
(1)高速公路。完善“三横四纵一环三通道”的高速公路网络,主要包括:张石高速(曲阳向北直通涞源);保定(博野、安国)—衡水(安平、衡水市)高速;北京—三坡镇—涞源—阜平—平山高速;沿山高速(张家口—涞源—阜平—平山)。
(2)旅游专线公路(旅游风景道)。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保定市旅游专线公路:涞易涞境内112国道;北京至白沟一级公路;白沟至白洋淀温泉城旅游大道;保定市区至安新旅游大道(白洋淀旅游大道);保定市区至满城(连山大道);涞源县城—白石山旅游小镇;易县县城—清西陵—易水湖—狼牙山—满城县城(易水湖至狼牙山段作为张石、荣乌高速的连接线);紫荆关—三坡镇;安国—定州—曲阳—阜平;唐县军城镇至大茂山旅游公路;保阜公路至曲阳虎山旅游专线。
(3)旅游绿道。建设河北省首个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旅游绿道网络—保定市旅游绿道网,郊野绿道由绿化带-自行车道-服务区组成,路宽2米左右;城镇绿道由绿化带-步行道-自行车道-服务区组成,路宽4米左右。规划前期建设5条:十渡—野三坡—紫荆关的拒马河谷绿道;易县县城—清西陵—易水湖—狼牙山;涞源县城—白石山旅游小镇;白沟—白洋淀温泉城;保定市区环城绿道。 (4)旅游公交网。在京石客运专线的涿州站、保定站、定州站和津保城际铁路的白沟站所在县城(市、镇区),设立一级游客集散中心。在白石山旅游小镇、野三坡旅游小镇、狼牙山旅游小镇、唐县县城、曲阳县城、安国县城、易县县城设二级游客集散中心。一级、二级游客集散中心与各景区三者之间利用旅游公交对接,使散客方便快捷地到达各旅游景区。积极与北京协商,利用涿州市、三坡镇的游客集散中心对接北京公交车,使北京游客以更为低廉的出行成本游览保定;开通天津到白沟、白洋淀的旅游专线公交,天津游客可通过白沟旅游集散中心换乘旅游公交通达各景区。
(5)旅游环线。依托完善的高速公路网和丰富的资源条件,全市形成四大旅游环线。西北旅游环线:依托张石高速—张涿高速—沿山高速—荣乌高速围成。主要串联保定市区—满城—易县—涞水—涞源的重要景区。西南旅游环线:依托张石高速—荣乌高速—沿山高速—保阜高速。主要串联易县—涞源—阜平—曲阳—唐县—顺平—满城—保定市区的重要景区。东北环线:依托京港澳高速—廊涿高速—津保高速。主要串联保定市区—徐水—定兴—涿州—高碑店—白沟—雄县—安新的重要景区。东南环线:依托京港澳高速—保沧高速—大广高速。主要串联保定市区—清苑—高阳—蠡县—博野—安国—定州—望都的主要景区。
2、铁路。积极推动保(定)大(新)(远期至内蒙准格尔)、高(碑店)易(县)铁路经清西陵西延至紫荆关,连接京原铁路等工程的建设;积极与北京协商,争取早日开通北京至涿州的轻轨。
3、水运。继续完善白洋淀水上交通游览线路,完善安新、白洋淀温泉城旅游码头。开通易水湖水上游览线路。在白洋淀、易水湖等重要水体景区发展游艇旅游。
4、特种交通。建设空中旅游观光体系。在白洋淀、易水湖等地区建设小型观光机场,依托航空培训学校以及直升机、超轻型飞机、水上轻型飞机、热气球、动力伞、滑翔伞等专业设备,主要开展重点景区的空中观光活动。qwD设备管理技术资源网
在相关景区内积极发展电瓶车、自行车等无污染、低能耗的交通工具;在不影响生态及景观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山地景区考虑配置缆车设施;对山区河道进行考察,在适宜区段开展面向大众的漂流活动。
第九章 旅游服务体系规划
一、旅游城镇规划
(一)建设原则 1、树立旅游城镇建设的理念。强化旅游意识,把旅游开发理念溶于城镇整体建设之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入城主干道等级,优化城镇景观环境,建立城镇旅游示范街区,大力改善内外交通和提高旅游接待能力,营造城镇最佳投资环境和最宜人的居住环境,提升游客满意度。
2、挖掘特色文化内涵,塑造城镇品牌形象。进一步着力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以城镇知名度和良好形象吸引投资、旅游和消费,进而与旅游景区形成互动和融合,形成共同发展的大格局。
3、大力发展城镇“夜经济”。建设一批特色商业街、品牌夜市、旅游美食城、旅游购物市场、民俗娱乐广场和娱乐设施,利用城镇水系、广场、市场等,结合各地不同的餐饮文化、购物商品开展文化休闲娱乐活动,如水上夜游、文化休闲、夜市小吃、夜市购物等活动,搞活城镇休闲环境,大力发展城镇“夜经济”。
4、提升全民素质。加强宣传教育,规范居民行为,培树文明、开放与现代化意识,大力营造顺畅有序、热情好客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发展思路。顺应现代城镇发展趋势,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结合城市化、三年上水平、新民居建设,以游客与当地居民满意度为目标,努力打造一系列旅游城镇,形成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三级旅游城镇体系,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以城促旅、以城兴业,将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有效结合,促进区域经济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提升全市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
(三)发展重点。结合区位条件、旅游发展水平、旅游需求等方面的条件,“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市、县和乡镇三级节点。
1、旅游城市。积极推动保定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推进涿州市创建“旅游节点城市”。
实施标准化建设。依照“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休闲城市评价标准体系”、“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的相关要求积极实施城区亮化、美化工程,改善景观环境。
营造文化休闲氛围。以“城市即旅游目的地、文化、休闲”为理念,挖掘自身特色文化,注重保护和继承,营造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文化休闲氛围。以“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为构想,以历史保定和现代保定和谐共生为目标,通过水系建设、绿地建设、遗产保护和恢复、环境美化等措施,再现老城区古城历史风貌;深入挖掘直隶官府菜等传统餐饮文化,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娱、体育项目,提高文化休闲氛围和体验品质;修缮和保护涿州历史文化遗产,建设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街区。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将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入城主干道等级,提升高速公路出入口至节点城镇公路等级水平,提升节点城镇至各旅游景区的公路等级,优化旅游交通;健全垃圾处理、转运体系,保持街道环境卫生,保持大气与水体清洁;依托游客集散中心、咨询中心、停车场建立三星级以上旅游厕所;保持城区总体外观干净、整洁、风貌统一,建筑、装饰、绿化、美化突出当地文化特色,杜绝私搭乱建现象,优化城市景观环境,建立城市旅游示范街区,大力改善内外交通,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旅游服务水平,营造城市最佳投资环境和最宜人的居住环境,提升游客满意度。
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根据城市的不同性质,建设不同档次、功能的宾馆饭店,包括星级酒店、主题度假酒店、经济酒店、自驾车营地等;在城市主要出入通道附近或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旅游咨询服务站点,形成“旅游咨询+公共厕所+加油站+停车场+购物商店”的固定模式,主要提供自驾车服务调度、旅游信息咨询、旅游宣传、旅游预订、休闲餐饮、票务服务等。
提升旅游形象。大力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以城市知名度和良好形象吸引投资、旅游和消费,进而与旅游景区形成互动和融合。积极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加大宣传力度,全方位提升旅游形象。
“十二五”期间保定市各旅游城市发展方向
序号
1
2
名称
保定市区
涿州市区
主要发展方向
建设国家级古城旅游综合体,建立水景体系,将保定市区建设成为保定市的旅游龙头区域,争创“中国最佳餐饮旅游城市”和“国内热点旅游目的地”。
修缮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建设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街区,依托周边景区和与北京的便利交通,建设京南旅游集散中心。
2、旅游节点城镇。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易县县城、涞源县城、安新县城、曲阳县城、唐县县城、白沟镇、野三坡镇、白石山镇、狼牙山镇、西陵镇、城南庄镇、冉庄镇12个“旅游型小城镇”或“特色景观村镇”的创建工作,完善全市旅游服务接待体系。
加强政府主导。强化旅游小镇开发建设中政府的引导和服务职能,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调动企业参与开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坚持保护性开发。立足实际,高立意、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按照统一科学的规划来指导、统领旅游小镇建设,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分阶段地有序推进。要把开发与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特色资源的永续利用。
提升城镇接待服务功能。要科学规划、完善功能、改善环境,加快县城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商业街区、城中村改造建设,每个县城或节点城镇要建设一条样板街、一条夜景精品景观线、一条特色街区、一个综合性公园、一批景观绿地,适度开发星级酒店、旅游经济型酒店和产权式度假型酒店,提高县城和景区旅游餐饮住宿服务水平,做强、做优、做活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努力建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县城,实现旅游小镇建设和产业培育的有机结合、互为促进。
“十二五”期间保定市各旅游节点城镇发展方向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名称
涞源县城
易县县城
安新县城
曲阳县城
唐县县城
白沟镇
野三坡镇
白石山镇
狼牙山镇
西陵镇
城南庄镇
冉庄镇
主要发展方向
以“城市湿地”的打造为核心,建设滨湖新区,提升涞源县城总体形象。
以易水砚文化产业园的建设为龙头,以易水河滨河地带、荆轲公园为核心,配套旅游接待设施,提升县城整体水平,形成县旅游中心区域。
以旅游接待为主体,成为白洋淀的旅游接待中心。
以古北岳文化、石雕文化为中心,建设以古北岳庙为中心的旅游节点城市。
实施山水进程,加快建设县城大水系景观和北部绿色生态旅游区,构建“青绿交映,山水相融”的城市环境体系。
利用自身的商品批发优势,大力发展购物旅游。
提升改造现有旅游接待设施,打造中国山水度假名镇。
打造为河北省最佳旅游综合体,环京津重要的总部经济落脚点,冀晋蒙交界最佳旅行大本营。
依托狼牙山,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接待,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品质、扩大规模;并进一步巩固发展中凯酒店,完善功能。
依托清西陵,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满家乐”乡村风情游,理顺管理体制。
依托纪念馆,完善配套项目的建设,扩大宣传,争取纳入西柏坡、天生桥、五台山省内外热点旅游线路。
理顺管理体制,形成大旅游格局
二、游客服务中心规划
(一)发展思路。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标准化建设为目标,提高旅游服务水平,营造一流的旅游环境,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链条,规划建设10个一级、50个二级、20个三级游客服务中心,提升旅游信息化服务,形成分布广泛、功能齐全的游客服务中心体系,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
(二)发展重点
1、一级游客服务中心。在保定市区、安国、涿州、容城、雄县、白沟新城、涞水、涞源、易县、定州等各建一处游客服务中心。
一级游客服务中心作为游客进入各市县的第一通道,要体现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的特点,有游客中心、住宿、交通中转、饮食、购物、通讯、休息、卫生、停车场、租车、购物等旅游服务接待设施;设置旅游公共信息咨询、旅游产品研发、旅游纪念品研发展示、游客集散、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等服务项目;整合本区域旅游资源,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减少中间环节,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2、二级游客服务中心。在各旅游景区或旅游节点城镇建设游客服务中心。主体建筑风格有特色,符合景区主题;建筑外观(造型、色调、材料等)与景观相协调;突出绿色、低碳、环保理念;建筑物周边形成相应缓冲区,景观与环境美化措施多样,环境氛围优良。4A级(含)以上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面积应达到100㎡以上;1A至3A级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面积应达到50㎡以上。功能包括:景区介绍、旅游咨询、游程信息、导游、休息、通讯、邮电、便民服务、景区形象展示、投诉处理和安全提示等功能;有条件的提供医疗救护服务;各功能区进行合理划分,做到互不影响。
游客中心设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利用触摸式电脑,查询景区资源、游览线路、游览活动、天气预报等信息;提供上网服务,有条件的应建立网上虚拟景区游览系统;为各旅行社、酒店及旅游景区(点)设服务窗口,为游客提供各种旅游宣传资料;根据需要设置不同规模停车场。
3、三级游客服务中心。在北京、天津各设一个保定市游客服务中心。面向京津市场,加大旅游宣传和营销力度,在京、津的游客集散中心建立保定市游客服务中心,成为展示保定的窗口。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具有信息咨询、宣传、导引等功能;定期举办保定旅游推介会、旅游宣传活动,推出精品路线,提高保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强与交通部门的合作,加快高速公路服务区升级改造,在原来服务区基础上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完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餐饮休息、休闲购物等功能,以及停车场、加油站、厕所等基础设施。 三、旅游道路引导系统规划
(一)发展思路。建设和完善全市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各主要交通要道及到景区(点)的旅游公路的旅游道路标识系统,以及旅游景区、旅游集散地的导引系统,实现多种旅游公共信息的多语种表达,提高全市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进一步完善保定市旅游功能。
(二)发展重点
1、旅游道路标识系统建设。市旅游局积极与财政局、交通局沟通,共同实施保定市旅游道路标识系统建设,在全市建设旅游道路引导系统和相应配套设施。
旅游道路标识系统布局应以高速公路主干线和相关的国道、省道为骨架,以道路出入口和接驳处为重点,以涿州、白沟新城、保定市区、定州、涞源、涞水、易县等旅游集散地为中心。旅游道路标识系统建设要以完善旅游交通标志、标牌为主,提供中英文字说明,尤其是在各主要交通干道和自驾车旅游热线上,设置多语种的电子指引标志;在各口岸、交通站点、高速公路服务区及各主要交通要道上的加油站等处,设立便于游客查询的旅游告示牌(如导游图等),方便自驾车游客。
2、旅游景区标识系统建设。建立健全景区标识标牌系统,实现安全标志、景区介绍标牌、游览图、导览图、导引标志等公共信息图形的多语种表达,保证标牌用词准确,表达规范;开展游览标志的景观化建设,使标识标牌布局合理、美观醒目;利用高新科技向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建立面向游客的电子导游系统,在提供多种讲解语音的同时,增设语音指路、导游图与语音同步显示功能。
3、游客集散地导引系统建设。在保定市区、各县(市)等游客集散地建设旅游导引系统,主要设置在保定市区的火车站、汽车站、各大星级宾馆和旅游公交换乘站,以及保定各县(市)汽车站、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首都国际机场等地。导引系统应有专门办公服务场地,提供导游地图、景区资料、电子导游、图书等形式,并提供中、英、日、韩、俄语种服务。
四、旅游自驾车服务体系规划
(一)发展思路。以高速公路和高等级旅游主干道为纽带,以保定市知名旅游景区为依托,加强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精品线路结合,按照分级建设,网络化布局的原则,以网式结构向四周发散延伸布局自驾车旅游线路,为自驾车游客随时提供加油、住宿、汽车修理、旅游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将自驾车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为保定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二)发展重点
1、自驾车营地服务体系。地址所在地区域自然环境良好,景观资源天然可塑;土地延伸价值良好,具有项目后期的可操作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空间。初步选定以下景区作为自驾车营地试验点:白石山、野三坡、易水湖、狼牙山、天生桥、白洋淀、大茂山等。到2015年,规划建设7-10个自驾车营地。qwD设备管理技术资源网
自驾车营地运营实行连锁经营和实行全市自驾车“一卡通”电子网络化管理。功能包括行政管理、游客服务、商业购物、餐饮、住宿、主题娱乐等。包括停车位、管理中心、小型旅馆、冲凉房、超市、餐厅、酒吧等;在住宿方面,可以提供帐篷、木屋等野营住宿设备。并为自驾车旅游者提供攀岩、滑草、全地形车、划船、垂钓、烧烤等休闲娱乐活动。
2、汽车旅馆服务体系。考虑距离分布、交通流量、中心城镇、道路交叉口等因素,以沿途加油站、小城镇、景区、城市郊区、高速公路和国道、省道为依托。到2015年,规划建设15-20个汽车旅馆。
保定汽车旅馆建设实施星级评定,控制在1—3级之间。突出自身特色服务,有较大的停车场、加油站及汽车维修、自动售货机等,提供住宿餐饮服务。
按统一标准进行改造,或通过招商引资新建一批达到国家标准的汽车旅馆。使用保定旅游统一标识,实现统一规范、统一价格、统一促销,公布等级、收费标准和投诉电话等。以方便、卫生、廉价、安全、简单为主要服务内容。
3、汽车租赁服务体系。采取多种融资形式培育大型汽车租赁企业,通过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成功的经营运作模式和技术(如特许连锁经营模式,全球预订系统和全套的过程管理技术),按国际租赁行业标准规范运作,并在各旅游县及游客集散中心设立分公司,建立汽车租赁网点体系,为游客提供送车上门、异地还车服务。
4、自驾车救援体系。建立由各级旅游部门牵头,以公安、交通等部门为主的旅游安全保障救援中心,应急处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出现的车辆抛锚等故障,加强交通安全现场检查,并提供更多、更加及时、便捷的交通安全救援服务。推动建立覆盖面广、反应及时有效的应急呼叫与救援系统;建立相应的自驾游保险体系,保险公司要加强自驾游意外险产品的开发与营销,为自驾游旅游者提供意外伤害及医疗、交通工具意外、游艺项目意外等各种意外风险保障。
本文发布于:2023-12-12 10:22: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13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保定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保定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