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草原常见植物(东北)

更新时间:2025-02-24 20:00:06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9日发(作者:value500)

Unian的山丹丹花

科学分类: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单子叶植物纲 Liliopsida

目: 百合目 Liliales

科: 百合科 Liliaceae

属: 百合属 Lilium

属百合科,多年生长的球根花卉,成年种球开花8至12朵,花期为6月中旬到9月中旬,多在黄土高原的阴坡上与杂草伴生。因其花色鲜红、生命力极强受到人们的喜爱。山丹丹长一年,多开一朵花。你看,十三朵。是草本植物,单株单蕾,每株四、五片花瓣,整棵植物的形状有点像蒲公英,但绿色的部分没有蒲公英那么多,那么密。

野百合

分类:蝶形花科(或豆科蝶形花亚科),野百合属。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100厘米,被紧贴稍长的毛,毛略粗糙。

生境:生于山坡草地、路旁或灌木丛中。

分布: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东、华南以及西南各地。

用途:全草入药,有散积、消肿的功效,近来还用作抗癌药。清热,利湿,解毒。治痢疾,疮疖,小儿疳积。近试用于治疗癌症。

药理研究证明,百合有升高血细胞的作用,因此对多种癌症都有较好的疗效。风寒外感者忌用。临床试用于皮肤癌及子宫癌有较好的疗效,对白血病亦有一定效果。此生物碱为双稠吡咯啶类,其抗癌作用与烷化剂相似。

开发前景:在园林园艺上:野百合花朵洁白、芳香,可以将它种植于假山、林苑、庭院中,主要用以布置自然式的风景。在植物园可以作为品种收藏保存。还可以将其矮化作盆花等等。

线叶菊

主要是东北、内蒙古地区

生物生态特征

线叶菊是多年生轴根牧草。它在我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5月中、下旬开始萌动,7月开花,8月上旬果实成熟。9月中、下旬霜冻来临,瘦果脱落,叶片变红,植株开始枯萎。根系不发达。在山地及丘陵石质地上,主根仅可伸入土中30厘米左右,侧根较发达。线叶菊属于温带耐寒的中早生多年生草本,性喜湿润,能耐寒冷,为山地草原的重要建群种。在森林草原地带,线叶菊草原是分布广泛的优势群系,见于低山丘陵坡地的上部及顶部;在典型草原地带则限于海拔较高的山地及丘陵上部。线叶菊的自然更新主要靠种子繁殖,通常于7—8月份雨季到来后出现大量线叶菊幼苗,但保存率很低,绝大多数幼苗越冬之前死亡。个体发育十分缓慢,一般在15—20年后,才首次开花结实。据报道,线叶菊的寿命最长可达130年以上。

饲用价值线叶菊为中等或劣等饲用植物。青鲜状态一般不为家畜所采食。当秋季霜冻后,植株变成红色或暗褐色时,马、羊才开始采食。冬季和早春家畜也不乐食。枯草期的茎叶非常脆弱,易于折碎,因而不宜调制干草利用,利用率较低。植株质地较粗糙,营养价值

1 低劣,在营养期内虽含有较多的粗蛋白质,粗纤维含量也低,但因适口性差,显得品质低劣。霜后,植株呈红色时,适口性才有所改善。

柳兰

柳兰为柳叶菜科、柳兰属多年生草本。茎高1米,直立,常不分枝。叶互生,披针形,无叶柄。总状花序顶生,伸 长,花大,花瓣红紫或淡红色。蒴果圆柱形,长7~10cm,密被白色柔毛;种子多数,顶端具1簇白色种缨,长1.5cm。花期6~8月,果期9~10月。花穗长,色鲜艳,是理想的夏季花卉、花境背景材料。

柳兰-分布习性

1. 柳兰原产北半球温带及寒带地区,在中国分布于东北、西北、西南及华北等地区。生于海拔1500~3200m的沟边、林缘、山谷、林内或森林草原中。

柳兰

2.

.是喜光植物,野生于草地、林缘等地;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炎热;耐寒性强,稍耐荫;适生于湿润肥沃、腐殖质丰富的土壤。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地方生长健康,花多而大;忌干旱条件。在原产地一般4月中下旬开始发芽,5月进行生长,展叶,形成花序;始花期6月,盛花期6月中下旬~8月;果实成熟9~10月。在栽培地区一般4月上旬开始发芽,4月中下旬进行生长,展叶,形成花序;始花期5月下旬,盛花期6月上旬~9月;果实成熟期9月下旬~10月下旬。

应用价值

1. 园林用途:

2.工业用途:全株含单宁,可提取栲胶。

3.食用价值:嫩芽可食,为去除涩味,要至少换水煮两次;叶子晒干后可泡茶;北美土著还用茎髓做浓汤;柳兰花蜜味道甚佳。

4.医药价值:柳兰全草味苦,无毒,有消肿利水,下乳,润肠之功能。主治乳汁不足,气虚浮肿等。如果用于下乳,只要用柳兰全草炖猪蹄吃就可以了。

地榆

中药名称地榆拼音名Diyu,别名黄瓜香、山地瓜、猪人参、血箭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地榆的干燥根。5~6cm,宽0。5~3cm,先端钝,有小突尖,基部截形或浅心形,边缘有圆而锐的锯齿,小叶柄基部具小托叶。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多年生草本。根多呈纺锤形,表面棕褐色或紫褐色,有纵皱纹及横裂纹。花期7-10月,果期9-11月

品种分类

长叶地榆 细叶地输 小白花地榆

2 应用鉴别

地榆,槐花,槐角均为凉血止血药,均为治肠风下血,血痢崩漏的要药。地榆又能消肿止痛,生肌敛疮;槐角, 槐花又能清肝降火,各有所长。 止血、抗炎、抗菌、镇吐、促进伤口愈合

大油芒

种中文名:大油芒

种拉丁名:Spodiopogon sibiricus Trin.

种别名:大荻、山黄菅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大油芒属

属拉丁名:Spodiopogon sibiricus

产于中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省区,以华北平原生长最为普遍

国外分布:

分布于日本、西伯利亚,在亚洲北部的温带区域广布。模式标本采自西伯利亚。

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粗壮较长的根茎,根茎密被鳞片。秆直立,刚硬,高100~150厘米左右

喜生于向阳的石质山坡或干燥的沟谷底部,在东北草原的一些类型中也有分布。生长迅速,特别在向阳坡或草甸草原,可以形成小片单种群落,也散生在固定沙丘上。在森林区的阳坡,森林破坏和撂荒后可以大量生长,成为植被演替的一个阶段——根茎禾草阶段。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上也可以生长良好。耐盐碱性差。

饲用价值:

大油芒是一种比较高大的牧草,可以放牧也可收割,营养成分中等。早春草质幼嫩,马、牛、羊均最喜食,随着粗纤维的增加,适口性降低,到晚秋草质变硬,马、牛、羊很少采食。植株高大,产量很高,每公顷可产青草3750~5475千克。收割应在花前期进行,因基部茎粗老,留茬高度一般以10厘米为宜。一千克开花期的大油芒,含有水分74克,干物质926克,粗蛋白质50.5克,粗脂肪17克,粗纤维 298.8克,无氮浸出物576.3克,粗灰分57.4克,可消化蛋白质32 g以及总能量4.12 Mcal。

胡枝子

胡枝子为蝶形花科、胡枝子属落叶灌木。花紫色。荚果斜卵形。花期8月,果熟期9~10

3 月。可作绿肥及饲料。根为清热解毒药,治疮疗、蛇伤等。

别名:帚条、随军茶、二色胡枝子、牡荆、荆条、楚子、扫皮、胡枝条、杭子梢、虾夷山蔌、胡枝花、鹿鸡花、扫条、野花生、过山龙、羊角梢、豆叶柴、夜合草、假花生

原产中国北部、日本、朝鲜半岛,分布于中国东北、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浙江、江西、福建等地。生于海拔300~2000m 的山坡林下或杂草丛中。适应能力强,耐干瘠,喜光稍耐荫,耐寒冷,根系发达,萌蘖力强。最适合在15~25 ℃生长。

饲料

胡枝子是高产型树叶饲料资源, 分枝多, 叶量丰富。叶子具有浓郁的香味,适口性好, 营养价值高, 是牛、马、羊、猪、兔、鹿、鱼的好饲料。其粗蛋白含量13. 8 % ,粗纤维含量35. 2 %。且产叶量高,2~3 年胡枝子林胡枝子一次种植可利用年以上。播种当年产量不高,,第二年生长加快,株高一厘米时即可割,每年割一次,每亩可采收嫩枝鲜叶500kg 左右, 产种子一公斤。

种子可榨油

种子千粒重克, 每公斤种子约万粒。含油量9. 2 % ,为木本粮油植物。

此外胡枝子还是优良的绿化观赏植物和水土保持植物。

【功用主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赤白带下,流注肿毒。润肺清热,利水通淋。治肺热咳嗽,百日咳,鼻衄,淋病。

冰草

多年生草本,高15—75厘米。秆丛生,直立。须根稠密。叶鞘紧密,叶舌膜质,长0.5—1毫米;叶片质硬,边缘常内卷,长4—18厘米,宽2—5毫米

生干山坡、丘陵及沙地。

我国东北、华北、甘肃、青海、新疆以及内蒙古等地;苏联西伯利亚、中亚细亚以至欧洲均有分布。

根入蒙药。味甘,性凉。利尿,止血。水肿,尿血,子宫出血,月经不调,咯血,吐血,外伤出血。

早熟禾

稍草、小青草、小鸡草、冷草、绒球草

科: 禾本科

世界广泛分布。我国各地区均有分布,生于路边草地及湿草地。

一年生禾草,高8~30cm,在精细的管理下也可越年生长。秆细弱丛生。叶片扁平、柔弱、细长

生长习性

冷地型禾草,喜光,耐阴性也强,可耐50%-70%郁闭度,耐旱性较强,在-20℃低温下能顺利越冬,-9℃下仍保持绿色,抗热性较差,在气温达到25℃左右时,逐渐枯萎,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但不耐水湿。、

羊茅

科 名: 禾本科

属 名: 羊茅属

适应地区: 全国大部地区

4 生态分类: 地被植物-冷地型狭叶草坪

观赏分类: 观叶类

生长习性

阳性,不耐阴,耐寒,耐旱,耐热,不耐践踏,不择土壤

羊茅-景观用途

高尔夫场草坪,花坛、花境的镶边植物,岩石园。

针茅

约100种,多生于干燥温带地区。我国有10多种,常成为草原上的优势种或建群种,它们具有旱生结构,如叶面积缩小、叶片内卷、气孔下陷、机械组织与保护组织发达。在我国草原上重要的有贝加尔针茅、吉尔吉斯针茅、大针茅、克氏针茅、弋壁针茅、石生针茅、紫花针茅等。

柴胡

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又名茈胡、地薰《神农本草经》、山菜、茹草《吴普本草》,柴草《品汇精要》。原产我国,朝鲜、日本、苏联也有分布。

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 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灌木,一般高40–70厘米

柴胡-民间传说

柴胡名称的由来有个民间传说。从前,一地主家有两个长工,一姓柴,一姓胡。有一天姓胡的病了,发热后又发冷。地主把姓胡的赶出家,姓柴的一气之下也出走。他扶了姓胡的逃荒,到了一山中,姓胡的躺在地上走不动了。姓柴的去找吃的。姓胡的肚子饿了,无意中拔了身边的一种叶似竹叶子的草的根入口咀嚼,不久感到身体轻松些了。待姓柴的回来,便以实告。姓柴的认为此草肯定有治病效能。于是再拔一些让胡食之,胡居然好了。他们2人便用此草为人治病,并以此草起名“柴胡”。

柴胡的性味:苦平、归经、入肝、胆经。

5 功能:发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

主治:感冒发烧、寒热往来、疟疾、胁胀痛、月经不调。

复方柴胡注射液

柴胡2500g,细辛250g,氯化钠8g,丙二醇30ml,注射用水适量。取柴胡、细辛混匀,加4~5倍量水蒸馏,收集初馏液约5500ml;再重蒸馏,收集重蒸馏液950ml;加丙二醇,搅拌,使油完全溶解,加氯化钠,并调节pH值,以0.5%活性炭处理,滤过。加注射用水至1000ml,滤过,灌封,灭菌,即得。本品为微黄色澄明液体。 pH值为5.5~7.0。功能清热解毒。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肌内注射,每次2~4ml,每日1~2次。 (《安徽省药品标准》1987年)

矮小柴胡

黄芪

汶川柴胡

黄芪素以“补气诸药之最”著称,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也是一种最常用中药材。中文名黄芪huang qi含义为“黄色的头”(“yellow leader”) ,意指其药材根的黄颜色和至要的补药。别名:箭芪、绵芪、口芪、黑皮芪、白皮芪、红芪、独芪等。《中国药典》收载的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株高1米左右。主根直径1~2厘米,长可达1米以上,直插入土壤深处。地上茎直立,具棱;被长

主要应用

1、 用于气虚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补气健脾,常与党参、白术等配伍;用于益气升阳而举陷,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2、用于表虚不固的自汗。表虚自汗,常与麻黄根、浮小麦、牡蛎等配伍;如表虚易感风寒者,可与防风、白术同用。

3、用于气血不足、疮疡内陷、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敛者。如用于疮疡内陷、或久溃不敛,可与党参、肉桂、当归等配伍;用于脓成不溃,可与当归、金银花、白芷、穿山甲、皂角刺等同用。

4、用于水肿、脚气、面目浮肿。配白术、茯苓等。

2、 (l)慢性肾病 2)心脑血管疾病 (3)糖尿病

3、 吃法

1、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用黄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2、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3、还有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

6 野豌豆

野豌豆

【别名】救荒野豌豆、马豆草【云南】、野麻碗【重庆】、大巢菜、野绿豆、野菜豆

豆科野豌豆属植物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L.,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晒干或鲜用。

补肾调经,祛痰止咳。用于肾虚腰痛,遗精,月经不调,咳嗽痰多;外用治疔疮0.5~1两。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

唐松草

植物名称: 唐松草

别 名: 白蓬草

英 文 名:

拉 丁 名: Thalictrum aquilegifolium L. var. sibiricum Regel

科 名: 毛茛科

属 名: 唐松草属

适应地区: 山东、河北、内蒙古、东北和浙江西北部

生态分类: 草本植物-一二年生花卉

观赏分类: 观花类

适应性强,喜阳又耐半阴。生长在林下或草甸的潮湿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排水需良好。较耐寒,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山地。

7

本文发布于:2023-12-09 00:56: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00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草原常见植物(东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草原常见植物(东北).pdf

标签:植物   用于   黄芪   分布   生长   东北   草原   植株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