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一棵树,一片林,一群人

更新时间:2025-01-14 07:51:54 阅读:12 评论:0

2023年12月7日发(作者:节水小窍门)

一棵树,一片林,一群人

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

一弯深绿镶嵌于此。

她,就是塞罕坝,

意为“美丽的高岭”。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调研,他指出,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

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塞罕坝要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再接

再厉,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对于这片“美丽的高岭”,

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

2017年,习近平曾专门对

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

作出重要指示,

他高度肯定“塞罕坝人”他高度肯定“塞罕坝人”

长期以来的坚守和奉献,

为塞罕坝精神深情点赞。

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

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

展的塞罕坝精神。

如今的塞罕坝林场,

森林面积115.1万亩,

森林覆盖率超过80%。

每年为京津地区

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

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 塞罕坝发展了苗木、风电、旅游等多种经营方式,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摄影 房硕/人民画报

△ 集森林、草原、草甸、沼泽和水面为一体,塞罕坝林区内的七星湖湿地公园近年来水位不断上升,环境越来越美。摄

影 房硕/人民画报

△ 如今,绿树遍植、花开草长的塞罕坝。摄影 王蕴聪/人民画报

在这里,时光见证了一场“人间奇迹”。

300年前,塞罕坝

曾是清朝的“木兰围场”,

草木丰美,猎鹿成群。

此后历经战、 山火和掠夺性采伐,

到上世纪60年代,

塞罕坝流沙遍地、草木稀疏,

而距此180公里的北京

几乎年年遭遇沙尘。

1961年,工作人员在坝上考察了3天之后,

在红松洼一带找到了一棵

生长旺盛的天然落叶松,

证实了塞罕坝上可以长出参天大树。

△ 在塞罕坝,挺立着一株树龄近200年的落叶松,这是塞罕坝林场的第一棵树。如今树干用红布围了起来,塞罕坝人称

它为“功勋树”。摄影 房硕/人民画报

为了遏止沙漠逼近北京,

涵养京津地区水源,

同时也为了满足发展对木材的需求,

1962年,当时的国家林业部

决定在塞罕坝建立大型机械林场。

同年9月,同年9月,

369名创业者从四面八方集结,

其中有不少大中专毕业生。

他们一路高歌北上,奔赴塞罕坝,

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高寒沙地造林。

△ 1963年1月,从白城林业机械学校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的毕业生合影。本刊资料

1964年,河北省承德市

承德二中一个宿舍的6位女学生,

集体给林场写了一封请愿信,

誓言将青春献给塞罕坝的壮丽事业。

林场郑重地向她们表示欢迎。

姐妹6个欢呼雀跃奔赴坝上,

书写了“六女上坝”的时代传奇。

△ 1964年,承德的六位应届高中女毕业生放弃了高考,加入到塞罕坝的造林大军,书写了“六女上坝”的佳话。(其中一

位因身体原因未能成行)

上坝后,困难超乎想象。

塞罕坝冬季漫长,

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43.3摄氏度。

大雪封路,几乎与外界隔绝;

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和牛车,

100公里的路要走两三天。

△ 塞罕坝林场建场初期,道路不畅,不到100公里的距离,要靠马车和牛车走上两三天。大雪封山后,林场更是“与世隔

绝”。本刊资料

啃窝头、喝雪水、住窝棚、睡马架,

塞罕坝人迎难而上,

以超乎想象的牺牲和意志苦干实干,

开启了塞罕坝艰苦创业征程。

△ 建场初期,塞罕坝建设者曾经住过的马架子。本刊资料

由于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

造林的经验,

前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

但是,塞罕坝人并没有被困难打倒。1964年,塞罕坝人组织马蹄坑造林大会战,

开创国内机械栽植针叶林的先河,

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

塞罕坝大规模造林也由此拉开序幕。

△ 早期林场建设者冒着风雪,上坝造林。本刊资料

为了进一步提高植树效率,

他们根据当地地势不平的特点

改良了植苗机,

摸索出了培育“大胡子、矮胖子”

优质壮苗的技术要领,

改进了传统的遮荫育苗法,

在高寒地区首次取得全光育苗成功。

△ 塞罕坝林场早期建设者在分选树种。本刊资料

在高寒荒原上种树谈何容易。

1977年,雨凇灾害,折损树木57万亩;

1980年又遇特大干旱,旱死树木12万亩。

面对自然灾害,林场党委坚信:

人倒了可以站起来,树倒了可以扶起来,

只要信念不倒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到1982年,塞罕坝的绿色版图迅速扩张,

完成造林任务96万亩,

硬是在这片荒原上创造出一个绿色奇迹。

△ 早期林场建设者合影。本刊资料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塞罕坝人

造林、护林、营林,

实现了从茫茫荒原到绿水青山的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

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让林场人有了更深刻的觉醒。

塞罕坝人先后启动了攻坚造林、

人工林天然化改良、

和天然林近自然化改培三大工程,

他们试图让人工森林更加接近天然,

塞罕坝最后近9万亩石质荒山,也披上绿衣。

△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千层板林场工程师侯登峰(右二)和同事一起,查看近3年所造树苗的保存率和割灌情

况。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亮兵台望海楼是塞罕坝的制高点,海拔1940米。在防火期,瞭望员每15分钟就要用望远镜观测一次情况。刘军、齐

淑艳夫妇俩已在望海楼坚守十余年。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第三乡林场技术员傅英男(左)、宋莹莹,既是“90后”,也是“林三代”。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塞罕坝林场林业科科员郭志睿。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从一棵孤零零的树到世界最大的人造林,

从漫天尘土的荒漠到747平方公里的绿洲,

几代塞罕坝人

用半个多世纪的接力传承,

以青春、汗水甚至血肉之躯,

筑起为京津阻沙涵水的“绿色长城”,

也凝筑成了

“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

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

△ 如今的塞罕坝。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艰苦的创业,带给塞罕坝人的

是令人欣慰的绿色回报。

2021年,塞罕坝机械林场获得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每一代塞罕坝人

用其矢志不渝的拼搏和奉献精神,

诠释了对绿色理念的彻悟和坚守,

践行了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使命和担当。

- END -

文字来源|新华网、央视新闻、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人民画报

图片来源 | 中国专题图库

本文发布于:2023-12-07 11:18: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394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一棵树,一片林,一群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一棵树,一片林,一群人.pdf

标签:林场   造林   绿色   机械   人民   建设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