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水中红虫原因调查与防治研究

更新时间:2025-02-24 14:30:23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7日发(作者:小学作文秋天)

水中红虫原因调查与防治研究

于春霞 林善兴 杨大森 杨凯

(广东省中山市供水有限公司 , 中山,528403)

摘要: 针对中山市2009年度水中“红虫”问题,对水中“红虫”出现的原因从供水、二次供水及市民用水等环节进行剖析,并且对“红虫”的防治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为供水行业治理水中“红虫”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作用。

1前言

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和雨季的到来,红虫幼虫污染城市供水系统现象时有发生。英国的艾塞克斯城(Esx),美国的洛厄尔城(Lowell)、塔克马市(Tacoma)[1.2],中国的广东、四川、江苏、浙江等地区都相继发生过比较严重的红虫污染供中ww国w.城ch镇in水ac网itywat大难题。

有以下方面原因:

2.1供水水源污染

量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水中红虫大量繁殖。

2.2水厂工艺及管理问题

水事件[3-4],因此,红虫的来源与防治成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必不可少的环节。

由于红虫繁殖迅速,对环境的耐受力较强,很难被灭杀,长期以来始终缺乏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理手段,因此自来水红虫问题也就成为困扰国内外供水界的一华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气候在夏季炎热潮湿,容易滋生大量的蚊虫,从而华南大部分供水行业也都受到“红虫”问题的困扰,中山供水系统也不例外,供水系统中出现最多的红虫就是塞氏摇蚊 ()的幼虫[5] 。

2“红虫”研究小组概况及“红虫”产生的多方面原因调查分析

二零零九年四月份以来中山红虫问题频发,公司组织了专门的水中“红虫”专项研究小组,主要由水质检测中心、技术部、管网部及水厂专人配合组成研究小组,两个多月来经过对水厂各供水环节下网观察及对管网分布、二次供水清洗等调查研究以及对用户家中出现的“红虫”的实地考察发现“红虫”的出现主要我国南方属亚热带气候,高温高湿季节长,经常造成藻类繁殖,为红虫的大1关键词: 水中红虫;水源污染;二次供水;红虫防治 水厂各个工艺环节中滋生红虫之处主要有:

(1)红虫随源水被带进水厂,经加药混凝后首先进入沉淀池。

(2)虫卵或体积微小的幼虫仍有机会穿越滤层,在滤后水中出现,进而到达清水池,并在其中生长繁殖。

(3)清水池密封不好,摇蚊飞进清水池,并在其中产卵,若水厂加氯不够,卵块便会迅速孵化,生长繁殖,部分红虫便会通过泵房进入输配水管网。

2.3输配水管网中的二次污染

部分旧管锈蚀严重,甚至爆裂暗漏,在低水压或意外停水时,管外带虫卵脏物易被吸到管中;爆管抢修时也会发生这种情况。

2.4二次供水设施设计不合理或管理欠善

许多二次供水水池长期未经清洗消毒或清洗消毒不规范,水池池底积泥,中ww国w.城ch镇in水ac网itywat染、红虫繁殖的原因。

虫对水质的影响在国内外还鲜见报道。

池壁挂污,甚至苔藓滋生,这种环境适宜于红虫滋生寄养,繁衍后代,造成自来水的二次污染。水箱人孔、气孔、溢流孔(“三孔”)没有加盖或密封不严,或没有防蚊网等防护措施。许多二次供水设施设计不合理,如水箱里有多余的隔离墙,拐角处容易积泥藏垢;排空管、进出水管位置不当、消防水管与生活水池连通、未设逆止阀等等。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管道维修不当也是造成二次污这些“红虫”出现的起因在整个供水行业具有普遍性,同时通过对中山市某水库水做了重点监测,以期发现该水厂的供水工艺是否受到“红虫”污染,通过对该水厂的反应池、沉淀池、清水池、滤后水定期下网(网孔径为100目的不锈钢筛)观察,水源水和沉淀池内发现摇蚊幼虫的红虫,说明供水水源的污染和沉淀池相对其他环节对预防“红虫”污染至关重要,同时我们通过下网观察后还有一个重大发现就是在该水厂的沉淀池中发现了大量的白色幼虫和大量的鱼苗,对[6]白色幼虫进行显微观察和生物学特征分析确定该白色幼虫为幽蚊幼虫,幽蚊幼通过对该水库的周边环境进行详细勘察,发现在水库水厂的外围有一个大的垃圾处理场,这里集结了市内各类型垃圾,容易滋生蚊虫,对水厂环境威胁很大,2建议移走该垃圾场,同时发现水厂反应池、滤池上面等处安置的很多白炽灯所产生的灯光对蚊子有一个诱导作用,也是造成该水厂反应池、沉淀池内滋生蚊虫的一大诱因,建议将水池上面灯光改成橘红色灯光或远距离安装这些照明设备。

针对该水厂出现的问题,我们将逐步开展各水厂的清查工作,首先从源头治理“红虫”。另针对市民家中出现的“红虫”水质投诉,我们对居民楼储水池、管网、消防栓等进行了重点勘察和原因分析,发现造成出现“红虫”的原因还有

(1)连通管积淤成“盲肠”

水池构建设计不合理是致使水质受到污染的原因之一。目前,市内小区、大厦基本都是采用储水池集中供水的形式。按照设计,只要楼顶有两个以上的水池,当中必定就会用连通管进行连接。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连通管达到各个水池水量平衡;二是可以保证消防用水。

中ww国w.城ch镇in水ac网itywat染上红虫,就会危及整个水池。

水池中形成“短路”,水流长期不畅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时间越长,水质变差的问题更突出,红虫污染的几率加大。

(2)消防管导致“死水区”

灾情况甚少,长期藏在整截管道中的水变成死水。

(3)室内管网纵横交错

但是,由于连通管一般接位较低,管内水流相对静止,水中淤泥等杂质沉积严重。目前没有任何办法把这一段连通管进行彻底清洗,这一段“盲肠”一旦感在水池连接的各条管道接驳高低不合理,同样会造成水质恶化。一般而言,一个水池基础设施除了池体以外,就是需要连通进入管和出水管。但是,这两个管位的高低,水流是否流畅,导致水中沉积物日积月累。同时,在施工期间,也有因地形条件改变设计,将水池的进水管、出水管设置在水池的同侧,水流便会在 此外,由于人们对水箱、水池的容积设计存在理解偏差,认为水箱、水池容积设计越大,越可以保障用水。但事实上,水池的容积越大,水在水池中的停留 相对储水池的污染程度,消防水易受污染的程度最大。目前各大楼宇基本都是生活水池与消防水池合建一池,水池的出水管位一般都要高于消防水位,使水池中始终停留着部分不流动的消防用水,造成消防贮水成为死水区。并且由于火3在装修盛行、多次置业的形势下,为了使居室美观,人们在装潢时管线一般都采用埋墙式施工。对于水管而言,阳台、厨房、主(客)厕所、冲凉房等都尽可能多装水龙头,水管迂回曲折。厕所需要天天冲水,但阳台的洗手台水管使用频率不高,致使连接阳台的水龙头的一段水管中的水相对静止,成为藏污纳垢的隐蔽区间。这样一旦有红虫在阳台管内出现,红虫繁殖到一定程度就会回流到常用的水龙头。

直供水用户发现水中有红虫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适宜红虫生长。红虫大量存活于下水沟渠、管道之中。每到夜间,它们经常会从下水管道中爬出,沿着池壁和自来水管壁爬进用户自来水龙头的出口处,汇集成团状,以及停水后形成负压,造成与水管连接的鱼缸和马桶水箱的倒吸现象,用户清晨第一次用水时,将它们冲出,造成红虫从自来水中流出来的假象。

中ww国w.城ch镇in水ac网itywat机会从管道破损处进入用户内部管道。

提供了繁殖场所。分析原因如下

会产生同样的后果。

生的温床。

(4)管网老化水质变差

问题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拥有几十年楼龄的各小区、大院宿舍。

据了解,目前中山居民住宅的水管主要分为:镀锌管、铝塑管、PPR管、铜管等几类。平民百姓家和绝大部分的老房子使用的都是镀锌管,即我们平时说的白铁管,这样管网老化造成了水质下降,容易给“红虫” 繁殖有可乘之机。还有小区或用户内部管道年代久远、老化锈蚀、管道损坏渗漏、阀门不严密 ,红虫有用户家中经常出现的“红虫”还包括用户本身由于缺乏用水常识给“红虫”(1)用户下水道口未彻底清理,蚊子在下水道产卵,孵化后变成红虫存在于死角中,被水冲出来后用户发现误以为供水管网出现“红虫”。

(2)用户家自设水箱,但防护不严,导致蚊子在水箱产卵孵化,同时水箱进水口设置不当,这样在停水时倒吸进自来水管中,或者个别马桶水箱止回阀失灵也(3)用户家使用的净水过滤器、花洒、花盆积水没有及时清理,也成为红虫孳4(4)用户家里洗手间存在潮湿积水角落,未及时清理而造成蚊子产卵繁殖。

3水中“红虫”的治理,总的原则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通过以上调查发现众多形成“红虫”繁殖生长的原因分析,发现“红虫”的治理防治工作需要供水系统、二次供水管理部门以及用户等多方配合才能完成,并且防重于治。

从供水行业来讲,对红虫的治理措施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密切监视红虫发生情况,防止虫患扩散。在红虫的多发季节3~10月,每月至少一次对水厂滤后水、出厂水、二次水箱和管网红虫监测样点进行取样检验红虫发生情况。一旦发现发生红虫污染,便及时采取清洗消毒等治理措施。

中ww国w.城ch镇in水ac网itywat厂各构筑物内有无摇蚊可用灭蚊灯。

红虫易于筑巢栖身之处,应该定期排放。

(2)在水厂各环节分别采取措施,杜绝红虫产生。为防止出厂水携带红虫,首先要切实做好各水处理构筑物的清洁工作。发现红虫时,可采用清水池放氯的方法熏杀卵块或成虫。其次,要定期检修滤头滤板,确保无破损漏洞,在春、夏季红虫高发期增加反冲洗次数,做到勤反冲、勤排泥,防止红虫穿越滤层进入清水池。第三,杜绝红虫产生还必须优化制水条件,特别注意浊度和余氯两项指标。浊度方面在确保小于1NTU的前提下要尽量降低出厂水浊度,以0.5NTU以下为佳。在红虫高发时期,可适当提高清水池中余氯在2.0mg/1以上。

(3)在水厂各构筑物内进行摇蚊日常监测,及时防治红虫污染,检查自来水(4)护养管网,确保管网水质。科学管理输配水管网也是保证自来水水质预防红虫产生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供水企业应该准确掌握管网的现状,提高检漏测漏水平,对老管、锈管、漏管要及时更新养护,防止管外污物在低水压时倒吸入供水管网。突发性的爆管应及时抢修,减少抢修过程中带进管网的污染,并在通水之前彻底排污。另外,“盲肠管”、消火栓及管网末梢等死水5(5)加强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减少二次污染。关键要对水箱等二次供水设施及时进行维护、清洗、消毒。一般消毒每半年不得少于一次,防止水中“红虫”生长;水中若出现“红虫”,可用漂白粉杀虫,并及时清洗。

从用户的角度对“红虫”也要积极防治,才能将“红虫”彻底消灭,用户主要的防治手段有:

(1)居住在平房及低矮楼层的用户应注意用水环境的卫生,保持自来水水池清洁,夜间尽量不要把扫把、抹布等潮湿的物体放置于自来水水池旁,同时可以用塞子将自来水水池下水口塞住;有条件的用户还可以经常用消毒液、漂白粉、瓶装家庭消毒剂等对水槽、下水管道等长期潮湿的地带进行消毒,防止“红虫”外爬。

中ww国w.城ch镇in水ac网itywat户内管道。

毒药水彻底排出。

主要孳生地,居民应做好卫生清理工作。

4结语

等多方协调,这样才能彻底清除红虫,保障安全饮水。

(2)家庭太阳能热水器如长期不用时也应把水完全放空,重新使用时应注意消毒清洗干净,否则也有可能孳生红虫。对于老化锈蚀的管道要提醒用户及时更换(3)居民在用水时应彻底放水。不仅是消防管水,在完成水池池体消毒后,各楼层住户都需要同时把自家的水龙头打开放水10分钟以上,这样既可以避免躲藏在消防管道中红虫,也可以把被药水暂时熏晕的“红虫”和分流入水管中的消(4)水池三孔严格密封。进水孔、气孔、溢流孔的有效密封能防止蚊子进入产卵。春末夏初是摇蚊活跃季节,水池和各种积水容器等温暖、潮湿地区都是幼虫水中红虫污染事件在供水系统中层出不穷,对其出现的原因和治理措施需要多方配合,供水部门、二次供水相关部门、小区物业和居民家中的自我防护改善6参考文献

[1]Michael der,New Strategie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Parthenogenetic

Chironomid[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osquito Control

Association,1997,13(2):189-192

[2]e,l,s,s influenc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feeding of the larvae of chironomus riparius[J].Entomologia Experimentals ey

Applicata.2000.94:67-73

[3] 周令,张金松,雷萍,梁明等.净水工艺中红虫污染治理的研究动态[J].给水排水,2003,19(1)32-33

[4]卢靖华.自来水中赛氏摇蚊幼虫的生长规律及防治对策[J],中国给水排水,2001,17(6):53-54

[5].张彤,金洪钧.摇蚊幼虫的水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J].环境保护科学.1995.21(4):17-21

中ww国w.城ch镇in水ac网itywat[6] 刘建康.高级水生生物学[S].科学出版社

[7]张金松主编,刘丽君、周令、雷萍等编著.供水系统红虫防治技术[S].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The cau Investigation and preventive treatment Rearch on

Chironomid larv in water i

Yu chun-xia Lin shan-xing Yang da-ng Yang kai

Municial Water Works Corporation in Guangdong, Zhongshan,528403

Abstract:TO resolve the chironomid larv problem of the water in Zhongshan city,we

analyd the reason on chironomid larv existence in water supply system,Secondary Water Supply

and Citizen water. Moreove we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measure about preventive treatmen of

chironomid larv. We hope that we can provide reference and warranty for administer of

chironomid larv in water supply trade.

Key words:Chironomid larv in water;water source pollution;Secondary Water Supply;preventive treatmen of chironomid larv

7

本文发布于:2023-12-07 05:55: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393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水中红虫原因调查与防治研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水中红虫原因调查与防治研究.pdf

标签:红虫   水池   供水   用户   污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