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6日发(作者:南京绿博园)
第31卷第4期2017年8月文章编号:1674-0882(2017)04-0043-05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Vol.31 肌4
Aug 2017元好问在浑源交游著达考李润民(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大同037009)摘要:元好问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和卓越贡献已有定论,作为金元之际文坛领袖、史学巨擘,足迹半
中国,交游遍天下。而距元氏家乡不远的雁门关外的浑源,也是人杰地灵,既有恒山、龙山胜景,又有雷、刘文学
家族之盛,元好问与浑源雷渊、魏墦、刘氏父子素有交往,并两次亲临浑源,流连于山川之间,放歌吟咏,存诗之
富,胜于他乡。通过对元氏在浑源行迹的考证、著述的解读、交游的梳理,借以订正讹误,希望对元好问和浑源地
方历史文化研究有所裨益。关键词:元好问;浑源;交游;著述;考证
中图分类号:K247 文献标识码:A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世称遗山先生。金、元之际
著名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他的《中州集》以诗存
史,保存了大量金代文学作品和诗人小传,实在是
功不可没。晚年以史家自任,在家乡筑野史亭,潜
心著述,《壬辰杂编》虽然已佚,但《金史》多所采
纳。元好问诗、文、词、曲,各体皆工,文学批评也
卓有建树。遗山先生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
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
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绝非偶然。[1](P287)_、著述行迹考元好问有据可查到浑源两次,第一次是1241
年(辛丑,蒙古太宗十三年),先生出关,四月至应
州(今应县),作《过应州》(边城三月似穷秋)、《应州
宝宫寺大殿》(林庙而今草又荒)。后至浑源,作《浑
源望湖川见百叶杏花二首》,作《念奴娇》(潇洒兰亭
三月)题序“饮浑源岳神仙会”应该是农历四月八日
恒山庙会,可见元好问在浑源逗留约月余)。第二次
是1243年(癸卯,蒙古马乃真后二年)秋,元好问
应耶律铸之请,往中都燕京为耶律楚材写碑文。经
浑源,顺路拜见魏邦彦(名墦,号玉峰),作《游龙
山》《李峪园亭看雨》《玉泉二首》《赠玉峰魏丈邦彦》
诸诗。1. 《念奴娇》(饮浑源岳神仙会)小山招饮,恨还丹、不至人间豪杰。南渡衣冠多励集,潇洒兰亭三月。陶冶襟
灵,留连光景,觞咏今无复。黄垆虽近,老
怀空感存殁。谁办八表神游,古来登览,此日俱湮没。天景云光摇醉眼,兴在珠宫
瑶阙。布席崧台,脱巾石壁,散我萧萧发。短歌悲慨,海涛响振林樾。此词注明为“饮浑源岳神仙会”,浑源四月八日
为传统的恒山庙会,纪念佛祖诞辰,举行法事和俗
众登山活动,元好问第一次到浑源是春季,正赶上
庙会。而且特别注明“浑源岳”,以示和曲阳北岳区
分开来。“布席崧台,脱巾石壁,散我萧萧发。”如果
是在恒山宴饮,那估计是在“会仙府”了。2. 《玉泉》二首(一)写浑源的作品神岳提封入寺基,上公官秩见僧碑。云藏佛屋晴犹暗,树近禅窗老更奇。竹杖
只供行险易,藜床偏与望川宜。同时不及
髯中令,犹得泉名比凤池。玉水泓澄古殿隅,又新名第不关渠。每因天日流金际,更忆风雷裂石初。百里
官壶分韵胜,千人斋粥荐甘余。八功德具
休夸好,玩景台荒有破除(寺东北有玩景
台,尽得神川之胜,导者误引之荒山,一收稿日期:2017-05-03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金代科举与文学研究(13BZW072)作者简介:李润民(1971-),男,山西灵丘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辽金元文学。•43-
本文发布于:2023-12-06 06:57: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389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元好问在浑源交游著述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元好问在浑源交游著述考.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