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6日发(作者:促销方案)
特色农业汇报材料
特色农业汇报材料篇一: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汇报1
勃利县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发展特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立足实际,突出农业基础地位,牢固树立特色就是竞争力的战略,进一步明确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路和举措,依托农业资源、气候、区位三大优势,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以农民增收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特色农业得到了较好发展。目前,全县以烤烟、万寿菊、甜叶菊、红松坚果、小毛葱、高蛋白大豆等作物为主的特色种植初具规模。2009年,全县实现农业生产总值20亿元,同比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261.7元,同比增长11.3%。以烤烟、万寿菊、小毛葱、马铃薯、西甜瓜等为主的特色支柱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充分显示了特色农业在推进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发展农村经济中的巨大作用。
一、我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勃利县现有耕地172万亩,2010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4.8万亩,其中:高蛋白大豆10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2万亩,其中:烤烟4万亩,甜叶菊0.2万亩,万寿菊0.7万亩,小毛葱1.5万亩,西甜瓜2.5万亩,马铃薯
3万亩,白瓜1.5万亩,葡萄0.1万亩。我县特色农业的发展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龙头企业牵动型,主要包括烤烟、甜叶菊、万寿菊、马铃薯和红松坚果。 1、烤烟
我县烤烟生产依托的龙头企业是牡丹江烟叶公司勃利县烟叶分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21日,主要负责全县10个乡镇100余个村的烟叶生产技术指导和收购工作。全县现有烤烟种植户1020户,密集式烤房2000座。2010年全县烤烟种植面积4万亩,可生产商品烟叶11.45万担,总收入7200万元。目前烟叶已收购入库4200担,烟叶每斤均价6.2元,垧纯收入近3万元。
2、甜叶菊
甜叶菊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是勃利县利健生物甜菊糖科技。成立于2004年,是集甜菊糖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9年企业投资新建3条年产300吨200倍甜菊糖甙生产线。今年又投资新建一条国际领先的年产500倍100吨甜菊糖A3甙精提生产线。
2009年全县发展甜叶菊种植面积330亩,2010年在勃利、林口、依兰和种畜场等地共发展基地3100亩。预计2012年可满负荷生产,拉动基地3万亩,年产500倍甜菊糖甙100
吨,实现年销售收入1.7亿元,创汇2553万美元,利税1800万元,并可安排200多个下岗职工再就业,为农民增加收入5000多万元。
3、万寿菊
万寿菊种植主要依托勃利县万寿菊,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目前已经建成了两个加工厂,三个收购点,固定资产已经超千万元,实行订单收购,价格春定秋不变。2010年全县种植万寿菊7000亩,预计垧收入可达12000元。
4、马铃薯 马铃薯牵动企业为黑龙江泰利马铃薯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以马铃薯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营马铃薯淀粉、粉丝生产及销售,兼营其它特色农产品加工。“尚宴”牌系列粉丝、淀粉产品通过了QS认证及绿色食品认证。现已建成国内一流的FEX-3型全自动精制粉丝生产线,可日产粉丝5吨。公司正在筹建的精淀粉生产线,建成后年加工马铃薯16万吨,年可产精淀粉约2万吨。2010年通过订单形式落实马铃薯种植基地3万亩,亩产接近4700斤,收购价格每斤达到0.85元,亩收入4000元,亩纯收入超过3500元。
5、红松坚果
红松坚果系列产品由黑龙江宏泰松果开发加
工。该公司创建于1998年,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8年加工红松坚果2000余吨,销售额5000万元,创汇429万美元。“勃宏”牌红松果仁2003末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及ISO9000质量体系的认证,并且在2004年在商品检验检疫部门取得了登记。2009年企业投资3,524万元进行了异地搬迁,新建加工厂占地面积40,000m,建筑面积6,000m,改造红松林20万亩。年处理红松果6,000吨,生产红松果仁1,500吨。新上松果油提取、松籽油软胶囊、松籽蛋白粉生产线。预计项目达产后,销售收入为1.3亿元,利税总额100022万元,创汇1250万美元,增加就业岗位2200个。
二是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带动性,主要包括小毛葱、高蛋白大豆、白瓜籽、西甜瓜和葡萄等。
1、小毛葱
小毛葱种植主要由勃利县抢肯乡三辣种植协会带动,目前全县小毛葱种植面积已达到1.5万亩,其中抢肯乡就种植了8000亩,吉祥村是该乡小毛葱种植大户,种植面积达到了4000亩,全村一半以上的农户都种植了小毛葱,是远近闻名的一村一品专业村。该村农户在毛葱地里套种秋白菜,秋白菜收益完全可以抵顶小毛葱种植成本,小毛葱收入是净利润。2010年小毛葱亩产达到2000斤,销售价格每斤1.5元,亩纯效益3000元。
2、高蛋白大豆
高蛋白大豆由勃利县民兴高蛋白大豆合作社带动,该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11月,经过5年的发展,现已发展会员近800户,合作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累计签订大豆期货订单3000吨,增加收入1150万元。合作社通过订单种植、网上销售、参与期货交易等手段,采取标准化生产模式,实现了高蛋白大豆生产标准化、品种专业化、销售产业化、种植规模化。目前合作社已有260万元的固定资产和资本积累。
2009年合作社发展种植定单高蛋白大豆5万多亩,返给成员股份20万元,签订大豆和玉米期货定单1300吨,期货定单农民增收53万元。合作社会员种植高蛋白大豆每亩地比其它大豆增产20公斤,每公斤价格高于市场价0.1元,亩纯增收超过60元,拉动会员人均增收750元以上。
3、白瓜籽
白瓜种植由和财白瓜专业合作社带动,该合作社始终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方针,为了发展白瓜生产,助农增收,一直坚持在全县各乡镇举办技术培训班,进行电视辅导讲课,免费发放种植、管理、加工等技术宣传资料,提供产中管理、产后收获加工服务,为农民生产提供方便,扶持发展生产。每年发展种植达3万多亩,发展种植户3千户,瓜农平均收入近万元。 特色农业汇报材料篇二:农业农村汇报材料
十直镇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汇报材料
(2011年11月1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感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十直镇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今年以来,我镇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在县级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镇上下团结一致,强化措施,加压驱动,狠抓落实,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森林工程顺利推进
今年以来,在县长江绿化办的指导下,先后对汀溪、河梁、寨上等8个村进行了全面规划设计。其中秋季规划造林5500亩,包括红心柚3500亩、桉树1000亩、刺槐1000亩。
1.秋季整地基本结束。10月10日,在汀溪、河梁、高家坝等8个村全面启动了长江绿化造林工程,通过一个月的努力,现已完成了柑橘带建设打窝整地3000亩,500亩土质薄弱的地块正在实施放炮打窝,栽植工作准备就绪。
- 1 - 2.秋季栽植进入高潮。目前,桉树造林6000亩,其中新造林1000亩,补植5000亩。另外200亩桉树栽植于11月20日将全面结束。
3.着力打造示范林建设。10月4日,我镇在开花寺和寨上2个村启动了柑橘带建设,实行拉线定点,技术员亲临现场示范指导。特别是在寨上村4社落实了300亩的镇级造林示范片,以点带面,扎实推进秋季造林顺利实施,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二)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扎实开展
1.强宣传,浓氛围。今年以来,我镇召开专题会议9次,镇级宣传会议40次,村级宣传会议128次,参会约23700人次,办宣传栏6期,集市宣传13场,印发各类宣传单35000张,永久性宣传广告牌50处,大型横幅70条,各村(居)书写标语680条,联系领导和帮扶责任人入户宣传万元增收多达10000余人次,万元增收农户知晓率基本达到100%。
2.强措施,促落实。严格按照“十个到户”原则,全镇以肉牛、榨菜、苎麻三大产业为支柱,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分别于6月和9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增收项目的动态调整,做到规划与实际相统一,确保了“计划落实到户”;除三大支柱产业外,还涌现出了肉兔、波尔多山羊、高产高粱等新兴产业,农业产业化比例逐步提升,形成“一户一品或一户多品”的新格局,确保了“产业覆盖到户”;重庆川王- 2 -
子食品和嘉讯农业发展是我镇榨菜产业和苎麻产业的两大龙头企业,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减少收购商中间环节,确保了“龙头带动到户”;我镇即时掌握各项产业的产销情况,积极与供销社、外部收购商联系,帮助农户搭建销售平台,统一收购,确保了“产销衔接到户”;我镇还兑现了增收达标的3042户农户每户500元奖扶资金,30户农户通过
“三权”
抵押贷款政策,获得6000-10000元小额贷款,确保了“政策惠及到户”;镇政府积极筹措资金,给予困难农户一定启动资金扶助,以“发展式扶贫”的方式促进农户展开生产增收,确保了“资金投入到户”;镇政府机关全体职工和村社干部纷纷与农户结对,实现一对一帮扶,为农户送去信息与技术,确保了“帮扶指导到户”;组织和协调养殖大户、相关部门及上级部门对农户进行培训,提高农户种养殖技能,科技致富,确保了“科技服务到户”;综合协调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村村通工程等项目建设,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确保了“设施延伸到户”;结合扶贫、一池六改、新农村建设、沼气建设等项目建设,确保了“环境改善到户”。
3.强产业,保增收。目前,我镇各类产业稳步发展,形成靓点突出、层层推进的良好局面。已形成榨菜和肉牛基础产业示范区、苎麻和高粱优势产业示范区、生猪、林下养殖和特色养殖联动产业示范区,覆盖范围包括全镇18个村
- 3 -
(居),实现了村村有产业、示范遍全镇的产业架构,确保今年户户增收3500元目标的实现。
(三)肉牛产业壮大发展
今年县上下达我镇能繁母牛建档立卡目标任务4500头,目前已完成4500头,完成率100%;外购能繁母牛280余头,主要分布在蒋家山、楼子、汀溪、河梁等村;人工冻配目标任务为1700头,现已完成1450头,完成目标任务的85%,预计年底将全面完成;我镇肉牛养殖示范村(社)主要集中在蒋家山村,已基本上达到户平一头牛的规模;3万户能繁母牛养殖示范户主要将在汀溪、楼子等移民村社规划打造。
(四)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1.整村脱贫工作方面:新建和改造蒋家山村村社道路7公里全面开工,现已完成工程量的50%,预计于今年12月30日前将全面竣工;1200亩花椒基地也进入实施阶段,24万株花椒苗已运抵蒋家山村并发放给该村村民组织实施栽植;组建了蒋家山村互助协会,县上匹配15万元资金已经到位,村民也已筹齐3万元融资,材料准备齐全,正等待民政部门批复,处于验资阶段。
2.低收入动态管理工作方面:我镇先后三次召开了班子成员会、村社干部大会、社长以上会议,下达了各村(居)扶贫对象退出368人和新增700人的目标责任,全面安排部署了农村低收入动态管理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对扶贫对象- 4 -
的宣传受理和补录纠错阶段,进入了调查核实阶段和识别对象阶段,开展对农村居民家庭经济收入和扶贫项目资金投入实地调查,进一步确定扶贫对象退出和新增人员名单。
3.扶贫重点项目方面:全镇计划减少贫困人口700人,已对各村(居)下达了目标任务;蒋家山村改造村社公路13km,其中发改委以工代赈修建公路6km已完成,整村脱贫项目中村道建设7km也正在实施,预计年底全面竣工;已开展扶贫培训223人,完成了工作目标。
(五)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顺利实施
今年,我镇建设完成了日供水2000吨场镇集中供水工程,实施了农村人饮安全“整镇销号”项目建设,全镇除新屋和楼子2个村县上未下达计划外,圆满完成了其余16个村(居)人饮安全目标。另外,还实施了龙头场镇河道整治和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其中龙头场镇河道整治项目,已清理河道1.5km,新修排洪渠道220m,极大地改善了龙头场镇及周边群众的生活环境;同时,大力开展农村学校饮水安全项目,该项目实施后,可解决十直中心校1650名师生和开花寺小学520名师生的饮水难问题,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工。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县上造林工程工作经费未划拨到位,导致镇村工作推进难。二是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工作推进不平衡,特别是老
- 5 -
特色农业汇报材料篇三:登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汇报材料
登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汇报材料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登封市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小杂粮、小杂果、花卉设施农业和畜牧养殖业为特色的产业格局,规模化、产业化种养势头强劲,“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迅速形成并发展壮大。
(一)龙头企业数量和规模快速壮大。截至目前,登封市共被上级审批命名种植型企业3家,养殖型企业12家,加工型企业7家,流通型企业1家,综合型企业4家,郑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到2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郑州市级龙头企业25家),龙头企业资产总额达到
3.8亿元,实现净利润7061万元,直接安排和吸收农民就业人数达2260人。
(二)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经过培育和发展,登封市如今已形成了以石、君、颍为主的2万亩优质烟叶生产基地;以君召、石道、卢店为主的2万亩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以大金店、中岳办为主的万亩优质小杂果生产基地;以卢店、唐庄为主的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告成为主的万亩优质红薯生产基地;以少林办、大金店、石道为主的万亩花生种植基地;以大金店、大冶、宣化、徐庄为主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以白沙水库、庞爻水库、宋爻水库为主的优质水产品生产基地等8个基地,基地总面积达到19.6万亩,可带动农户5.8万户、18.3万人,带动基地农户人均增收1250元。
(三)农产品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在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同时,我们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和扩张意识,到目前为止,登封市共培养
“小苍娃”、“嵩山峻极”、“少林禅茶”、“三楂红”、“嵩山绿”、“嵩山四宝”等11个知名品牌,名优无公害农产品畅销郑州、洛阳、平顶山等10余地市,深受城乡居民喜爱,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同比增加了1-3倍。
(五)政策支持力度逐年加大。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扶持企业上规模、出效益,经多方调研,登封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意见》和《关于实现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奖补意见》等优惠政策,每年市财政列支5500万元用于奖补和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今年以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登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实现逆势增长。
三、登封市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目前,登封市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业产业布局规划不尽合理,造成重复建设和浪费现象;
二是农业龙头企业总体规模较小,企业生产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不高,发展相对较为缓慢; 三是农业加工型企业较少,企业产品档次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很多农产品只经过简单的粗加工即进入市场,农产品附加值和效益较低;
四是农业企业融资难。金融部门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严重制约着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
四、下步登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规划。我们将采取措施,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农业企业尽快完成升级转型,做大做强。要抓好以乡镇所
在地为中心的区域产业布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抓好种植业的区域布局,扩大种植规模,构筑特色产业经济带;要抓好农产品加工,建设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为主的品牌产业链;要依托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以特色种养业、畜牧业和特色加工业为主的结构调整;要加速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创造良好条件。
(二)加快优质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建设。实现农户养殖小区化,企业养殖规模化,同时加大对畜产品的屠宰加工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与江苏雨润集团、漯河双汇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的合作,使畜产品加工率达到40%以上。
(三)树立品牌意识,发展特色农业。找准产业定位,培育和发展最具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高回报率型发展;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小杂粮、小杂果、红薯、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形成特色农业产业带;开发丰富的旅游资源,把旅游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和农家乐的发展与旅游景区、景点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农业企业与旅游业联姻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四)强化服务意识,壮大农业经济。
本文发布于:2023-12-06 02:09: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388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特色农业汇报材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特色农业汇报材料.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