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中国社会道德何去何从

更新时间:2025-01-11 11:28:52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5日发(作者:可口可乐配方)

中国社会道德何去何从

——从社会百象看社会心声

道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的道义基础,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实践证明, 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力量中, 由道德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上的和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只有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 面对社会的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 才能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疑结意志和力量、协调行动,

步调一致地去化解矛盾、消除冲突。

加强道德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 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其中,道德建设无疑是重要的精神基石。构建和谐社会, 是一个经济问题、分配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道德问题。加强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其次,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不仅引起了我国经济生活的重大变革, 也引起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的一系列深刻变化。作为人类社会道德进程中的一个环节。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 是伦理学不能回避的问题。最后, 加强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一个社会能否和谐, 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即道德建设状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 就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 固然要靠社会成员的内省, 外部力量的推动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 加强道德建设,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道德建设水平高低,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十八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研究古罗马时期的贵族生活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道德与社会的二律背反。卢梭认为物质文明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精神不平等的深化和道德的堕落。反思卢梭在十八世纪提出的社会发展的道德困境,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西方世界在商品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道德水平的下降。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时期,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是否也会遭遇西方发展经济所付出的道德代价。思考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不仅不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营造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

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英雄事迹。

1958年12月13日,广州何济公制药厂的化工车间突然失火,二十五岁的女共产党员向秀丽想到车间里有一些易爆物,如果不抢出来,火焰引起爆炸,整个工厂和周围群众就会遭到不堪设想的损失和死亡。于是,她奋不顾身地冲向前去,扑向正在蔓延的火焰,把易爆物安全转移出来。国家财产保住了,她却被严重烧伤,虽经抢救一个多月,仍未能脱险,终于在次年1月15日牺牲了。向秀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但她永远活在人民心里。她的共厂主义品德,成为激励人们的巨大精神力量。

1983年的一天,北京的早春,仍有寒意。傍晚,崇文区清华街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吴爱莉来到护城河边玩耍。她尽情欣赏河边的景色,用力地向河里投小石子,高兴地看河水里激起的朵朵浪花,突然,由于用力过猛,脚下一滑,落进了水里。她一边向岸边挣扎,一面高喊救命。无情的河水卷着小爱莉顺流而下。首都机器厂工人、三十一岁的高云涛正骑车路过,见此情景,他毫不犹豫,甩掉外衣,飞跑过来,跳入水中,扑向爱莉。拼尽全身气力,追游多时,当赶到小爱莉身边时,她正在逐渐下沉„„ 在刺骨的冰水中,高云涛虽已感到力不能支,但还是拼命将小爱莉托出水面。小爱莉得救了,高云涛自己却沉没在水中。当这位受人民崇敬的勇士被打捞上来时,他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

2009年10月24日下午,长江大学学生在长江边发现两名少年落水,不会游泳的10多名学生手挽手组成“人梯”下水救人。两名落水少年得救,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年仅19岁的大学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省政府决定追认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为革命烈士。

今年47岁的江风华,是福州市公安局晋安分局茶园派出所第二警务中队中队长。2010年7月22日16时39分,福州晋安区金诺大厦发生火灾,他接到指令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疏散群众。

当得知起火的2505室可能有2人被困时,江风华走楼梯一口气冲到着火房间门口拼命敲门,但无人应答。当他拼劲全力踹开房门时,房门后火浪迎面袭来烧伤江风华等人,导致江风华全身总面积10%烧伤、脸部深Ⅱ度烧伤、双眼膜热烧伤、呼吸道烧伤,伤势极为严重。但他丝毫不顾疼痛,坚持疏散群众,直到消防队员赶到,他交接了现场火灾情况,帮助将受伤的群众送往医院后,他才最后一个上了救护车。此时,江风华像一个“黑人”,身上没一处皮肤是好的,到达医院后立即被送往ICU病房。

在接受采访时,江风华笑着说,刚刚被烧伤时,根本不觉得痛,那时急着尽快灭火,救助受伤群众,直到任务都完成了才感觉钻心的疼痛。许多网友称其是“福州最帅的警察”

道德精神是由个人根据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自觉选择的,作这种选择,需要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来履行道德义务。从伦理道德中升华出一种巨大的、崇高的和永恒的精神力量,孔子讲“杀身成仁”,孟子讲“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推重无私无畏的大丈夫和浩然正气等等,就是我们民族的道德正气。这种道德正气的精神力量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是极端重要的。正是有了这样的道德文化,我们才会从古到今涌现那么多的好人好事。

我们要重视人格能力和人生价值观的培养,高扬中华民族的道德正气,这也是新伦理、新道德发展的前提,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2011年10月13日,在佛山一大型五金城内,一名两岁小女孩被白色面包车撞到,见撞了人,小车停了约几秒钟,仍随后继续从倒地的女孩身上辗过扬长而去!随后路过的18名路人竟地视而不见,不报警也不把女孩扶到安全地方。期间有辆白色货车车竟然还从女孩身上辗过!最后是一名捡垃圾的女士将女孩抱到路边。

“地沟油”,一段时期以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人们外出就餐所遭遇的最大隐忧。地沟油这种极其肮脏的加工制作销售链的产生及向四处蔓延,是黑心商贩一味驱逐利益开出的恶之花,它危害的是公众的生命健康,乃至严重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2011年3月,浙江宁海警方在“大走访”中接到群众举报,发现当地有人利用餐厨垃圾等炼制地沟油。3月28日至30日,宁海警方采取行动,先后抓获专门收购、粗炼地沟油的黄长水等六名犯罪嫌疑人。9月10日,新疆乌鲁木齐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吐鲁番地区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件,主要嫌疑人黎某归案,同时查获位于乌市的地沟油粗加工点两处、成品地沟油加工点一处、地

沟油销售点两处,扣押“食用”地沟油100余吨。

2010年1月10日早上,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许大妈去菜市场途中摔倒。年过60的她因膝关节不灵活,自己爬起来很费力。当她向周围的人投去求助的眼神时,却无人愿意上前搀扶。最后,她不得不用了很多时间才自己挣扎着站了起来。类似的事情或许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2010年末福州一位八旬老人摔倒路边后猝死的悲剧事件。据当地媒体报道,老人摔倒后,聚集了不少围观路人。一位好心女子欲上前翻看老人是否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但被人“好心”劝阻。此后再无人上前施救,直至老人生命终结。2011年9月2日上午,湖北省武汉市,88岁的李大爷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门口迎面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一个半小时后才被送医院救治,李大爷终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社会上不道德的事情太多太多,每天各大报纸都有报道类似的事情,为什么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道德却在滑坡呢?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制度兜底,催化道德冷漠很多人将这场悲剧归咎于社会道德的沦落,而保障道德不沦落,制度是 基

础。一个好的机制是能“扬善抑恶”,而且可以调节、约束人们的行为,引导、鼓励人们见义勇为,托举向善的力量。遗憾的是,在很多时候,都缺乏明确的制度规定。甚至在某些时候,我们的机制起到了“扬恶抑善”的作用,成为冷漠的催化剂。一般说来宏观上的制度保障应包括:法律明确责任;政府的积极投入;法院杜绝“彭宇式”的冤案;发达的民间组织、律师给予帮助;舆论的坚定支持等等。而没有制度上的兜底,所有的人都会自顾不暇,道德将会成为空谈。

二、政府机构的不道德

政府只能民众提供一个环境,让道德滋生,并不能创造出道德来。作为非人格事物,讲究道德本身就很滑稽,而强迫他人道德本身就是最不道德的。说政府有道德,其实是官员封自己为道德权威的含蓄表达。2010年10月19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相当突出,人民群众十分不满。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问题相当突出”、“群众十分不满”,温家宝总理对当前社会诚信的评价,也正是民众的普遍感受。政府部门对民众作出的承诺无法兑现,空头支票越来越多,这是政务诚信的缺失;慈善机构“美美”迭出,不能遵守善众的委托,这是慈善诚信的缺失;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彼此温暖尊重沦为冷漠型社会,这是公共诚信的缺失。

三、社会的冷漠

18路人对小悦悦幼小生命的冷漠,其实是最近一两年来所谓“老人倒地扶不得”这一社会现象恶性发酵的后果,而这一后果与媒体报道很大关联。在报道有关“老人摔倒反诬救助者”的事件中,很少有扎实的调查,只把事情的一个方面或表象呈现给人们,而看不到事情的全部真相。再加上在用词造句或标题制作上为追求新闻效应,用诸如“又一起南京„彭宇案‟”、“又一起天津„许云鹤案‟”等刺激性题目,从而给人一种感觉,老人的摔倒诬人,并不是一个个案,而是社会的一种现象。

四、功利化,失去了与同类守望相助的本能人心的冷血、道德的沦丧,只是公民不安全感爆棚的最终结局,由“果”用力改变“因”,难免有南辕北辙之忧。从去年发生的复旦“黄山门”事件中,我们更是可以发现,在当前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我们先是失去救同类的能力,后来连被同类救的能力也失去,最后偶尔被救也忘记了感恩,感恩也要求要感谢国家,而不是感谢人,这个同类,本身。这样重视阶级而忽视同类的教育是可怕的。那些围观者,剥离了冷漠的标签,也是普通的民众。他们未尝不懂,没有人是座孤岛,相互搀扶才能同舟共济。或许换个语境,他们也会痛斥“铁石心肠”,呼吁人性回归。可一旦轮到自己做“路人甲”,他们就打起酱油。原因何在?究其症结,不过是“行善有风险”,出手不得不谨慎。将道德流失归咎于“世态使然”,是公众一贯的逻辑转化。“彭宇案”殷鉴在前,“做好事遭恶报”,谁还敢冒险救人? 五、信仰缺失,对生命少了几分敬畏

现在的人们没有信仰,导致自我泛滥,缺少约束和统一的精神支柱,没有统一规范的道德意识和真理意识。而西方人的精神世界由于有上帝的存在,所以科技的发展并没有造成人们精神上太多的缺失。最近几十年来,在功利化的世界观指导下,在极度自私的人际规范中,这个社会已经陷入了信仰沦丧、诚信缺失的扭曲状态,这才是当前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而且我们大人们在用这种缺失的信仰教育着孩子。自己的内心都没有有力量和勇气,所以更无力创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来守护孩子的爱心和勇气。

面对这么多的实例,我们到底要采取什么办法来拯救我们日益沦陷的道德呢?

有人曾经说过,自己给老人让座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家里有老人,而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老人。道德其实就这么简单,帮助别人,也需要别人的帮助。这个观点看起来有些自私,但正是在这种给予和期待中,我们每个人学会了推己及人、换位思考,从而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不再需要过多的利益算计,就能出于本能伸出援手。道德没有敌人,它的敌人只是我们自己,是每个人内心“皮袍下面藏着的小”。就是这个“小”,让一些人变得自私、胆怯,把自己的利益看得无比重要,把极端事件无限放大、延伸,以至于在面对别人的苦难时变得薄情寡义,总是为自己找各种推托的理由,总是期待有别人替遭难者解决问题,也“顺便”替自己化解内心的道德愧疚。每个人都有“社会人”的职责,这份职责要求我们能推己及人,将别人的困难看成是自己的困难,视无私助人为自己的分内之事。只有每个人都做到了这些基本要求,我们的社会才能不再冷漠,互帮互助的社会公德也能因此得以发扬。

但是,在当前的社会,光有大家的觉悟是不够的,因为小人往往会钻法律上的空子,反咬一口。人人都慨叹道德滑坡,同时人人都表示毫无办法。但长此以往总不是办法,总要有所行动。现在看来,舆论谴责已经不够,还必须动用法律武器,来点真格的,来点具有威慑力的。所以必须要完善我们现有的法律法规。要有一种机制,来保护这些敢于伸出双手挽救道德与危险之中的英雄,必须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保护他们不被社会所误会,保护他们不会因为小人的陷害而被群众谩骂。同时要让出卖道德的人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至少使其在出卖道德时要冒一点风险而有所顾虑。为此,法律应该主持公道,让道德出卖者付出相当的代价。

尽管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法治建设和制度监管取得了明显成就,但由于道德教化的严重滞后和失之于软,终归难挡社会诚信架构的每况愈下。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底线,道德则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上线,再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制度设计终归还要人去操作,没有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和对道德的高度认同,何谈社会的公序良

俗。因此,加强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必须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土壤。温总理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有一批心忧天下、勇于担当的人,总要有一批从容淡定、冷静思考的人,总要有一批刚直不阿、敢于直言的人”。“救赎道德”的关键是要身体力行。要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让真善美的精神光辉普照大地;领导干部要带头做“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道德表率,以良好党风官德引领社会;要建立“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激励机制和问责制度,激发人们践行“三讲”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使有道德的企业和个人受到法律保护和社会尊重,使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制裁和社会唾弃。只有对道德楷模见贤思齐,对道德败类愤而诛之成为社会共识,道德回归才有希望。法律与道德都是人类社会特定经济关系的产物,法律属于社会制度范畴,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两者都是调控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重要机制。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思想教育调整行为的规范。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互相支持、互相转化、相辅相成。法律与道德的有机结合、协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只有大力加强法制建设,才能最终保障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确立。除了可以从以上方面出发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出发,来挽救我们的道德。 调整道德期望:从造就道德巨人回归到培育有责任感的公民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在诸多利益诱惑面前,不得不承认榜样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于是,我们的道德目标和道德期望可能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从造就道德巨人回归到培育有责任感的公民。道德教育也不能仅仅以完美的道德巨人作为范本,而是充分考虑到芸芸众生随时可能出现的人性弱点。不能奢望人人都能成为舍己忘我的道德楷模,但人人成为一个负责任、识大体的公民,还是可能的。任何职业道德规范都是基于“人性恶”,各种职业道德要求也正是为了激发人们的责任意识,有了责任意识就可以帮助我们克服人性的弱点和丑陋。如果人人都能讲责任、讲诚信、讲良心,践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守住道德底线,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也不至于如此不堪。

守护道德底线:社会总动员

守护道德底线,除了根据人性的弱点,调整道德期望和道德目标,还需要进行社会总动员:首先,理顺体制,明确责任,构建和完善行政主管部门的“问责制”。理顺体制可以避免多头齐抓共管导致互相推诿。建立问责制要明确问责范围,不仅包括行政责任、法律责任,也包括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各级行政机构的问责督查制度不是应急型而是长效型,具有连续性。其次,突出底线道德教育,强化企业责任意识。企业的伦理道德底线,就是合法经营、诚实守信,为社会提供有质量保证的安全产品。在企业道德文化中,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优秀企业组织的价值观绝不是唯利是图,而是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再次,强化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协会自查自纠自我监督,可以考虑成立行业伦理委员会,对行业协会加强外部监督,禁止行业协会充当本行业的“保护伞”和“遮羞布”,对于违法违规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从严惩处绝不姑息。最后,营造赏善罚恶的制度环境与社会氛围。

反省人性:也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崇高

也许,人性并没有我们想象和期望的那么崇高。英国大哲学家罗素说过:人之所以有道德,是因为受的诱惑太少。没有利益的考验,人性中卑劣的一面没有

机会展现。人性本来就有一定程度的善变性,尤其是在巨大利益诱惑之下或生死攸关的时刻。而今,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突如其来纷繁复杂的诸多利益面前,人性中的贪婪和私欲肆意滋长,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恐怕很难经得起诱惑。

建构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德育模式

提倡“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的“义利兼顾”观是当前社会存在的需要与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既决定了人们思想道德的变化与发展,也需要培养与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的思想体系。

同时,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道德建设置于应有的位置,在解决“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问题中,让道德代价的付出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在21世纪的今天,道德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一方面,我们的思想道德培养脱离实际,脱离生活,没有发挥道德培养应有的作用和效力,重理论灌输,轻能力培养,重道德说教,轻行为养成;另一方面,出现道德极端化,即拔高社会道德水准的极端现象,一味强调共产主义道德的宣传教育,无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现实条件和社会成员的认知觉悟水平。因此,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要适应这个时代的特点做出相应的改变。 一、民族化和世界化的统一。21世纪,网络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中国思想道德教育要按照中国思想道德教育的新目标和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规律,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思想道德传统同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结合起来,贴近和关注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敏锐反映经济社会变革和文化创新,形成具有民族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生活化、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系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必须具有自主、开放、包容、多样和创新特点,趋向多元化。

二、实践化与科学化的统一。思想道德是贯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思想道德作用的发挥,以及思想道德存在的价值是以人的主体性发挥、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质是造就思想道德主体为具有思想道德意识、思想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以受教育者的实践为检验、评价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根本标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中国思想道德教育在增强实践性的同时,还将讲求科学化。它强调培养受教育者要以积极的情感驱动而且要用科学的理性精神来进行思想道德实践、思想道德批判和思想道德创新,更多地运用观察、调查、实验、个案分析等科学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手段,来研究思想道德现象,了解教育对象,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总结经验,揭示规律,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面向思想道德教育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使思想道德教育学科建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逐步实现中国思想道德教育的科学化。

三、整体化与开放化的统一。根据人的素质发展的整体性和影响人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因素的多样性,思想道德教育将从整体着眼,努力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做“有理想、有思想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整体发展。一要整体规划,安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形成科学序列和整体衔接。二要整体实施,把思想道德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其他各育有机结合,并以社区为重要依托,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组织和配合,构成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网络和整体合力。

所以,现代社会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遵守社会主义道德既是觉悟、也是义务,道德大厦的建设需要全社会出力,我们青年更要努力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本文发布于:2023-12-05 13:21: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386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社会道德何去何从.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社会道德何去何从.pdf

标签:社会   思想道德   教育   发展   人们   建设   没有   法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