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民生新闻节目_以淮南电视台_今晚800_栏目为例

更新时间:2025-02-24 12:24:12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5日发(作者:家庭火灾逃生方案)

2008年第4期第10卷(总第50期)淮南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No.4,2008GeneralNo.50,Vol.10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民生新闻节目———以淮南电视台《今晚800》栏目为例吴冉[摘要]新闻栏目是地市电视台的首要栏目,《今晚800》作为淮南电视台的一档民生新闻栏目,选择正确的定位标准,坚持走群众路线,勇于探索,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它的经验给各地方电视台一些启示:“民生新闻”应坚持从地方出发,选择平民化视角,凸显文化品味、时代节奏、贴近服务、人文关怀和专业精神,才能被老百姓接受和喜爱。[关键词]民生新闻;平民化视角;贴近服务;人文关怀[中图分类号]G2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530(2008)04-0146-03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媒介产业发展迅速,新闻竞争也日趋激烈。电视新闻报道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在不断地提高。2003年央视新闻频道的开播更翻开了中国电视新闻全新的一页。24小时滚动播出海量的新闻信息,大规模地现场直播世界重大事件的最新动态。它对新闻资源的占有和强大的报道实力,是一般地方电视台难以达到的,地方台做时政新闻和国际新闻都不可能打开局面,要拉住观众只能重新开辟“战场”,找准自己的优势进行突破。这个突破点就是“民生新闻”。利用在本地的资源和优势,做百姓身边的人和事,以时效性和接近性取胜。在新闻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只有独家报道才具备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民生新闻”是地方电视新闻应对竞争的必然选择。[1]《今晚800》是淮南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档日播民生新闻栏目。秉承“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的理念,“以关注您身边的世事百态,讲述您生活中的大事小情”为己任,把镜头锁定在大街小巷,锁定在普通百姓身上。从小处着手,说百姓话,言百姓事,给老百姓吐露心声和进行交流沟通的平台,成为真正属于老百姓自己的栏目。该栏目自2005年1月3日开播以来,以报道淮南、服务淮南、宣传淮南为宗旨,以其独特的平民化视角采集新闻、播放新闻,坚持走平民化路线,报道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反映百姓的冷暖安危,从形式到内容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其开播一年多来,越来越受到广大淮南市民的关注,大大提高了淮南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收视率,2006年初被评为“安徽省十佳电视栏目”。那么,《今晚800》栏目是如何将节目办得有声有色,在每晚的黄金时段抓住观众视线的呢?一、运用电视编排技巧,为荧屏增添亮色1、播出时段符合大众收视习惯一个栏目能否生存,栏目品牌能否打响,与播出时间有很大的关系。栏目要注意地方受众的收视习惯。《今晚800》的主要内容有新闻现场、百姓连线、亲情点歌等板块构成,时长45分钟,播出时间定为首播在淮南一套节目每晚8:00,重播在淮南二套次日晨7:20。这是淮南电视台通过对市民收视习惯、收视效果调查后作出的决断。播出时段和频道的安排使得更多热衷于本土新闻的观众可以及时收看《今晚800》的节目。2、注重栏目的包装精美的栏目包装能使人赏心悦目,栏目有了精细的包装,才能更完善。《今晚800》从栏目片头、片花、字幕、背景到演播室背景和背景音乐,都融入了较多的时尚元素,质朴中不失精巧,流畅中更显自然。栏目还把包装的概念延伸到节目的编排、主持人形象设计等方面,为荧屏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尤其是2006年初改(扩)版后的《今晚800》节目包装更趋时尚,制作更加精细,节目形式更加活泼,不但强化了节目,增强了可视性,还赢得了观众的好评。3、精心策划子栏目,凸显板块特色要想办好民生新闻栏目,必须精心策划,巧妙编排,突显板块特点,使其有良好的效应。《今晚800》栏目是板块结构,下设三个子栏目。节目编排时将消息、专题、口播新闻、评论等多种形式交替出现,使节目具备了很大的灵活性。“关注您身边的世事百态,讲述您生活中的大事小情”,为更好地体现“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的栏目宗旨,《今晚800》栏目经过反复论证后决定开辟一档纪实性系列深度报道———《周末关注》板块,2006年7月份经过精心筹备,以备受瞩目身患白血病的淮南师范学院女大学生孙洁为讲述对象的第一期节目隆重推出后,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随后,一批关于弱势群体,青少年教育以及社会、法制等广为百姓关心的话题陆续出现在《周末关注》中。不断推出的系列报道,使栏目在贴近百姓的同时增加了厚重感,和《今晚800》栏目其他新闻板块相比,《周末关注》更注重节目的选题,更重视多种新手段的综合运用,更强调节目的思辨性。记者充分运用多种电视手段,以更新的视角、更深入的采访,力求把话题说深、说透,并引发观众多方位思索。《周末关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二、坚持“三贴近”原则、服务百姓地市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在激烈竞争的严酷现实面前,必须在贴近性上下功夫,所谓“贴近性”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当地的民生、民[收稿日期]2008-05-15[作者简介]吴冉(1975-),女,安徽淮南人,淮南电视台节目部编辑。第4期吴冉: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民生新闻节目147风、民俗贴得越近越好,要突出地方特色。坚持“三贴近”原则,增强“三贴近”意识,落实好“三贴近”,就要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统揽全局,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用群众的语言,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深入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把镜头话筒对准基层,把栏目时间留给群众,讲求时效性,增加信息量。新闻报道要关注热点问题,反映群众呼声、办出特色、办出风格、增强吸引力。[2]1、贴近实际,体现地方性。地市台处于新闻事件发生的源头,与受众同处一个天地,新闻与受众有一种天然的血肉联系,具有大台难以具备的接近性。因此作为地方台的新闻工作者更应该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做到零距离贴近,编写制作具有地方台特色的新闻作品。《今晚800》栏目,地方特色明显。在有影响力的重大题材上做足文章,将全市五区一县方方面面群众关心的新鲜事快捷鲜活地呈现在电视屏幕上。根据不同时期和观众的不同需求,制作了许多贴近群众经济、文化、生活,地方特色突出的新闻节目。例如:子栏目《新闻现场》专注于本土每天正在发生的重大、突发新闻事件和市民生活百态的报道,追求事件的关注度、时效性和现场画面的冲击力,报道新鲜、快速、深刻,注重报道的平民化,将镜头更多的对准普通群众,大量运用现场采访的活动影像和同期声,让鲜活的现场、生动的细节得到最真实的展现。如案件报道《“6、10”淮南特大贩毒案纪实》系列节目,独家报道了本市发生的真实案例,展现了我市一起特大团伙贩毒案的侦破过程。报道对抓捕犯罪嫌疑人的第一现场和贩毒分子怎样接头联络、交易的细节都给予了真实的展现。播出后震慑了犯罪,弘扬了正气。栏目在对政府大型活动和社区文化活动的报道中进行实时的现场播报,如对淮南举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豆腐文化节》的报道中,记者把拍摄到的现场盛况和舞台上下的热闹场面,及时、准确地传达给观众,突破了时空限制,减少了传递时差,拉近了电视观众与现场的距离。2、贴近生活,突出服务性。地市台的民生新闻要想让观众的视线锁定在自己的节目上,就要让节目贴近群众的生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真正体现出“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通过画面,不仅让百姓了解到什么,而且让百姓懂得些什么,学会些什么,进而提高受众自身素质。例如:子栏目《百姓连线》报道的是与百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始终把服务意识贯穿于市民衣食住行的一点一滴,与相关部门联手及时为城市最基层的普通市民排忧解难,倾听他们的诉说,反映他们的呼声,感受他们的生活,通过新闻报道解决他们的困难,让普通的市民观众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3]《百姓连线》也是为反映社情民意设立的专门窗口,几乎每一条新闻都以普通市民为主角,每一条报道都来自于市民的日常生活,将关注的目光集中在老百姓从水、电、卫生到就业、升学、邻里关系等实际困难和他们的喜怒哀乐。《百姓连线》来自群众、服务群众的做法把“三贴近”的原则落到了实处。如经《百姓连线》报道后,常年无人清理的问题垃圾被彻底清理了,多处动不了的违章建筑被拆除了,因下水道堵塞长期污水横流影响居民出行的道路也得到了清理等等。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节目中出现,这也是栏目受到欢迎,在百姓心中具有很高权威的原因之一。《今晚800》栏目还注意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和引导观众的作用,对社会上的不良行为和丑陋现象进行深刻批判与揭露。如报道《打击非法行医构建和谐社会》针对扰乱正常的医疗市场秩序,严重损害老百姓身体健康的“黑”诊所,记者跟随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的执法人员对全市范围开展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检查活动进行了跟踪采访。一经播出引起社会、政府和百姓的关注,《今晚800》栏目也确立了自己的强大影响力和公信力,成为上达政府、下至百姓的重要桥梁。3、贴近群众,讲究可视性。如何使民生新闻报道作到“求真、务实、鲜活”,让观众乐于接受呢?从根本上讲,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贴近群众,要以平视的目光深入群众,而不能以“无冕之王”身份俯瞰群众。要时刻注意自己的立场、观点是否符合群众根本利益,无论是报道突发事件、还是服务新闻,始终要从观众的视角切入,提高报道的感染力和可视性。地市台民生新闻节目选择好的视点,提高每一条新闻的信息量、包容量,增加节目的厚度,更成为地方新闻媒体贴近群众的必然周末关注》中播发了关于学生痴要求。例如《今晚800·迷网吧的新闻,针对未成年人迷恋上网聊天和游戏,荒废学业成为“问题少年”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现象进行报道播出后,老师和学生家长普遍关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市有关部门也加强了对网吧的监督、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深受孩子网瘾之苦的学生家长拍手称快。三、平民化视角记录真实民情平民化的传播理念要求新闻重视沟通而非单向灌输,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交流。变生硬刻板的说教为亲切自然的信息传递。它一方面要用平民的目光去发现新闻,站在平民的角度去审视新闻,另一方面应从平视、平等交流的视角去采制大众化的新闻。新闻节目题材的选取、视角的选择、主题的提炼等,每一个制作环节都牢牢锁定收视群体———市民百姓。观众的收视取向要成为栏目确定选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平民化也大大调动了观众关注新闻的收视积极性,他们的积极参与也为新闻选材的贴近性提供了最为广泛、最为真实的基础。[4]正像观众说的那样,看本地人、本地事,感觉亲切实在。在《今晚800》这档民生新闻栏目中,节目内容以反映平民身边的新闻信息为主,节目内容的表现方式是平民化的视角。观众看到的都是老百姓身边普普通通的人,记述的是实实在在的事。不形式化的播报会议,避免了其它电视台所走的格式化的套路,它从平民的视角出发,真实记录着淮南平凡的每一天,时时刻刻关注淮南的一点一滴,成为这个城市忠实的记录者、报道者和守望者。同时依据地方观众的特点采取通俗易懂的说话方式及生活化的语言讲述故事、事件、介绍人物、案例,就像邻里之间的交流,使新闻节目远离大而空泛的概念,因此更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四、互动性、参与性、传达民声民意在新的传播时代,观众已不满足于被动接受,而是更渴望表达和互动参与。互动淡化了传者、受者之间的距离感。民生新闻栏目要改变传统的旁观与报道的地位,而应成为新闻事件的策划者和活动的发起者,直接地介入、影响和服务生活,同时注重充分调动各种电视元素,不断挖掘和利用更多潜在资源,开通网络与短信参与平台,通过网络留言、手机短信、热线电话等手段,强化节目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如子栏目《新闻现场》、《百姓连线》都设立观众热线电话、手机短信平台和网络留言等多种交流方式,现场接受热线电话投诉,将新闻节目与为群众办实事有机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加强了观众与电视媒体之间的联系,观众与媒体面对面,现场感强,实现真正的服务百姓;另一方面,当着广大电视观众的面投诉,加强了媒体对社会的监督作用。栏目中《互动话题》环节针对某一热点话题通过几种方式请市民参与讨论,它关心受众,关切老百姓,具有人情味和亲近感,节目成为了民众表达意见的一个平台,以全新的方式实现了新闻节目与受众之间的及时强势互动,也吸引了更多受众的注意力。真正实现了电视媒体与受众之间心灵的零距离。栏目还发动群众提供新闻线索,有偿征集新闻线索。在每晚节目伊始就公布前一晚获最佳新闻线索奖的观众名单及奖金,提供新闻线索的观众十分踊跃,激发了观众收视的热情和兴趣,也提高了收视率。这些从老百姓中收集来的新闻再以最快的速度奉献给广大观众,从而切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今晚800》栏目还定期走进大学校园、走进社区,举办栏目主创人员和观众朋友真诚面对面的联谊活动,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深受群众喜爱。148淮南师范学院学报第10卷五、体现人文关怀电视传播其实是人与人的传播,因此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应透射出浓郁的人情味,体现人文关怀,传达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才是新闻传播的根本。记者是采编新闻的第一个环节,记者在一线采访时一定要在选材、采访过程中体现出人文关怀。同时,还要站在观众的立场,想他们所想,以最大多数人的视角选择角度,关注生活,报道他们所要了解的新闻,增加新闻的亲和力。《今晚800》在新闻报道中将人文关怀意识贯穿始终。栏目特别关注城市弱势群体,包括残疾患者、下岗失业人员以及一些遭受不幸的人们。让一些需要帮助的市民解决了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并鼓起生活的信心。如在接到观众的求助电话后,栏目策划了以《同胞妹妹,你在哪?》、《老汉找妹泪花流》为题的报道,为一位名叫马国龙的七旬老人寻找到了失散56年的同胞妹妹。在暑期,栏目选派五组记者陪同城里的孩子走进乡村,开展了《暑期城乡儿童手拉手互助活动》,使城里的孩子走进乡村体验了生活,身心都得到锻炼;使农村的留守儿童真切地感受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同时,该栏目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6月14日举办世界献血日大型户外活动,倡导自愿参与、无偿奉献精神,该栏目记者带头无偿献血,市民积极响应,促进我市市民无偿献血意识,扩大了社会宣传。六、具有平民特色的新闻主持人民生新闻节目和其他类型的节目一样要富有自己的特色,节目特色是该节目与其它同类节目相区别的身份符号,没有特色就失去了个性,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今晚800》栏目的鲜明特色就体现在主持人身上。主持人是电视媒体和受众之间交流的纽带和桥梁。生活化的语言,情节化的内容,板块式的编排,最终还得通过主持人向观众传播。节目主持人的自信、自然、独立、流畅、个性化的主持风格不仅能给人亲切感、平等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人际交流大大提升了观众对新闻的公信度。《今晚800》的三位主持人用“说”新闻的形式,以平民的视角,朋友的语气,讲故事的方式,质朴、亲切、自然地把新闻“说”给观众。与过去正襟危坐的播音员式的主持风格不同,体现的是具有平民特色的亲和力十足的新闻主持人形象,把以前新闻的我播你看变成了我说你听,完成了新闻播音员向新闻主持人的转型。对于主持这样一个平民味很浓的节目来说,他们的表现可谓是恰到好处。这种清新自然的形象风格与观众沟通了情感,唤起了受众心灵的共鸣。[5]七、深入现场、挖掘新闻、精心策划选题采写民生新闻一定要进行深入的现场采访,特别是采写事件性或灾害性的新闻,更应如此。许多新闻有一定的突发性、现场性,需要记者深入现场,进行观察,进行采访和调查研究,对事件进行认真核实。《今晚800》栏目的记者平时深入事发现场采写新闻,一旦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记者们也能以快速的反应能力和捕捉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抵达现场进行采访。如对市郊公路上发生的一起重大交通事故的及时报道,画面中装满石灰却已侧翻在地的大货车,车身已经严重变形的手扶拖拉机及车旁仍清晰可见的血迹等,这些深入事发地点拍摄到的触目惊心的现场画面显示了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给观众极大的震撼,同时也使交通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另外,记者采访还要以新闻记者的职业敏感去观察事物,发现新闻,挖掘新闻,精心策划出好选题,进而才会有更精彩的新闻报道。例如该栏目的记者在我市毛集实验区焦岗乡进行采访,偶尔听到这样一句话:近几年来,本地农户外出务工的越来越多,出现了不少留守孩子,这些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堪忧。凭着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记者们对留守儿童现象进行了认真的思索。此次采访归来后,一个详细的系列报道计划被制定出来。随后记者们数十次深入多个偏远乡村,和留守孩子零距离接触。为确保拍摄到留守孩子的真实生活状态,他们从早晨孩子起床一直陪着孩子晚上关灯睡觉。有时为了捕捉到一个镜头一连几个小时不关机把摄像机轮流扛在肩头。有的孩子因为长期缺少家庭的关爱,性格孤僻,在交流上存在一些问题,记者就和他们聊天、交朋友,用真情融化孩子心中的坚冰。不懈的努力换来孩子们的理解与信任,采访结束时,那些孤僻的娃娃们也变得开朗活泼些了。很快,画面精美、语言流畅、情真意切的一篇篇报道在淮南电视台《今晚800》栏目中陆续播出。系列报道《守望的日子》,从《十三岁的小大人》到《留守孩子我好孤独》再到《心中不灭的梦》等13篇系列报道让观众透过泪水了解到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状况及面临的困难,更看到了他们在生活中表现出的那份坚强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节目一播出,不少观众通过来信、来电等方式表达了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爱心,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一期期精彩的报道成为支撑收视率的重要保证。八、以人为本,强化业务学习,提高节目质量人是战略目标的具体实施者和操作者,因此拥有一支有凝聚力又有高操作能力的团队,是实现栏目稳步发展的前提。还要注重对采编队伍的塑造和管理,把增强采编人员的素质放在工作的首位,不断拓展采编人员业务学习的途径,丰富业务学习内容,提高采编人员的专业水平,以此带动栏目节目质量的全面提升。《今晚800》栏目的采编人员,年轻人占了绝大多数,为增强他们的素质以适应栏目不断发展的需要,栏目广泛开展“学业务、增素质、谋发展”活动。在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教育活动的同时,栏目记者、编辑、主持人每周一次分别定期开展业务学习交流活动,每月开展一次评稿活动,通过自评、互评,节目的横向、纵向比较及优秀采编播人员经验交流等活动,所有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提升,节目质量稳步提高。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他们是一支富有激情的团队,为了给观众提供最精彩的第一现场的报道,他们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新闻的最前沿,深入到街头巷尾、厂矿企业、田间地头,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立意,真实客观地记录老百姓每一天的生活,制作了一批为人称道的新闻作品。面对与百姓生活相关的大事小事,他们是一支富有热情和耐心的团队。面对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他们是一支嫉恶如仇、富有良知和媒体责任感的团队。[6]他们的工作获得了社会的认同,赢得了观众的好评,为建设和谐社会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总之,我们的电视台是党的喉舌。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决定了电视台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因此,可以说人民群众需要不需要,喜欢不喜欢,是检验地市台民生新闻节目办得好不好的基本标准。我们电视工作者,任何时候都要清醒地把握人民群众的思想脉搏,时刻注意拉近同他们生产生活的距离。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要坚持从地方出发,选择平民化视角,结合地域的实际情况和人文特色,从百姓中来再到百姓中去,服务普通百姓,在实用性、接近性与服务性上做文章,并强化可视性,做出自己的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我们播出的民生新闻节目,才能受到人民群众的喜欢,我们的民生新闻节目才能与观众的收视需求同步发展,我们才能不断扩大自办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群。参考文献[1]陆晔,苏菲.地方电视新闻的新走向[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6)[2]冯卫国.谈地市级电视台生存与发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9)[3]吕焕斌.民生视角本色表达人文关怀整合营销[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6)杨席珍,杨新敏.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平民化视角[J].中[4]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4)[5]贾晓鹰.品味都市快报[J].电视研究,2003,(6)[6]周新天.民生情怀——都市一时间品牌的核心理念[J].电视研究,2006,(6)

本文发布于:2023-12-05 06:42: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385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民生新闻节目_以淮南电视台_今晚800_栏目为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民生新闻节目_以淮南电视台_今晚800_栏目为例.pdf

标签:新闻   栏目   观众   节目   报道   民生   群众   地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