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打沙包)
塞尔维亚资源禀赋、主要产业、吸引外资政策、投资环境
及我在塞投资情况
2014.5.8
一、塞尔维亚资源禀赋
(一)矿产资源
塞主要矿产资源有煤(储量92.8亿吨)、天然气(储量43.5亿吨)、铜和铅锌(储量27.1亿吨)、锂(储量7.3亿吨)和辉钼矿(储量28.5亿吨)。
(二)劳动力
塞当前失业率20.1%,人均工资水平在中东欧地区属中低水平(技术工种税后月工资约400-800欧元,一般工人约350-450欧元)。
得益于前南时期良好的工业基础,塞劳动力整体素质相对较高,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职业教育,语言能力较强,技术工人资源相对丰富。但随着上一代技术工人逐渐老去,近年来普通劳务人员中年龄结构失衡现象逐渐显现,年轻人普遍向往“白领”行业或海外发展,不愿从事所谓“低端工作”。
随着塞入盟进程的发展,塞各项事业逐步与欧盟接轨,劳动力价格及用工成本等长期呈上升趋势。
(三)资本
塞资本要素总体缺乏,据塞央行统计数据,2013年末,塞居民本币储蓄存款约336.7亿第纳尔,外币储蓄存款折合约9338.4亿第纳尔。银行隔夜拆借利率12%,商业贷款利率普遍在14%以上。
塞商业银行贷款审核较为严格,对抵押物等担保要求较高,导致塞公共及私人部门较难获得商业贷款,自主投资能力较弱。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等领域,对外国资本的依赖度较大。
1 二、塞尔维亚主要产业情况
(一)农业
农业是塞尔维亚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塞土地肥沃,雨水充足,农业生产条件良好。
塞共有农业土地509万公顷,主要集中在北部伏伊伏丁那平原和塞中部地区。其中耕地330万公顷,果园24.2万公顷,葡萄园5.8万公顷,草场62.1万公顷。
在农业生产中,种植业占62.1%,畜牧业生产占37.9%。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甜菜、向日葵、马铃薯、苹果、李子及葡萄等。
2013年,塞农业产值达43.6亿美元,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产品喜获丰收,产量分别为269万吨和586.4万吨,同比增长40.8%和66%。全年农产品出口2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0%。农产品贸易顺差12亿美元,是塞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
(二)汽车工业
汽车工业是塞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自2000年以来,共有27家外资企业在塞投资汽车组装、零配件生产等,投资总额约15亿欧元,占塞吸引外资总量的10%。其中,塞政府2008年引进意大利菲亚特集团投资10亿欧元控股原属国有的古拉古耶瓦茨市“红旗汽车厂(ZASTAVA)”,并以此为中心重建汽车产业中心,包括整车制造和零配件生产,计划将其打造成东南欧地区的汽车制造和零配件加工中心。
2012年7月,意大利菲亚特集团在塞投资生产的500L型汽车正式投产,日产量达550辆。2013年出口超10万辆,成为拉动塞对外出口的主要产品。
(三)信息通信技术产业
信息通信技术产业(ICT)是塞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目前,塞共有1600余家ICT企业,约14000名从业人员。美国微软公司也在塞投资设
2 立了研发中心(微软在全球设立的第五个同类研发中心),拥有130余名技术人员。
塞工程师、技术人员良好的教育背景(70%以上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和相对较低的薪金水平(税后工资800-1200欧元)是塞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同时,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也是塞政府大力推动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计划将其打造为塞经济的支柱产业。塞政府积极完善信息通讯产业法律法规,推动实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财会、电子健康等智能信息化计划,以提升政务公开、商业效益、政府廉洁和民生关怀水平。此外,塞进一步向国外投资者开放了数字电视、有线和无线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等信息通讯市场,希吸引更多外商投资。
三、塞尔维亚吸引外资政策
塞政府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资政策,但由于近年政府内阁多次改组,有关政策变动较大,且落实执行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目前,塞新一届政府已经组成,拟对现有吸引外资政策进行调整和改进。
当前有关优惠政策如下:
(一)税收优惠政策
1.房地产权利人(财产税纳税人)的财产税税率为0.4%。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0%。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上述税率均处于欧洲最低水平;
2.与特许经营权相关的投资,授权企业5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从事职业培训、职业康复和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可根据上述员工占企业总员工比例免征企业所得税;
3.因主营业务需要而进行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的企业,可享受相当于当年固定资产投资额20%的企业所得税税收抵扣,但不得高于投资年度应缴企业所得税的50%。未使用部分的税收抵扣可留用10年;
3 4.根据相关法律确定的较小法律实体,因主营业务需要而进行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的企业,可享受相当于当年固定资产投资额40%的企业所得税税收抵扣,但不得高于投资年度应缴企业所得税的70%。未使用部分的税收抵扣可留用10年;
5.因主营业务需要而进行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的企业,且主营业务包括农业、渔业、纺织纱线及织物生产、服装生产、皮毛加工和染色、皮革加工和皮革产品生产、金属产品生产、办公用品生产、电机生产和无线电设备、电视和通讯设备、医疗、精密和光学仪器生产、机动车辆、拖车和半拖车生产以及其他交通工具生产、废品回收、电影、视频制作等其中一项的,可享受相当于当年固定资产投资额80%的税收抵扣。未使用部分的税收抵扣可留用10年;
6.因其主营业务需要而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达800万欧元,可新增就业100人以上的企业,10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7.在经济欠发展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超过8万欧元的企业,若投资期间聘请超过5名长期雇员,80%以上的长期雇员来自当地,则5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二)新增就业补贴
1.从2011年3月31日开始,企业雇佣的新职工超过6个月,且在6个月中总职工人数没有减少的,可获得新职工30%工资所得税及全部养老金和残疾人保险金补贴;
2.上述新职工如果年龄低于30岁或者高于45岁的,企业可获得全部工资所得税及全部养老金和残疾人保险金补贴;
3.另根据《塞尔维亚实施2011年国家就业行动计划决议》的规定,新增就业的私营企业可以获得就业补贴。如果雇佣的是残疾人还可获得残疾人就业补贴。
4 (三)财政资助政策
塞尔维亚对外国直接投资提供财政预算资助资金,资助额度根据投资产业、地区及新增就业人数确定。
对于重大投资项目,如果投资额超过2亿欧元,10年内创造至少1000个工作岗位,塞政府将以投资额的17%为上限进行奖励;
对于大中型投资项目,如果投资额超过5000万欧元,10年内创造至少300个工作岗位,塞政府将以投资额的20%为上限进行奖励;如果投资额超过5000万欧元,10年内创造至少150个工作岗位,塞政府将以投资额的10%为上限进行奖励;
对于小型投资项目,如果在制造业领域投资于塞经济欠发达地区金额超过50万欧元,或投资于塞其他地区金额超过100万欧元,或在旅游业领域投资额超过500万欧元,并在3年内创造至少50个就业岗位,塞政府将对每个新增的就业岗位奖励4000-10000欧元;如果在出口服务业领域投资额超过50万欧元,3年内创造至少10个就业岗位,塞政府将对每个新增的就业岗位奖励4000-10000欧元。
上述奖励针对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项目,由塞政府从预算中划拨,塞投资与出口促进署负责管理发放。截至目前,该署已分15批对有关投资项目发放奖励共计2.24亿欧元。这些投资项目共创造新增就业岗位40088个,平均每个新增就业岗位获得奖励约5588欧元。
有关企业在塞投资与出口促进署发布奖励公告后,可按要求递交申请材料,该署将从企业资质、与本地供应商的关系、投资持续性、为本地供应商引进技术和转让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管理、国际销量、项目的经济影响、项目的社会影响等八个方面对申请企业进行评价打分,从而确定给予哪些企业奖励及奖励的额度。
5 基础农业、酒店业、贸易零售业以及合成纤维和煤炭生产业的投资项目不在申请之列。此外,关于重大投资项目,奖励事宜由塞政府与相关企业直接商定。
(四)其他便利和优势
1.给予来塞投资的企业一律同等国民待遇,并可在塞投资任何工业部门。外资企业的资金、资产、利润、股份以及分红等可以自由转移。外资企业可在对等条件下在塞购置房地产,租用建筑用地最长可达99年;
2.交通便利。塞尔维亚处于欧洲和亚洲的十字路口,自贸区沿着泛欧洲10号走廊和泛欧洲7号走廊布局,通往欧洲大陆和西亚、北非十分方便;
3.市场潜力大。塞尔维亚是《中部欧洲自由贸易区(CEFTA)》的缔约国,与欧盟签署了《过渡性自由贸易协定》,加入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与俄白哈关税同盟、土耳其等均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市场覆盖人口超过8亿。自2005年起,还享受美国给予的普惠制待遇,4600种商品出口美国免关税;
4.劳动力资源丰富。塞尔维亚的劳动力教育水平较高,具备一定技术水平的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且劳动力价格在该地区处于较低水平,2013年塞尔维亚人均税前月工资约710美元。目前塞失业率高达20.1%,政府急需提高就业率;
5.外资企业大型投资项目,可获得塞国家主要信用机构的担保、国际信用驻塞机构担保以及塞出口信用担保;
6.外资企业受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保护并享受避免双重征税待遇。塞已与32个国家签署投资保护协定。我与塞(前南)分别于1995和1996年签署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和《避免双重税协定》。
四、塞尔维亚投资环境及我在塞投资情况
6 塞投资环境相对欠佳。世界银行发布的《2014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塞尔维亚在189个国家的营商便利度排名中排第93位,比上一年下滑7位。世界经济论坛《2013-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塞竞争力在全球14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01位,比上一年下滑6位。塞投资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政府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普遍存在且相对严重;二是法律体系仍不完善,执法不够严格;三是市场机制仍不成熟,政府对市场行为的行政干预过多等。
我企业在塞投资总量较少、主体分散,以旅塞华商投资的货物贸易和批发零售等为主。据我处不完全统计,旅塞华商在塞投资总额约3000万欧元,其中投资2200万欧元建设的Belmax贸易中心是最大的项目。
履行国内有关境外投资手续的较大额投资项目仅有两个,分别是山东好彩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额5553万美元)并购塞一地产企业以获取我驻前南被炸使馆旧址土地所有权和江苏恒康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额315万美元)与塞Everrest Production公司在塞合资设立记忆棉床垫生产销售企业(计划2014年下半年投产),有关项目仍处于起步阶段。此外,浙江冠南集团曾于2013年7月参与塞国有Vrsacki Vinogradi葡萄酒厂私有化项目,并通过公开竞标以528.54万欧元拍得有关资产,但由于塞私有化局腐败问题、部门利益及党派斗争等因素,该项目招标拍卖结果最终被塞政府主管部门认定为无效,将择期重新挂牌招标。
目前,塞部分家电、建材、汽车等生产型项目希与我企业开展投资合作,塞方也希望我企业积极参与塞国有企业私有化项目。但塞方伙伴能提供的合作资源相对有限,普遍仅有旧厂房、旧设备以及有限的优惠政策等,在资金、技术、市场销售渠道、长远规划等方面均需我企业“自力更生”。因此,我有关企业在向塞“走出去”的过程中,应充分评估市场风险,谨慎投资决策。
7
本文发布于:2023-12-02 14:53: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375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塞尔维亚资源禀赋、主要产业、吸引外资政策、投资环境及我在塞投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塞尔维亚资源禀赋、主要产业、吸引外资政策、投资环境及我在塞投资.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