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一)
苏霍姆林斯基是当代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选集》是他一生心血的凝聚。在这儿,我们可以聆听到许
多有益的教诲;可以汲取到许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
的理论和经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
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
探索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校里经常会有
这样的场景:教师正讲解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学生们认真
听着,讲述结束了,教师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吗?教室里
一片沉默,于是教师得出结论,新内容学生们都搞懂了。
但是当教师把学生单个叫起来,让他复述的时候,往往
又根本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教师不得不把刚才讲
述的内容重述一遍。但是,在讲述之前,教师常常不无
愤怒地对学生们说:既然你们一点都没懂,为什么刚才不
提出问题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气愤学生的不懂装
懂。可是,在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
承认是错怪学生了。其实,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学生们
根本无法判断他们对新内容是理解了还是没有理解。因
新内容时,他们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
么目的。
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成为名副其实
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
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加积极地参与到这项
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加清楚,因而脑
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
那种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
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
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
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
曾经是个孩子。
作为一名教师,很多人都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
教育中,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
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
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关
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我们要让学生
经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让他们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
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但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校教育的论文,也有论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各
种教育有机结合的论文。可以说,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多
年教育心得的结晶。在书中,他从多角度谈了教师﹑家
庭﹑社会对学生成长的多方面影响,既有对成功做法的
赞扬鼓励,也有对学校和社会错误行为的严厉批判。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
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
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
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
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给女儿的
信》《学生的精神世界》《致女儿的一封信》《我不是最
弱小的》等教育专著都收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里。
苏霍姆林斯基在该选集中从多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
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聪明
别强调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
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
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他说:如果有人问我,生活
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说爱孩子。
他提出了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主张,并努力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他同时指
出爱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
范去要求儿童,并注重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
质。
是啊,我们的学生是一本丰富的书,是一个多彩的
不断创新的精神;来自于勇攀科学高峰,不满足于已取得
的成就,不断否定自己,超越自己,在教学中实践活动
中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顽强毅力。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我作为一
名教师所学习所要做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教育之路漫漫
而修远,让我们怀揣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
实践中慢慢解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相信经过我
们不懈地努力,教育的明天更美好!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三)
暑假期间,我读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
育选集。在书中,他从多角度谈了教师﹑家庭﹑社会对
学生成长的多方面影响。既有对成功做法的赞扬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立志从教,并取得了如此伟
大的成就得益于他的启蒙教师安娜萨莫伊洛英娜。这位
女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仅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孩子
们亲密的伙伴。她讲课时学生们都有浓厚的兴趣,所教
的知识常被学生铭刻在记忆之中。她常带孩子们到大自
然中去,引导学生思考许多问题,学习了不少东西,明
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他说,要当作最宝贵的珍宝一
般,保护儿童的信赖这朵最娇柔的鲜花。它是很容易折
损,憔悴和被不信赖的毒汁毒死的。作为一名教师,很
少有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作为学生的家长,也极少有人不
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教育下一代时,尽管有时我们
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
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
斯基大声斥责了这个学生,并竭力使这个闯祸的孩子触
及灵魂,吸取教训。事后班上孩子们又拿来了三盆这样
的花,苏霍姆林斯基让孩子们用心轮留看护,唯独斯捷
帕没有获准参加这项集体活动。不久这个学生变得话少
了,也不那么淘气了。年轻的苏霍姆林斯基当时想,这
此后,苏霍姆林斯基吸取了这一教训,在以后的工
作中很少使用责罚。通常,他对由于无知而做出不良行
为后果的儿童,采取宽恕态度。他认为,宽恕能触及学
生自尊心最敏感的角落。
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自己,造就自己,完善自己。这正是做教师的应该具有
的基本素质。让反思成为教师成长中的好习惯。
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但对苏霍姆林斯基书中讲述的
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对苏霍姆林斯基的伟
大人格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诚的心﹑火热的血
﹑坚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不
过阅读教育专著,我获益匪浅,认为阅读教育专著是教
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最便捷的方式,是帮助教师提高的有
效途径。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近二十年来
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而且影响极大的一位教育实践家和教
育理论家。他十七岁初中毕业后,就当农村小学教师,
二十九岁起担任一个农村完全中学的校长,直到五十二
岁去世,始终没有脱离学校的实际工作。在并不算长的
一生中,这位有心人立志教育改革,潜心科学研究,写
出了四十多本书和六百多篇论文,理论上自成体系。苏
联中央级和地方级的出版社,分别为他出版了两套多卷
本的教育文集。他在苏联教育界的地位,不亚于过去的
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或消失。
教师要多读书,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书可以
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
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
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爱好读
书应该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如同喜爱武器、
孩子喜爱玩具一样,教师的第一至爱应该是书籍,只读
这是一次读书的交流,是一次思想的交流,更是一
次心灵的交流。我将带着这份收获,全身心的投入到教
育教学中,为教育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发布于:2023-12-01 00:41: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369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