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更新时间:2025-01-09 17:06:06 阅读: 评论:0

高中定语从句-琵琶行教案


2023年11月30日发(作者:4级英语词汇)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抗美援朝:19501953

土地改革:19501952

一五计划:19531957

三大改造:19531956

文革时期:19661976

改革开放:1978—迄今(或者叫“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国大典)

(1)19499月,在北平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

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

),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

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了新中国的国家象征有:以五星红

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

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为纪年方法。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建立一

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194910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任命周恩来

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

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3)194910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4)在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代表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54个民

族;也有说纪念五四运动;28响,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

民英勇奋斗的28年,取得革命的胜利。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内意义:开辟了历史新纪

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

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

人。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

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6)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19515月。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

判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的首席代表是:阿沛〃阿旺晋美7)西藏和

平解放的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

团结。

补充: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

四十年以来分别代表: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革

命时期;各时期开始的标志:1946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五四运

动、鸦片战争。

2、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

(1)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②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

③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2)目的:保家卫国,抗美援朝。

(3)开始:1950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跨

过鸭绿江,抗美援朝。

(4)经过:中国人名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

规模战役。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5)结束:19537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被迫与中朝人

民军队的代表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

(6) 战争中,涌现出了邱少云、上甘岭战役中的黄继光等英雄。

补充:1、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

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2、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中朝两国人民的

大力支持、支援;③中朝两国战士们的英勇作战。④战争的正义性。

3、土地改革:(农村改革)

原因: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

展;

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解放前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

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时间:19506月到1952年冬

法律:1950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

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方式: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

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

其力。

范围:在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新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1952年冬,除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省外,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影响: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

级也被消灭。

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

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④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注意:土地改革没有改变土地的私有制度,不过从封建地主所有

变成了农民所有。

补充:11952年,中国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主要是因

为实行了:土地改革

2、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得事件是:土地改

3、新中国采取的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

(1)土地改革 (2)抗美援朝 (3)西藏和平解放

4、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土

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物质基础:一五计划的完成。

法律保证: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标志:三大改造的完成。

1、工业化的进步

1)第一个五年计划: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

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好水平。

时间:1953——1957

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

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

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成就: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鞍山钢铁公司大型

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

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

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

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形

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

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了加强,华北和西北业建立了一批

新的工业基地。

意义和影响: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

业化迈进。

毛泽东诗词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长

江第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

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954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

大会在北京举行,通过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

性质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

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

形式: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意义:农业合作社促使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并且推动了手工业的的社会主义改造。

2)手工业合作化: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

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质:

①公私合营

②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

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

形式: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

位。

4)三大改造

①时间:1956

②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③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任务,在我国

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

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

改变过快。

补充:①农业、手工业改造的方式是:合作化。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公私合营。

③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它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

改造的创举。

④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土

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1)中共八大: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其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意义: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原因: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3)“左”

的错误的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共产”风。(浮夸风是大跃进运动的主要表现)。

“左”错误的做法(或现象)有:“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

运动。

4)影响: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

自然灾害等因素,使我国人民遇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

难。

5)教训:①搞经济建设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

成。②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6)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的建成

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

给。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发展起来。

7)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涌现出了“宁肯少活二十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研制出了原子弹、氢

弹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党

的好战士雷锋等典型人物。

8)他们的精神品质:热爱祖国、艰苦创业、密切联系群众,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文化大革命的时间段:19665月——197610

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

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2)目的: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3)开始: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

革命”的决定,成立“中央文革小组”,对所谓的刘少奇、邓

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了错误的斗争。

4)机构:中央文革小组。

5)动乱:林彪、江青、康生、张春桥等利用“文革小组”名义,

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那时候,全国出现了学校停

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

6)“一月风暴”:各地夺取党政各级领导权的运动。(7)文

革期间党和老干部的抵制和斗争:“二月逆流”(二月抗争)(8)林

彪和江青分别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

919701971年间,毛泽东、周恩来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

团政变。

10)“九一三事件”: 1971913日,林彪及其同伙仓皇

出逃,飞机坠毁在蒙古温都尔汗。

11)在文革时期,整顿、恢复各方面工作,扭转了经济形势的

领导人是:周恩来、邓小平

12)群众的抵制与抗争:“四五运动”:197645日前

后,天安门广场爆发了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强大抗议的

群众运动。

131976106日,华国锋、叶剑英粉碎了四人帮,标志

文化大革命结束。

补充:1、性质:是一场由领导人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

的,给全国人民造成严重损失的内乱。

2、为粉碎四人帮奠定群众基础的运动是:四五运动

3、代表中央果断采取措施结束文革的领导人是:华国锋、叶剑英

4、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我们走了哪些弯路? (1)农业、

工业上的大跃进;(2)人民公社化运动 (3)文化大革命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①“文化大革命”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

问题,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②当时

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提出“两

个凡是”。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

们思想。

补充: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序幕(导火线):1978511日,

《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结果: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意义: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奠定了基础,也为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作好了思想准备。(2)史实: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主要内容:a、思想路线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政治路线上:停止使用

“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经济重心转移到经济建

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组织路线上:形成以邓小平为

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

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

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新时期。

补充: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十一届三

中全会

2、我国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十一届

三中全会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背景: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了严重践踏,广大

人民群众深刻地认识到了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

21980年为刘少奇平反,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3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年,第四部《中华人

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

法律。

4意义: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

系,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2、改革开放

1)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在全国率先搞“包

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家庭承包责任制。

2)农村改革的目的: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

发展。

3)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是: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4)农村改革的影响:使农业生产的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

裕起来了。

5)为农村致富和实现先现代化开辟的新路是:发展乡镇企业补

充: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土地

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开放的背

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7)开放的实施:1980年,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

门成为第一批经济特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窗

口城市的是:深圳,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

城”,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成为最大的经

济特区的是:海南经济特区,现今已发展成为国

际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开发区是:上海浦东开

发区

8)整个中国对外开放的龙头是经济特区,长江流域开放的龙头

是上海浦东。

9)形成对外开放格局(点—线—面):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

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

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

开放格局。

10)国企改革内容有: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

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对国有企业实

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

联合等多种形式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邓小

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

补充: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

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立国之本;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3)中共“十二大”:1982年,邓小平又明确提出:“我们的

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

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

4)中共“十三大”:1987年,他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

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

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中共“十四大”:1992年,中国共产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这次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6)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是在:邓小

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

7)中共“十五大”: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在中国共产党

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

三是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要观点;

四是十三大上他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五是十

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

略部署。总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

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因此说他

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8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的讲话:①内容:特区姓“社”不

姓“资”。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

理。②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9)邓小平判断姓社姓资的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

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加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

的生活水平。

10)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过程:

①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

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②1987年,十三大上,他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③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高度评价

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理论。④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

写入了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

1)政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

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

居的格局。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

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和基本政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

发展。(2)经济上: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政策。如实施

西部大开发战略。

捋胡子-近代爱国诗词


本文发布于:2023-11-30 22:08: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369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pdf

标签:阿旺晋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