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广东省中山市2022

更新时间:2025-02-25 20:48:01 阅读: 评论:0

赞颂母亲的诗-电话营销管理


2023年11月27日发(作者:过汉口)

广东省中山市2022-2022年七年级上册期末

历史在线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20世纪20年代开始,

人们发现了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直立人遗址。它是迄今所知世界

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

A.云南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D.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答案】B

【解析】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区,他们使

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

成果,会使用天然火,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

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B正确;云南元谋人遗址距今约170万年,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

年,ACD排除。故选B

选择题

半坡和河姆渡文化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我们了解当时这

两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是通过他们留下的

A.遗迹遗物 B.甲骨文字 C.青铜铭文 D.史书记载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和河姆渡文化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

表,属于原始社会时期,当时尚未产生文字,因此了解他们的生产生

活状态主要是通过遗迹遗物,A正确;甲骨文字、青铜铭文当时还没

出现,BC错误;文字尚未产生,史书更无从出现,D错误。综上故

A

选择题

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20世纪

50年代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某遗迹发掘出距今五六千年的粟粒、菜

籽等遗物,据此判断生活在该遗址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20世纪50年代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某遗迹发掘出距

今五六千年的粟粒、菜籽等遗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6000

在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的半坡人,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选项

C符合题意;而选项A元谋人地处云南省,不符合题意;选项B北京

人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不符合题意;选项D河姆渡居民遗址在浙江,

主要种植水稻,不符合题意,故选C

选择题

2019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所代

表的良渚文化具有稻作、礼玉、黑陶等特征。与良渚文化特征类似

的文化遗址是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红山遗址 D.大汶口遗址

【答案】B

【解析】

考查点:河姆渡遗址。解题思路:本题要结合遗址的典型历史依存分

析。河姆渡遗址发现栽培水稻的遗迹,有陶器、骨器、石器等大量珍

贵文物,B符合题意;半坡遗址发现世界最早栽培粟的痕迹,排除

A;红山遗址是华夏文明最早的遗迹之一,没有发现稻作遗迹,大汶

口遗址没有发现稻作遗迹,排除CD。故选B

选择题

对远古传说时代文明作出杰出贡献,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

的是(

A.炎帝和黄帝 B.尧和舜 C.黄帝和蚩尤 D.炎帝和尧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

舟车等,对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炎帝教人民种植农作物,后

人尊称黄帝和炎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A符合题意;尧以禅

让制的形式传位给舜,故BD均不符合题意;蚩尤被黄帝打败,故C

不符合题意。故选A

选择题

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

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

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C.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

【答案】D

【解析】

“……诸族错居……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及所学

知识可知,从它提到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是由错居

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D符合

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发祥地,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交通问

题,故B不符合题意;炎帝和黄帝是人文初祖,故C不符合题意。故

D

选择题

下图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léi)的铭文拓片,其大

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

君侯。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受封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缴

纳贡赋等义务。而题干材料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

燕地的君侯可知反映的正是西周的分封制,C项符合题意;A项是原

始社会末期的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排除;B项开始于夏朝,

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从秦朝开始,排除。故选C

选择题

周公曰: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人的典册主要指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结合所学可知,

是用于记录文献资料的书籍,针对殷商的历史记录当时的书籍应是龟

甲和兽骨,A项符合题意。B选项出现时代晚于商朝;C选项不是明

的产物;D选项是青铜器,虽然当时有铭文,但是用途不是为了纪念

祖先的,而是祭祀工具。故选A项。

选择题

下表是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部分墓葬信息表。它反映出当时(

A.墓葬规制严整 B.等级制度消亡

C.贵族阶层没落 D.礼制已遭破坏

【答案】D

【解析】

依据扞表格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

乱频繁,尤其是战国时期,周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公主,诸侯国间

征伐不断,整个社会处于一种礼崩乐坏的状态,据表格也可以看出,

韩赵魏三国诸侯的墓葬规格都远超周天子,这是礼制遭到破坏的表现,

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与题干表格的内容无关,排除;故选D

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

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智慧。图中分水堤

面的江水主要用于

A.分洪 B.水运 C.排沙 D.灌溉

【答案】D

【解析】

根据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都江堰。都江堰是战国

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一项

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

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至今仍然发挥着分洪、灌溉和运输的作

用。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分水堤将岷江分为

内江和外江,外江用于分洪,内江用于灌溉,因此D项符合题意;综

上所述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选择题

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

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

A. 推行县制

B. 奖励军功

C. 奖励生产

D. 承认土地私有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法令规定:奖励军功,对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废除没有军功

的旧贵族的特权,这就触动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这样就削弱了奴隶

制贵族的特权,极大地触动旧贵族利益,B项符合题意;A项措施有

利于加强对地方管理;C项措施有利于农业生产;D项措施有利于封

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由此可知ACD三项与题干最能触动旧贵族利

信息不符。故选D

选择题

据《史记》载: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这说明

A.秦朝法律影响后世 B.法治思想始于秦朝

C.秦朝实行严刑峻法 D.法律助推秦灭六国

【答案】A

【解析】

考查点:秦朝的法律。解题思路:正确解读题干材料。在秦朝统一前,

各国有各自的法律,而在商夏时期,法律非常的不完善。在秦统一后

才是一个国家的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所以说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

起。由此可见,秦朝法律影响后世。故A符合题意;法治思想始于

秦朝的说法错误,排除B秦朝实行严刑峻法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

排除C;秦灭六国后建立秦朝,秦始皇明法度,定律令。排除D。故

A

选择题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

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 统一文字

B. 焚书坑儒

C. 独尊儒术

D. 张骞通西域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统治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纳董仲

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由此确立了孔子的儒

家学说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C符合题意;统一文字、焚书

坑儒是秦始皇的措施,故AB不符合题意;张骞通西域发生在汉武帝

时期,不属于思想方面的措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选择题

汉文帝时,在王国的政治架构上众建诸侯,王国增至22个,王国

四百石以上的官吏皆朝廷为置,不得自置。汉文帝这样做的主要目

的是

A.增加政府收入 B.加强中央集权

C.缓和阶级矛盾 D.反击匈奴袭扰

【答案】B

【解析】

古代分封制下,诸侯有在封国内继续分封的权力。材料中汉文帝废除

了诸侯自己分封的权力,把诸侯封国内分封的权力收归至中央。这显

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B符合题意;材料中属于政治举措,

能增加财政收入,排除A众建诸侯会导致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激化,

不是缓和阶级矛盾,排除C;材料与反击匈奴没有联系,排除D。故

B

选择题

2017515日闭幕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丰硕成果。一带一路源于西汉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下面示意

图中空缺处应该是(

A. 洛阳 B. 长安

C. 咸阳 D. 敦煌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是指

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向西到达西亚,最远到达欧洲,所以空缺处指

的是长安。故选B

选择题

自古以来,在防治瘟疫方面中医有着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东汉末年时

出现的一部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医学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医学家张仲景在东汉末年写成了《伤寒杂病论》

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A正确;《齐民要术》是农学著作,

不合题意,B错误;《千金方》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作品,C错误;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写成的药物学巨著。D错误。综上故选A

选择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训形式多是家书遗令,重视教育子弟,内

容涉及修身到治学,从处世到事君。此后各朝,上至达官下至平民,

多有家训问世,内容多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可见,

中国古代家训

A.只出现在显贵家庭 B.受儒家思想影响大

C.形式单一内容统一 D.满足科举考试需要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内容多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知中国古代家训

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体现了儒家思想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感的内涵,B正确;依据题干可知家训不仅出现在显贵家庭,也出现

在平民家庭,A排除;依据题干重视教育子弟,内容涉及修身到治

学,从处世到事君可见中国古代家训的内容较为丰富,C排除;依

据题干可知,中国古代家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而科举考试

出现在魏晋南北朝之后的隋唐时期,因此并不都是满足科举考试需要,

D排除。故选B

九峰山景区-护师职责


本文发布于:2023-11-27 21:28: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357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广东省中山市2022.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广东省中山市2022.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