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匠轶事梁思成:执念⼀⽣只为厮(下)
编者按:
2018年4⽉23⽇,百集⼤型系列⼈物传记纪录⽚《百年巨匠》第2季启动暨《百年巨匠·建筑篇》开机仪式在故宫博物院
举⾏。《百年巨匠·建筑篇》将聚焦詹天佑、茅以升、梁思成、杨廷宝四位近现代中国建筑⼯程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
以影像传记多⾓度展现他们不凡的⼈⽣历程和卓越的学术造诣,展现近现代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和建筑⽂化的演进,从
近现代中国建筑史的独特视⾓展现中华优秀⽂化的中国特⾊、中国风格、中国⽓派,展现中华⽂化的永久魅⼒和时代风
采。
近期,“百年巨匠”公众号将聚焦詹天佑、茅以升、梁思成、杨廷宝四位建筑⼯程领域的⼤师,以不同视⾓呈现他们平
凡、传奇、多姿多彩的⼈⽣。
【正⽂部分约3500字,阅读需要7-8分钟】
杨鸿勋,1955年毕业于清华⼤学建筑学系,建筑史学家、建筑考古学家、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原理事长、俄罗斯
建筑遗产科学院院⼠。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梁思成的助⼿及以梁思成为主任的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秘书。82岁⾼
龄的他,应《解放⽇报》邀请,讲述了他⼼中的梁思成。
•执 志
在杨鸿勋眼中,古建筑于梁思成,仿若钟情⼀⽣的爱⼈。
1933年,⼀⾸童谣让应县⽊塔这座我国当时留存最古⽼、最⼤的⽊塔,成了梁思成的牵挂。
林徽因说:“思成⾃知道有这塔起,对于这塔的关⼼,⼏乎超过他⾃⼰的⽇常⽣活。早晨洗脸的时候,他会说‘上应县去
不应该是太难吧’;吃饭的时候,他会说‘⼭西都修有顶好的汽车路了’;⾛路的时候,他会忽然笑着说,‘如果我能够去测
绘那⽊塔,我想,我⼀定……’。”
梁思成与林徽因
⽽实际上,那时,梁思成根本还没见过塔的样⼦,甚⾄⼿头连⼀张塔的模糊照⽚都没有。思塔⼼切的梁思成想到了⼀个
好主意,他想应县⽆论如何也应该有⼀家或者⼏家照相馆,他写信请照相馆的主⼈拍摄⼀张应县⽊塔的照⽚寄给他,允
诺如数⽀付全部费⽤。有⼀天早晨,梁思成收到了⼀封寄⾃⼭西应县的信,信⾥装着的正是他渴盼已久的应县⽊塔照
⽚。这年9⽉,梁思成终于得以对应县⽊塔进⾏现场调查。杨鸿勋说:“我听梁先⽣的助⼿莫宗江先⽣说过,应县⽊塔⾼
60多⽶,站在塔的最⾼⼀层已经感到呼呼的⼤风,上到塔顶时,更感到会被⼤风刮下去。但塔刹还有⼗⼏⽶⾼,除了⼏
根铁索外,没有任何可攀援的东西。梁先⽣的腿不好,可他凭着当年在清华做学⽣时练就的臂⼒,硬是握着冰冷的铁
索,两腿悬空地往刹尖攀去。”
梁思成与林徽因
古建筑年久失修,有时看着好好的⽊板,⼀脚踏下去却是酥烂酥烂的。这座900多年前的⽊塔,谁知道哪根铁索已锈
蚀,哪块⽊板已蛀空?
⼀天,晴朗的午后,专⼼⼯作的梁思成不曾注意到头顶的云层正在迅速合拢。突然间,⾝边炸起⼀声惊雷,他险些松开
⼿中的铁链。⽽当时,他离地60多⽶。
“今天,我们翻阅梁思成和林徽因当年的照⽚,⼤都是⼯作照,不是攀在房顶上,就是坐在⽜车上赶路,花前⽉下的很
少。”念及此,杨鸿勋唏嘘不已。
杨鸿勋也曾和梁思成合过影。可惜,⼏经搬迁,照⽚找不到了。从遗失珍贵照⽚的遗憾中回过神来,杨鸿勋说:“现
杨鸿勋也曾和梁思成合过影。可惜,⼏经搬迁,照⽚找不到了。从遗失珍贵照⽚的遗憾中回过神来,杨鸿勋说:“现
在,有多少建筑师会去做乡野调查?很多⼈都坐在空调房⾥,埋头造‘空中之城’。”杨鸿勋叹了⼝⽓。
“但是当年先⽣和营造学社的同仁们⼀起,共测绘了2738座古建筑!那是什么年代?战乱!他们真的是拿命在做啊。”说
到此处,80多岁的⽼⼈连拍桌案。
•执 守
1942年,梁思成开始编写《中国建筑史》。
他彻夜⼯作,以线描图,⼯作台上昏黄的⼩油灯常常陪他到天亮。画图时,他把下颌搁在⼀个⼩花瓶上,⽀撑头部,以
缓解1923年那场车祸及多年劳累导致的、已变形的脊椎的压⼒。
梁思成与《中国建筑史》
1944年,《中国建筑史》⼀书完稿。这是第⼀部由中国⼈⾃⼰编写的⽐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引
起了国际建筑界的震惊,但没有⼈能想象得出,这样⼀本著作,诞⽣于李庄那样⼀个偏远落后的地⽅。”杨鸿勋说。
不仅是《中国建筑史》,梁思成⼀⽣中最重要的学术成就⼏乎都是在战乱中完成的。
⼀次空袭,⼏乎直接击中梁思成⼀家在逃难路上的临时住房。听到崩塌声,梁思成和林徽因各抓了⼀个孩⼦,往楼下狂
奔。未及下楼,⼜⼀枚炸弹爆炸了,⽓浪把他们抛到空中,⼜重重地摔向地⾯,房⼦顷刻间四分五裂,劈头盖脸地砸向
他们。
在⼤⼤⼩⼩的空袭逼迫下,梁思成带着家⼈,⼊川⼊滇,⼀路辗转,来到西南⼩镇李庄。
在这样的环境中,梁思成还做着常⼈⽆法理喻的事:天上敌机轰炸,路上颠沛流离,⾷不果腹,可他依然抓住⼀切机会
调查古建筑;妻⼦患了严重肺病,长年卧床不起,⾃⼰也得了脊椎软组织硬化症,⾏动不便,全家贫病交加,他依然伏
案写作。
美国学者费正清见到当时的梁思成夫妇,感叹:“他们都已成了半残的病⼈,却仍在不顾⼀切地,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
致⼒于学术。”
“他们完全可以避⾛他国,或者改善⾃⼰的⽣活,但是他们没有。”杨鸿勋说。
战⽕毁不了梁思成的建筑梦,他时刻梦想着有⼀天战争结束后,他可以⾃由地到全国各地去考察。在李庄,⾝体孱弱的
梁思成,⼀⾯照顾病重的妻⼦,⼀⾯埋头⼯作,还坚持每天领着学⽣爬⽵竿,为的就是⽇后外出测绘时,不丢掉爬梁上
柱的基本功。
•执 义
“光是专业好,还不能称之为⼤师,⼤师要有⼤师的风范,要有超然的胸襟。”杨鸿勋讲起了这样⼀段往事。
那是1948年冬的⼀个深夜,两名解放军军官悄悄地叩响了清华园新林院8号的门。
他们登门拜访梁思成,是希望梁思成能在军⽤地图上将北京城内著名的古建筑标出来,以便在此后的攻城战⽃中避免轰
炸这些建筑。梁思成惊喜万分,马上和病中的妻⼦⼀起,通宵达旦,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这⼀机密任务。
⽽更鲜为⼈知的是,1944年,时任中国战区⽂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在奉命向美军提供中国⽇占区需要保护的
⽂物清单和地图时,另外加上了两个不属于中国的城市——⽇本的京都和奈良。他和林徽因⼀起,把这两个城市的古迹
详尽地标注出来,并以⾃⼰的专业精神说服美军司令,对⽇本的那些古迹也要保留。⽽此前,梁思成⼀家已有两名亲属
牺牲在抗⽇前线。
梁思成与林徽因
“要是从我个⼈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民族的,⽽是全⼈类⽂明的结晶。”⽬睹古建筑被
毁,⽆论是哪个民族的,都是⼈间悲剧,梁思成⽆法不⼼如⼑绞。
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与热爱,才有这样震撼⼼灵的以德报怨。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执念,当上世纪50年代,北京城陷⼊⼤拆⼤建的热潮中时,梁思成⼀次次仗义执⾔,秉笔直书。
1950年,梁思成与城市规划专家陈占祥共同撰写了《关于中央⼈民政府中⼼区位置的建议》⼀⽂,这就是著名的《梁陈
⽅案》。在这份长达数⼗页的⽅案中,梁思成与陈占祥详尽地阐明了他们对于北京未来规划的⽅案:
北京应该是政治中⼼、⽂化中⼼,⽽不是⼯业中⼼;不应该以天安门⼴场为中⼼,在北京古城的基础上建设⾸都⾏政中
⼼,⽽应该在北京西郊开辟⼀个新的⾏政中⼼。
他们的设想很美好——“城墙上⾯,平均宽度约⼗公尺以上,可以砌花池,栽植丁⾹、蔷薇⼀类的灌⽊,或铺些草地,
种植花草,再安放些园椅。夏季黄昏,可供数⼗万⼈纳凉游憩。秋⾼⽓爽的时节,登⾼远眺,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
⼭,东南⽆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民可以这样接近⼤⾃然,胸襟壮阔。还有城楼、⾓楼等可以辟为陈列馆、阅览
室、茶点铺。这样⼀带环城的⽂娱圈、环城⽴体公园,是全世界独⼀⽆⼆的。”
然⽽,对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放弃⽼城重建新城⼏乎没有可能。
梁思成激烈地与⼈争论、⼤声地呼吁。如杨鸿勋所⾔,他确信⾃⼰的观点是正确的。在当时⼀边倒的社会热潮中,他没
有⼈云亦云。“我敢于争论,⼀个⼈没有主见是不⾏的。”
梁思成⼜何尝不明⽩⾃⼰的“不合时宜”?1952年,他在《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中劈⾸就是这句话:“研究中国建筑
可以说是逆时代的⼯作。”他痛⼼地写道:“近年来,中国⽣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向西化,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
附艺多加以普遍摧残……这与在战争炮⽕下被毁者同样令⼈伤⼼,国⼈多熟视⽆睹。盖这种破坏,三⼗余年来已成为习
惯也。”
然⽽,轰隆隆的铲车声、⼀下下沉闷的⼤锤声还是淹没了梁思成的呼喊,古迹⼀点点消失,迎接他的是默默的悲
苦:“拆掉北京的⼀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块⾁;扒掉北京的⼀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层⽪。”
“1956年之后,由于政治运动不断,加上繁重的⾏政管理和社会活动任务,梁先⽣很难再潜⼼学术研究。”那时伴在梁思
成左右的杨鸿勋⼼⾥⾮常清楚:“他其实很想开展民居研究。”但只有⼀次,梁思成带着杨鸿勋和其他⼏个学⽣去了趟东
交民巷,后来再也没有了第⼆次。
因为,对梁思成的批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天,梁思成来到清华⼤学建筑系馆,瘦⼩的⾝上穿着宽⼤的西服,戴着宽边礼帽,学⽣们围着他。梁思成指着帽⼦⾃
我介绍说,我就是梁思成,你们只要看这顶帽⼦就能猜着了——也是个“⼤屋顶”。苍凉中透着只属于建筑师的幽默与⾃
嘲。
还有更深的痛苦,埋在梁思成的⼼中。
“我记得有天早上,我怕梁先⽣没起床,特意等到8点过后才去找他,谁知他早已呆坐在房⾥。见我来了,便说,‘昨夜不
能⼊睡,思念林先⽣,于是⼲脆披⾐坐起,背诵《长恨歌》’。”
“还有⼀次,我去梁先⽣家汇报⼯作,见他趴着绘图。我要帮他,他说,‘不⾏,我必须亲⾃画。我在为林先⽣设计墓
碑,这是我们以前约定的——谁先去了,由还在的那个⼈为他(她)设计墓碑’。”
晚年梁思成
在⽆法正常开展⼯作时,为爱妻设计墓碑是梁思成唯⼀能作的设计。
“但就算再困苦再不如意,他也从来没有放弃过⾃⼰的信念和理想,他为建筑执迷⼀⽣。”杨鸿勋重复着,语⽓深沉。
的确,虽然在梁思成⽣命的很长⼀段时间⾥,他的脊椎病恶化,直不起腰来;但⽆论什么时候,他的⼈格都没有弯,他
在精神上站得笔直。
•⼿记
1972年,梁思成⾛了。
但他所开拓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还在延续着。
跟在梁思成⾝边的莫宗江、罗哲⽂等⼈,在梁思成“从绘图板、丁字尺、三⾓板和绘图仪器的使⽤⽅法到削铅笔、擦橡
⽪等⼩技都⼀⼀地⼿把⼿教”的光阴⾥,成长为新中国第⼀批古建筑专家。
由梁思成创⽴的清华⼤学建筑系,前三届学⽣⼏乎都成了今天的建筑界泰⽃。⽽每年的9⽉,⼜会有⼀张张年轻的⾯孔
出现在这⾥,⾛进建筑学的殿堂。21世纪的今天,⼈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在呈现现代性的同时也要珍视传统,在⾯向未
来的同时也要回⾸往昔,这时,⼈们也想必会频繁地回想起,许多年前,⼀位建筑师和他的⼀⽣执念。
(本⽂节选⾃《解放⽇报》,⽂章有删减,标题有改动。图⽚来源于⽹络)
梁思成(1901—1972),籍贯⼴东新会,⽣于⽇本东京,毕⽣致⼒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
教育家和建筑师。
曾任中央研究院院⼠、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参与了⼈民英雄纪念碑、中华⼈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
计。著有《中国建筑史》《图像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中国雕塑史》等。他是原东北⼤学建筑系、清华⼤学
建筑系的开创者。
1988年8⽉,中华⼈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证书,表彰梁思成教授和他所领导的集体在“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
⽂物建筑保护”的研究中做出的重要贡献,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国家⾃然科学奖⼀等奖。
剪影
启动开机仪式上,蔡武、胡振民、阎晓明、李前光、龚⼼瀚、赵学敏、王⽂章、刘效礼、⾦越、杨京岛、黄宇奘等嘉宾
共同启动《百年巨匠·建筑篇》
巨匠学⽣代表、东南⼤学建筑学院教授、杨廷宝与梁思成学⽣黎志涛和建设部原总⼯程师、瑞典皇家⼯程科学院外籍院
⼠许溶烈,茅以升之⼥茅⽟麟在开机现场
关于我们
由中国⽂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播电视总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集团)、百年艺尊(北
京)⽂化传播有限公司、银⾕艺术馆等单位联合摄制的《百年巨匠》,是我国第⼀部⼤规模、全⽅位拍摄制作的关于20
世纪⽂化艺术领域杰出代表的⼤型⼈物传记纪录⽚。第⼀季分为美术篇、书法篇、京剧篇、话剧篇、⾳乐篇、⽂学篇,
拍摄43位巨匠,共110集,已经拍摄完成并陆续播出;第⼆季由建筑篇拉开帷幕,全⽅位解析中国优秀传统⽂化。
美术篇:齐⽩⽯、黄宾虹、徐悲鸿、张⼤千、潘天寿、林风眠、傅抱⽯、李可染、刘海粟、吴作⼈、关⼭⽉、吴冠中、
话剧篇:欧阳予倩、⽥汉、焦菊隐、⾦⼭;
⾳乐篇:萧友梅、刘天华、贺绿汀、黄⾃、冼星海、聂⽿;
⽂学篇:鲁迅、郭沫若、茅盾、巴⾦、⽼舍、曹禺;
建筑篇:詹天佑、茅以升、梁思成、杨廷宝。
纪录⽚《百年巨匠》已在央视⼀套、三套、九套、⼗套、发现频道、国际频道(法语、俄语、西语、阿语)、中国教育
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光阴、博览栏⽬)、重庆卫视、浙江卫视、北京纪实⾼清频道、上海纪实频道、湖南⾦鹰纪实频
道等⼆⼗余家省级卫视,天津电视台⽂艺频道、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州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武汉教育电视
台、等地⽅频道,以及马来西亚电视台等国内外60余家电视台播出。《百年巨匠》播出平台,遍布我国东北、华北、华
东、华中、西北、西南、华南各⼤⾏政区。⾃《百年巨匠》播出以来,屡创同类纪录⽚收视率新⾼,受到⼴泛好评。⽬
前,《百年巨匠》已获得七项纪录⽚奖项。
《百年巨匠》已连续两年⼊选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组织实施的“纪录中国”传播⼯程项⽬,2016年被列为中央电视台重
⼤主题主线宣传暨重点选题计划,2018年被列为⼴电总局重点项⽬。《百年巨匠》影像制品还⼊选国家新闻出版⼴电总
局、全国⽼龄⼯作委员会办公室2017年推荐优秀出版物。
《百年巨匠》已连续两年获得国家艺术基⾦资助,同时也是中国⽂学艺术基⾦会、中华艺⽂基⾦会、北京艺术基⾦、北
京市⽂化创新发展资⾦资助项⽬。
•《百年巨匠》媒体平台
百年巨匠 公众微信
本文发布于:2023-11-27 02:21: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354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巨匠轶事梁思成:执念一生只为厮(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巨匠轶事梁思成:执念一生只为厮(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