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百家讲坛讲稿:李白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5-01-14 18:32:14 阅读: 评论:0

关于孤独的作文-我的愿望600字作文


2023年11月21日发(作者:中国领土面积)

唐诗的故事之李白

百家讲坛讲稿

康震,男,19703月生,陕西绥德人,著名文化学者,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

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

百家讲坛讲稿:李白的故事

1讲李白出道之谜

【画外音】唐朝长安元年,也就是武则天执政后期的公元701年。李白出生于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也

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五岁那年,他随家人迁到四川省江油县定居。从此,一位冠绝中

国诗坛的千古奇才,从这里走出。逐渐被世人了解和熟悉。然而,李白一生最大的理想,并不是做诗。

而是从政。这是为什么呢?这位才华出众的天才诗人,会经历怎样的坎坷与沉浮。李白究竟是一个什么

样的人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做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李白出道之谜。

它还有一个读音。就是读chi。读chi的时候,是什么意思?是张大嘴巴的意思。他这个意思就是当李

白张嘴的时候,就像饿虎一样,人张嘴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愤怒的时候会吼叫,高兴的时候会大笑。也

包括其他的什么感情状态。

但是他意思就是什么呢?李白这个人眼睛很有神,而且发威的时候,那是有下山猛虎一样的这种气

势。这是动态的一面。还有一面是什么呢?他说了后边这两句话。说“或时束带”。可有的时候,他穿

得整齐点,腰里挣根带子。头上挣个头巾。“风流酝籍”。看上去还像个知识分子,比较文静。这么一

种评价。他因为是真的见过李白的。李白自己在诗文里边经常也说自己什么呢?说我“身不满七尺,而

心雄万夫。”他主要是要强调“心雄万夫”。但是,他个子不高。身不满七尺,我估计现在也就是一米

七左右,找对象可能都有问题。别人也说他身不满七尺,所以我们说,李白仅仅从外形上来讲,从形态

上来讲,他不是个高个儿,但是他眼睛有神。他神采非常飞扬。

李白原来年轻的时候,见过一个道士,这个道士叫司马承祯。是道教界的一个领袖。当时李白很年

轻啊,大概也就是二十岁左右。他见了这个司马承祯,司马承祯对他有一个评价。说你是“有仙风道

骨,可以神游八级之表。”意思就是说你这个人长得天生就是道士。在道士这条路上,很有发展前途。

养到什么程度呢?巴掌一伸,这些鸟就停在他手上。洋鸟的。其实你说他是真的为了养鸟吗?不是。他

就是为了表现自己一种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就是这么怪,就是引起你的注意。真的有人注意他,当地

的太守,觉得他是个奇才,就去请他,请他出来做官。李白说我不去。他说这叫什么呢?这叫“养高忘

机,不屈之迹。”就是说你叫我来,我还不去呢?我不稀罕你。这就名声更大了。这么有才华的深,这

么特立独行的人,还不愿意做官。这个品德是很高尚的。这是他说他第一个优点。他还有什么优点啊?

说自己在扬州住了一年。花了三十万块钱。当然不是三十万人民币了。他干嘛花这么多钱啊?他说这些

候,权宜之计。我说点软话,我说点权宜之计的话。但是你要说安全使我的人格屈服,来求你做事,那

绝对办不到。归根到底,就是说他说软话,说权宜之计的话的目的是什么呢?还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个

性。这就是什么呢?这就是盛唐时代的,有时代的性格。知识分子的身上,反映的是时代的性格。李白

是他们里面,最典型的一个代表。

【画外音】李白就是李白,他总是显得那样与众不同,挥洒自如。当然,这与他桀骜不驯的性格有关。

也与他远大的志向有关。还与他无人可比的文学才华有关。但是,更重要的是,与他心中的政治神话有

关。这个政治神话是,李白认为,自己不仅是一个超一流的天才诗人,而且是一个超一流的大政治家。

所以,李白他的一切行为举止,都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神话。公元742年,游历多年的李白,终于迎来

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实现政治神话的机会。他的梦想,似乎就要变成现实了。那么,这究竟是

一个什么样的机会呢?

康震:李白他不是说,他自己要想当作家的。他不是靠这个吃饭的。归根结蒂,他有这么高的文学才

华,这才华对他来说,是要干嘛呢?是作为一个,成为一个政治家的敲门砖。因为他诗文做得好。名誉

【画外音】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多元文化大融合的时期。无论是儒释道,还是其他的各种文化思潮与

流派。都得到了空前的交流与发展。当时,具有“国教”性质的道教,自然当仁不让。在唐朝的皇家与

民间,大行其道。而身为诗人的李白,与道教会有什么样的渊源呢?他为什么也会是一个道教中人呢?

而他与道教的这种联系,对他从政会有什么帮助呢?

康震:但是李白怎么好好的,也成了道教中人呢?这里边就还有一个人。很重要。这个人如果我们不知

自尊心强的人,我觉得有点困难。所以从来不提。他不提,别人帮他提。左提右提,前提后提,大家就

胡乱猜。这些年,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家才慢慢地把视线集中到元丹丘身上。才集中到玉真公主的身

上。众说纷纭的情况才集中在这儿。可是其实李白这个担忧完全是多余。为什么呢?他比起王维来讲,

他好得多。

王维的出道比他还不如。怎么还比他不如呢?王维精通音乐,善于弹奏音乐。好,他当时认识歧

王。歧王说是我带你去见我姑姑。他姑姑是谁啊?安乐公主。安乐公主喜欢听音乐。然后他就把王维打

扮成一个什么呢?小提琴手。我们现在这样想,反正是弹奏音乐的。他有个音乐班子,就让王维混在这

里边。他姑姑来了以后,听音乐的时候,也许是让王维来了一个独奏,不管怎么说,就是听到王维演奏

之后,安乐公主觉得非常赏识。在这种情况下,歧王把他介绍给自己的姑姑。第二年,王维就中了进

士。

你要这么说的话,王维更没法说了。所以我们说,不管横说起来竖说,李白总算是通过各种渠道,

进了长安。也就是说,这一下,甭管他是什么渠道。他的结果是他可以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了。他来到

我们都知道,大家可能有的人见过一幅图。画唐太宗的,叫《步辇图》。画的是什么呢?就是唐太

宗坐的这轿子有点奇怪,不像我们现在见的八抬大轿。它一个担架一样,两面几个人抬着他。他坐在上

面,这就是步辇。唐玄宗就是从这个步辇上下来,然后去接见的李白。他不但亲自接见李白,还设宴招

待他。里边也提到了,说什么呢?说唐玄宗让他坐在七宝床上,这个七宝床,不是他坐在床上。因为床

这个字,在唐代的时候,指的是什么呢?桌椅板凳这类的坐具。睡的是什么呢?是榻。李白有一首诗,

叫“床前明月光”。有的人说,月光照片我国在他们家床上,这是不对的。那指的是坐具。让他坐在七

宝床上。那我们想那肯定是一个宝座,上面镶嵌着七宝的彩石。我们可以想像得到,因为他具体没有解

释这个问题,而且亲自给他什么呢?调糖羹。给他吃的东西。不但给他赐御宴,秦德还给了他一碗“八

康震:现在从一些史料来看,李白主要做什么工作呢?第一,据他说,他经常地出入金銮殿和翰林院当

中。唐玄宗向他询问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他呢?经常为皇帝起草一些诏书。一般人还不知道。大体来

讲这是第一个工作。第二个工作是什么呢?陪皇上,给皇上写诗。那个时候,杨玉环还没有被封为妃

子。我们都知道,杨玉环本来是唐玄宗寿王李瑁的妃子。唐玄宗看上她了。但是直接娶来不太好,就先

给她度成女道士。由女道士再曲线大宫里来。当时杨玉环还是女道士。但是,已经到兴庆宫里边,有时

候陪皇上看花。所以他有时候会给他们歇一歇诗,他这个里边,最有名的一首作品,叫做《清平调》。

这个《清平调》写作的背景,也是一个醉醺醺的背景。就是什么呢?唐玄宗带着杨玉环,在兴庆宫里边

观赏牡丹。看着牡丹很高兴,然后就让李龟年唱曲。当时他身边的一个乐工,唱首歌吧。认为赏名花,

那大家说,你说了这么长时间,这个翰林学士跟翰林待诏有什么区别呢?我听着反正都是翰林。也

许互相之间还有联系,我们说这个区别非常大。先来说这个翰林待诏,也叫翰林供奉。我举一个例子

吧。皇上又到公园了,又看见牡丹花了,这回不唱了。把吴道子叫来,给他画一下。叫画待诏。叫诗文

待诏。除了还有什么呢?有下棋的,陪皇上下棋的。还有什么呢?算卦的。还有什么呢?讲道的。还有

什么呢?论佛的。还有什么呢?求仙的。总而言之,就这个翰林待诏在翰林院里待的这些待诏们,他为

什么叫待诏?就是等皇上的命令,随着应诏。这些人主要的职责,就是让皇上高兴。陪皇上玩,但是玩

得高雅,玩得有层次。不像咱们动不动就卡拉OK了。这是有区别的。因为这是陪皇上娱乐。所以我说

的是什么意思呢?他们天天地就干这个活儿,他们的活动,严格的意义上来讲,跟政治不搭界。皇上也

不会想到,向这些人去问什么政治上的大事。因为他职责所定。你就是干这个活的。但是有一点,这批

人,跟皇上的关系很密切。这个很重要。就是他根本是个没有品级的官,他连个官都不是。大家他跟皇

上关系很密切。这一批杂班子里头,地位最高的就是诗文待诏。

好了,翰林学士和翰林待诏,我刚才已经讲清楚了。这里边有一样,大家还不太清楚。就是这个翰

林学士,没有品级。我话说白点,就是做翰林学士的人不靠这个拿工资。这个是个没有俸禄的位置,也

没有品级。换句话来说,翰林学士都挂一个别的官职,通过那个官职去拿俸禄。这是判别这个人,是不

是翰林待诏,还是翰林学士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区别。而且在排行上也有讲究。你

比方说,我是翰林学士,但是我的官是什么官呢?比如我是吏部尚书。那我在上朝的时候,要排班。就

是站在那的时候,都有顺序的。我上朝的时候,我的顺序就按照我这个官的顺序来排。可是你知道,在

宫城里边,在内宫里边,皇上如果设宴款待百官的时候,翰林学士坐哪儿啊?头上坐着皇上,皇上底下

坐着宰相,宰相底下就是他。我们知道,我刚才讲过好几次李白在长安待了一年半。没有担任过任何实

际的官职。就这个证据都能说明他根本就不是翰林学士,如果他是翰林学士的话,他肯定要另外挂一个

实际的官职,他得靠那个来拿工资。

现在李白拿的是什么工资?拿的是翰林待诏的工资。拿的是陪皇上进行诗文娱乐的,那个工资。所

尤其是唐玄宗怎么看他。但不管怎么讲,我们说李白跟唐玄宗的关系,其实是很密切的。可惜的是,这

种密切的关系,是一种密切的娱乐关系,不是一种密切的政治关系。

唐玄宗也许向他问过政治方面的事情。也许也动过心思,想要启用李白,做点实际的政治工作。但

是,最后的结果,我们只看结果。到最后的结果是就像我开始说的,就只待了一年,就离开了。所以这

里边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如果就像我今天说的,仅仅是因为李白没有做翰林学士,所以在长安待了这一

年多,就没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这个就太片面了。我们今天所要说的是,以往人们所忽略的一点,就

是什么呢?以为李白是翰林学士,所以就会导向另外一个方向,认为是有人陷害他。有人在皇帝面前进

献了谗言。所以李白身在其位,却不能发挥在其位的作用。今天我要说的是,李白本来就不身在其位,

他又怎么能发挥作用呢?可是我还要说,就是身不在其位,以他和唐玄宗,和宫廷的密切关系,他应

同处。所以最后拂袖而去。离开了长安。这是很长一个时期里面,学术界,包括有一些教科书上,对李

白离开长安,所采取的态度。是这样一个认识的水平。

总之,就是客观环境太糟糕。把李白给耽搁了。但是这个客观环境不是笼统的客观环境,它得有具

体的人组成客观环境。到底是哪几个人,对李白离开长安要负责任呢?大体归拢来看,有这么几个人。

第一当然是唐玄宗,他是逃不掉的。第二是谁呢?是李林甫。

第三是谁呢?是杨玉环。第四是谁呢?是高力士。我们就先说这几个人。我们一个一个地来看,先

来看什么呢?高力士。在说高力士之前,我想先摆一摆,唐玄宗天宝元年的时候,宫廷里边朝政当中,

几个主要人物的年龄,和他们在自己位置上所处的时间。这样大家就有一个概念,什么概念呢?唐玄宗

天宝元年,就是公元742年。这一年李白42岁,正当壮年。唐玄宗多大岁数?57岁。作为一个领袖,

也是正当壮年。高力士,这时候侍奉在唐玄宗的身边,已经11年了。李林甫刚刚担任宰相,8年。杨

玉环,24岁,开始以太真道士的身份,出现在新庆宫(音)里。陪侍唐玄宗。唐玄宗一手开创的开元

盛世,到天宝元年的时候,已经整整三十年了。这就是当时的基本情况。当然还有两个人,我们不能忘

记。一个是谁呢?杨国忠,杨国忠现在在哪儿?杨国忠当时还在四川,穷困潦倒中。而后来对唐代的政

坛,产生地震作用的安禄山,刚刚39岁。开始担任平卢节度使,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羽翼丰满的程

度。我讲这个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大家对这个有一个概念之后,对这些人的分析,我们节有一个坐标。

就好对他们做判断。而不至于处在臆想的状态。好了,现在我们先来看看高力士。

【画外音】高力士,原名冯元一。是中国唐代著名的宦官之一。他幼年时入宫。由一个名叫高延福的宦

官,收为养子。所以改名高力士。由于曾帮助唐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深得唐玄宗的宠信,

在唐玄宗统治期间,他的地位达到了顶点。在皇宫里,高力士拥有特殊的地位,就连李林甫和杨国忠,

都争相巴结高力士。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蔑视权贵,桀骜不驯的李白,见到他之后会有什么举动

呢?高力士,这样一个和皇帝关系非常的人,会对进什么谗言呢?民间盛传的力士脱靴,是否真的发生

在他身上呢?

般的人,在引用这条资料的时候,戛然而止,引到这儿,不往后说。这是个很坏的习惯。引用史料一定

要全。

虽然这条史料我个人认为它不算一条史料。它顶多算一个什么呢?对李白描写气质方面的一个参考资料

而已。但是也得引全了。紧接着后面写了一个什么呢?有一句话不是脱完靴子了吗?不能老脱着,接见

完了李白就走,走的时候肯定是穿着鞋走的。李白走了以后,唐玄宗就跟高力士说了一句话,说“此人

固穷相。”什么意思呢?这种人成不了什么大气。小人得志。其实很多人引这个资料为什么不引后面这

句话?因为他引前面这句话,是为了要说明李白蔑视权贵。傲然不群体气宇轩昂,神情非常,很有神

采。你把后面要引了,整个前面变成穷心了,那怎么行。这个资料,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引用。为什么

呢?认为高力士,在这个事情上就跟李白结了仇。可是我要说,这个故事完全是瞎编乱造的。完全是一

个虚假的,没有任何事实基础的故事。为什么这样讲呢?

我们有我们的理由。什么理由?高力士是什么人?高力士是当时唐玄宗最信任的家中的老奴。这个

老奴不是贬义的说法。就是他身边,最信任的就是高力士。为什么这么说呢?高力士这个人有个特点。

我们都很讨厌宦官。因为宦官乱政。但是,高力士是一个例外。他不但不乱政,他还辅政。

花。非常娇艳。上面有露水。娇艳欲滴。第二句说,“云雨巫山枉断肠”,这说的什么意思呢?就是巫

山云雨,实际上指的是神女峰。我们都知道,楚王和巫山的女神之间,有一个美丽的约会。它意思是什

么呢?就是巫山的女神这样浪漫,美貌的女神见了杨玉环,枉断肠,也没有办法跟她比。这是第二句。

第三句是什么呢?“借问汉宫谁得似”,如果我要说,有谁能够跟您比得上,谁跟您长得一样美丽,绝

代风华。那就是谁呢?那就是“可怜飞燕倚新妆。”就像汉代的时候,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一样。这就

是把柄。高力士就说,你看,他把你比作赵飞燕,这是把你贬低了。你受到人格的侮辱,你要去告他。

但是我们翻来《汉书》看一看,赵飞燕这个人的经历,包括她的擅长,跟杨玉环都很相近。赵飞燕出身

很低微。本来是在一个宫廷的戏班子里面,演歌舞的。汉成帝路过的时候,看到她演歌舞,很欣赏她。

所以,就把她召入宫中,宠幸她。后来她做了皇后。你翻开《汉书》看看赵飞燕的事迹之后,第一,她

道教,崇尚老子。到处铸造了很多造字的塑像。所以这种谶纬的活动非常猖獗。第四是什么呢?骄奢淫

逸,专宠杨玉环。生活腐化堕落。

我们要冷静地思考一下这四个特点。我们就发现,这其实不是唐玄宗自己专有的特点。好像所有的

皇帝都有这些特点。不是说他特别堕落成这个样子,而是说一般的皇帝,在不十分堕落的情况下,好像

也基本上都有这些特点。所以我讲这是什么意思呢?李林甫也罢,唐玄宗也罢,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

他们都有一些造成腐败政治的因素。那么大家可能会问,他们有造成这样的因素,关键是他造成了没

有?或者你刚才说了,先是唐玄宗自己政治意志堕落,他又用了一个奸相。他为什么要用这个奸相?他

用了这个奸相,整个政治风气就变坏了。这里边要稍微扯开一点,谈一谈唐代皇帝和宰相的关系。不谈

这个关系,根本解释不清楚。就是干嘛不要张九龄了?干嘛要李林甫,干嘛要了李林甫,用了这么长时

间,立马国家给搞坏了。这皇帝和宰相之间是有矛盾的。为什么呢?因为当皇帝,任命了宰相之后,以

宰相为首,他就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自主的,独立的官僚体系。我举个简单例子。

皇帝任命了宰相,是因为信任他,想让他为自己服务,才任命他的。但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皇

帝的舅舅犯法了,犯法当诛,要杀头。宰相按照法律,应该砍他的头,皇帝说这怎么行呢?你把我的舅

舅杀了,我皇帝的脸往哪儿放?你把他赦免了,以后他保证不犯错误就行。宰相说那如果这样,法律形

同虚设,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戏上经常演七品芝麻官跟一品诰命夫人,在朝堂上吵来吵去,吵什么

呢?就是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皇权要求无限扩张,没有局限,但是相权要求在限度之内,发挥皇

【画外音】蔑视权贵的李白,没有像传说中所说的那样,让身份显赫的高力士,为他脱靴。也没有写诗

讥讽杨玉环。口蜜腹剑的李林甫,纵然一无是处,但英明的唐玄宗,自会明辨是非,启用真正具有政治

才能的人。可是李白还是被冷落了。最终离开了长安。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到底是李白根本就没有

政治才能,还是有别的原因呢?

康震:那么李白在政治上,没有前途。也看不到前途。在政治上,的不到重视的时候,他的情绪,节发

生变化。发生什么变化呢?他就要宣泄。他这个宣泄,还不是光用诗来宣泄,他伴随着酒就宣泄出来

了。这个东西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就他不得志,他就会写一些发牢骚的诗文。写一些发牢骚的诗文还

不行,就去喝酒。喝酒之后,写更多这样的诗文。这种东西,无论是让唐玄宗看到了,还是让那些真正

的奸佞小人看到了,都会给他散布一些有毁他形象的闲言碎语。这个闲言碎语倒不是像刚才所说的,高

力士、杨玉环给他进的谗言,没到那个水平。但是对他的声誉,是一个很大的诋毁。李白曾经有一首诗

我们今天要讲的题目是,《李白参军之谜》。这个名字听上去,好像非常新鲜和刺激。但是我们要

清楚一点,李白参军,肯定不是去当一等兵、二等兵。也不是去当中尉,或者上尉。他是在军队里边,

在军队的幕府里边,做文职的幕僚。但是不管怎么讲,就他的行为本身,他是参军了。那我们就要弄明

白一件事情,就是李白他离开长安之后,他怎么就去参军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原因?促使他最后,参

加了军队。为什么他要参加军队?参军,因为它只是一个什么呢?一个结果。一个动作。但是,参军的

原因,对我们来说其实是更重要的。要讲好李白参军,就得回顾一下,李白从天宝三载,一直到天宝十

五载,这十几年的中间,他基本上人生的历程和思想,是怎么发展的。

【画外音】公元744年,即天宝三年。李白怀着失意的痛苦离开了长安。他浪漫的政治理想,遭到了致

命的打击。此时的李白只好选择了漫游。就在他的这次漫游中,李白结识了两位重要的朋友。这也成为

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康震:天宝三载,当时的李白已经44岁了。他离开长安之后,往东走。他去的第一个地方是洛阳。他

在洛阳受到了当地的官员的热烈的欢迎。因为李白当时名气已经非常大。天下人都知道他是大诗人。大

【画外音】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的李白,看似在漫游期间有所解脱。但是,他的内心还是非常痛苦。随后

不久的一件事,就反映了李白内心的矛盾。在离开梁宋后,李白成了一个名士其实的道士。这是他个人

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那么,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那么我们就说,李白的思想在这个时候,其实是比较复杂的。比较多元的。我们要是稍微注意一

下,就会看到,像李白这样的诗人,他真正进入到政治领域里边以后,比方说他在长安,帮着皇上,从

事政治事务的时候,他的思想比较单一。他就是集中在政治这一条线上,当他离开政治的平台以后,他

的思想马上变得比较复杂。多元的思想因素,全部都涌现出来了。这一时期就是说,他既有道教的思

想,又有儒家的思想。又有什么呢?还有一丁点佛教的思想,还有些侠士的思想。还有些纵横家的思

想。那么当他的位置,不确定了以后,他的多样化的精神存在方式,突然变得封建起来。所以他有一首

再次燃起他内心埋藏已久的愿望。希望此刻能向皇帝献上自己的灭胡之计,拯救这个危亡的局面。于

是,李白开始向长安进发,这一次他能够如愿以偿吗?

康震:可是还没等他(李白)去呢,他(李白)形势已经变了。变成什么样子呢?他自己在函谷关里

边,我们都知道,这个长安有一个关口叫函谷关,秦国的时候也一样,出了函谷关,函谷关的东边就到

了洛阳。到了河北和山东地区。入了关,就到了关西地区。李白自己当时在函谷关里边,朝外边看,他

说什么呢?函谷如玉关。玉关指的是哪儿呢?指的是玉门关。我们知道玉门关指的就是边塞,他说他站

在函谷关里向外看,觉得函谷关已经成了玉门关了。那就说明什么呢?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全部已经沦

陷到敌手里边,所以在这种情形下,李白觉得形势危急。他自己已经没有这个能力,再坚持下去。向当

朝的皇帝通报,或者说献上自己的锦囊妙计。所以李白很快地向东转,上了华山。在华山上待了一段时

间之后,形势非常严峻,所以从华山上下来,经过商洛大道,他最后就转往哪儿?转往到了江南,到了

【画外音】一心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树的李白在他56岁那年,终于等来了一次重要的机会。他到了当时

朝廷一支重要的军队里边,这样他的政治理想,就找到了施展的平台。而参军后的李白,在军队里都做

了些什么?他的远大志向是否能够实现呢?

康震:问题就是说,他在军队里干什么了?这是最关键的。就跟上次我问的,他到长安之后他干什么

了?我们不能说他到了长安,就一切都妥了。他到了永王的军队里边,一切也就妥了。他到了永王军队

里边,就写了十首诗。叫《永王队巡歌》。永王一直朝广陵在走。写了十首。这十首诗被认为是了解李

白在永王军队里边,就是他参军以后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证据。这个我没办法一首一首给他们念下来。

我只能大概地说一下。就是说,第一首诗它主要讲什么呢?永王一出师,整个长江流域就被摆平了。一

切的形势就会发生根本的转变。这是第一首诗的中心思想。第二首诗说,说他自己,关键军队里有我。

他说“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这个说得化是很直露的。现在局面很乱,乱得像什么呢?

像东晋南渡以后,南北朝的时候那么乱。“但用东山写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可能是你找我来了,

我就是现在的谢安。我谈笑之间,节把一切都搞定了。这是很危险的。

【画外音】“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浔阳空射蛟。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康震:就是说他这个《永王东巡歌》这十首,可以说记录了永王的军队,行进的基本路线。李白也在这

【画外音】天宝十五载,七月十二日,也就是唐玄宗下达分制置诏的前三天。太子李亨,在甘肃灵武,

即皇帝位,改元至德。尊唐玄宗为“上皇天帝”。

应该说父子之间已经如同敌国。兄弟之间就更不用说。对于当时的唐朝来讲,一方面存在,跟安史

乱军的作战。另一方面,李亨跟他的父亲,李亨跟他的弟弟之间,也展开了激烈的而且是残酷的政治斗

争。这个是交错在一起的。你想想看,李白当时要有我在这儿,讲这么清楚的话,他不会犯这个错误。

而我也是读了那些历史书以后,才慢慢清楚的这些事情的。这个很复杂。一般的人怎么可能知道呢?而

对于李白来讲,他刚从庐山上下来,他参加这个军队,很正常,但是这个背景并不正常。那么感情再

我们说当年,在天宝初年的时候,他和杜甫、李白,同游梁宋。互相诗酒唱和。何其潇洒。都是很

好的朋友。那么现在李白,就是当这个时候,李白在监狱里头的时候,杜甫在哪儿呢?杜甫还在长安

呢。杜甫本来是要去投奔唐肃宗的,结果被叛军抓起来了,扣在长安了。说他陷贼长安。所以当时这三

个人呢,李白是高适的阶下囚。而杜甫呢?被叛军关押在了长安。高适,我刚才说了,他有三个重要的

职务,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是一个真正地拥有实际军事权力的一个大人物。

高适既是讨伐永王的统帅,李白就是他讨伐的一个对象。我们现在不知道,李白给抓到监狱里头,

是不是高适下的指令。但显然,高适对于他这个往日的好朋友,采取的是做壁上观的态度。这也是合情

合理的。因为李白犯的不是一般性的错误,而是谋逆之罪。李白给他写过一封信。当然是诗的形式。名

字叫什么呢?叫《送张秀才谒高中丞》。因为当时高适担任御史大夫,所以叫他高中丞。当时有一个秀

才,叫张孟熊。张孟熊想要去找高适。找高适干吗呢?就是请求他能够出兵洛阳,给他献计策。知道李

时候也会体现出来。他在前面怎么说呢?前面说些套话,说原来受上皇的重视。就是现在的太上皇唐玄

宗,当时很重视我。不是重视我,是重视他。要代替宋若思来说,说这个李白,当年受上皇的赏识。

“润色鸿业间草王,言雍容揄扬,特见欣赏。”就是说上皇很喜欢他。把他弄到宫禁里边,起草诏书。

“为贱臣诈诡,遂放归山,闲居制作,言盈数万。”当时有奸臣当道,不得已他回家了。回到家也

没闲着,写了上万字的作品。底下他怎么说永王这个事呢?这很困难。“属逆胡暴乱,避地庐山,遇永

王东巡胁行,中道奔走,却至彭泽,具已陈首。”说什么呢?说安史之乱爆发了,我就躲在庐山上。结

果永王的军队来了以后,胁迫我。因为这确实很难写。这个对他来讲,他得交代一下,胁迫他走。好在

这是宋若思写的。虽然是李白起草的,但是这是宋若思的口气。胁迫他走,走到一半的时候他跑了。跑

到彭泽。然后说“具已陈首”。所有这些事我都交代清了。后面的事你们都知道。

意思就是说他是被胁迫的。然后底下就开始说什么呢?说“臣所管李白”,宋若思的口气。我管的

这个李白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说“实审无辜”,他确实是无辜的。“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

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一命不沾,四海称屈。”说这个人怀有经济之才。经天纬地的才能。有巢由这

因为李白跟人家都说,他诗里面也写到,文章里也写到。但是现在我们还没有一个证据说,有人就

站出来揭发他。告他的状,说他是冒牌货,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我们还得暂且相信李白自述,自

己所说的,只不过我们说,他这么说自己,其实也没给自己带来过真正实惠,也许他真的是凉武昭王的

后代。

从史料中可以看出,李白的父亲李客,不仅相当富裕,而且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正因为如此,李白

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充分发展了自己的天分。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

如,就是李白青少年时期,学习生活的真实写照。开元十二年,即公元724年,24岁的李白开始走出

巴蜀大地,踏上了游历天下,施展抱负的路途。在历时两年,走遍了长江中上游的大部分地区之后,公

726年,26岁的李白来到了安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安陆县。诗人的生活在这里发生了一次重要

的转折。李白在安陆结束了自己的单身生活,娶亲生子。那么,个性张狂的李白,在选择妻子的观念

上,会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与李白结婚的这位女子会是谁呢?

跟谁结婚了?就是姓许的许氏。这个许氏的祖父是谁呢?是许圉师。是当年唐高宗时期的宰相。当

然这个时候,许圉师早都已经去世多年了。但不管怎样讲,这算一个权贵之后,相门之后。那么,李白

跟许氏的结婚符合当时唐代的知识分子一般的择偶的观念。在唐代的知识分子,有两个很重要的,在政

治生活当中很重要的主题,一个是婚,结婚的婚,一个宦,就是做官的意思。这个婚对官有重大影响。

当时的知识分子结婚,娶媳妇,主要是瞄准五大氏族。

一个是清和,或者是博陵的崔氏,就是河北的清河,或者是山东的博陵,姓崔的人家,大姓望族。

再有一个是范阳的卢氏。如果你是北京人,你姓卢,你往上查一查,你们家肯定阔过,原来也是大腕。

或者是赵郡,或者是陇西姓李的家。比如你们家甘肃人,姓李,那还有戏,可以查一查。河南荥阳姓

郑,郑氏,还有就是太原姓王家。他选择择偶的很关键,因为豪门望族的话,会对你以后的政治发展有

很大的推动力。许氏当然不是豪门望族,只不过因为她爷爷,做过宰相,算是一个权威之门,但是,对

这时候大家要注意,这个许氏确实已经去世了,他到底托了谁来照顾这双儿女。到底我们说,许氏

去世了以后,李白的家庭生活是怎么安排的?

李白与许氏结婚十年之后,也就是在李白40岁左右的时候,许氏因病去世。对于李白来说,这无

疑是一次家庭的悲剧。那么,许氏去世之后,李白会有怎样的感情生活?他是会继续独身直至终老,还

是会因情因事,而再度续弦呢?

当时李白有一个他的崇拜者要魏颢,他整理李白的集子,叫《李翰林集》。在这个集子前有一个

序,这序里边谈到这点。这是我们现在能够依据的很重要的一条材料。他说,白石娶于许,生一女一

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娄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

他最开始娶的是许氏,虽然他是入赘,但是他还是娶的许氏这没错。这是第一。这个许氏给他生的伯

禽,生的平阳。他说曰明月奴,后来我们可能会谈到,这可能这个明月奴说的是伯禽的小名。

这完了以后,我刚才说到,李白把子女暂时有很短的一段时间,要放在宣州的南陵,后来又寄放在

东鲁。那么他是,合于刘,跟一个姓刘的女子住在一块,但没有说他娶,你注意一下他没有用这个词。

我们想可能是处在一种准婚姻状态吧。反正在一起住着。也许是为了让这个女子照顾他的孩子。刘诀,

没过多长时间,两个人崩了,分手了。次合于鲁,后来又跟,这个鲁不是女子的姓、名字,就是在东鲁

还有,南朝的时候,宋齐梁陈的那个宋,开国的皇帝叫刘裕。刘裕长在北方,生在南方,寄养在南

方。所以他的小名叫寄奴。所以我们说这个奴,它更多的我感觉像是一个爱称,昵称。那为什么叫明月

奴呢?因为我们知道,李白的诗里边明月的意想,和白云的意想特别多,尤其是明月的意想。

比如他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

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要举例子那就多极了。你要一检索,李白关于明月的诗一大堆。我在猜

想,就是说李白这么喜欢明月,也许伯禽小的时候,长得很白净,看上去非常可爱,他就顺手给孩子起

这么一个明月奴的小名。这当然是我们一个推测。但我们觉得这个推测听上去好像也还合理。因为明月

奴这个名字,显然不是一个大名。

至于这个颇黎也挺奇怪的,很少有人会给自己孩子起名叫颇黎的。颇黎这两个字实际上谐音为玻

璃。玻璃不是现在我们家里镶的玻璃,在古代,它是天然的一种水晶石,产于波斯。像韩愈,像李贺,

还有温庭筠唐代这些很有名的诗人,他诗里边都提到过玻璃,这样一种水晶石。我们想李白是不是,他

自己原来在西域居住过,受到西域的文化的影响,给他起名字叫玻璃。也有可能。这就是说,我们现在

只能从间接地来进行一些推测。

至于它的女儿叫平阳,这个也就不奇怪了。因为我们知道,平阳本来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

叫平阳公主。这个平阳公主,家里边原来有个歌妓跳舞的,叫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中了以后,喜欢看她

跳舞,很喜欢她。后来卫子夫渐渐地得宠,做了皇后。

他给自己女儿起名叫平阳,这个其实很不严肃。为什么呢?会让人联想到卫子夫的很低贱的出身。

但也许李白根本不在乎这个。因为可能对李白的观念里边,就没有这么多的禁忌,他只需关心他的女儿

这位宗氏跟李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有信仰道教。李白曾经在一首诗里面说,拙妻好乘鸾,娇

女爱飞鹤。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我们这一家子,这首诗是他那好朋友元丹丘的。我们家,就全家

都住在你们家了,元丹丘有庄园的,跟着你一起炼丹药,准备全家都飞到天上去成仙。从这诗里头看出

来,好像这个宗氏这个继母,对他的子女还不错。可是大家别忘了,他们并没有住在一起。这时候,他

跟宗氏结婚的以后住在哪呢?宗氏的家梁园,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而他的子女,我刚才一再地说过,

还在东鲁地区,还在山东住着。

为什么呢?大家说那不是处得挺好吗,接在一块住算了。他是入赘,入赘到宗家,他就不便于把

前妻生的孩子接回去。这也是我们根据情理上做的一个推测。

这个宗氏和李白的感情挺好的。李白常年在外漫游,寻找政治机遇,老不着家。他也写诗给自己的

这个妻子。说我今浔阳去,辞家千里余,红颜愁落尽,白发不能除。想念他的妻子。他妻子也给他写

诗。妾似井底挑,开花向谁笑,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这两人还都写得情意绵绵的。感情还真是可

以。

他这个诗是反过来的。说什么呢?说我哪天要佩戴了相国的黄金印回来见你,你可别觉得我这个人

俗,不理我。再反过来,就是他这个妻子宗氏看起来,比李白的脑子清楚,就不同意他下山。因为当时

的形势比较混乱,其结果,李白下山之后,结果我们大家都知道。他后来就被抓了,投到监狱里,后来

又被流放了。

根据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材料,就是李白在监狱的时候被流放的时候,他的这个伯禽和平阳,这两个

孩子还都在东鲁,可能还有颇黎。等到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回来了以后,这时候他的诗里边出现的一

个儿子,一直在陪伴他。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应该是伯禽。他有一首诗叫《没有车门客》,就是说家里来

这个青山就是李白非常仰慕的一位诗人南朝诗人谢跳。谢跳曾经在青山这个地方建过一幢房子,你

这读书。所以范传正问他这两个孙女,说你们有什么要求啊?这两个孙女说,我们没有钱,无权无势,

只是希望能够满足我们祖父的生前的愿望,把他迁葬在青山。范传正就让当涂县的县令,叫诸葛纵具体

办这件事情。给他迁葬到什么地方呢?迁葬到青山脚下。

范传正很同情他这两个孙女,说要不然你们改嫁算了。过成这个样子,太穷了,嫁给当地的望族。她们

说,夫妻之道命也,亦分也。就是夫妻之道,由天命所注。两个人结成夫妻,这是上天所命。第二,也

是一种缘分。在孤穷既失身于下俚,丈威力乃求援于他门。生纵偷安,死何面目见大父于地下。欲败其

类,所不忍闻。这讲得非常地有分寸。说什么呢?说我们在贫困的时候,不得以嫁给了农民。但我们总

不至于说,仗着我们祖上的门荫,现在说改嫁就改嫁到一个豪门里边去。即便我们嫁到豪门里边,苟且

偷安,又有什么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祖父呢?这样的事情,我们是不做的。所以范传正听了以后很感

动。就为她们免除了一些徭役和杂役。免除了一些经济上的负担。

这是李白的身后事。还没完呢。这说的是唐宪宗元和十二年的时候,在李白去世以后70多年以

后,唐武宗的会昌三年,有一个文人叫裴敬。到当涂来拜谒李白的墓碑。他看到这个墓至少有五六年

了,都没有人来扫墓。蒿草全都长满了。根据这个推测,李白最后的后代这两个孙女,可能也已经去世

了。

所以就说什么呢,李白没有直系的后代,换句话说,他有儿子,也有孙子,但是,这一系没有传下

来。在过去来讲,就是所谓的绝嗣之家。绝户了。他的孙女虽然后来再也没有可能去给他扫墓,但是,

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仰慕李白的人,都去拜谒和凭吊。我们就在想,他们可能也不仅仅是在拜这个

墓,他们是在拜谒这位诗人。可能也是在拜谒那个伟大的时代。

李白虽然从家族来讲,他绝嗣。但是,他的诗歌和文章,永远都不会绝嗣。会永远流传下去。从这

在开封和洛阳一带地区。当时李白44岁,杜甫33岁,还有高适,我们知道那个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

45岁,也参加了这次漫游活动。这三个人除了杜甫是33岁,还比较年轻,其他这两位都是正当壮年。

但是,心情不一样。李白刚刚从政治中心出来,满心的抱负没有得到施展,有些牢骚。杜甫人生道路还

没有展开,对前途充满了希望。高适也是一门心思想要在政治上打开一个通道,但是,不管怎样讲,这

三个人对前途还是充满了期望。

正是这样一种共同的心理,使得他们的这三个人漫游活动,变得充满了朝气。杜甫在万面的时候回

忆这一次漫游活动,因为这三个诗人在后来的文学史上都是重量级的人物。他晚年写的《谴怪》这首

诗,谴就是抒发的意思,说,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说他们漫游开封和

商丘的时候,看到人口众多,都市繁华,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天下的舟车,船,车,都在这个城

市里全都有,白刃雠不义,黄金倾有无。里面有很多侠客。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忆与高李辈,论

交入酒垆。我想起,因为杜甫自己回忆说,我跟高适,跟李白,我们几个人,经常在一起喝酒,喝酒干

什么呢?谈论古今一谈论怎么做一个侠客,怎么去打猎,也谈论做诗,做人。

他还写赠李白的诗,写到他们一起想要相约去求仙访道。其中赠李白的第二首诗说,痛饮狂歌空度

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后来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写李白的,起来就是写他们大家的。因为这样一种精神

状态,他们三个人当时都有。在另外一首诗里杜甫说,他们最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晚上睡觉盖一床

被子,白天出去都手拉手,诗是这么说,但是,就是他们三个人关系很亲密。环境很近密。李白和杜甫

的这次漫游活动,对于李白和杜甫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李白有四首诗是写给杜甫的,后人总有一种看法,因为杜甫后来写到关于李白的诗,有20多首

呢。李白才写了4首给杜甫。后来有的人就认为,互相之间可能是不平等,或者是互相态度好像不是特

他这首诗写得很长,整个就一个杜甫版的《李白传》。他把李白的一生在这诗里边都写出来了。特

别是前面有几句写得特别好。说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明从此大,汩

没一朝伸。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都是对李白诗的一个很经典的评价。这些评价都是从杜甫这来

的。所以我们说,我们觉得,杜甫是真正理解李白的人,了解李白的人,他们虽然后来分开了,再也没

见面,但是,杜甫一直以一种很深厚的情意再关注着李白的行踪。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史上最伟大的诗人,特别难得的是,他们在一个时代里头,而且居然他们两个

有这样会面的机会,虽然当时李白比杜甫要大11岁,两个人的心态经历也不相同,但是,从文学史上

来讲,这真的是次非常难得的会面。

所以我们说,如果要讲李白跟诗人的交往里边,我们第一个叫讲的就是李白跟杜甫。

李白一生结交的诗人很多,既使与他年龄相仿的,也有与他年龄相差比较大的。杜甫比李白小11

岁,而孟浩然则比李白大12岁。孟浩然字浩然,生于公元689年,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

与王维齐名,人称王孟。他的那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已成为千古名句。不过,孟浩然向来淡

薄名利,长期隐居,他怎么会与生性狂放一心追求功名的李白交往呢?

还有一个诗人,大家也非常熟悉,就是孟浩然。我们都知道,李白写给孟浩然一首诗,叫《黄鹤楼

送孟浩然之广陵》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非

常流行的诗篇,读了这样的诗,觉得人生的境界为之感到舒展。写这个诗的时候,是他们两个人在哪里

见面呢?就是在江夏的时候。江夏就是现在的武昌。当时的李白28岁,孟浩然是40岁。他跟孟浩然见

过两次面,后来过了十多年之后,当时孟浩然已经50岁左右,李白356岁的时候,他们又见面了。

这次见面,李白有一首诗写得也非常好。《赠孟浩然》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

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什么意思呢?这诗的诗眼就在头两

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什么叫风流天下闻,就是后面的红颜弃轩冕,他不去做官,白首卧松

云,已经是老头了,成天就在山里边待着,是个隐士的形象。结合前面的这首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

花三月下扬州,和后面这首诗,我们感觉到,他跟杜甫的交往,我们再回顾,就又有点不同。他每次跟

这个人交往的时候,这些人对他的影响都不一样。像孟浩然就是风流天下闻。我们说到底什么是风流天

下闻呢?孟浩然这个人,确实有他的特点。

比如说吧,有史料记载说,当时有一个很有名的人叫韩朝宗,李白有一句话说,生不用封万户侯,

但愿一识韩荆州。这人有个特点,特别喜欢奖掖后进。喜欢推荐贤才。韩朝宗约好了孟浩然,一起去长

安京师,约好了知道了,孟浩然正跟朋友喝酒,喝得非常高兴,人家对面那个人还说,别喝了,你跟韩

先生约好的,你们要去长安,浩然叱曰,业已欲,逭恤他。还骂他一句。说都已经喝成这个样子了,还

管他的呢。卒不赴。终于没有去。那就韩朝宗在那等了半天。最后,就走了。最重要的是后面这几个

字,浩然不悔也。不后悔。没什么了不起的。

后来,他自己背上长了个大毒疖子。王昌龄来看他,他一高兴,两个人在一起吃海鲜,结果就发

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归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像我刚才

读的这首诗,包括跟送孟浩然的那首诗,都成为李白送别诗当中的佳作。王昌龄的故事也不少,为什么

我们老讲王昌龄的故事,讲孟浩然的故事呢?讲了这些人的故事,你就知道,李白成天打交道的人,都

是些有故事的人,李白自己的故事都不少。

王昌龄、王之涣、高适三个人,到小亭子里去喝酒,有一些歌妓在那个地方唱歌,弹琴唱歌。三个

人说我试一下,看她们到底唱我们谁的诗,他们的诗都很流行。结果过了一会儿,那弹琴女子的都不知

道,他们三个暗地里约定。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女子唱,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

相问,一片冰心落玉壶。王昌龄听了以后,拿一支笔在墙上一记,划一个勾,这是一首绝句。这是他

的。

又停了一会儿,有一个女子唱了,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也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这是高适

的诗,大家不太熟悉,是写一个思妇的诗,高适一听,赶紧也写,一首绝句。又过一会儿,一个女子又

儿子宋若思才会在他陷到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拉了他一大把。换句话说,如果不是有宋若思,在那个时

候把李白从监狱里边弄出来,那李白的亏就吃大了。所以我们能够从这也看出来,李白跟人交往,他有

产生效益的。过那么多年之后,宋之悌的儿子还能想起来李白跟他父亲之间的一个情谊。

李白除了与文坛、政坛上的这些大人物交往之外,也与一些小人物有着很深的交往。这确实很令人

费解。一个狂放不羁,有时连皇上得不在眼里的大诗人,为什么会与民间的老百姓有着很深的交往呢?

李白与小人物之间的这种交往,究竟说明了什么呢?

刚才我们讲了是大人物。李白这一生也结交了很多的小人物。虽然有的人物连名字都没有,但是,

正是由于跟这些小人物的交往,在更让李白的身上显示出一种平民化的色彩。你比如说,我们都知道

的,在安徽泾县的时候,桃花潭村有个村民,就是一个村民,汪伦,李白在桃花潭村的时候,这个汪伦

善于酿美酒,李白写这个《赠汪伦》的时候,底下是有一个自注,有一个副题目,就是他在桃花潭村的

时候,汪伦经常给他美酒喝。所以他离开的时候,他说,李白乘舟将欲行,忽温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

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简单到极点。小学生都会读懂。

8讲李白收入之谜

今天这一讲,我们要来谈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李白的经济收入问题。也就是李白的经济来源之

谜。我们说李白从二十五岁,离开他的家乡。一生漫游四方。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走了数不

清的地方。经历了很多的磨难和坎坷。最后我们知道,他在安徽的当涂去世。可是一直有一个问号,悬

在我们的心中。就是支持李白漫游天下的,经济基础是什么?再说一句大白话,就是李白这一辈子的收

入从哪儿来。他的存折上到底有多少钱。因为李白这一辈子没有担任过任何的官职。不是公务员。他没

有固定的稳定的工资。他也不像现在的签约作家。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且以李白的个性来判

断,我们说,他经商的可能性很小,即便是经商,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那么就是李白的钱从哪儿来?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同时对李白来说,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正因为这样,历来对李白的经济收入,都有各种不同的猜测。

谱。因为大家百思不得其解。李白到底他的经济来源在哪里。那么,有人说他“混游渔商,隐不绝

俗”。“青云豪士,散在商钓”。这个其实个就更牵强了。因为李白只不过说他自己成天地,跟一些打

鱼的,卖鱼的。做生意的人,待在一块儿,但并没有说他自己就是做生意的。

李白一生确实到过很多繁华的大城市。他基本上唐代当时,有数的几个大城市他都去过。可是有一

样,他去这些城市的时候,多数是待在城市郊区的名胜的地方。比如说他在安陆的时候,我们在前面讲

过,他在安陆待了十年,因为他的第一次婚姻就在安陆。可是他待在安陆的,小寿山和白兆山。他第一

次去长安的时候,就待在终南山。并不是成天待在城里边。那么他去的很多地方,李白自己有一首诗说

“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不是成天住在宾馆里的。他去那些大城市,系要寻找他的政

治机遇。同时他喜欢,比如说在金陵,在扬州,在浙东地区,他喜欢在那儿游山玩水。这个是他主要的

目的。所以你要说李白去过很多大城市,并且在那儿发了财,确实很难说服人。所以我们说,上边说的

很多的理由。找了很多的原因。我们认为,这没有说到点子上。大家说都没说到点子上,到底李白这张

存折上的钱,他花的钱从哪儿来的?

李白离开四川的时候,我们前面说了,他在扬州不到一年,花了三十万钱。我们先要问一下,这三

十万钱,在他所处的时代,它的物价水平,这三十万钱是多少钱?他当时花的钱是什么钱?叫做开元通

宝。大家首先纠正一个错误。开元通宝不是唐玄宗开元年间铸的钱,是在唐高祖武德年间,铸造的钱叫

开元通宝。为什么这么叫呢?因为唐代替了随,有改换朝代的意思。那叫开元通宝。这个开元通宝,一

枚钱重一钱。十枚是一两,我们现在用的重量单位,一钱,我们经常说,买点东西,买一钱的东西。这

个重量单位,从哪儿的呢?就是在唐代的时候,这个一钱就是从这儿来的。

那么开元通宝的这个铜钱,80%是铜。其余的成分是铅和锡。这个比例的搭配是非常合理的。不能

全弄成铜,也不能全都塞的是铅。这个比例搭配得合理,这个币值在市场上消费,和流通的时候才能保

持合理,才能保持物价水平的稳定。因为开元通宝这个钱构成合理,就是成分合理、币值稳定,而且铸

造得非常精致。这个模子造得好。所以,开元通宝虽然在唐代灭亡以后,因为就不再发行了,没有新的

开元通宝了,但是一直到明代,一直到明代中期之前,都和历朝历代发行的新钱币混在一块用。因为它

本身是铜币,它不是纸币。它是铜铸的,而且里边有铅和锡的成分。比方说到元代,到宋代,还有人用

开元通宝。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开元通宝看来还是个硬通币。一直到明代后期,才禁止不用的。

大家说你讲一通这个钱,这个钱到底值多少呢?他有30万。李白所处的开元天宝年间,一斗粮食

就是十升,一斗粮食平均价格,20文到30文。就是20钱到30钱,绢帛、布匹,一匹布,大体是400

文到500文。不等。奴婢,买卖奴婢,一个四万钱。一匹马,一般的马,不敢是骏马,特别好的马匹,

数千钱到数万钱不等。猪肉,一斤是多少呢?五六百钱。盐,每一斗是10钱。普通的酒,每一斗也就

是数十钱。你始终记着那30万的数字,然后再结合物价,你就能算算,李白能买多少猪肉,能买多少

粮食,能买多少绢帛,给自己做衣服。李白经常说,进尊清酒斗十千。王维也说,新丰富美酒斗十斤。

其实都是非常夸张的。真正的好酒,每斗也就是三四十文了不起了。所以从这个概念上来讲,李白喝酒

还是喝得起的。这三十万可能喝一阵子。

所以我们说,之所以前面罗列了这些数字,就是想给大家说明李白的这30万钱,是个什么概念。

康震:我们说,李白这个钱,花到这个程度,30万钱,能再多一点,50万或者60万钱。怎么能花得这

么快呢?他二十四岁出川,等他结婚的时候,已经三年了。在三年里边,这钱花得这么快。因为这跟李

白的消费观念,有很大的关系。他是只会花钱,不会积累钱。“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是表达了一种理想主义的情绪。但是我们都知道,千金散尽,回来的如果是百钱,那就是两码事。他

这不是一个生意的概念,是个情绪概念。

“黄金逐手快意尽,昨日破产今朝贫。”“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

愁。”李白从来都不是金钱的奴隶。他是金钱的主人。可有一样,你做金钱的主人,在消费方面,你得

做他的主人。在赚钱方面,你也得做他的主人。那么李白花钱方面,消费得很快。所以他很快地就陷入

了困顿。换句话说,从我们现在所能知道的资料里边来看,他就是在安陆,和他夫人结婚。跟许氏结婚

之前,他是有一大笔钱。可是在那儿很快就把钱花光了。我们说李白自己,没有恒定的产业,像他这样

飘转如飞蓬的人,不可能有恒定的产业。也没有商业利润的稳定来源。可是有一样,他的朋友有。这个

很重要。

比如他的好朋友,也是我们前面改的一个道士,元丹丘。我们再三提到这个人,这个人是个道士,

同时也是个大庄园主。在河南的嵩山,在当时的国都长安,都有别业。也就是现在的庄园。李白跟他的

关系特别好,李白后来第二次能进长安,见了唐玄宗,多亏了元丹丘,向玉真公主推荐。元丹丘好几次

邀请李白跟他一起漫游。李白曾在一首(序)里边写到“元丹丘家于颖阳,新卜别业。”元丹丘在新颖

阳这个地方,盖一幢别墅。请李白去。

还有一次,元丹丘邀请李白的全家,都到他们家的庄园去住。李白的诗中还有一个好朋友,叫元参

康震:李白还有一笔收入,跟他自己的才能有关系。就是润笔、稿酬。李白在当时已经是名震寰宇的大

诗人。他诗写得好,文章也写得好。应景的文字就写得多了。他说他临去世的时候,说他平生所作的诗

文十丧其九。我们前面说过,他现在留下来的,我们知道的不到一千。他所做的可能有一万。这些东

西,诗文给他带来不少的馈赠,有些是实物馈赠,有的就是收入。比如他的诗题目上你就能看出来。

《酬张司马赠墨》。别人给他送的墨。肯定不像我们可怜兮兮的一小块墨。那要送的话,估计是批量

的。甚至是批发的。很多。而且高质量的。

还说《赠黄山胡公求白鹇》,白鹇是一种鸟,很名贵。他想要这个鸟,那个人不给他。他说那我给

你写首诗,那人就给他了。还有有个人叫殷明佐。送给他五云裘。什么是五云裘,我估计就是属于那种

皮大衣之类的。我不太懂这个。五云裘就是皮大衣上绣的有五彩的云。诗人混得再不济,哪怕他把这五

康震:其实,并不是李白一个人,给我们的感觉是他走到哪儿人家都请他。走到哪儿,人家都请他去庄

园。他有一个稳定的生活来源,不能说是收入来源。其实当时很到诗人都是这样。比如杜甫说自己“自

七岁缀诗笔,向四十年矣。”就是他写诗文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常寄食于人。”我经常在人家家

里吃饭。又说自己“卖药都市,寄食友朋。”他没钱,杜甫有一阵子。我们回头会讲到杜甫。他在长安

带着没钱,他自己卖药,他还懂一些药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靠朋友。高适自己也说,经常

在酒馆,在旅馆靠着朋友的资助。在生活。特别有意思的是,唐文宗的时候有一个宰相,叫王播。他年

王朝,有很大的用处。这就是今天这个话题。那么下一讲,我们要接着谈,李白的思想和信仰问题。今

天就是这样,谢谢大家。

9讲李白信仰之谜

李白号称诗仙,为什么这么叫他呢?就是他的身上,还有他的诗,都散发着一种浓厚的神秘的神仙

气。仙道气。这种神仙气,直接来源于他的道教的信仰,神仙的信仰。李白在四川很小的时候,就开始

信仰道教。他有一首诗,其中有两句说“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十五岁的时候,就学习这东西

了。历史很久了。那么我们都知道,贺知章见了他之后,称他为谪仙人。就好像从天下下来,下凡的一

个神仙一样,就是说李白身上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杜甫曾经写过一首诗,叫《饮中八仙歌》。写了

放回来以后,突然就病倒了以后他就到了当涂。北京病了之后很快就去世了。所以很多人认为,李白的

台历衰弱得很很快,除了政治上很大的打击,生活很坎坷。这些因素之外,恐怕喝酒过量,吃丹药中

毒,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然这也是一种推测。起码这种推测它是有点根据的。因为他吃丹药了,

他也喝了那么多酒。当然了,道教的信仰,神仙的信仰对李白来说,并不都是坏处。它有个好处在哪

儿?就是这些(信仰)到了诗里边,这些信仰,这种理念,当他写到诗里边的时候,读着这些诗令人感

到非常畅快。李白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仙。他说“安得五彩桥,驾天作长桥。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

招。”他成天幻想着,他不是叫谪仙人吗?那不能老谪着呀。你谪下来,得要回去那才行。他老想着有

一天那神仙就会来找他。所以他说,仙人如我爱,举手来相招。他梦想着跟神仙一起吃饭,说“一餐历

的王朝里边,中央集权已经有皇帝了,已经有等级制度,整个的社会政治秩序都是非常完整的。完备

的、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谁敢养士啊?谁敢养门客啊?那不是公然地向门客挑战吗?

所以,他的这种的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这种观念的基础上,脑子里停留在

春秋战国那个激烈的、动荡的,但充满机会的时代。所以,他经常在诗里边就写希望能碰到燕昭王。燕

昭王当年是怎么回事呢?燕昭王想要招致天下英雄,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郭隗,他底下的一个谋士,

说你要想招致天下英雄,得先重用我才行。你连我都不重用,人家就不知道你的诚意。所以他就给郭隗

建了一座房子。把郭隗就安排在这房间里读书。帮助他决策。后来天下人都知道,燕昭王很器重郭隗,

纷纷的像大将乐毅都来投靠他。他老举出燕昭王的例子。很多诗里边写了。

总而言之,就是还是那句老话,从文学的层面上来讲,李白这样一种理想主义,甚至是幻想主义,

说,要赦免。可是唐玄宗认为,就找他们谈话说,这孝子仁义可嘉,但是国法不能擅改。最终还是执行

死刑。所以我说这个例子是什么呢?如果真的李白杀了很多人,早就给正法了。就不可能再写诗了。他

是一种情绪。他是表现一种什么情绪呢?实际上在历史上,侠客这种现象的出现,解决跟复仇、跟刺

杀、跟报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侠士。要么是报私仇的。要么是报国仇的,都有。特别是唐王朝

的建立。跟山东、河北地区豪侠阶层有特别紧密的联系。我们都知道,说书的,说《隋唐演义》的时

候,那得有多少侠客啊。秦叔宝这些人,都是侠客。那当然是说小说了。但是实际上确实有很大的关

系。但是你知道,国家建立了,有秩序了,这个侠客就成了不稳定因素了。所以,侠客的实际的功能,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我可不愿意做一个读书读到头发白了那样一个读书人。“儒生不及游侠

人,白首下帷复何益。”做读书人不如做侠士好。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不然腐剑起,沙漠收奇

勋。”九十岁了,一直读古文,做个什么?做个书生。不如我拿起宝剑,在边关建功立业。

换句话说,他的任侠的观念,跟那一批儒生,他是对立着来写。这很能说明他的儒家的思想方面,

他的基本观点。但是大家也不要有误解,好像觉得李白,不信儒家思想,他不是。他对孔子还是蛮尊敬

的。不过就是有时候一会儿一会儿的,没个准。他说“仲尼,大圣也,宰中都而四方取则。”他肯定孔

子,制礼作乐,为天下之方则。这个标准是很好的。他有时候用孔子做自比。自比为孔子。说什么呢?

说“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大圣犹不遇,小儒安足悲。”像孔子人家都怀才不遇,像我这个小人

物,也就没什么了。但实际上是把自己跟孔子相比还有我们原来讲过,他临去世写的《临终歌》。说

道,总的来说,李白生活在幻想当中。也生活在理想中。特别是活在对自己的人生理想的执着,和自信

当中。他从来不放弃。永远不说放弃,永远要追求,永远放前奏,这就是我们心目当中的李白,永恒的

李白,可爱的李白,痛苦的李白,快乐的李白,也是伟大的李白。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

10讲李白死亡之谜

康震:李白好象阳光,已经照到他的脑袋上了。他又可以翻身了,他又开始找他自己的机会了。可是这

时候有一个更大的(灾难),他每次都是碰到更大的,在等着他。是什么呢?就是他要被流放了。大家

不是说,他不是都被释放了吗?怎么又流放了?这不是以李白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画外音】要想了解李白流放的真正原因,我们还得把视线转回到安史之乱。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

发。唐玄宗被迫逃往成都,安禄山的军队两个月时间,攻陷了洛阳。安禄山便在洛阳建立燕国,自称

“大燕皇帝”。在唐玄宗逃亡成都的途中,太子李亨与唐玄宗分道扬镳,前往西北主持军政大局,并在

灵武发动政变,宣布自己即皇帝位,并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同一时间,安禄山的军队已攻陷长安,从此唐王朝的半壁江山陷入了战乱之中。为了收复两京,唐

吉,又要开始自己新的人生的时候,总是再一次被甩到苦难的漩涡里边。李白后来就生病了,生病之后

在周围的有一座山,叫宿松山还住了一段时间。但是他流放的事实已经定了,这个不能改变。所以对李

白来讲,这个事情确实是非常痛苦的。

那么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的话,一个人的年寿不像我们现在平均寿命都很高。像白居易活到七十

五岁,就已经是很高寿了。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杜甫说的。如果说七十古来稀的话,那么对于一个六

十岁的人来讲,年龄已经很大了。再加上他这六十年并不是在办公室里头,平平安安地度过了六十个春

秋。特别是在他四十多岁之后,他就一天都没消停过。总是有不断的打击和不断的兴奋出现在他的生活

里面。这对一个人来说,在情感上,在情绪上,在思想上,都是一种很大的折磨。所以这个时候的李白

就比较悲观,甚至我们可以用一个词,就是他是比较绝望。这在很多的诗里边都能够看得出来。

他在去夜郎的途中,沿途有很多的官员,慕名来为他送行,或者为他举办酒宴。那么在这个活动的过程

当中,他写了很多的诗,酬答的诗。比如说他有一首诗里边有两句说:“天命有所悬,安得苦愁思。”

我的命就如此,不知道这样的愁苦能到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对于他这样一个本来对于生活,对于政治生

熟悉的诗往往是最陌生的诗。因为我们小时候,小学也罢、中学也罢、大学也罢,读这首诗的时候,很

多老师都把它讲成一首写景的诗。但是实际上,如果我们了解了在诗最后面的所有所有的一切,过往的

情景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五十九岁的李白这个时候还能写这样的诗。“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

万重山。”一个人要对自己提出巨大的挑战,才能写出这样的诗。

我们说,他是一个被流放的人,在船上度过了十五个月,他接到特赦的令,他只能说自己可能会捡

一条命也就罢了,但是他却要说“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意味着所有的困难他都觉得已经又过去了,这

个实际上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大家如果稍微经历过一点生活当中苦难的话,

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的困难是最大的。也很少有人很真实的说“轻舟已过万重山”。那么也许有人说我

没事了,但是回到家里却痛哭流涕。但是李白这样的诗人,他自己不但这样写,他还鼓舞自己,而且过

了很多很多年之后,许多处在困难当中的人读到这样的诗,都觉得自己仿佛跟随着李白一起“轻舟已过

康震:所以当时李白本来他认为,他遭到了特赦之后,他遭到了赦免之后,他回来以后希望以适当的方

式重新加入朝廷的军队,但是局面很坏。所以他写了一首诗,中间有两句“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

忧。”他晚上睡不着觉,每天晚上睡觉都要叹四五声,叹气,为什么呢?经常不知道这个国家该怎么

办,这点跟杜甫很像。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面说:“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他就是老想着老百姓,老想着国家怎么样。

最后两句可不一样,马上变成李白式的。他说“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旄头是什么呢?就是

名列前茅,旗帜。怎么样才能有一个像后羿一样,一箭就把敌人的旌旗给射下来。他是指望着自己能够

继续地去给国家效力。

那么这个中间,他得到了一个机会。什么机会呢?想参加李光弼的军队。我们都知道,安史之乱中

间,大家从一般的历史常识来讲,最熟悉的两个将军,一个就是郭子仪,一个就是李光弼。当时李光弼

担任什么呢,换句话说,他就是国防部长兼天下兵马副元帅,所有的军队全都在他的统辖当中。李白就

白)就去找他了。找他就写了一首求他的诗,为什么呢?他本来不是到金陵那个地方去参军的吗,结果

病倒了。现在看起来他在金陵受朋友的周济,好象也不理想。

因为这个时候的李白已经不像最开始,刚离开长安的李白,那时候皇上还给他一笔钱,他自己也许

也挺有钱。他写了一首诗给李阳冰说:“小子别金陵,来时白下亭。群凤怜客鸟,差池相哀鸣。”什么

意思呢?我到金陵的时候,那些人都可怜我,群凤,凤凰的凤。他们都看到我,很同情我。

“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轻。”每个人都从身上拔点毛,插在我的身上,他们接济我。“赠微所费

广,斗水浇长鲸。”可是他们给我的太少,我的花费很大。这就好比要救活一只鲸,拿勺子给它身上泼

水,那怎么行呢。

毕业语录简短-形容孤独的词


本文发布于:2023-11-21 14:40: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335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百家讲坛讲稿:李白的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百家讲坛讲稿:李白的故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