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康震讲苏轼:(7)天伦之乐
【画外⾳】:“⼗年⽣死两茫茫。不思量,⾃难忘。”是谁,让苏轼如此魂牵梦绕?“天涯何处⽆芳草...多情却被⽆情恼。”⼜是
谁,让苏轼这般悱恻缠绵?⾃古风流才⼦总要配多情佳⼈,那么,苏⼤才⼦将会与家⼈唱出怎样的欢歌呢?北京师范⼤学⽂学
院康震副教授继续带您⾛进苏轼,解读苏轼家庭⽣活之《天伦之乐》。
在前⾯的系列讲座中,康震⽼师带领我们⾛近了中国古代伟⼤的⽂学家苏轼,跟随苏轼跌宕起伏的⼈⽣经历,感受他带给我们
的积极与⽆奈。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分专题来探讨苏轼⼈⽣的各个侧⾯。苏轼做为中国古代⼀流的才⼦和⽂⼈的杰出代表,他
的家庭⽣活历来备受⼈们关注,那么,苏轼究竟拥有怎样的家庭⽣活?流传千古的悼亡之词“⼗年⽣死两茫茫”究竟为谁⽽做?
这期间,⼜寄托着苏轼怎样的哀思与惆怅?北京师范⼤学⽂学院康震副教授将带您⾛进苏轼的家庭⽣活,为您精彩讲述百家讲
坛系列节⽬苏轼第七集“天伦之乐”,敬请关注。
【康震】:他的第⼀位夫⼈王弗,跟他是同乡,都是眉⼭⼈,她⽐苏轼呢⼩三岁,结婚的时候苏轼⼗⼋岁,她⼗五岁。她给苏
轼⽣的⼉⼦叫苏迈,是苏轼的长⼦。根据苏轼给王弗所做的《亡妻王⽒墓志铭》中的记载,苏轼对王弗的评价很⾼,主要有两
点:第⼀说她夫⼈“敏⽽静”。就是⾮常的聪敏,同时呢⼜不事张扬。第⼆是什么呢?叫“有识”,有见识。为什么有这两个评价
呢?在这篇墓志铭⾥⾯,苏轼展开了⼀个漫长的回忆。刚结婚的时候,苏轼其实啊不⼤看得起他这个妻⼦,觉得他这个妻⼦没
什么⽂化,⼗五岁嘛,还是个⼩⼥孩,就在家⾥做做家务,伺侯伺侯公婆,⾜矣。后来这种看法有转变,为什么呢?有时候苏
轼在读书的时候,在温习功课的时候,她这个夫⼈在旁边,静静地做针线活⼉,也不吭声。苏轼虽然聪明,可是有时候背书背
着背着也有卡壳⼉的时候啊,哎,有那么⼏次⼀卡壳想不起来了,她这个夫⼈在旁边悄没声⼉地给他提个词⼉,悄没声⼉地提
个词⼉,提完词⼉之后,就接着做她的针线活⼉。哎?这苏轼觉得很奇怪,她给我提词⼉?指着满屋⼦的书,挑了⼏本书就问
她。没发现这个夫⼈,全都能回答上来,呃唷,⼤吃⼀惊,没想到⾃⼰娶了⼀个特别有⽂化,特别有知识,特别聪明,特别有
智慧,但是⼜不吭声的这么⼀个好妻⼦。这是苏轼对他的夫⼈呢,在认识上⼀个很⼤的转变,不是个笨丫头,是⼀个聪明⼥
孩,可是问题在哪⼉呢?苏轼⾃以为现在对夫⼈有了新的认识,他错了,他夫⼈对他的认识⽐他对他夫⼈的认识要深刻得多。
王弗对她这位少年天才的丈夫早就⼼中有数了。他有⽂化,他有知识,天下的才⼦。可是有⼀样,缺乏⽣活的基本常识,不会
待⼈处世。他夫⼈就发现这个⼈啊,能分得清什么是好⽂章和不好的⽂章,分不清什么是好⼈和坏⼈。他做了官以后家⾥边经
常来朋友拜访他。哎,王弗呢经常躲在这个屏风后边⼉细细地听,这个苏轼跟这客⼈怎么说话。有⼀天哪,⼀个来访者⾛了,
王弗从这个屏风后⾯出来就跟他说,这种⼈你跟他浪废什么时间啊,你看他跟你说话的时候从来没有标准,说话总是模棱两
可,你想怎么说,你有什么意见,他就迎合你。象这样的⼈,你不要跟他交往,不要跟他说话。苏轼说是是是,但是可能是有
点不以为然,⼼中说,官是我做,⼜不是你做,对不对?有⼀次,来了⼀位,这位是个见⾯熟,⼀见苏轼之后简直就跟⽼朋
友,显得特别地亲密,什么话好听就给苏轼说。⾛了以后啊,王弗就出来说,这样的⼈就不能跟他交朋友,属于什么呢?来得
也快去得也快。那么夫⼈的话到底应验不应验呢?在给夫⼈写的墓志铭⾥⾯,苏轼⾮常惭愧地回忆道:每次夫⼈都说对了,他
不能不服这夫⼈的判断⼒⽐他要准确。所以你说这有时候这事很奇怪,你说苏轼,是当代的⼤才⼦,⼀流的⽂⼈,很关⼼天下
的⼤事。她的夫⼈有⽂化,但是⽐不上他,只关⼼⾝边的⼩事。问题在什么地⽅呢?⽣活当中没那么多⼤事,基本上是由⼩事
组成的。所以苏轼基本上在这类问题上都得听他夫⼈的。夫⼈经常告诉他说:现在你的⽗亲不在你的⾝边,可没⼈成天提醒
你,你⾃⼰做事情⼀定得慎重。所以苏轼的这个第⼀位夫⼈王弗,是⼀特别聪敏,特别有智慧,特别精明的⼀个⼥性。
【画外⾳】:王弗嫁给了少年天才的苏轼,在多年的⽣活中,王弗曾经陪伴苏轼红袖添⾹,熬过了寒窗苦读的寂寞,也曾经历
了苏轼春风得意、感受⾦榜题名的风光,他们同⽢共苦、相濡以沫,不仅仅是⼀对少年夫妻,更是⼀对共同成长的伴侣。然
⽽,⼈⽣⽆常、世事难料,由于⾝体抱病,王弗不幸于北宋英宗治平⼆年病逝于京城开封,年仅⼆⼗六岁。王弗的早逝,带给
了苏轼巨⼤的伤痛。那么,才华盖世的苏轼将会唱出怎样哀怨缠绵的挽歌,来悼念这位亡妻呢?
【康震】:他夫⼈去世了以后,苏轼的⽗亲跟他说,说你这个夫⼈跟你是同患难的,将来⼀定要把她和你的母亲埋葬在⼀起。
苏轼在过了⼗年以后啊,在他四⼗多岁的时候,已经历尽了宦海的风波,有⼀天晚上他作梦,梦见了他的这第⼀位妻⼦王弗,
⾮常地感伤,写下了很著名的⼀⾸悼亡词《江城⼦》。这词说:
⼗年⽣死两茫茫。不思量,⾃难忘。千⾥孤坟,⽆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鬓如霜。
明⽉夜,短松冈。”当明⽉再⼀次地照到那⼀⽚松林的时候,照到了你的坟茔之上的时候,我禁不住再⼀次地流下了眼泪。所
以苏轼他可以写“⼤江东去”这样超迈的作品,同时他对于那种⾮常微⼩的、⾮常细微的男⼥之间的恋情,男⼥之间的相思的这
种感情,也写得⾮常地动⼈。所以总的来说这第⼀位夫⼈王弗,在苏轼的⼼中是什么呢,是聪明的、是智慧的,⽽且给他留下
了长久的、多情的回忆。
【画外⾳】:原配夫⼈王弗的早逝带给了苏轼巨⼤的哀恸,那么,在以后的岁⽉中,谁将为苏轼续写⽣命的乐章,成为续弦夫
⼈?她和王弗相⽐⼜有哪些不同?苏轼对待她,⼜有怎样的情感呢?
【康震】:他的第⼆位夫⼈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苏轼要⼩⼗⼀岁,⼆⼗⼀岁那年嫁给了苏轼,也就是说苏轼在三⼗⼆
岁那年娶了这个王闰之。他给苏轼⽣了两个⼉⼦,⼀个叫苏迨,⼀个叫苏过。王闰之跟他这堂姐的性格完全不⼀样,她没有堂
姐那么聪敏、那么智慧、那么精明,但她⾮常地温柔体贴。她去世的时候也只有四⼗六岁,苏轼在给她写的这个墓志铭⾥边,
对她有两个评价,第⼀个是“ 妇职既修,母仪甚敦,三⼦如⼀,爱出于天。”这评价很⾼。她做母亲做得最好。对她堂姐留下来
的这个长⼦苏迈,她看待他就好象是⾃⼰的⼉⼦⼀样,对三个孩⼦的爱完全是平等的,⼀样地深厚。这是第⼀。第⼆说什么
呢?说“得失如⼀,随遇⽽安”啊,王闰之跟王弗不⼀样,因为王弗去世得很早,当时正是苏轼还没有完全在仕途⾥边展开翅膀
飞翔的时候。王闰之不⼀样,她跟随了苏轼⼆⼗六年的时间,经历了什么呢?经历了苏轼在朝廷⾥边做官,后来怎么样呢?⼜
被贬到黄州。后来⼜回到朝廷做官,经历这么好⼏个阶段,起起伏伏,那么她跟着苏轼的时候毫⽆怨⾔,⽽受苦的时候她没有
怨⾔。但当苏轼回到朝廷发达的时候,她也没有那种耀武扬威,始终保持⼀颗很平常的⼼态。苏轼在这⼀点上对她评价很⾼,
⽽且她对于维持苏轼这个和谐家庭做出了很⼤的贡献。但是王闰之肯定没有她姐姐那么聪明,这是可以肯定的啊,⽐如说吧,
我们知道苏轼在湖州的时候,不是被那个朝廷的官员抓⾛了吗?后来苏轼给他的朋友⽂彦博写的信⾥⾯说,说了什么呢?说他
被抓⾛了以后啊,王夫⼈⾮常愤怒,把苏轼写的那些书稿啊、诗稿都拿出来说,写这些东西有什么好处?⼏乎把我们全部都吓
死。“嚓”打⽕机⼀点,⽕柴⼀点,就全烧了,所以等到后来苏轼回来之后,⼀查发现“⼗亡其⼋九矣”,烧掉很⼤的⼀部分。但
你也不能怪她呀,就是什么呢?她这个王闰之啊,她是⼀个⾮常温柔的⾮常体贴的很多情的这么⼀个夫⼈。但她受不起这种政
治风浪的惊吓。他的夫⼈(王闰之)去世的时候,苏轼⾮常难过。因为这个王闰之啊,陪伴他的时间特别长。他在这个祭⽂⾥
⾯写道“ 弃我⽽先,孰迎我门,孰馈我⽥,已矣奈何,泪尽⽬⼲。”说你去世了以后再也没有⼈站在门边迎候我回家了,再也没
有⼈去照顾我们的⽥园了,呜乎哀哉我⾮常地难过呀,为了你,我流⼲了我所有的眼泪。对于王闰之,苏轼也是⽆⽐地留恋,
表达出⼀种⾮常深厚的感情。
【画外⾳】:王弗、王闰之姐妹俩,先后陪伴苏轼⾛过了⼈⽣的⼤部分岁⽉,王弗的聪敏智慧,帮助苏轼⾛向成熟;王闰之的
细⼼照顾带给了苏轼最温暖的体贴。但是,在苏轼的⽣命中,还有另外⼀位值得书写的⼥⼦,她的出现,完满了苏轼风流才⼦
和多情美⼈的传说。她的存在,丰富了苏轼洒脱不羁的⼈⽣。那么,她究竟是谁呢?
【康震】:在苏轼的情感⽣活⾥,还有⼀个⼈也很重要。就是他的侍妾朝云。这朝云哪他要⽐苏轼⼩⼆⼗五岁,原来是苏轼在
杭州做通判的时候,那时候朝云才⼗⼆岁,收进来的⼀个⼩妾。她跟苏轼在⼀起⽣活了⼆⼗三年。关于朝云哪,民间的传说很
多了,应该说苏轼关于朝云,所留下来的⽂字,是最多的,纪念朝云的⽂字,也是最多的。他给朝云有两个评价,两句话,⼀
个叫“敏⽽好义”,⼀个叫“忠敬如⼀”。敏⽽好义是说什么呢?就是说朝云不但很聪颖,⽽且具有丈夫⼀样的义⽓。忠敬如⼀,
是对我,对我这个家,始终保持⼀颗忠⼼,换句话说,她做为⼀个侍妾,她所应该给(这个)家庭承担的责任,远远其实不应
该是那两位妻⼦所承担的那么重,但她义⽆反顾地承担起来了。⼤家可能不太清楚,在北宋的时候,⼠⼤夫啊他可以招很多这
样的歌妓和侍妾,她们并没有⼀定的义务和责任,要为这个家庭付出什么。那么原来可能有⼀些召进来的这个歌妓啊,她们主
要的作⽤是什么呢,有客⼈来了之后跳舞啊,或者给他们敬酒啊,但是如果这个家庭败落了,很多这样的侍妾都离开了家庭。
但是朝云没有。朝云曾经给苏轼还⽣过⼀个孩⼦,叫苏遁。但是呢很快夭折了,这件事情对朝云的打击⾮常⼤,但是她也没有
离开苏轼的家,包括苏轼被贬到惠州,过着⾮常窘困、⾮常艰难的⽣活的时候,朝云都始终如⼀地陪伴在他⾝边。那么我们
说,朝云跟前边两位夫⼈,有什么不同呢?有很⼤的不同。朝云应该说,在苏轼看来,更多的象是他的⼀个志同道合的知⼰。
有⼀个流传很⼴的故事,说有⼀天下午啊,这个苏轼在院⼦⾥散步,当时正是暮春时节,阳光普照,很舒服,家⾥边的⼈都忙
忙碌碌地,苏轼在院⼦⾥转,摸了摸⾃⼰的肚⼦,拍了拍就问,你们说,我这⾥边都装的是什么呀?旁边有⼀个奴婢就说,您
这⾥边装的都是锦绣⽂章。苏轼⼀听,太俗了吧。本⾝就是⼀肚⼦锦绣⽂章,还⽤得着你说吗?是吧,不对,另外⼀个奴婢
是这种⽆常的感觉,触动了朝云的⼼思,让她感觉到⾃⼰的⽣命、包括⾃⼰和苏轼都将是⽣命中的⼀个过客,因此她不愿意
唱,她觉得唱这个东西好象是唱⾃⼰的哀歌⼀样,没过多久朝云就去世了。所以这⾸词,就好象是写给朝云的⼀个谶词⼀样。
朝云在三⼗四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去世了以后,苏轼在写给她的祭⽂⾥边,没有⼀句话表现出来男⼥之间那样⼀种⾮常柔情
的、⾮常思念的⼉⼥情长的话,⼀句都没有,他的那个祭⽂写得更像是给⼀个同道者,给⼀个知⼰,给⼀个朋友的⼀个祭⽂,
这⾮常充分地说明了朝云在苏轼⼼⽬当中的⼀个重要的位置和独特的位置。
【画外⾳】:侍妾朝云让苏轼的⼈⽣充满了浪漫与多情,她虽然⾝分卑微,却能够带给苏轼精神上的理解和愉悦,苏轼也因为
朝云的存在⽽为旁⼈所艳羡。苏轼⽣命中的三位⼥⼦,各个不同却⼜个个精彩,正因为她们对苏轼的爱,苏轼才得以成为我们
今天所推崇的苏东坡。
在前⾯⼏集中,康震副教授为我们讲述了杰出的眉⼭苏轼三⽗⼦,苏轼和弟弟苏辙的成功,来源于从⼩受到⽗亲苏洵良好的家
庭教育。作为中国古代⽂⼈杰出代表的苏轼,追求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那么在“治国、平天下”的道路上并不
顺利的苏轼,将怎样“齐家”呢,他的⼉⼦是否也象他那样才华盖世、满腹经纶呢。
震副教授继续讲述苏轼的《⼿⾜之情》。
本文发布于:2023-11-21 14:34: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335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百家讲坛》康震讲苏轼:(7)天伦之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百家讲坛》康震讲苏轼:(7)天伦之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