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读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后感 Microsoft Word 文档 (3)

更新时间:2024-12-23 03:45:26 阅读: 评论:0

电商培训-设计简历


2023年11月17日发(作者:梁天柱)

读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后感

因平时也读陈丹青先生的文字,陈丹青先生的文章提到木心,

陈先生又与木心亦师亦友,所以慢慢便知道乌镇,美国,艺术家,文

学回忆,讲课,小戴,追思会等等信息。

先生照片是一身黑风衣,头戴黑色的礼帽,感觉很酷、很儒雅、

很民国。之后买了《文学回忆录》,断断续续读着,甚好。

陈丹青可以宽慰了,艺术可以长青,木心已发表了很多作品,但

作品中刻意把自己深深隐藏起来,正如他所推崇的司汤达、陀思妥耶

夫斯基等伟大作者所做的一样。此书一出,让爱他的人有所寄托,有

所宽慰,更能立体地理解他的艺术世界,长青的艺术世界。艺术家是

平面的上帝,木心是立体的艺术家。

读了一遍,回味绵久,先写下这一遍的观感印象。

印象一,两大厚册的书裸埕一根艺术脊梁“宇宙观-世界观-

生观-艺术观”,这既是他评价艺术和艺术家的体系,也是他自身艺术

创作的理念。抓住了本质,通透的艺术感觉就来源于这根脊梁,这一

份见识让他与古今中外的艺术家交朋友,谈笑风生,他也是这样定位

和表现滴。特别是在中国这政治早熟,哲学贫血的国度,总是在“未

知生,焉知死“,“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木心的通透的宇宙观、

人生观令人心生敬仰。作为中国人,我最强烈的宇宙观触动是读和哲

学有关的小说带来的,人的渺小,宇宙的泠漠和漫无目的,循环,灭

亡,所有的一切拉长了看都是末世前的景象。宇宙观其实就是无力回

天,人生永远摆脱不了命运的摆布,希腊悲剧背后隐藏的永恒主角就

是—命运。老子的哲学通透和悲观也是来源于这种宇宙观,宇宙观有

了才有世界观、人生观、艺术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命

运和悲观面前可以有许多选择,宗教、艺术、理性、乐观,都有大量

的人文传统。儒家的“存而不论”也是一种态度,领袖的艺术讲话,

“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都算,伦理、政治、工具可以谋生,存活,

但是产生不了伟大的艺术。

一个老人,从少年就痴心艺术,志趣高雅,渴望周游世界,却逢

闭关锁国文革乱世,几度囹圄,作品尽焚,年过花甲孤身一人飘零美

国,这根艺术脊梁支撑他达观,认命,不屈,耐住孤独,痴心不改地

创作“看不懂的““毫无用处的诗歌”(陈丹青语)。现在喜欢他的作

品的人越来越多,我爱他的作品,爱他的小宇宙。

印象二,通透不隔。这种通透是透过自身多年涵养成的艺术体系

和格调返观世界文学、艺术、宗教的重新整理、对比、评估、杂糅、

为我所用的境界,艺术的品质和格调是唯一的标准。在他的体系里艺

术性是作品存世的最重要的原因。因为艺术性,圣经作为文学作品占

据重要篇幅,也源自少年时书信长达三年的探讨圣经文学性的经历。

这种通透使整部书遍布古今中外艺术比较的珠玑,犹如漫步遍布珠贝

的沙滩。用梁文道的话说,是“金句纷披”,句子捞出来就兀自燃烧

起来。这就是见识,是披肝沥胆的认知。这种境界需要博学,但不是

博学能够带来的。熔炼这见识的是头脑、心肠、才能、阅历,这一套

也是他返观别人见识的认知坐标。

印象三,孤独的艺术老人。我的观感:几乎可以说孤独得只有艺

术了。不知陈丹青是否有这个感觉。16岁因家庭特殊的原因遍览古

今中外文学、艺术、宗教书籍,之后的阅读和创作都是在回忆,童年

少年被艺术充满了。少年的异性笔友三年热烈交流的内容主要是旧约

和新约的文学性,青春的风花雪月啊。。然后是中国不断的运动、斗

争,身陷囹圄,灭顶而来的除了孤独更是痛苦,仿佛陷入不知何时散

场的悲剧。。在书中他多次表达过向往外面的世界,就象他喜爱的艺

术家们前往大都市流亡和生活。年过半百,终于逃亡美国,谋生之余

陪伴的只有艺术,孤独到只要遇到稍可沟通的对象,即滔滔不绝表达

自己的艺术观点、理论,可以聊上一天而不知对方的来历、背景,所

有的性情、思维都献给了艺术。

陈丹青回忆木心常用的话语是:他是“玩真的”。这是木心的自

述:献身艺术“牺牲功利,牺牲爱情,背叛政治,得到艺术,真的要

牺牲”“小细节上更难,要在一秒一秒消失的光阴中,保持艺术家风

度,决不让步”,我想我理解了这“玩真的”是什么,这孤独就是一

种代价。艺术涵养了他的浩然之气,从宇宙观到艺术观的脊梁支撑了

一个艺术家立体的存在。“存而不论“的生活是取巧的,不会“真的”

去什么,除了生存和占有,是生存技巧熟练而不知生命为何物的物种。

写到这儿想起了屈原列传中的一段“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

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

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

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

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

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艺

术家的孤独总是相似的。屈原、耶稣、尼采、梵高、托尔斯泰、司马

迁、陶渊明、

一种印象就留下了,风一样刮过,感觉历久弥新,一秒一秒的

时间总在过去,这分秒记录给你,木心先生。

感谢木心先生让我的血液更加通畅!受益匪浅!

聚合思维-小素


本文发布于:2023-11-17 14:40: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321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读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后感 Microsoft Word 文档 (3).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读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后感 Microsoft Word 文档 (3).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