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课文
雁荡山
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祥符中,因造玉清宫,
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
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
宴坐雨蒙蒙”之句。此山南有芙蓉峰,峰下芙蓉驿,前瞰大海,然未知雁荡、龙
湫所在。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下有二潭水,以为龙湫。
又以经行峡、宴坐峰,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
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余观雁荡诸峰,皆峭拔崯怪,上
耸千尺,穷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
则森然千霄。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如大小龙湫、
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音漕去声。之穴,自下望之,则高岩峭壁;从上观
之,适与地平,以至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
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今成皋、峡西大涧中,立
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既非挺出地上,则
为深谷林莽所蔽,故古人未见,灵运所不至,理不足怪也。
译文:
雁荡山是天下一座奇特、秀丽的高山,可是自古以来的地理图谱表籍上都没
有提及过它。宋代祥符年间,因为修建玉清宫,在开山伐木时,才被人所见,这
时它连个山名都没有。根据西域的书籍记载,说有一个名叫诺矩罗的罗汉,曾住
在中国东南海边雁荡山芙蓉峰的龙湫。
唐朝一个叫贯休的和尚写的《诺矩罗赞》中,也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
宴坐雨蒙蒙”的诗句。这座山的南边有芙蓉峰,峰下有芙蓉驿,向前看可以俯视
大海,然而当时的人依旧不知道雁荡、龙湫到底在什么地方。后来人们因为采伐
木材,才开始见到这座山。
山顶上有一个大水池,它当作传说中的雁荡了;山下有两个水潭,以为就是
大、小龙湫了。至于经行峡、宴坐峰,那都是后来人们根据贯休的诗句来命名的。
南朝的宋代诗人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时,他把永嘉一带所有的山水几乎都游历遍了,
唯独没有谈到这个雁荡山,这是因为当时还没有雁荡山这个名称呢。
我观察雁荡山的这些山峰,都是陡峭、挺拔、险峻、怪异,向上耸立的、高
约千尺,高高的山崖和巨大的沟谷,不像其他的山。它的许多山峰都包容在周围
的山谷里面。从外往里看这些山峰,什么也看不到;只有走到山谷里面来,才能
看到它们的峭拔林立,直冲云霄。
推究形成的原因,应当是被山谷里的大水冲刷的结果,沙土都被冲走了,唯
独剩下了这些巍然挺立巨大的岩石。至于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统统都
是由水流冲刷而成的洞穴。从下面望这些山峰,都是高耸的岩石峭壁;从上面观
察,山谷里的峰顶恰好跟周围山地一样高,甚至还低于周围山地的地平面。
世界上溪谷里水流冲刷的地方,都有高耸直立的土层和像神龛一般的岩石,
也都属于这一类情况,成因是相同的。今天的成皋、陕州以西的大山涧中,直立
的土层往往可达百尺,高高耸立着,可算是规模较小的雁荡山的相似形,只是这
里是黄土的,那里是石质的罢了。
雁荡山许多山峰既然不挺立在平地之上,而是被深谷老林掩蔽,所以古人没有看
见,那么谢灵运没有到过,从事理上说就不奇怪了。
陨星
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
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
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
星在其中荧荧然。
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
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州守郑伸得之,送润州金山寺,至今
匣藏,游人到则发视。王无咎为之传甚详
译文:
北宋治平元年,有一天在常州,正逢太阳落山的时候,天空中发出了一声像
雷鸣般的巨响,原来是一颗大星,几乎像月亮一样,在东南方出现。一会儿又一
声巨响,这颗大星移到西南方去了。再一声震响后,这颗星就落在宜兴县一个姓
许的人家的园子里,远近的人都看到了,火光明亮照天,许家的篱笆全被烧毁了。
这时火熄灭了,只见地面上有一个像茶杯大小的洞穴,很深。往下探看,大
星就在洞穴里面,发着微弱的光。过了好久,才逐渐暗下来,但是还热得让人不
能靠近。又过了很长时间,挖开那个洞穴,有三尺多深,才得到一块圆形的石头,
此时还是热的呢,它大小如拳头,一头略微尖些,颜色与铁相似,重量也与铁差
不多。
常州太守郑伸知道了这件事,就把它送到润州金山寺保存。直到现在还用匣
子保藏着,有游人到了那里,就打开匣子让人们参观。王无咎为此写了篇文章,
很详细地记叙了这件事。
本文发布于:2023-11-16 19:20: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318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梦溪笔谈课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梦溪笔谈课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