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反思
《西游记》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快乐读书吧”推荐的必 读书
目。它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 就。它以丰富
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 人物形象,幽默诙谐
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 术宫殿。
这次阅读推进课,我安排了《三打白骨精》《二郎神大战孙悟 空》
作为范例,由浅入深,从无障碍阅读版本到原著,循序渐进, 激发学生
对经典名著《西游记》的阅读兴趣。旨在使学生通过阅 读,了解中国的
传统文化,赏析经典,领会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差 异,感受文字的魅
力。这是我第一次执教这类课型,没有借鉴和参 考,完全是“摸着石头
过河”,下面就将我上课后的一些想法和大家 一起分享。
(一)教学目标要切合学生阅读实际
到五年级,我们已经陆续跟学生推荐过《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
游记》等中国古典名著的精品,已经很大一部分同学读过《西 游记》这本
书,即使没读过的同学也是看着《西游记》这部电视剧 长大的。什么“三
打白骨精”“大闹天宫”“大战红孩儿”的故事早 就耳熟能详,如数家
珍;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形象也早深 入人心。
学生对《西游记》的阅读期待已经过了最旺盛的时期,但由于 受学
生认知水平的限制,还不具备阅读《西游记》原著的能力,我
们能给学生推荐的也只能是青少版的《西游记》而已。所以,我将 这节课
的任务定位为“激发阅读《西游记》兴趣”,旨在将同学们长 久以来对
《西游记》书籍或电影电视中获得的阅读体验进行交流、 推进和拓展,在
激趣中指导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切入点(即情节、 人物、语言和表达),学
习精读与略读的读书方式,加深自己对古典 文学名著的理解和感悟,为习
作一一写一部好书的读后感做铺垫。
整节课上下来,感觉学生的阅读水平真的与老师预先估计的相 差不
多。学生对书中的经典故事、精彩情节关注较多,也较为熟 悉。
今天这堂课,在老师的层层引导下,同学们通过演绎电视剧配 音领
略了书中饶有趣味的人物对白,通过绘制西游人物卡、武器介 绍卡深化人
物形象,加深同学们对西游经典故事的印象,人物形象 跃然纸上。通过梳
理西游故事,传授阅读技巧,了解故事发生的因 果关系、人物之间的矛盾
关系,同学们学会多方位、多角度去观察 和审视书中人物了,并且能结合
具体的事例,夹叙夹议地对人物一 分为二进行客观而公正的评价,还能结
合我们的生活实际去解析作 品的现实意义。通过探秘西游表达,同学们领
会了《西游记》原著 中常用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并能从中提炼关键语
句,让学生的 阅读认知在原有的阅读基础上有所提升,并延伸到写作中,
我觉得 这无疑是成功的。
(-)遵循学生的阅读发展层次,有规律地推进阅读指导
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训练重点层层推进的活动,第一环节”演 绎西
游配音”,让学生亲身配音《西游记》中的经典对白,对深入了 解书中人
物、熟知故事情节有着推动作用,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 趣。
在第二环节“走进西游人物”中,我主要采用绘制西游人物 卡、武
器介绍卡的方式,引领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框架中,了解人物 绰号、浑号、
相貌、本领、武器及典型事迹。从不熟悉到逐渐熟 悉,感悟人物的鲜活灵
动。
而在第三环节“梳理故事情节”中,我将学生变位于评判者的 角度,
思考讨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用词语评 价唐僧师徒四
人和白骨精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使学生在感悟的基 础上慢慢锻炼起自
己的阅读技巧,选择自己的故事情节梳理方式。
在第四环节“探秘西游表达”中,学生迅速成为阅读的主体, 从《二
郎神大战齐天大圣》的原著故事中提炼关键信息,体会原著 中的表达效
果。课堂的最后,我推荐学生以书写批注、阅读记录卡 的方式记录阅读感
悟,以免阅读时冏吞枣。“绘制西游路线”的作 业设计,为读后交
Ia
流、梳理全书顺序提供了有效方法。无疑,训练 的层次是符合学生思维和
语言发展规律的,也是和学生自我的成长 同步的。
但是,这节课也有好多遗憾,彰示着执教者自身的不足,如:
(一)教学估计不足,教师的教学智慧没有充分显现
《新课标》指出:新课程背景下的老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 织,
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行动的引导者,是以一个促进者的身 份出现在学
生面前。这较以往的《大纲》来说,给我们这些为人师 者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它不再仅以知识为本位而让老师照本宣科, 完成“授业”之任务。它
要以人为本位而关注人的发展。这一要 求,需要为人师者不仅只是“学高
为师”,而且还得具备足够的教学 智慧。在课堂上,只有教师用智慧的火
花才能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 及探索的热情。
而我这堂课就恰恰缺乏这一点:因心态原因,不如平常上课一 般风
趣幽默,而使课堂气氛凝重;在课堂中“泼墨”不足,而使优 秀的课外读
物没有再在学生面前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因对多媒体 设备不熟,并未调
出计时器,把控时间能力弱,使上课时间超时; 因准备时间不足,学生在
短暂的时间内无法高效完成阅读和预习单 任务,使课堂效果不尽人意;因
艺术性不突出,而没有让学生感到 言到精彩处,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
下回分解”之戛然而止之艺 术,没有让学生产生“非知后事如何”之欲
望;因无适时煽情,而没 有让课外读物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可以说缺
乏教学智慧,就缺 乏学生的热情和课堂的生机与活力。那么,教学预设与
目标的也就 相去甚远。
(二)教师的阅读积累也不够,对本书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挖掘 得也
还不够。特别是老师思考问题总从成人的角度去思考,所以, 和同学们能
交流的时候总有一事地将自己的思想加于学生身上,有
时给学生是种引导,有时却是一种限制,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的发
展。
(三)对学生问题估计不足,课堂上还不能做到收放自如,造 成后
半堂课内容较为拖沓。没想到大多数学生竟然没读过青少版的《西游记》 ,
学生对《西游记》的印象仅仅来自于电影电视中的认 知,所以,关于作品
创作背景和作品概况的知识掌握不多。尤其是 绘制西游人物这一环节,学
生完成速度较慢,未达到预期效果。
这堂课暴露的三个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课的
质量。不过,”研究者,问题也”。课题研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 地发现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当问题越来越少时,我们的研究 也就走近了尾
声。
想起了陆游的一句名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行。”
初次尝试阅读推进课,万不可浅尝辄止,一定要继续实践,多 锻炼才能
出真知。希望今后可以在名师工作室对阅读教学方面有更 深的了解。
上完这堂课的总体感觉是,学生和老师都有一定收获,语文课 不能
只上课文,“快乐读书吧”的阅读指导课同样要认真研究。阅读 推进,
旨在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化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对 学生语文
综合素养的提高大有益处。
本文发布于:2023-11-13 15:19: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309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反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反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