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文学性阅读之“反腐”主题专练(论述类+实用类+图文转换)
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反腐,是古今中外都备受关注的话题,“老虎、苍蝇一起打”,大贪小贪均不放过。
一个国家的社会进步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治官治吏史,也是反贪反腐史,古代各朝都
成立相当于今天的反贪局或监察部这样的中央监察机构。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完备监察机构的朝代,此机构名叫“御史台”,一把手
叫“御史大夫”;汉代时,御史大夫被提升到与丞相同一行政级别。汉文帝时,鉴于当时御
史监察不力的情况,临时调派身边可信人员到下面核查,此行为称为“刺”。汉武帝于公元
前106年正式设立“刺史”,这成为中国古代反贪的一种新型“反腐办”。
除常规监察机构反腐外,古代还有最有效的一招,是动员民间参与反腐,鼓励民间积
极“举报”。刘彻建立所谓“言事变”制度,就是俗话所说的“打小报告”;南北朝的北魏
拓跋嗣(魏明元帝)当皇帝时,专门下诏,鼓励民众举告贪官;到了北宋,“上奏言事”备
受重视,范仲淹、包拯、王安石、朱熹,都曾给皇帝写过很多反腐奏折,《包孝肃公奏议》
一书多是揭露、举报官员腐败的,当时的贪官最怕被包拯奏上一本;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除
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
“举报”虽然可以减少官员腐败现象,但腐败仍无法从根本上杜绝。于是,“制度反
腐”成为一种探索。所谓“制度反腐”,古人叫“治贪用重典”,在《吕刑》中便有“其罪
惟均”的说法,即官员贪赃枉法,与庶民同罪。
从量刑上看,对官吏犯罪的法律惩罚重于常人。在秦朝,“通一钱者,黥为城旦”,
即行贿受贿达到一个铜钱,就要受到脸上刺字并服苦役的刑罚。明朝对贪官用刑之酷是历史
上罕见的,尤其让人感到恐怖的是“剥皮实草”,贪官污吏们被拉到府州县衙门左首的土地
庙杀死,并将他们的皮整张剥下来,里面填上稻草,然后把这些假人摆在衙门的公座旁边,
以这种阴森恐怖的方式与继任官员进行职务的移交。有学者对唐宋明清四朝正七品官的月俸
数与当时的贪污受贿数额作过比较,结论是当时官吏贪污受贿相当于正七品官一个多月甚至
低于一个月的俸禄,就要被绞杀。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在严惩贪官污吏的同时,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积极大力倡导廉政,
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途径传播廉政信条,力图使官吏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克制。
“腐败”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大公害,反腐败斗争已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们必须
以史为鉴,立足于民主和法治的基础,完善廉政制度,长期不懈地进行反腐倡廉,才能保证
国家长治久安!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今中外都强调反腐,反腐就应该从官员选拔开始进行,古人称之为“吏治”。
B.从某种意义上说,治官治吏,尤其是反贪反腐,意味着一个社会的进步诉求。
C.秦朝建立了第一个完备的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D.汉代刺史制度建立,是因为御史不奉法,监察不力,于是皇帝另派中央官员巡视地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俗话所说的“打小报告”是古代最有效的反腐手段之一,就是保障吏民一定的言论自由,
鼓励基层官员、民间人士越级上书,指缺言事。
B.作为制度反腐的手段,明朝对贪污腐败实施的刑罚骇人听闻,尤其是“剥皮实草”制,起
着杀一儆百的作用。
C.《包孝肃公奏议》一书都是揭露、举报官员腐败的反腐奏折,北宋时的贪官最怕被包拯奏
上一本。
D.民告官,如果有理有据,又得到官方的及时处理,对于防治腐败,推行廉政,会起到积极
作用;反之,官官相护,民怨难申,就会使矛盾激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治贪用重典,在《吕刑》中便有“其罪惟均”的说法,可见,中国古人一开始就知道防范
审判不公和司法腐败。
B.虽然立法严惩,但腐败却从来没有绝迹,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C.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努力完善廉政制度建设,保证反腐败斗争持续有效地开
展下去。
D.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途径传播廉政信条,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
因此官吏的自我约束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解析】
筛选文中信息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
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
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
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
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解答】
A“反腐就应该从官员选拔开始进行”无中生有,于文无据.原文第一段为“从
某种意义上说,既是治官治吏史,也是反贪反腐史”.
C“一书都是揭露、举报官员腐败的反腐奏折”错误,原文第三段是“包孝肃公
奏议》一书多是揭露、举报官员腐败的,当时的贪官最怕被包拯奏上一本”,而
非“都是”,或然已然.
D强加因果.原文最后一段为“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在严惩贪官污吏的同时,十
分重视教化的作用,积极大力倡导廉政,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途径
传播廉政信条,力图使官吏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克制.”
【答案】
A
C
D
【点评】
解答理解和分析此类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
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
二、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互联网反腐热情如何纳入法律程序之中
范传贵
①针对网帖爆料的广东深圳龙岗街道办南联社区干部周伟思“坐拥20亿资产”一事,
11月 27日,龙岗区监察局牵头区相关部门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就此事展开调查,并暂停
了周伟思的职务。
②在“坐拥20亿资产”的网帖被广泛关注后,当事人周伟思向媒体大吐苦水,自称遭人
污蔑。他表示自己早已知道发贴人是谁,因为之前的一次拆迁工作,一些人和开发商发生了矛
盾,转而针对他发起网络攻击。而对于自己名下的大量的房产,他表示自己在到社区工作前,
是开公司做生意的,房子大部分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
③对于周伟思的辩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认为,不能完全否认其可能性。“网
络反腐”要是没有被利用好,很可能就会沦为打击报复、党同伐异的工具,这样的事情已经在
很多地方发生过;也有人认为,互联网反腐倡廉具有广场效应,它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中
国的腐败现象。
④“而出路就在于将其内化为一种体制内的反腐制度。”乔新生说,“互联网在反腐败
的过程中充其量只能扮演“线索提供者”的角色,而无法从根本上打击腐败分子。正确的做
法是,把互联网使用者高涨的反腐敗热情纳入法律程序之中,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向反腐败机构
反映问题,然后通过正式立案调查程序,发现并且解决问题。”
⑤他向记者举了香港廉政公署的例子:“香港几乎没有‘网络反腐’这个概念,有两个原
因,首先是市民能够更多地通过正常举报程序来反映问题,如果反映后24小时内没收到回复,
可以投诉;另外,如果在网上发表的信息稍有不实,市民将受到法律的追究。”
⑥乔新生说:“只有把互联网反腐的热情逐渐地纳入法律程序之中,才可以确保我国反腐
倡廉有序推行。”
⑦“反腐倡廉走向制度化、法制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包括‘网络反腐',我们也正在向这
个方向努力并取得进步。”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
采访时表示,只有将“网络反腐”纳入制度程序之中,才能进一步地去完善相关法律,对它进
行规范。
⑧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也曾对此发表过看法,他认为针对网络举报,纪检监察部门应
该建立相关的机制:“什么样的问题,给出什么样的机制来组织调查研究,应该把它制度化;
如果是诬陷,他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两方面都给予规范,既保护监督人的权益,也对监督人本
身发帖行为进行规范。”
⑨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在纪检监察领域已经建立起了一些针对互联网举报的反应机制。
比知在处理雷政富案件中,重庆市纪检监察部门之所以能够快速反应,是因为近些年来中纪委
要求全国各地的纪检监察机关建立专门的互联网络信息搜集反馈系统,正是这系统让重庆市
纪委搜集到网络信息后,可以迅速启动有关反腐败的预警机制,并且将调查和处理的结果公之
于众。
⑩“但仍有需要完善之处。”乔新生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将现有的举报系统与互联网
的举报模式相结合,“一方面,进一步将互联网举报纳入制度体系;另一方面,现有的举报系
统也应借鉴‘网络反腐’经验,充分重视举报信息的特殊性,为当事人匿名举报建立更加快捷
的通道和反应机制。”
(选自《法制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乔新生认为,不能否认周伟思的辩解, 要利用好“网络反腐”这一途径,避免使其沦为打击
报复、党同伐异的工具。
B.乔新生认为“网络反腐”只能提供线索,无法从根本上打击腐败分子,应该将其内化为一种
体制内的反腐制度。
C.反腐需要一定的法律程序,即反腐机构首先要正式立案,调动“网络反腐”热情,让他们们积
极主动反映发现的问题,并去解决。
D.本文并未否定“网络反腐”,而是主张将其纳入制度体系,也希望现有举报系统借鉴“网络
反腐”经验,建立更快捷的反应机制。
(2)目前,我国在网络反腐方面还存在哪些弊端?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3)你认为当前在我国提倡合理利用“网络反腐”,有哪些积极意义?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
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不能否认”错误,原文是说
“不能完全否认”;C项,“即”后面的内容有误,应该是调动“网络反腐”热情,让他们
积极主动地向反腐败机构反映问题,然后通过正式立案调查程序,发现并且解决问题。
(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析“我国在网络反腐方面还存在哪些弊端”,本题考查对文中
重要内容的分析、筛选、整合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
对文中重要内容要认真分析、筛选、整合。回答本题之前,首先从原文中找指出有关句如:
“‘网络反腐”要是没有被利用好,很可能就会沦为打击报复、党同伐异的工具,这样的事
情已经在很多地方发生过:也有人认为,互联网反腐倡廉具有广场效应,它可能会在一定程
度上放大中国的腐败现象。””而出路就在于将其内化为一种体制内的反腐制度。”乔新生
说,“互联网在反腐败的过程中充其量只能扮演“线索提供者”的角色,而无法从根本上打
击腐败分子。”“..…如果反映后24小时内没收到回复可以投诉;另外,如果在网上发表
的信息稍有不实,市民将受到法律的追究。”根据以上内容即可概括出答案。
【解答】
【答案】
B D
(1)“网络反腐”具有广场效应,它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中国的腐败现象。(2)“网
络反腐”尚未内化为一种体制
内的反腐制度,无法从根本上打击腐败分子。(3)“网络反腐”利用不好,有可能成为打
击报复、党同伐异的工具。(4)对于举
报不实或诬陷的现象,目前还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和追责措施。
(1)“网络反腐”具有快捷性和直接性的特点,有利于政府及时发现腐败现象,并对其进
行有效打击。(2)“网络反腐
”可以调动和保护广大群众参与反腐倡廉的积极性,可以有效加强政府对腐败现象的监察力
度。(3)“网络反腐”有利于政府机关
和领导干部了解到真实民意,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点评】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
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
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
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
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小题3】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析“当前在我国提倡合理利用‘网络反腐’,有哪些积极
意义”,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筛选、整合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
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对文中重要内容要认真分析、筛选、整合。根据文中的有关内容进
行概括如.……把互联网使用者高涨的反腐败热情纳入法律程序之中,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向
反腐败机构反映问题,然后通过正式立案调查程序,发现并且解决问题。”可概括出“网络
反腐”可以调动和保护广大群众参与反腐倡廉的积极性;根据第9节 处理雷政富案件,可
概括出网络反腐”具有快捷性和直接性的特点,有利于政府及时发现腐败现象,也利于政府
机关和领导干部了解到真实民意。
三、下面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先生应丁锡满先生之邀以反贪、反腐为题材创作的漫画《猫哺
鼠》,请模拟猫的口吻写一段话,体现由“猫捕鼠”到“猫哺鼠”的变化及原因。要求至少
采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00字。
【解析】
【解答】
该题考查学生观察理解漫画的能力和写作能力。本题要求模拟猫的口吻写一段反映猫的内
心话。答题前,先仔细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下面这个漫画是以反贪、反腐为题材,漫
画的名字是《猫哺鼠》。然后仔细观察漫画,漫画的主体是一只猫,躺在地上,这个猫的肚
皮下面有很多奶头,喝奶的不是猫,而是很多老鼠。联系漫画的主题反贪、反腐,可以想
象猫和鼠本是仇敌,是如何变得如此亲密的。考生可以发挥联想和想象,以猫的口吻写鼠
对自己甜言蜜语,如何奉送美味可口的鱼虾来改变猫鼠之间敌对关系,化敌为友的。注意,
写作时,一定要使用至少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对偶,夸张,排比等。
还要留心字数的要求。比如,可以写为:想当初,我圆睁着眼睛,抖擞着精神,屋梁上紧
紧地追寻,凭着我一片赤心,看鼠辈敢横行?到如今,如今真说不清。怨与仇化成了烟云,
只因他甜声蜜声,一次次要和我攀亲;只因他鱼腥虾腥,一回回来向我孝敬。
【答案】
示例:想当初,我圆睁着眼睛,抖擞着精神,屋梁上紧紧地追寻,凭着我一片赤心,看鼠
辈敢横行?到如今,如今真说不清。怨与仇化成了烟云,只因他甜声蜜声,一次次要和我
攀亲;只因他鱼腥虾腥,一回回来向我孝敬。
本文发布于:2023-11-13 08:51: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308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0届高三语文文学性阅读之“反腐”主题专练(论述类+实用类+图文转换.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0届高三语文文学性阅读之“反腐”主题专练(论述类+实用类+图文转换.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