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满江红.写怀》原文及翻译
满江红·写怀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
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 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
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
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
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
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
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
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
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
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注释
1、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
而不是头发竖起。
2、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3、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4、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5、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6、等闲:轻易,随便。
7、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8、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第 1 页 共 3 页
9、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 地方。
赏析
上片写作者悲愤中原重陷敌手,痛惜前功尽弃的局面,也表达自己继续努力,
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
开头五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起势突兀,破空而来。胸中的怒火在熊熊燃烧,不可阻遏。这时,一阵急雨刚
刚停止,词人站在楼台高处,正凭栏远望。他看到那已经收复却又失掉的国
土,想到了重陷水火之中的百姓,不由得“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
怀激烈”。“怒发冲冠”是艺术夸张,是说由于异常愤怒,以致头发竖起,把
帽子也顶起来了。“怒发冲冠”,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并不是偶然
的,这是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壮怀激烈”!啸是
蹙口发出的叫声。“壮怀”,奋发图强的志向。他面对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
真是气愤填膺,“怒发冲冠”。岳飞之怒,是金兵侵扰中原,烧杀虏掠的罪行
所激起的雷霆之怒;岳飞之啸,是无路请缨,报国无门的忠愤之啸;岳飞之
怀,是杀敌为国的宏大理想和豪壮襟怀。这几句一气贯注,为我们生动地描绘
了一位忠臣义士和忧国忧民的英雄形象。
接着四句激励自己,不要轻易虚度这壮年光阴,争取早日完成抗金大业。“三
十功名尘于土”,是对过去的反省。表现作者渴望建立功名、努力抗战的思
想。三十岁左右正当壮年,古人认为这时应当有所作为,可是,岳飞悔恨自己
功名还与尘土一样,没有什么成就。“三十”是约数,当时岳飞三十二岁。
尘土,这一句写杀敌任重道远,个人为轻,国家为重,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强烈
的爱国热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伤悲”的意思相同,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对当时抗击金兵,收复中
原的斗争,显然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与主张议和,偏安江南,苟延残喘的
投降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等闲”,作随便解释。“空悲切”,即白白的
痛苦。“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既是岳飞的自勉之辞,也是对抗
金将士的鼓励和鞭策。
词的下片运转笔端,抒写词人对于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
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靖康”是宋钦宗赵桓的年号。“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突出
全诗中心,由于没有雪“靖康”之耻,岳飞发出了心中的恨何时才能消除
(“臣子恨,何时灭”)的感慨。这也是他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原
因。又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具体化了。从“驾长车”到“笑谈渴饮
匈奴血”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愤恨之情,同时表现了英勇的信
本文发布于:2023-11-13 06:55: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307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岳飞《满江红.写怀》原文及翻译我爱古诗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岳飞《满江红.写怀》原文及翻译我爱古诗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