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常见药引子介绍!7类常用中药功效对比

更新时间:2025-02-25 09:14:44 阅读: 评论:0

张之航-出租屋管理


2023年11月12日发(作者:关于挫折的素材)

常见药引子介绍!7类常用中药功效对比

常见药引子介绍!7类常用中药功效对比

偏方之家

药引子是引药归经的俗称,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

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的作用。另外,“药引子”还有

增强疗效、解毒、矫味、保护胃肠道等作用。在一张处方中,需不需

要药引子,由医生根据病情而定,一般不需要病家自己去配制。要病

家自己去配制的药,往往是该医院或药店配不齐,要求病家到其它医

院或药店去配,或自己采集的药品。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药引子。

简单介绍几种药引子的用量用法如下:

生姜汤 常用于送服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脘腹冷痛等病症的

中成药(如通宣理瞵丸、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或中药汤剂:一般

用生姜35片。水煎取汁,温热送服中药即可。

稀米汤 主要指粳米汤或糯米汤,能保护胃气,减少苦寒药对胃肠

的损伤,常用于送服寒性较重的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如三黄泻心汤、

牛黄清胃丸等)。一般用粳米或糯米适量熬成稀粥,取上层汤汁,趁

温热送服药物即可。

蜂蜜水 常用于送服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中药(如百合固金丸、

养阴清肺丸、麻仁润肠丸等),一般用枣花蜜或槐花蜜5~10毫升,

冲入温水300毫升,送服药物即可。另外,蜂蜜还能减少中药苦味,

使中药更好入口。

大枣汤 常用于送服益脾胃、养心安神的中药(如人参健脾丸、归

脾丸、香砂养胃丸等)。一般用大枣5~10枚,加水煎取汁,送服药

物即可。

淡盐水 常用于送服补肾药(如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

丸等)。一般取食盐1~2克,加温水300毫升左右,溶于水后送服药

物。

葱白水 常用于送服治风寒感冒、鼻炎,痘疹类病的药物。多以大

葱白1~2段(每段约一长)切碎,煎水取汁送服药物,或入汤剂同煎。

竹叶水 常用于送服清热利尿的中成药,如导赤丸、萆分清丸等。

一般取竹叶6克,加水煎煮取汁,待温送服药物

食醋,酸、平,有散瘀止痛、收敛固涩之效。治疗妇女带下、血

热崩漏、蛔虫腹痛病证时,常取食醋一汤匙作药引。

灯心草,甘、淡、微寒,入心、小肠经,能清心除烦、利尿通淋。

治疗心火盛、小便短赤时,宜用灯心草一小把为引。

黄酒或者白酒,酒助药行,活血活络,温经散寒。用于风寒湿痹、

腰腿肩臂疼痛、血寒经闭及产后诸疾、跌打损伤和疮痈、寒疝等。活

络丹、云南白药、三七粉、乌金丸、醒消丸等都可用酒送服。用量可

因人而异,一般25-50ml左右。

中医入门内容:7类常用中药功效对比

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紫苏:发汗解表 解鱼蟹毒-行气宽中 顺气安胎

生姜:发汗解表 解鱼蟹毒-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 炒炭止血

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 止痉止泻

白芷:散风寒湿 通窍止痛-燥湿止带 消肿排脓

细辛:散风寒湿 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苍耳子:散风寒 通鼻窍 止头痛-散风除湿

夷:散风寒 通鼻窍 止头痛

羌活:祛风寒湿痹 解表-气雄而烈 上行达表

独活:祛风寒湿痹 解表-气淡而缓 下行入里

香薷:发汗解表 化湿和中 利水消肿

(二)辛凉解表药

荷:疏散风热 透疹利咽-清利头目 疏肝解郁

牛蒡子:疏散风热 透疹利咽-滑利通便 解毒散肿

蜕:疏散风热 透疹利咽-明目退翳 息风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 平肝清肝明目-清肺润燥 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 平肝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柴胡:发表升阳-和解退热 疏肝解郁 升阳举陷

升麻:发表升阳-发表透疹 清热解毒 升阳举陷

葛根:发表升阳-解肌退热 发表透疹 升阳止泻 生津止渴

蔓荆子: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驱风止痛

淡豆豉:解表除烦

浮萍:发汗解表 透疹止痒 利水消肿

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知母: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生津-祛痰排脓 清胃止呕 利尿透疹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 排脓散肿

叶:清心除烦 清热利尿-生津止渴

淡竹叶:清心除烦 清热利尿-渗湿泄热

夏枯草:清肝明目 降血压-散郁结

决明子:清肝明目 降血压-润肠通便

栀子:泻火除烦 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 消肿止痛

(二)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凉血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除烦止呕

黄柏: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参:清热燥湿 杀虫止痒-燥湿止泻 清热利尿

白鲜皮:清热燥湿 杀虫止痒-清热解毒 祛风痛痹

龙胆草:清肝泻火 清热燥湿

(三)清热解毒药

银花: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连翘: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消肿散结 清心利尿

蒲公英: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清肝明目 通经下乳 利湿通淋

紫地丁: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清肝明目 解蛇毒

野菊花: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泻火解毒 利咽明目

大青叶:清热解毒 凉血散肿-凉血消斑

板蓝根:清热解毒 凉血散肿-利咽散结

黛:清热解毒 凉血散肿-清肝泻火 息风定惊

鱼腥草: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败酱草: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干:清热解毒利咽-降气祛痰

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泻火散肿

勃:清热解毒利咽-清肺止血

白头翁: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

马齿苋: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凉血止血

鸦胆子: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截疟 腐蚀赘疣

熊胆:清热解毒 凉肝息风定惊-清肝明目

牛黄:清热解毒 凉肝息风定惊-化痰开窍

穿心莲:清热解毒 燥湿消肿

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 解毒消痈

土茯苓:解毒除湿 通利关节

(四)清热凉血药

生地:清热凉血 养阴生津-凉血止血

玄参:清热凉血 养阴生津-泻火解毒 消痈散结

丹皮:清热凉血 散瘀消痈-退虚热

赤芍:清热凉血 散瘀消痈-泻肝火

紫草:凉血活血 解毒透疹

(五)清虚热药

青蒿:清热除蒸凉血-解暑截疟

白薇:清热除蒸凉血-利尿通淋 解毒疗疮

地骨皮:清热除蒸疗疳-清肺降火 凉血止血 除烦止渴

银柴胡:清热除蒸疗疳

胡黄连:清热除蒸疗疳-解毒除湿

泻下药

(一)攻下药

大黄:泻火通便 清火消肿-解毒祛瘀除湿

芒硝:泻火通便 清火消肿-润燥软坚

大黄:泻火通便 解毒祛瘀 除湿退黄-降火止血

虎杖:泻火通便 解毒祛瘀 除湿退黄-祛痰止咳

番泻叶:泻下通便导滞-行水消肿

荟:泻下通便导滞-清肝泻火

(二)润下药

火麻仁:润肠通便-滋养补虚

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三)峻下逐水药

甘遂:泻水逐饮-善行经髓痰涎

大戟:泻水逐饮-善泻脏腑水湿

芫花:泻水逐饮-善除胸胁伏饮痰癖 杀虫疗疮

牵牛子:泻下逐水 去积杀虫

巴豆:峻下冷积 逐水退肿 祛痰利咽

祛风湿药

威灵仙:祛风湿 通经络 消骨鲠 行痰水

羌活:祛风寒湿痹 解表-气雄而烈 上行达表

独活:祛风寒湿痹 解表-气淡而缓 下行入里

独活:祛风胜湿止痛

蛇:祛风通络 定惊止痉

乌梢蛇:祛风通络 定惊止痉

木瓜:舒筋活络 除湿和胃

木瓜:舒筋活络 除湿和胃

秦艽:祛风湿热痹 舒筋络 退虚热 清湿热

防己:祛风湿痹痛-祛风清热 利水消肿

防风:祛风湿痹痛-祛风却寒 止痉止泻

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

五加皮:祛风湿 补肝肾 强筋骨-利水

桑寄生:祛风湿 补肝肾 强筋骨-安胎

化湿药

藿香:芳香化湿 解暑发表-和中止呕

佩兰:芳香化湿 解暑发表-化内湿

藿香:化湿,止呕,发表解暑

白术:燥湿健脾-补脾益不足 固表利水安胎

苍术:燥湿健脾-运脾泻有余 祛风发汗明目

厚朴:燥湿运脾 行气消积 下气平喘

厚朴: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温脾止泄 安胎

白蔻:化湿行气温中-温胃止呕

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草蔻:燥湿温中-止呕

草果:燥湿温中-截疟

利水渗湿药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猪苓:利水渗湿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苡仁:利水渗湿-健脾除痹 清热排脓

泽泻:利水渗湿-泻热

车前:利水通淋 渗湿止泻-清肝明目 清肺化痰

滑石:利水通淋 渗湿止泻-清热解暑 清热收湿

车前子: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

木通:利水通淋 泄热通乳-入血分利血脉

通草:利水通淋 泄热通乳-入气分清肺热

麦:利水通淋-破血通经

海金沙:利水通淋-止痛

韦:利水通淋-清肺止咳 凉血止血

海金沙:利尿通淋,止痛

蓄:清热利水 杀虫止痒

地肤子:清热利水 杀虫止痒

萆薢:祛风除湿 利湿去浊

萆薢:利湿浊,祛风湿

茵陈蒿:清热除湿退黄-

金钱草:清热除湿退黄-通淋排石 解毒消肿

温里药

附子: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回阳救逆

肉桂: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引火归元 温通经脉

附子:回阳救逆 散寒止痛-补火助阳

干姜:回阳救逆 散寒止痛-温肺化饮

吴茱萸:疏肝下气 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助阳止泻

小茴香:疏肝下气 散寒止痛-理气和中

文中内容为转载,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

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中国移动笔试-民俗民风


本文发布于:2023-11-12 22:59: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306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常见药引子介绍!7类常用中药功效对比.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常见药引子介绍!7类常用中药功效对比.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