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地形练习试题
中国地理—地形练习
一、选择题
读“中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第下列问题。
1.有关我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地势中高周低,呈阶梯状分布
C.地形山谷相间,纵列分布
D.山区面积广大,山脉构成地形的基本骨架
2.有关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叙述正确的是( )
A.②为柴达木盆地,属第一级阶梯 B.①为云贵高原,属第二级阶梯
C.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属第三级阶梯 D.④为太行山,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
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回答下列
各题。
3.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
A.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 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C.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 D.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
4.上述四省区季相变化不明显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 )
A.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 B.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
C.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 D.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6.图中山脉,属于我国南北方分界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甲地形区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低于乙地形区,是因为甲地
A.地势较高 B.纬度较低
C.植被较多 D.云量较多
下面两图均是我国某地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M和M同属于我国著名山脉P。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8.湖泊L是
A.鄱阳湖 B.洞庭湖 C.兴凯湖 D.青海湖
9.山脉P呈
A.东西走向 B.西北—东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南北走向
10.谷地R为该地的重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
制性因素是
A.水源缺乏 B.光照不足
C.热量不足 D.劳动力缺乏
读“我国沿32°N所做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以下问题。
1 / 9
11.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是
A.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多高原山地,中间高四周低
C.西低东高,山脉呈网络状分布
D.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2.假设丙处地势最高,甲处地势最低,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的流向大多自东向西 B.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
C.水能资源会更加丰富 D.西部生物种群会更加丰富
图是我国某区域图,据图完成下题。
13.图中甲山脉是:( )
A.祁连山脉 B.阴山山脉C.秦岭 D.贺兰山脉
14.图中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 )
A.降水 B.热量C.土壤 D.地形
读下图,回答以下问各题。
15.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16.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山东、河北、山西、甘肃、新疆 B.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海南
C.辽宁、河北、山西、甘肃、新疆 D.江苏、河南、陕 西、宁夏、湖北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地区 经纬度 海拔(米) 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甲 102°E,25°N 1891 7.7 19.8
乙 113°E,28°N 68 4 32
17.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18. 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A. 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 所处气候类型不同 C. 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 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图示经纬线附近为我国重要山脉。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图中的①~ ④所代表的山脉依次是
A.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B.天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C.昆仑山、天山、阴山、秦岭
D.昆仑山、天山、阴山、南岭
20.对图中⑤~ ⑧所代表的山脉的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中国地理-地形练习试题
A.⑤山脉所在地区的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B.⑥山脉是我国内外流区域分界线的一部分
C.⑦山脉两侧的气候类型不一样 D.⑧山脉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一部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山脉中,同为长江、珠江两大河流分水岭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2.下列关于甲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坡的降水少于西北坡 B.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为我国赣、闽两省的分界线 D.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读四幅图,回答下列小题。
23.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B.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
C.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
D.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24.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比较丰富 B.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
C.四条山脉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D.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
读“我国四大盆地分布示意图(图甲)和我国四大盆地剖面图(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25.关于四大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位于季风气候区 B.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C.都属于中纬度地区 D.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26.①、②、③、④四幅图分别对应图甲中的( )
A.abcd B.bcad C.dabc D.dcab
下图为沿某条经线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3 / 9
27.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B.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28.图中①②③④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②处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C.③处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D.④处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
29.图中①②③④地形区发展农业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B.②处地势平坦,红壤广布,土层贫瘠
C.③处灌溉水源充足,夏季常受台风侵袭 D.④处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二、综合题
30.读图,回答问题:(11×2 共22分)
(1)K山脉名称 ,走向是 ,F
山脉名称 ,走向是
(2)写出下列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
A东侧 ;西侧 G东
侧 ;西侧
(3)写出下列山脉北南两侧的地形区:
M南侧 ;北侧
(4)沿A—H—I—D山脉一线形成的我国地理分界
线名称是 。
31.读图“我国沿北纬32°纬线地形剖面”,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将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下表中相应处。(4分)
数字 ① ② ③ ④
地形区的名称
(2)由图可知我国的地势具有 特点,对气候和河流有什么影响?(4分)
(3)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8分)
中国地理-地形练习试题
参考答案
1.D
2.C
【解析】
试题分析:
1.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少,山区面积广大,山脉构成地形的基本骨架,地势是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形纵横交错,故选D.
2.从图上可以看出,沿北纬32°的地形剖面图,所以②是青藏高原,位于第一阶梯;①是
四川盆地,属第二阶梯;③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第三阶梯;④是位于四川盆地和长江
中下游平原交界处的巫山,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各地形的特征.
3.B
4.B
5.C
【解析】
试题分析:
3.读对联分析, “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苍松雪岭是黑龙江的特征,①是黑龙江。
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是内蒙古的特征。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是
海南省。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是云南的特征,所以B对。
4.上述四省区的云南和海南位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季相变化不明显,③④对,B对。黑
龙江、内蒙古位于温带地区,四季变化明显,①②错,A、C、D错。
5.结合所学知识与前面分析的省区判断,黑龙江的东北平原是冲积平原,内蒙古有沙漠分
布,海南岛有海蚀崖景观,云南有云贵高原,是石灰岩高原,有溶洞群景观,C对。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差异及原因,区域地貌景观差异。
6.D
7.D
【解析】
试题分析:
6.根据图示事物分析判断,①为阴山,②为贺兰山,③为太行山,④为秦岭。我国南北方
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D正确。
7.甲位于中部省份,阴雨天气日数比位于西北的乙地多,年太阳辐射总量少,D正确。
考点:我国山脉识别;影响年太阳辐射高低的因素
8.D
9.B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8.读图,根据经纬度,山脉可能是祁连山,根据图中方向和湖泊位置,山脉是西北-东南
走向,西南方向有青海湖,D对。鄱阳湖、洞庭湖位于110°E以东,A、B错。兴凯湖位于
东北地区,C错。
1 / 9
9.结合图中方向,西面、南面有湖泊,说明山脉可能是西北-东南走向,根据经纬度判断,
可能是祁连山脉,B对。A、C、D错。
10.根据图中海拔高度判断,谷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以河谷农业为主。海拔高,气温低,
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热量不足,C对。谷地中有河流,水源较充足,A错。海拔高,
空气稀薄,光照充足,B错。谷地适宜居住,劳动力较充足,不是主要限制因素,D错。
考点:区域定位,山脉走向,区域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11.D
12.A
【解析】
试题分析:
1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高原山地比重较大,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
状分布。
12.我国总体地势西高东低,使得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若图中丙处地势最高,甲处地
势最低,即地势东高西低,则大多数河流自东向西流;东部沿海地区海拔高,不利于海洋
水汽深入内陆,水能资源将较贫乏,西部地区更加干旱,生物种群更贫乏。
考点:我国的地势特征
13.A
14.A
【解析】
试题分析:
13.图中甲是祁连山,地处河西走廊和青藏高原之间;阴山在乙处北部;秦岭在陕西南部;
贺兰山在图中银川的西部。选A正确。
14.乙是河套平原,是处我国干旱区,降水稀少;这里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降水不足。选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15.B
16.C
【解析】
试题分析:
15.根据经纬度的规律可知,H经线是105ºE,主要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由北向南是内蒙古
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选择B项。
16.根据经纬度的规律可知E纬线是40ºN,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由东向西是辽宁省、
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选择C项。
考点:我国的主要地形区
17.D
18.A
【解析】
试题分析:
17.读图,根据经纬度,甲地是云贵高原,海拔较高,终年温和。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
区,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可能是洞庭湖平原,D对。成都平原位于盆地中,海拔较低,A
答案第2页,总5页
中国地理-地形练习试题
错。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纬度高,B错。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C错。
18.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甲地是高原,海拔较高,乙地是平原,海
拔低,两地所处地形类型不同,A对。 所处气候类型相同,B错。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所处海陆位置不同、纬度位置不同不是主要因素,C、D错。
考点:区域经纬度定位,主 要地形区分布位置,不同区域气候特征差异的原因。
19.B
20.C
【解析】
试题分析:
19.结合图示经纬度可知:①是天山②是昆仑山③是秦岭④南岭。选B正确。
20.⑤是横断山,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A正确;⑥是贺兰山,是我国内外流区
域分界线的一部分,B正确;⑦是巫山,其东西两侧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C错;⑧是大兴
安岭,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D正确。选C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我国主要山脉。
21.D
22.C
【解析】
试题分析:
21.①山不位于长江和珠江之间;③山虽然是分水岭,但其分隔的两条河流均是长江的支
流,而②④均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河流分水岭。故选D。
22.甲为武夷山,其东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不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也不
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而是我国赣、闽两省的分界线。故选C。
考点:中国山脉分布
23.D
24.A
【解析】
试题分析:
23.直接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山脉走向可判断:①为大兴安岭山脉,以东为东北平原,
以西为内蒙古高原,故选D项正确。
24.同理可判断出:②为太行山,山脉③为巫山,山脉④为武夷山脉。受东南季风影响,
故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都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则多地形雨,降水量丰富,A正确;巫山位于
湖北省境内,B错误;武夷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C错误;武夷山两侧的农业生产
都以水稻种植业为主,D项错误。
考点:我国的主要山脉和区域定位能力。
25.C
26.D
【解析】
试题分析:
25.四大盆地中四川盆地位于季风气候区,A、B错。 都属于中纬度地区,C对。柴达木盆
地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上,D错
3 / 9
26.根据经纬度及剖面图的地势变化,①是准噶尔盆地,对应d。②是四川盆地,对应c。
③是塔里木盆地,对应a。④是柴达木盆地,对应b。所以四幅图分别对应图甲中的dcab,
D对。
考点:我国四大盆地的位置及特征。
27.D
28.D
29.A
【解析】
试题分析:
27.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A错。农耕区和畜牧
区的分界线是400mm等降水量线,B错。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C错。 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D对。
28.读图,图中 ①处是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地表破碎,A错。②处是汉水谷地,没
有雪峰,B错。 ③处是四川盆地,C错。④处是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D
对。
29.图中 ①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A对。②处地势坡度较大,
不是红壤主要分布区,B错。③处灌溉水源充足,盆地中不受台风侵袭,C错。④处石漠化
严重,多中低产田,D错。
考点: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30.(1)祁连山 西北---东南 武夷山,东北----西南
(2)东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3)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解析】
试题分析: 只要熟悉中国地形不难完成此题
考点:中国地形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对中国地形比较熟悉
31.(1)
数字 ① ② ③ ④
地理事物名称 青藏高原 横断山脉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2)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人内陆形成丰富的降水,
另一方面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另
外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着巨大的水能。
(3)有利影响:
①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山区森林、草地、旅游、矿产等资源丰富,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
往往具有优势。
不利影响:我国山区多,平原少,耕地资源不足,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山区地面崎岖,交
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不利于农产品等山区资源外运。
【解析】(1)根据经纬度和地形分析地理位置及地形区的名称。(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我
国地势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从高处向低处流动;气流抬升,形成
降水。(3)地形多样导致农业生产多样化。不利影响是山地面积大,耕地不足,同时影响
答案第4页,总5页
中国地理-地形练习试题
交通等。
5 / 9
本文发布于:2023-11-11 13:55: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301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地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地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