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论童年经历对凌叔华文学创作的影响
作者:李欣莲
来源:《大观》2016年第09期
摘要:凌叔华出生于一个仕宦和书画世家,北京古城的灿烂文化和仕宦家庭良好的教育,
培养了她的各种才华,使得她在文学创作和绘画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凌叔华的文学作
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成长轨迹,童年经历对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
在:一、独特的绘画视角;二、礼赞童真、童趣;三、呈现高门巨族中女人的悲哀;四、英文
写作。
关键词:童年经历;绘画视角;童真;高门巨族;英文写作
在“五四”女作家中,凌叔华被人们称为民国“才女”“名媛”。凌叔华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仕宦
和书画世家,古城的灿烂文化和家庭良好的教育,启迪、培养了她的各种才华,使得她在文学
创作和绘画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凌叔华的文学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成长轨
迹,童年经历对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冰心指出:“提到童年,总使人有些向往,
不论童年生活是快乐,是悲哀,人们总觉得都是生活中最深刻的一段;有许多印象,许多习
惯,牢固地刻画在他的人格及气质上,而影响他的一生。”[1]许多著名作家的文学创作都受到
童年经历的影响,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歌德、曹雪芹等作家的作品中都融入了他们的童
年记忆。童年经历对凌叔华文学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特的绘画视角
凌叔华的父亲凌福彭于1895年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与康有为同中进士,并点翰林,他精
通诗词、酷爱绘画,与齐白石、王梦伯、陈半丁等画家交往密切,家里经常有文人墨客出出进
进。凌叔华在这种家庭环境之中,从小便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她爱上了绘画。六岁的时候,
她在后花园中用木炭在白墙上画了很多山水风景、动物、人物。她父亲的一位朋友王竹林看到
这些画后主动担任凌叔华的绘画老师,后来,王竹林建议凌叔华拜著名的女艺术家、慈禧太后
宠爱的画师缪素筠为师,在这些名师的指教下,凌叔华的绘画技术有了较大的提升。深厚的绘
画艺术修养,直接影响着她的文学创作风格,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视角。在凌叔华的文学作品
中,随处可见绘画的影子,《疯了的诗人》中的主人公是一个非常喜爱绘画的人,《一个故
事》是以绘画为例引出故事并衍生出故事的讲述和结构方式的。在她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
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西山隐隐约约露出峰峦林木寺院来,朝雾笼住山脚,很有些宋元明画的风
格,”[2]“想到了琴,她的脑府便悬上一幅古柏凛然直立,一幅大戏园听众热情欢呼的图
画。”[3] 凌叔华娴熟的绘画技艺巧妙地融入文学作品之中,使得她的作品呈现出浓郁的画境画
趣。在她的小说意境画面中经常出现亭台楼阁、花鸟鱼虫、山水寺庙,《再见》中的物象就有
“落叶”、“西湖”、“孤山”、“晚钟”、“梅花”等等,这些美妙的具有象征色彩的自然物象构成了
一幅人物活动的背景,并和人物一起,形成了一幅幅鲜明可感的意境画面,带给我们一种 “人
在画中游”的美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发布于:2023-11-11 02:47: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300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论童年经历对凌叔华文学创作的影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论童年经历对凌叔华文学创作的影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