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名人故事鲁迅800字

更新时间:2025-02-25 05:39:55 阅读: 评论:0

wifi设置-雷锋逝世


2023年11月11日发(作者:芥末的作用)

篇一:名人事例

(1)爱迪生一生有1000多项发明。这无数次试验的时间从

哪里来?就是从常常连续工作两天三天的极度紧张中挤出

来的。后来不断的挤出时 间,所以他永远有用不完的实验

时间。从而变成了科学家。

2)鲁迅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从事无产阶级文艺

事业30年,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辍。

3)巴尔扎克用如痴如狂的拼劲,每天奋笔疾书十六七个

小时,即使累得手臂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

4)爱迪生为了科学发明,紧紧抓住每个今天,每天都

工作十几个小时,除了吃饭、睡觉、活动,几乎没有闲过。

每天延长工作时间就等于延长了生命。因此,当地79岁生

日时,便称自己是135岁的人了。爱迪生生活了85岁,仅

在美国专利局登 记的发明专利就有1328项,平均15天就

有一项发明。

5我国国画大师齐白石,坚持每日作画,除身体不适外,

从不间断。85岁那年,一天他一连作画四幅后,又特为昨天

补画一幅,并题字道:昨日大风雨,心绪不宁,不曾作画,

今朝制此补之,不教一日闲过也。

6不教一日闲过,所有业有所成者莫不为此。请看鲁

迅最后一年(1936年)的生命历程,从一月到十月(10

2

26日逝世),卧床8个月,还写杂文和其他文章54篇,翻译

《死魂灵》第二部残稿三章并作附记两则,复信270多封,

并给不少青 年作者看稿,病中坚持写日记。病逝前三天,

还给一翻译小说写序言。在逝世前六年的时间,鲁迅一直住

在上海虹口公园附近,从他的住地到公园只有几分钟的路程,

却从没去公园玩过。这就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

"的鲁迅。

埋头苦干的名人事例

1、左思是我国西晋著名文学家,著有《三都赋》《咏史》

等。抄录读书法是在读书时运用抄写的方法来启迪思维,提

高读写能力。左思抄录法的步骤是诵读一抄写一记忆。贯穿

全过程的是,读中思,写中思,记中思。

左思出身寒微,小时候跟人学书法、弹琴、读书,但学习

成绩到不好。他父亲很泄气,认为这孩子没有出息。有一次

他父亲对朋友说:这孩子的智力才能太差了.还赶不上我呢!”

左思在一旁听了很不服气,从此发愤读书学习,决心追回失

去时光。经过几年后,他开始着手撰写《三都赋》。他把读

书、抄录、写作结合起来,发愤攻读,勤于动笔,抄录了无

数书文警句。他在室内的门上、墙上,以及厕所里都挂满了

纸、毛笔,随读随记。他还把随时看到或想到的思想、语句

也随时记下。经过10年构思、琢磨及反复修改,左思终于

完成了《三都赋》

3

消息很快传开,一时轰动了洛阳,大家竞相传抄,因为用

纸太多,洛阳纸张都涨价

了,流传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

2、苏秦是东周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乘轩里人,出身

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苏秦是五兄弟中最小的,故字季子,

其兄苏代、苏厉、苏辟、苏鹤,均为一时著名的纵横之士。

苏秦的准确生年,今已不可考。《史记·燕世家》载:(文公)

二十八年(前334,苏秦始来见。根据《帛书》,这一记述

有误。《帛书二十二》说:齐宋攻魏,楚围翁(雍)(氏)

秦败屈丐。又说今者秦立于门,显然为苏秦初出茅庐,游

说陈轸的谈话。按秦败屈丐在前312年,假设青年苏秦首

次出现在政治舞台上是20岁左右,则推算他大概生于前332

年前后。

其时,正值战国中期,各国龙争虎斗,风云际会,很多纵

横之士游说诸侯,以口舌博取功名富贵,成为白衣卿相,权

倾人主,声震天下。苏秦对此非常艳羡,加之兄长对他的影

响。从小便立志献身此道。他独自前往齐国,投身于一代纵

横大师鬼谷先生门下,学习纵横之术。

学成之后,苏秦曾先后游说周、秦。赵等国,然而均不为

所用,碰壁而归,感到十分羞惭。苏秦回家后,妻子及嫂嫂

都看不起他,讥讽他不务正业,不事农商,认为以他的才能

想混取功名是痴人做梦。苏秦听后,不但不灰心丧气,反而

4

闭门不出,发愤攻读。他日夜研习《阴符》《揣情》《摩意》

等篇,揣摩打动人主的方法。夜半读书昏昏欲睡,弓锥自

刺其股,血流至足《秦策一》。此等刻苦攻读的精神历代

为人们所传诵,锥刺股的苏秦与头悬梁的孙敬,都被编入《三

宅经》中,成为发愤读书的楷模。当然,苏秦刺股攻读的目

的是为了求取功名富贵,然而他那种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

学习精神,至今仍是值得提倡的。

功夫不负苦心人,期年,他的学问大进,揣情摩意的功夫

也提高了不少,苏秦再次踏上了游说列国的征途。

3、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

解其中味?

出生在南京,少年时代过著「绵衣纨袴」「饫甘餍肥」的

富贵生活。在他十三岁时,即曹家被抄的次年,全家迁回北

京,家道急遽衰落。从此,曹雪芹过著「茅椽蓬牖,瓦灶绳

床」「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顿生活。关於《红楼梦》的创

作过程以及曹雪芹的中、晚年生活,由於文献资料极少,很

多问题无法确知,只能存疑。从曹雪芹的好友张宜泉、敦敏、

敦诚等人的零星记载中,我们仅知道曹雪芹多才多艺、工诗

善画、嗜酒狷狂,对黑暗社会抱傲岸的态度。曹雪芹创作《红

楼梦》是在极端困苦的

条件下进行的,「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部

巨著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但全书尚未完稿,他就因爱子夭

5

折悲伤过度而一病不起,「泪尽而逝」,终年还不到五十岁。

4、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苏秦,字季子,东周(公元前317年前)洛阳轩里人。他出身

农民,少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游说术多年。后辞别老师,

下山求取功名。

苏秦先回到洛阳家中,变卖家产,然后周游列国,向各国

国君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

无一个国君欣赏他,苏秦只好垂头丧气,穿着旧衣破鞋回到

洛阳。

洛阳的家人见他如此般落魄,都不给他好脸色,连苏秦央

求嫂子做顿饭,嫂子都不给做,还狠狠训斥了他一顿。苏秦

从此振作精神,苦心攻读。把头发束住吊在房梁上,用锥子

刺自己的腿,头悬梁,锥刺骨便由此而来。

法国科学幻想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为了写作《月球探险

记》,就认真阅读了500多种图书资料。他一生之中共创作

104部科幻小说。读书笔记达二万五千本。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贝格尔号考

察船环球考察,他环游海外,研究生物遗骸、记录了50

字的珍贵资料,最后写出了轰动世界的《物种起源》一书,

创立了进化论。

俄国伟大作家契诃夫十分注意积累生活素材,随时把听

到、看到或想到的一些事情记在一个本子上,称之为生活手

6

有一次,契诃夫听一位朋友讲了一个笑话,他笑出了眼

泪。他一边笑着,一边拿出生活手册,恳求说:你再讲一

遍吧,让我把它记下来。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不论是窗帘上、衣架上、

橱柜上、床头上、镜子上,到处都挂着一串串小纸片,走近

一看,原来纸片上都写着美妙的词语、生动的比喻,有用的

资料。他把纸片挂在房间的各个部位。是为了在睡觉、穿衣、

刮脸、踱步时,随时随地都能看到,都能记诵。外出时他也

在衣袋里装着不少纸片。他这样刻苦学习,积累资料,终于

写出了《热爱生命》《铁蹄》《海浪》等引人入胜的作品。

法国科学幻想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为了写作《月球探险

记》,就认真阅读了500

多种图书资料。他一生之中共创作了104部科幻小说。读书

笔记达二万五千本。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贝格尔号考

察船环球考察,他环游海外,研究生物遗骸、记录了50

字的珍贵资料,最后写出了轰动世界的《物种起源》一书,

创立了进化论。

俄国伟大作家契诃夫十分注意积累生活素材,随时把听

到、看到或想到的一些事情记在一个本子上,称之为生活手

有一次,契诃夫听一位朋友讲了一个笑话,他笑出了眼

泪。他一边笑着,一边拿出生活手册,恳求说:你再讲一

7

遍吧,让我把它记下来。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不论是窗帘上、衣架上、

橱柜上、床头上、镜子上,到处都挂着一串串小纸片,走近

一看,原来纸片上都写着美妙的词语、生动的比喻,有用的

资料。他把纸片挂在房间的各个部位。是为了在睡觉、穿衣、

刮脸、踱步时,随时随地都能看到,都能记诵。外出时他也

在衣袋里装着不少纸片。他这样刻苦学习,积累资料,终于

写出了《热爱生命》《铁蹄》《海浪》等引人入胜的作品。

名人事例——宽容

春秋时期,问鼎的楚庄王。

一天晚上,携爱妃举办烛光晚会,大宴群臣。酒至半酣,

忽然一阵大风把蜡烛吹灭。一名武将欲乘黑调戏爱妃,被爱

妃一把扯下盔上红缨,爱妃建议楚王即刻点灯,看看哪个家

伙盔上红缨已失,严加惩办。朋友妻不可欺呀,何况是领导

之妻呢?岂料庄王大度能容,下令众将全都摘去盔上红缨,

然后方可点灯。不久,楚王御驾亲征与敌国开战,被困重围,

手下兵将四散奔逃,楚王命悬一发,忽然窜出一将拼死力战,

保楚王杀出重围,捡回一条性命。楚王激动地说:别人都自

逃性命,唯有爱卿肯舍命救驾,你叫什么?是哪个单位的?

该将答曰:俺就是那日烛光晚会上调戏您媳妇的人啊!

(传说中,因为我说不出资料来源!)爱迪生制造了第一

个灯泡,他让他的一个弟子拿去试验,却被他摔碎了!弟子

8

很羞愧。但是,当爱迪生制造出第二个灯泡时,不顾其他人

的反对,依然给那弟子去试验。爱迪生说最大的宽容就是再

给他机会!

到报道的日子,林肯来到报道处考试,当他来到报道处时,

发现监场的人是他曾经得

罪过的人,他带着沉重的考完。当他问起那件得罪过他的事

时,那个人说:有吗?我不记得了。

百年环法自行车赛已经落下帷幕,每一位车手不管名次先

后,都骑行了3000多公里,在每一个赛段都有相当一段路

程,最长的有260公里,而在比赛中又有些运动员从自行车

上摔了下来然后有重新投入到比赛中去。这些都是我们常人

无法忍受的,又是什么精神支撑着他们骑完全程呢?当然是

靠每一个人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毅力。 毅力是成功的基石。

居里夫人曾经说过:一个人没有毅力,将一事无成。

一套,做一套,永远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只有言行一致,朝

着目标坚持不懈的去奋斗,去追求,才会有所收获。

顽强的毅力无往而不胜。任何一个有着坚强毅力的人,都

不会光想而不做,不会被困难和挫折吓倒。自行车手们就是

凭着顽强的毅力,跌交了而有泪不轻弹,在逆境下前进,才

是胜者之能。

放眼看古今,每一个成功者身上都闪耀着毅力的光辉。

仲淹从小丧父。尽管这样,他仍旧艰苦读书,不放过任何一

9

个学习的机会,最终成为中国有名的文学家。有人说过:

力可以攻克世界上任何一座山峰。而张海迪就是一个有力的

证明。她身患高位截瘫,而她在病床上,用镜子反射来看书,

最后张海迪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4国外语,并成功的翻译了

16本海外著作。和张海迪类似的还有贝多芬,他双耳失聪后,

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而是坚持他的音乐创作,耳朵聋了又

听不见,就用筷子插进钢琴的发声器,以震动来辨别音调,

最终创作出了著名的《第九交响曲》

周恩来廉洁自律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也是一贯的。在此,

仅就同当前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要求相关的一些方面,列举

一些具体事例。这样,难免挂一漏万,不过可以从细微处见

精神。

(一)对待个人生活

衣着——在人们的印象中,周恩来总是那样衣冠楚楚,风

度翩翩。殊不知,他仅有的几套料子服装,大都穿了几十年,

有的破损了,精心织补后继续穿。有一次,他穿织补过的衣

服接待外宾,身边工作人员说这套礼服早该换换啦。他笑

笑说:穿补钉衣服照样可以接待外宾。”“织补的那块有点痕

迹也不要紧,别人看着也没关系。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

看呢!他的衬衣磨破了,换上新的领口和袖口照旧穿。1963

年,他出访亚非欧14国,到了开罗,他换下缝补多次的衬

衣,随行工作人员不便拿给外国宾馆去洗,只好请我驻埃及

10

使馆的帮忙,并叮嘱洗时不要用力,以免搓破。大使夫

人看到后,感动得边洗边流泪。至于他穿用了几十年破旧的

睡衣、皮凉鞋和第一

篇二:名人故事

巴金哪儿去了?

作家巴金虽然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但他从小厌恶纸醉金

迷的寄生虫生活,常常跑到仆人、马夫、轿夫等下人中间谈

天玩耍。 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巴金家的堂屋里灯火辉煌,

香烟缭绕,男女老少一个接一个地敬神拜祖,可唯独少了小

巴金。在这庄严的时刻他跑到哪儿去

作家巴金虽然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但他从小厌恶纸醉金

迷的寄生虫生活,常常跑到仆人、马夫、轿夫等下人中间

谈天玩耍。

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巴金家的堂屋里灯火辉煌,香烟缭

绕,男女老少一个接一个地敬神拜祖,可唯独少了小巴金。

在这庄严的时刻他跑到哪儿去了呢? 原来,巴金正在马房

里听周轿夫讲故事哪!别看周轿夫是个老粗,斗大的字认不

了几个,但肚子里的故事可真不少。此刻,周轿夫又在给巴

金讲一个新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遭遇很惨。他到过许多

地方,吃过不少苦头。

他的老婆因饥寒所迫,跟着人家跑了。他的儿子当了兵,

后来又死在战场上。 如今只剩下他孤苦伶仃一个人?? “这个

11

人现在在哪儿呢?巴金擦了擦眼角的泪花,关切地问。

他呀,正在一个大户人家做轿夫呢!周轿夫苦笑了一下,

慢吞吞地回答道。

??”巴金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这时,周轿夫抚摸着巴金的肩头,意味深长地说:要好好

地做人,对人要诚实,不管别人待你怎样,自己总不要走错

脚步,不要欺骗人,不要亏待人,不要占别人的便宜??”

周轿夫痛苦辛酸的经历和正直善良的品性,给了巴金很深

的影响。因为这个缘故,巴金把周轿夫看作他人生的第二个

先生。

良心的惩罚

故事导读:

在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卢梭的《忏悔录》中,记录着

这样一件事: 卢梭小时候,家里很穷,为求生计,只好到

一个伯爵家去当小佣人。伯爵家的一个侍女有条漂亮的小丝

带,很讨人喜爱。一天,卢梭趁没人的时候,从侍女床头拿

走小丝带,跑到院里玩赏起来。

正在这时候,有个仆人从他身后走过,发现了卢梭手中的

小丝带,立刻报告了伯爵。伯爵大为恼火,就把卢梭叫到身

旁,厉声追问起来。

卢梭紧张极了,心想,如果承认丝带是自己拿的,那他一

定会被辞退。 以后再找工作,可就更难了。他结巴了好大

12

一会儿,最后竟撒了个谎,说丝带是小厨娘玛丽永偷给他的。

伯爵半信半疑,就让玛丽永过来对质。善良、老实的小玛丽

永一听这事,脑瓜子顿时懵了,一边流泪,一边说:不是我,

决不是我!可卢梭呢?却死死咬住了玛丽永,并把事情的所

经过编造得有鼻子有眼。 这下子,伯爵更恼火了,索

性将卢棱和玛丽永同时辞退了。当两人离开伯爵家时,一位

长者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之中必有一个是无辜的,说谎的人

一定会

受到良心的惩罚!

果然,这件事给卢梭带来终身的痛苦。四十年后,他在本

人的自传《忏悔录》中坦白说:这种沉重的负担一直压在我

的良心上??促使我决心撰写这部忏悔录。”“这种残酷的回忆,

常常使我苦恼,在我苦恼得睡不着的时候,便看到这个可怜

的姑娘前来谴责我的罪行??”

石先生弄巧成拙

故事导读:

蒲松龄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在文学史上具有重

要的地位。 蒲松龄早年就有文名,为村里人所称赞。当地

一个姓石的乡绅十分嫉妒,一心想找个机会显露一下自己的

才学。 这天,他找到正在和小伙

蒲松龄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13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在文学史上具有

重要的地位。

蒲松龄早年就有文名,为村里人所称赞。当地一个姓石的

乡绅十分嫉妒,一心想找个机会显露一下自己的才学

这天,他找到正在和小伙伴们玩耍的蒲松龄,指着不远处

被塌落的砖墙砸死的一只小鸡,信口诌道:细羽家禽砖后死。

念罢,他又得意洋洋地要蒲松龄来对。

聪明的蒲松龄早知石乡绅的为人,就心生一计,假装为难

地说:我哪能对得上先生出的妙句。既然先生非要我学着对

不可。我就一个字一个字地试着对对吧!

石乡绅信以为真,便点头同意了。

蒲松龄又说:不过,还得请先生帮我记记,要不然,对完

后面的,前面的也就忘了。

石乡绅更得意了,心想,这一回准能看上这个小家伙的笑

话了。于是,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好,好,你说我记!

蒲松龄扳着指头,一字一字地对开了:粗可对细,毛能对

羽,有家必有野,有禽还有兽,石同砖成对,先与后可联,

生死相对,自不必说。总算都凑上了,请先生连起来看看怎

么样?

石乡绅照蒲松龄对的字一念,脸色地变得猪血般紫红。

原来这七个字连起来是:粗毛野兽石先生

蒲松龄和小伙伴们齐声喊着这个对句,连蹦带跳地跑了。

14

这个捞了一顶粗毛野兽桂冠的石乡绅,只好自认晦气。

磨刀师傅的喊声

时间:2009-09-28 00:27来源: 作者: 点击:

111

故事导读:

鲁迅先生少年时在家读书,常常听到窗外传来这样的声音:

屹嚓屹嚓,呵磨剪刀呵! 声调很好听。屹嚓屹嚓是磨刀担

子前面的铁板敲击声,好象前奏曲,接着就是磨刀师傅抑扬

高亢的喊声。前一个呵字拖得长长的,后一个呵 刚一出口

就赶快煞

鲁迅先生少年时在家读书,常常听到窗外传来这样的声音:

——

屹嚓屹嚓,×??×??——磨剪刀呵!

声调很好听。屹嚓屹嚓是磨刀担子前面的铁板敲击声,

象前奏曲,接着就是磨刀师傅抑扬高亢的喊声。前一个

字拖得长长的,后一个 刚一出口就赶快煞住。只是中

间的“×??×??,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小鲁迅请教过许

多磨刀师傅,可是,都不能解决他的疑问。

有的说:是这样叫的嘛!我们都叫惯了!

有的说:我们世世代代都是这么叫的。

鲁迅没有灰心。他从小就有这么个倔脾气:对什么事情都

要追根究底。 不弄个水落石出,是不肯罢休的。终于有一

15

天,他从一位白胡子老磨匠那儿得到了答案:是这样的

——‘磨镜呵——磨剪刀呵磨镜?鲁迅感到很奇怪。他正

要再问,老人却挑起担子唱着走了。鲁迅迷惑不解地回到家

里,想啊想啊,忽然想到了自己过去读过的一本古书。他恍

然大悟了:原来老师傅们这一行,在很早的时候,不仅磨剪

刀,而且还磨镜呢!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纳闷,镜子怎么还要磨呢?是的,现

在的镜子是玻璃做的,蒙上灰尘,揩一揩就光亮了。可是古

代没有玻璃,镜子是铜做的。

家家户户的镜子都要经常磨。所以磨剪刀这一行,是既磨

镜又磨剪刀的。 后来镜虽不磨了,但磨刀师傅的喊声却世

世代代流传下来。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少年时代鲁迅的好学精神。

李白续诗

时间:2009-09-28 00:27来源: 作者: 点击:

137

故事导读:

唐代大文学家李白少年时期,曾一度贪图玩耍,不爱学习。

有一次,他偶然看到一位老太婆在用铁杵磨针,深受启发。

从此发奋学习,学业大进,闻名乡里。后来,经乡里文人举

荐,十六岁的李白到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县)衙门里当了一

名文书小吏。 唐玄宗开元五年(公

16

唐代大文学家李白少年时期,曾一度贪图玩耍,不爱学习。

有一次,

他偶然看到一位老太婆在用铁杵磨针,深受启发。从此发

奋学习,学业大进,闻名乡里。后来,经乡里文人举荐,十

六岁的李白到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县)衙门里当了一名文书

小吏。

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 717 年)五月,涪江暴涨,淹没了

大片良田,冲毁了许多民房。可昏庸的彰明县令不但不设法

救灾,反而硬拉着衙门里的人去观赏水景。

他们来到江边,只见黄水滔滔,急流似箭,浊浪中,卷杂着

破板烂席、残枝败叶。忽然,有人惊叫起来:死人!众人

随他手指方向仔细一瞧,果然有一具女尸从上游漂下,猛地

一个大浪,尸体被冲到岸边,在芦苇丛中转了几转,一会儿

又不见了。

面对被溺死的女子,脑满肠肥的县令却诗兴大发,摇头晃

脑地吟唱起来:二八谁家女,漂来倚岸芦。鸟窥眉上翠,鱼

弄口旁珠。只作出这几句,他就吭吭吃吃接不下去了。

被迫随行的李白早就心中有气,眼下看到昏庸的县令竟以

死尸寻欢作乐,更是火顶脑门,于是满怀疾愤之情,续了四

句:绿发随波改,红颜逐浪无。因何逢伍相?应是怨秋胡。

诗中,李白辛辣地讽刺县令就象春秋时代行为不轨、玩弄妇

女的秋胡,应该让被吴王夫差冤杀的伍子胥化作怒潮淹死。

17

县令一听,脸色顿变,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李白料定县令必将寻机报复,便收拾行装,弃职回家了。

好厉害的英武少年

时间:2009-09-28 00:27来源: 作者: 点击:

19

故事导读: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少年时代,是在国运衰颓、兵祸连

绵的情况下度过的。他刚满十六岁,家乡济南就被金兵占领

了。他目睹烽烟翻滚,山河破碎,仇恨的种子深深地埋藏在

心间。 有一天,金人贵族中的一个中下级军官完颜千户耀

武扬威地来到辛家,硬逼着辛弃疾的祖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少年时代,是在国运衰颓、兵祸连

绵的情

况下度过的。他刚满十六岁,家乡济南就被金兵占领了。

他目睹烽烟翻滚,山河破碎,仇恨的种子深深地埋藏在心间。

有一天,金人贵族中的一个中下级军官完颜千户耀武扬威

地来到辛家,硬逼着辛弃疾的祖父辛赞用酒肉款待他。辛赞

是个老实人,憋着一肚子气,勉强摆了一座酒席。骄横的完

颜千户几杯酒下肚后,更加得意洋洋,竟当众侮辱起敬酒的

小僮来了。

这一来,年少气盛的辛弃疾再也忍不住了。地从墙上

抽出一把宝剑,噔、噔、噔几步走到完颜千户面前,激昂

18

地说:趁诸位酒酣耳热,让我舞剑给大家开心助兴!说罢,

便挥剑起舞。只见他有时轻似燕子点水,有时重如泰山压顶。

舞到兴头上,剑人合而为一,只有剑光闪闪,不知人在何处。

正在这时,忽听辛弃疾猛喝一声:看剑!一个大鹏展翅,

宝剑直指完颜千户的脑门。啊!——”完颜千户吓得面如土

色,扑通

一声,连人带椅仰倒在地,桌子上的杯盘叮当落地,打得

粉碎。辛弃疾急忙收剑做了个干净洒脱的收势,说了声莽撞

了!从容地站立一旁。完颜千户惊魂未定,还呆呆地坐在地

上。等到奴仆们赶忙上前扶起,他才不得不尴尬地说出话来:

舞得好,好厉害的英武少年!

篇三:关于名人家风的一些故事

关于名人家风的一些故事

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而非个人、政府或教会,每个

人的家庭都为他提供了主要的经济支持、安全、教育、交际

及娱乐活动,社会行为规范来自家庭制度本身蕴含的忠贞诚

善等个人品德。一些名人为保家声不坠遗传家训,价值体系

里足见文化人的高尚操守、济世情怀和家国责任思想。

陆游这样嘱咐孩子:仕宦不可常,不仕则农,无可憾也。

但切不可迫于衣食,为市井小人事耳。戒之戒之。意思是说

宦途不及务农好,不做官可以躬耕谋食,即使生活紧张也不

要做坏事。陆游家训,由40多岁开始写,一直到80余岁在

19

不断增补,共26则。

曾国藩的家训,分散写在他的大量的家书中,在家族教化

中作用不凡。次子曾纪泽,袭父一等毅勇侯爵,官至户部左

侍郎。历使英、法、俄诸国,与俄人力争,毁崇厚巳订之约,

更立新议,交还伊犁及乌众岛山,帖克斯川诸要隘,有功于

新疆甚大。在出使任内,深入了解各国历史、国情,研究国

际公法,考察西欧诸国工、商业及社会情况。又将使馆馆址

由租赁改为自建,亲自负责图书、器物购置,务使使馆规模

不失大国风度,亦不流于奢靡。驻外严于操远,节约公费,

摒弃贪劣,倡导廉洁之风,为外人所敬重。季女曾纪芬福寿

全归,可以说完全得力于她父亲传给她的一套治家修身办法。

曾纪芬一直记着父亲曾国藩对她讲的话:予自三十岁以来,

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盖子孙若

贤,则不靠父辈,亦能自觅衣食;子孙若不贤,则多积一钱,

必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大玷家声。故立定此志,决

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以银钱予后人。”“吾辈欲为先人留

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勤俭二字,别无他法。曾纪芬自奉

俭约,即使后来年纪大了,每届大寿,子女想送些珍贵的礼

物来,都一定会被她阻止。曾纪芬对子女的教育从不放松。

即使对已经成年的子女,仍随时耳提面命,管束查察从不疏

忽。她说:教导儿女要在不求小就而求大成,当从大处着想,

不可娇爱过甚。尤在父母志趣高明,切实提携,使子女力争

20

上进,才能使子女他日成为社会上大有作为的人。她的第四

子聂其杰重视聂家、曾家的先祖述言,出版成书推广,还以

联络家庭之情感,切磋其道义为宗旨,创办《家声》等家

庭刊物,成为中外仅见的文化现象。

1936年鲁迅病重,在遗嘱中对当时7岁的周海婴训示:

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

学家或美术家。周海婴学成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成了个无线

电专家。作为文化伟人的儿子,周海婴是荣耀的,紧随一生

的又是重负的,父亲一直在鞭策着我,也给我压力。他被

事事与鲁迅联系着,为了维护先人的光环,他不能说错话,

做错事,不得越界,谨言慎行,失去自由和自己。

社会来到今天,对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

法律约束越发明显地流于文字形式而没有了现实意义。以后

这样的局面会随着社会的裂变而更加严重。当外在的约束几

乎不存在时,个人的、家庭的、文化的、社会的影响会成为

他们行为的左右力量。有的人会辱没豪门,有的人会弘扬前

辈。但前者的概率我想要大于后者。这其中最重要的作用就

是我们社会是否能够让忠实于社会和服务于国家的人站起

来。高人要是蜗居在房子里,行走社会的人必然就是矮子。

21

中秋快乐-千钧棒


本文发布于:2023-11-11 02:13: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300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名人故事鲁迅800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名人故事鲁迅800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