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品《水浒传》 2、了解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历程
3、赏析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4、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能力目标 :
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2、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细节把握人物性格,并初步形成表现能力
3、理解古典小说的特点,理清本文草蛇灰线的结构特点。
德育目标:
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
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和谐社会”“民生社会”的经
典价值
二、【教学重点】
1、领会本文“官逼民反”现实。 2、理解随着情节的展开显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对小说的鉴赏和分析理解。认识林冲性格质变的社会意义。
四、【教学办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水浒传》 2、交代与课文有关的情节 3、归纳课文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代有很多英雄人物,他们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有的至今
还展现在舞台上,如“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李逵
下山”、等等。 以上这些激动人心的故事都出自古典文学名着《水浒传》,那么它是
一部什么样的书呢?
二、介绍作者及《水浒传》
1、 小说:小说在萌芽之初是相当不受重视的,那些文人雅士都吟诗作词,视小说者为
末流。《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
造也。”可见小说当时的地位。即使是这样,它还是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的生长完
善着。六朝的志怪小说,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拟话本,元明的讲史都是它发展演变
的历程,而到了明清的时候,古典小说达到了最高峰。以前多为文言短篇小说,明清时候,
长篇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都为章回体,每个故事前的回目都大致交代
出本回的主要内容。
作者:关于作者说法众多,有的说是罗贯中,有的说是施耐安,有的说是施作罗续。但现
在大多数人认为还是施作的。对于施我们现有的资料很少。
施耐庵(1296-1370),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兴化,生于平江(苏州),19岁中秀
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着
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着了一部
着名的长篇小说——《水浒》。
2、文学地位:
1
《水浒》又名《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着之一,成书于元末
明初,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
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
3、历史背景:
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
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家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浒》
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
5、主题思想:
《水浒传》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
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
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
三、初步认识林冲
《水浒传》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水浒英雄号
称“一百零八将”,有“及时雨”宋江,“花和尚”鲁智深,“黑旋风”李逵,“行者”武松等,今天我
们认识其中的一位英雄,就是绰号“豹子头”的林冲。
林冲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
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
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
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
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
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
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
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
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
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
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
成为宋江起义军中着名的首领之一。
林冲被“逼上梁山”具有典型意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
最精彩的回目之一。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
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抗的道路。
四、通读课文,归纳情节
1.课文的标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请将此标题加以扩展,写成一句话, 概括出
本文的主要内容。
——被发配沧州的林教头开始时随遇而安,后来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得知了奸
贼要加害自己,于是在山神庙前手刃奸贼,投奔梁山。
2、按课文的情节划分层次,文后的“课文简析”中有具体分析,请大家根据这些分析,
分别用七个字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1)林教头沧州遇旧知(1-1) 序幕
(2)林教头买刀寻仇敌(2-5) 开端
(3)林教头接管草料场(6-9) 发展
(4)林教头杀敌山神庙(10-12) 高潮结局
3.按地点把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酒店(1~6) 草料场(7~10) 山神庙(11~12)
线索:全文以林冲思想变化为线索,通过情节表现了林冲思想性格的变化过程。
2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在情节发展过程中认识林冲性格的转变及这一转变的意义。
2、认识林冲软弱性格的成因。 3、辨证地看待林冲的“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问:俗话“少不看《水浒》”是什么意思?
明确:《水浒》描绘了梁山英雄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义举,难免涉及他们杀人放火、
胆大妄为的情节,年轻人血气方刚,情绪冲动,容易受水浒人物的影响而意气用事。 问:
这句话有无道理?
明确:有,但失之片面。它只看到了其中打打杀杀的场面,却忽略了英雄的行为是对黑
暗的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抗。《水浒》所揭示的正是“官逼民反”的主题,这句话是在误解
《水浒》主题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结论。
2、歪曲、误解《水浒》主题的还不止今人,清代的金圣叹就批判过《水浒》主题,
他说: “无恶不归朝廷,无美不归绿林,已为盗者读之而自豪,未为盗者读之而为盗
也。”(《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卷之一?序二》
3、即便如此,金圣叹依然对《水浒》的艺术成就赞不绝口,他说:
“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
都写出来。”(《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
“《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
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
4、 按照金圣叹的说法,林冲自然也有与众不同的性格。
教师读《羊和狼的故事》,引入对林冲性格的分析。
附:羊和狼的故事
很久以前,羊和狼还没有结下冤仇。一只羊走散了,离开了羊群,正在它茫茫无计的时
候,碰到了一群狼,它要求狼群收下它,狼同意了。但是,头狼提出了一个条件,要求羊必须
捕获一只动物作为献礼,否则,它将被驱逐出去。羊很犯难,因为它是草食动物,没有尖牙
利爪,而且对其它动物,它也不熟悉,但是为了能够加入狼群而不至于饿死,它还是硬着
头皮去了,在路上,它恰好碰上一只小羊,就顺势将它抓获,献给了狼群,狼吃过羊肉的美
味以后,从此十分喜欢羊肉,而且为了准确了解羊的情况,这只羊成了头狼的好朋友。
------------如果说,《水浒传》里只有一个真正悲壮的英雄,那么这个英雄非林冲莫属;
如果说,梁山好汉里只有一个富有人道精神的帅才,那么这个好汉也非林冲莫属;如果说,
《水浒传》里也居然有一个真正的爱情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林冲和他的夫人之
间。林冲就象这个寓言故事中的羊,他原本不属于狼群,可他最终只能活在狼群之中。
林冲是痛苦的,可是这痛苦只属于他,梁山中没有人能真正地分担他的痛苦,他是最值得
我们同情的英雄,他也是最能代表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林冲是所有在这片土地上生存过
的中国人缩影,他是中国历史上一切苦难的缩影。他是羊,可是他却不得不成为狼;他是
人,可是他却不得不杀人;他是我们所有人的叹息,是《水浒传》里最震撼人心的艺术形
象。
那么,林冲是如何由羊变成狼的呢?
二、分析林冲性格的转变
1.回顾课文主要情节。
板书:
沧州遇故旧——→买刀寻仇敌——→接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
3
2. “沧州遇故旧”一节
一)、概括课文开头一段“闲话”的内容?从言谈中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在情
节安排上它对这部分起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①、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
②、是林冲、李小二相遇后的一段对话。
作用:插叙这一段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
不 满。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
特点。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
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
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课文开头一段,可算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引子,为以后情节发展作了交
代。
3、分析“买刀寻仇敌”一节
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
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
林冲的什么性格?
提问:林冲的反应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
明确:林冲始而“大惊”,继而“大怒”。
“大惊”——他始料不及,他已刺配沧州,本想忍辱求全,有朝一日回到东京,与家人团
聚,这也为高俅等所不容;
“大怒”——高俅等已害得他有家难归,有国难投,现在又派人追到沧州害他,必欲置
于死地。此时的林冲已不像在发配沧州途中甘受折磨,八十万禁军教头任凭两个押差在
野猪林将自己连手带脚和枷一起紧紧地捆在树上眼睁睁地等死,他的思想中已爆发出
反抗求生的火花,恨不得将仇敌骨肉剁为泥。
买刀寻敌——表现了急切复仇的激愤心情。说明当迫害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强烈
的反抗意识。
但必须注意到, “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
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
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矛盾冲突起而又伏,情节由张而弛。
4.分析“接管草料场”一节
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
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从他被换去看守大军草料场时的态度和到达草料场后的
心理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
明确:到了第六日,管营换林冲去看管大军草料场。林冲虽也疑惑,“却不害我,倒与我
好差使,正不知何意?”然而他还是领命前往。这不能不说他还存有“只要没事便好了”的
侥幸心理。
看到被朔风摇撼的茅屋,还想第二天找泥水匠来修理,买酒的途中还祈求神明的保佑,
这都表现出他随遇而安的思想。“火盆”的这个细节说明林冲性格的细心缜密,他管草料
场仍然是战战兢兢,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生怕由于自己的不慎酿成大祸。已经沦落到如
此悲惨境地,仍然想苟安求生,平安无事地过日子,说明林冲心中复仇的念头更加淡漠
了。
5、分析“山神庙复仇”一节
A、投宿山神庙,掇石靠门——为下文偷听埋下伏笔。
B、“这条计好么?”
4
这条计——火烧草料场谋害林冲 ↘侧面写出高俅父子的凶残歹毒
“好”——烧死林冲而不留罪证 ↗
C、提问:了解了事情真相的林冲,此时此刻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呢?
明确:残酷的现实给林冲上了难得的一课:生路绝了,幻想灭了。林冲心中燃起复仇的
怒火。
D、提问:林冲即将走上复仇反抗之路,新仇旧恨如山崩似海啸一齐激荡心头,假如你
是电影导演,你将用什么样的画面表现此时林冲的心理活动,以便顺利过渡到林冲下一
步复仇的行动,并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明确:可以给出以下画面:妻子的两次受辱,误闯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野猪林遇险,陆虞
候密谋,草料场的熊熊大火。
熊熊大火不仅燃在草料场内,更是燃在林冲心中,在满腔怒火的推动下,林冲打开庙
门,手刃仇敌。
E、教师范读课文最后“林冲手刃仇敌”一段,让学生感受:这是何等的壮举,又是何等
的快事!多么酣畅淋漓!读完及时播放《好汉歌》。
这一行动标志林冲性格的彻底转变。至此,空有一身本领而受制于小人的林冲,由逆
来顺受、委曲求全终于站起来反抗,杀贼报仇,成为威风凛凛的英雄好汉。他“提了
枪”,“投东去”,坚定地走上一条崭新的路——农民革命的道路。故事情节在达到高潮后
到此结束。
二、小结:本篇课文,在结构上是处处设伏,前后照应,可谓天衣无缝,拿金圣叹的话说
就是“草蛇灰线”, 林冲的活动是本文的一条明线,而陆谦等人的阴谋则是另一条线
——暗线。一以贯之!情节上层层起伏,水到渠成!而在人物形象上,林冲由安于现状到奋
起反抗,完 全是被一步步逼出来的,在那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官府黑暗,陷害忠良,
怎么会有林冲的好日子过呢?本来他有一个幸福的家,但是被百般的陷害和破坏,最后
导致家破人亡。“是可忍,孰不可忍”。最后终被逼得无家可归而走上梁山。
三、分析林冲性格转变在作品中的意义
1、分析林冲性格中的“忍”
A、思考并讨论
为什么林冲就不能象血溅鸳鸯楼的武松,拳打镇关西的鲁达那样直接走上反抗道
路?
明确:造成林冲和鲁达性格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阶级出身和思想意识的不同。
鲁达是出身贫民的下级军官,没有产业,无亲无故,了无牵挂,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更能了认清封建社会的黑暗,所以他的反抗意识就强。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有优厚的经济待遇,还有美满的家庭,生
活优越,所以他不可能抛开这一切走上反抗道路。虽然他也对黑暗现实不满发出大丈夫
空有一身本领,不遇明主,而屈沉小人之下的牢骚,但他还是想保住现有的一切,即使是
发配到沧州,他也要委曲求全挣扎着回去。另外,他也受封建愚忠思想的毒害,反抗意识
不强,所以林冲不逼是决不会上梁山的。
B、“忍”是林冲人生哲学的核心,他上梁山之前有几次“忍”
第一忍:妻子第一次被调戏,林冲欲打高衙内时却手软;
第二忍:妻子第二次被调戏,林冲又忍;
第三忍:发配沧州途中,被薛霸、董超折磨,林冲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第四忍:在沧州寻陆谦不见,“自心下慢了”。
C、林冲是中国人的代表,因为中国人善忍。自古中国就有不少劝人忍耐的话:打落
牙齿往肚里咽;和为贵,忍为高;忍字头上一把刀;小不忍则乱大谋。学生讨论:忍是否就
5
等于窝囊?
明确:“忍”需要辨证地看。韩信受跨下之辱,张良为老人拾履,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成就
一番大业。楚霸王项羽不能忍一时之辱,自刎乌江,天下大业毁于一旦。故古今成大业
者必善忍。因此,林冲的“忍”中又有“不忍”,走上反抗之路是一种必然。
2、分析林冲性格中的“仁”
对弱者:救济李小二 对仇人:乞求鲁智深饶恕薛霸、董超
3、又忍又仁的林冲,也被逼得走投无路,愤然反抗,由一只温顺的羊变成了一只凶狠
的狼,从反面印证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卑劣、阴险、狠毒。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
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体现《水浒传》的主题——“官逼民反”。
2、板书: 初步反抗 彻底反抗
沧州遇故旧——→买刀寻仇敌——→接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逼)上
梁山
委曲求全 反抗意识又燃起 / 随遇而安、得过且过 / 幻想破灭、奋起
反抗
侠义忍辱、善良安份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景物描写和细节刻画
一、景物描写:
我国古典小说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善于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人
物性 格,而较少使用其它手法,特别是单纯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如果有的作品使
用了景物描写,也是运用白描手法,以极为简洁的笔墨来达到特定的目的。《西游记》是
如此,《水浒》也是如此。在这篇作品中,景物描写虽然不多,但却写得恰到好处,并且具
有很好的表达效果。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描写。(读有关描写)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
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课
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
(一)直接描写风雪:共有三处请指出来。正面直接描写: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卷下一天大雪来”(大)
“……那雪正下得紧”(紧)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越紧)
问:这三处描写中,有一个最有表现力的词,是哪一个?
明确:“紧”,一个“紧”字,使境界全出,十分简洁地写出了雪越下越大的情景,
(二)侧面衬托风雪:
1、指出哪些语句是侧面描写风雪。侧面间接描写: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摇振得动”(风大屋摇)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天冷人寒)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雪大屋倒)
“林冲……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
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雪大人寒)
2、在这些语句中能够表现风大雪猛的词语有哪些?
明确:“摇振”“压倒”“向火”“踏着碎琼乱玉”“背着北风而行”“迎风”。
二 、这里的景物描写,虽然都非常简洁,但其作用却非常丰富,请大家归纳一下,这些
景物描写有哪些具体作用?
明确:(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里的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 悲凉的气
6
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
(2)暗示情节,推动发展:作品通过对风雪的描写,暗示了将要发生的故事情节的趋向。
比如,管营差遣林冲去接管草料场,这对不知管营阴谋的林冲来说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
因为这个差事既比较自由清闲,又能有一些额外收入。可是,当他取路投草料场来的时
候,迎接他的却是纷纷扬扬的一天大雪,这就暗示着他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再如,作品在写雪的时候,两次用了一个“紧”字:“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
紧了”。这两个紧字,不仅突出了风大雪猛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
险,形势越来越严峻,而林冲又全然不知,这就使得读者不能不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
替人物捏着两把汗。
小结:作品对风雪的描写,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天气寒冷,林冲才要出去买酒;如果林冲不去买酒,草厅倒塌就可
能被压伤压死;如果他不出去买酒,就不会看到山神庙,在草屋倒塌后也不会想到去山神
庙过夜。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压塌,林冲无处存身,只好到山神庙过夜;如果草厅不倒
塌,林冲就可能被烧死;如果他不到山神庙过夜,就不会听到陆谦等的谈话,也就不会杀
敌报仇,投奔梁山。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林冲到了山神庙后,才用石头挡住庙门;如果他不挡住庙门,陆谦
等人就会直接进入庙中,他也就不会从他们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也许陆谦的花言巧语
会使林冲相信这是一次巧遇呢,说不定林冲还会请他们喝两杯呢。
由此可见,作品的景物描写确实是非常精彩而传神的。
板书:景物与情节(正当天气渐冷、风雪渐大的时候,陆虞候等人的阴谋也在逐步地实
施。)
天气 林冲 陆谦
风雪初起 去草料场 定计
风大雪紧 去酤酒 施计
风雪越紧 去山神庙 用计
三、“风雪”与社会环境
“风雪”与“官逼”
林冲的活动是本文的一条明线,而陆谦等人的阴谋则是另一条线——暗线。在林冲
最终手刃仇人之前,他还是抱有幻想,将高逑称为高太尉,在街上寻找仇人找了几日不见
消息之后,“也自心下慢了”,并且还打算将草料场修葺一番作了长远打算,并希望神明能
够保佑他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服完刑回家与妻子团聚。这样一个忍气吞声、委曲求
全、心存幻想的人却最终成为了梁山英雄中斗争最坚决的其中一个人,其中除了“风雪”
看似偶然的推进作用,更主要的还是代表腐朽的封建社会统治者的高太尉、高衙内、陆
谦、管营等人对他的再三迫害。林冲的遭遇典型地体现了《水浒传》“官逼民反”这个
主题,而“风雪”的描写则与陆谦等人的阴谋相互辉映,促使林冲完成了他性格上的巨大
转变
总结:“风雪”的作用
由此可见,“风雪”的描写并不是作者的随意之笔,而是有良苦用心的。通过上文的分
析,我们可以看出“风雪”在题目中的点睛作用,一方面为人物渲染了紧张、悲壮的气氛,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草料场烈焰腾空,山神庙前雪地上溅满鲜血,使得读者(听众)深深
地融入当时的情景之中;另外“风雪”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我们的主人公离开草料场
去山神庙避雪,最终逃出被烧死的厄运、得知真相并手刃仇人。
鲁迅先生说:‘雪下正紧,说紧字极具神韵’。的确如此。大雪纷飞,荒野独行,在冲天的
7
火光中,英雄知道拼命挣扎想回家和美丽的妻子团聚的那一天已被大火吞噬了,眼中的
热泪只有迎着呼啸的北风无声的飘洒,他注定要漂泊,前路属于他的只能是雨雪霏霏,而
永远不会有杨柳依依。这就是英雄末路的悲剧之美,令人扼腕叹息。这不是官逼民反的
简单之事,而是官逼官反,这样的世界是腐烂透顶了。有人曾为林冲写了一首小诗(出示
投影,大声朗读。
漫天风雪,无尽悲伤, 一壶浊酒,十分惆怅。
正义已死, 问苍天, 路在何方?
熊熊烈火,长天茫茫, 壮士心,英雄泪,空飞扬!
一把刀, 一杆枪, 把江湖走尽, 不再彷徨!)
让我们套用金庸小说中一句话来结束课文:那一夜,我看到了真正的江湖。
四、巧妙的细节描写:
过渡:好的文学作品往往以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取胜,《水浒》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
突出。在这篇作品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大致有三种情况:
(1)有的细节描写生动具体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请大家找一找这方面的例子。
——比如第八段中对林冲出门买酒时的描写)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
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
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
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
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2)有的细节描写则使故事情节前呼后应,使作品布局更加严谨。请大家找一找这方
面的例子。
——这样的细节描写也很多,比如:(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
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
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第七段开头对林冲离开天王堂时的描写,看起来好像是不经意的描写,但这里所写到
的事物,在后文都有着落:包裹——放在床上(第八段);尖刀——剜了陆谦的心(第十二
段),同时也照应了第五段的“买把解腕尖刀”;花枪——挑了酒葫芦(第八段,第十段),挑
了差拨和富安(第十二段)。
再如第十段对林冲来到山神庙后的描写,通过他掇石头靠住庙门为下文写陆谦等三
人进不了庙埋下伏笔。
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
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
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
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3)有的细节描写同时兼有以上两方面作用。请大家找一找这方面的例子。
——这种细节描写也不少,如第五段写林冲听到店小二报告的消息后,立刻大怒,去
街上买了把解腕尖刀。这一细节既表现了林冲刚烈的性格,也为下文写刀剜陆谦心做好
了铺垫。
再如第十段,写林冲见草厅被雪压塌后,怕火盆内有火引起火灾,就探半身进去摸。这
一细节既表现了林冲的小心谨慎的性格,也为下文写陆谦放火做了铺垫。
再比如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
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
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有道是名家笔下无闲文,从本文来看,确实如此。
8
五、语段阅读:(巧妙的情节安排)
1.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问:本文是长篇小说节选,好像应该从第二段开始选起,因为第一段与本文的主要故
事看 起来好像没有直接的关系,那么为什么不从第二段开始,而非要选上第一段呢?第
一段有什么重要作用吗?
明确:这一段实际与课文部分的故事有着直接的联系,无论对人物还是对情节都有着
重要 作用: ①、这段描写表明了林冲是个乐于助人,济危救贫之善良之人。
②、这段描写详细交代了林冲与李小二过去的关系,为下文写李小二帮助林冲埋 下
伏笔, 做好铺垫。如果没有这段描写,下文写李小二向林冲报告消息就会显得突兀。
③、这段描写也表现了林冲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性格。他被发配到沧州,并没有向
陷害 他的仇人报仇的想法,反而与李小二你来我往地过上了平静的日子,表现了典型
的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
2.阅读第二部分(2-5段),讨论:
(1):这一部分,情节发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明确: 陆谦来到沧州,密谋杀害林冲,使情节陡起波澜。
(2):作品为什么不直接描写管营、差拨等四人的谈话?作者通过李小二夫妻的所见所
闻所疑所思来交代情节,这种手法有什么效果?
明确:在这一部分中,作品不是直接写出四人的谈话,而是通过小二夫妻所见所闻来
写他们的怀疑与推测,这就使情节若隐若现,扑朔迷离,造成了强烈的悬念,使作品情节
更加曲折生动,更加引人入胜。
3.阅读第八段,讨论:
问:这一段中除了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之外,还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表现 了人物什么性格?
明确:这一段中除了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外,还用了独白式的心理描
写,这里的心理描写通过写林冲想等雪晴之后修理草屋,说明他是准备在这里安心长住
的,这就反映了人物随遇而安的性格。
4.阅读第十一段,讨论:
问:在这一段中,作品详细描写了庙外三人的对话,为什么要详细描写这些对话?
明确:这是促使林冲思想性格发生剧变的关键,因此要详加描写。通过这个描写,对以
前的情节进行了巧妙的补充,并交代了整个阴谋的策划过程,并由陆谦等人亲口说出,这
就比别人介绍更易于使林冲认识到敌人的凶狠残忍,更易于激起他满腔怒火,从而促使
他毅然做出了手刃仇敌的壮举。
六、小结: 《水浒》是优秀的古典小说,未读过的同学应读之
9
本文发布于:2023-11-10 04:21: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296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质课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质课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