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伏尔加船夫曲》教案

更新时间:2025-02-24 00:56:55 阅读: 评论:0

刑丹-夸耀


2023年11月8日发(作者:贫困资助感谢信)

《伏尔加船夫曲》教案

《伏尔加船夫曲》教案

《伏尔加船夫曲》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同时提高学

生的创造力与表现力。

2、能够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分辨男高音中低音的音色。

3、学会聆听音乐―理解音乐力度记忆的表现作用。

二、教学重点

1、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及歌曲的主题。

2、表现歌曲的力度变化。

三、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体验不同的情绪。课前辅垫,营造一种异国他乡

的音乐氛围。

1、聆听音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片段走入欧洲音乐。设问:这首歌熟

悉吗?是哪个国家的歌曲?那么就让我们走入欧洲音乐。在俄罗斯有一条欧洲最长

的河流,人们把它称为是“母亲河”。这是因为伏尔加河流域自然风光秀丽;资源

丰富、两岸人民勤劳勇敢,并且建立起自己生活的家园,创造了优秀的俄罗斯文化

的原故。所以,他们对伏尔加河的感情就像对母亲的感情一样。下面让我们去观光

②根据画面中纤夫们的形象与步伐,用声音与肢体来表现纤夫们劳动时的

情景。引出劳动号子的概念。哎哟嗬。。。嗨哟

(二)、新课教学

导言:俄国有一首表现纤夫们劳动的歌曲《伏尔加船夫曲》,它能非常恰

到好处的表现画中的内涵。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曲家是怎样来表现这种情绪。

1、初次听赏。

设问:你们感受音乐最深的是什么?(速度、力度、节奏、旋律、情绪)

引导学生听出音乐中的劳动号子动机:53630|表现了纤夫们对沙俄统治的愤愤不

平。

1=D4/453630|53630|力度很弱,你从音乐中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看看课

本中的音谱,有什么特点?

生:我仿佛看到了纤夫在远方拉纤劳动动作和沉重的步伐,渐渐向我们走

来,只能听到隐约的号子声,同时表达了他们内心的不平和痛苦,呻吟和叹息。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听到那些号子?它们起什么作用?

生:打夯号子,抬石头号子等。在劳动中起着协作、一起用力的作用。

师:同学们答的很好,号子很多如:出海打鱼,森林伐木、抬木,江河摇

橹、拉纤、放排,码头搬运,建筑工地打夯、打硪,上山撬石、打石以及挖石膏、

制盐等劳动几乎都要有不同的劳动号子相伴。这些都是民歌中的一种,必备条件首

先集体劳动,同时是还必须是需要互相协作的集体劳动,因此是人们劳动中集体创

造出来的。

(三)、拓展:观看录象《伏尔加船夫曲》男声四重唱

(四)、教材的延伸,欣赏《黄河船夫曲》

1、《伏尔加船夫曲》

《伏》深刻揭示一个主题: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们忍辱负重,却饥寒交迫切、他们以坚忍不拔的,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踏

开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阳唱起歌,正用这种才创造了今天俄罗斯人民的美好生

活。

2、欣赏《黄河船夫曲》

中华民族也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我们也以顽强的毅力,用勤劳的双手创造

了今天的财富,在长期的劳动中,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民歌,我们也有一条"母亲

河"――黄河,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船夫曲也是一首

描写船夫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3、请同学们谈谈两部作品的异同点。

音乐

要素

曲名力度速度情绪演唱

形式主题

伏尔加

船夫曲由弱渐强到弱徐缓忧郁、深沉男低

独唱

黄河

船夫曲

强急速激昂、高亢混声

教学目标:

1、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了解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2、能分辨人声类别,并能用深情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3、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聆听乐曲,加深对乐曲情感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理解。

2、通过参与歌曲的即兴表演,从而体会歌曲表达的内涵。

教学方法:视听结合法、讨论实践法、小组合作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光盘、绳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

1、出示课件①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师:这幅画是哪个国家、哪位画家的作品、作品的名称是什么?生:俄国

画家列宾的油画《伏尔加船夫曲》。

师:作品表现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

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

们忍辱负重,却饥寒交迫。因此,他们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

DD踏平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阳唱起歌。

二、欣赏歌曲(30分)

(一)初听歌曲

1、课件②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并结合油画欣赏歌曲。

2、出示课件③俄罗斯地图。

师:谁能帮老师在地图上找出伏尔加河并介绍一下?

3、生回答完毕教师总结并介绍夏里亚宾。

《伏尔加船夫曲》是欧洲最长的一条河流。俄罗斯人民称它为“母亲

河”。这是因为伏尔加河流域自然风光秀丽,资源丰富,两岸人民勤劳勇敢,并且

建立起自己生活的家园,创造了优秀的俄罗斯文化的原故。所以,他们对伏尔加河

的感情就像对母亲的感情一样。

本曲是由俄罗斯歌唱家夏里亚宾(1873―1938)演唱的。他擅唱《伏尔加

船夫曲》、《两个掷弹兵》等歌曲;擅演苏萨宁、鲍里斯等角色。

(二)复听全曲

1、引导学生复听全曲,回答问题。

师:下面咱们再来欣赏一下歌曲,在欣赏的同时请大家学生分小组讨论以

下问题:①力度层次的演变特点,②劳动号子的固定音型,③人声类别,④歌曲的

主题思想。

2、生回答完毕教师总结。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俄罗斯民歌。它的.速度徐缓,旋律

朴实,为b小调调性,是由著名的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演唱的,这种种因素形成

了《伏尔加船夫曲》那忧郁、深沉的基本格调。歌中一再重复的劳动号子动机:

“ 5 3630 | ”,在力度变化上很有层次,它采用了由弱到强的处理方法

pppfffppp ),从而形象地描绘了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迈着艰辛的步伐由远

而来,复又远去,直到最后消逝在远方的情景。

《伏尔加船夫曲》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

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忍辱负重,却饥寒交迫。因此,他们以坚忍不拔的精

神,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DD踏平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阳唱起歌。

三、课堂小结(5分钟)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总结,教师归纳、补充)。

教学设计: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俄罗斯民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

作品、体验作品的意境、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我采

用了师生互动的方式,设计这节课,让学生的审美体验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本节课的设计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变

被动为主动,把知识的掌握当作一种精神的享受,在这种愉悦、自然的气氛中,使

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得到情感的审美体验,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音乐

修养。

老年综合评估-祝小朋友生日快乐


本文发布于:2023-11-08 17:44: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292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伏尔加船夫曲》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伏尔加船夫曲》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