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风俗歌谣⼁⼩孩⼩孩你别馋,过了腊⼋就是年
腊⽉是农历⼗⼆⽉,即春节来临前的那个年末之⽉,民间称为“腊⽉”。“腊”,最初的意思是打猎获取兽物以祭先祖,后来
延伸为表⽰时间的“腊⽇”、“腊⽉”,但仍与祭祀有关。现今的“腊⽉”其实仍然保留着传统祭祀的信息,但民间百姓已把它
当作仅仅表⽰时间的词,把它看做是隆重的春节来临之前那个最繁忙的⽉份。
⼭西多地流传着⼀些关于腊⽉的风俗歌谣,这些形式相似⽽内容略异的《腊⽉忙》民谣,⽣动地表现出民间百姓为
了“年节”⽽忙碌的情景。
流⾏在晋中祁县的⼀⾸《腊⽉忙》民谣,⽤当地⽅⾔来诵读,其柔似流⽔的⼉化⾳顿时把⼈们带⼊⼀种祥和愉悦的境
界:
腊⽉⼆⼗三,打发灶王上了天:
⼆⼗四,割下对于写上字;
⼆⼗五,揩抹打扫寻笤帚:
⼆⼗六,提上篮篮割下⾁:
⼆⼗七,关住门门洗了脚:
⼆⼗⼋,家家户户胡拾掇;
⼆⼗九,提上坛坛打下酒;
三⼗⽇,⾓⼉(饺⼦)捏下三筐箩。
从这⾸⽐较有代表性的《腊⽉忙》民谣中,⼈们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先,歌谣的内容⽣动⽽具体地反映了晋中⼀带
民间百姓在腊⽉⾥的⽣活习俗,着重体现了⼀个“忙”字。腊⽉⼆⼗三是民间普遍重视的“祭灶节”,灶王爷回天上以后,家
⾥少了⼀位“监督者”,各种禁忌暂时可以置之不理,百姓的⼼情顿时放松下来,于是产⽣了“忙乱年”的风俗,家家户户可
以随⼼所欲地“胡拾掇”。⼭西许多地⽅都流⾏在腊⽉⼆⼗三后嫁⼥娶媳,这段时间内可以不必严格讲究礼仪,称之为“赶
乱婚”。其次,歌谣表现了民间在年节将近时的期盼与祝福⼼理,各家尽其所有,各⼈尽其所能,⽬的只有⼀个:过个
平安吉祥之年。⼭西⼈称腊⽉⼆⼗三为“过⼩年”,仿佛是为“过⼤年”⽽进⾏的操练和彩排。
晋东南流传的《腊⽉忙》民谣唱道:
⼆⼗三,打发⽼爷(灶王爷)上了天;
⼆⼗四,扫房⼦;
⼆⼗五,蒸团⼦;
⼆⼗六,割下内;
⼆⼗七,擦锡器:
⼆⼗⼋,沤邋遢;
⼆⼗九,洗脚⼿;
三⼗⽇,门神对联⼀起贴。
同前⼀⾸民谣相⽐,其内容有了细微的差别,表现了⼭西各地风俗的差异。“蒸团⼦”是晋东南(漳河、沁河流域)⽐较
普遍的节⽇⾷俗,虽然“团⼦”这种⾷品名称遍及中华,但晋东南的“团⼦”却材制独特、别有风味。⽤⽟⽶⾯配⿉⼦⾯(软
黄⽶)发酵,包裹枣⾖之类的馅,蒸熟即成,当地百姓因其⾊⽽呼为“黄蒸”。“擦锡器”主要是指过去民间⽤于祭祀的器
物,多以锡制,平时闲置保存,年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故需事先取出擦净摆放到⼀定位置。“沤邋遢”,在当地⽅⾔
中表⽰两种意思,⼀是打扫洗抹尘⼟脏物;⼆是把可以沤制农家肥的⼈畜粪便、灶灰炕⼟、果⽪菜叶等物堆置在门外进
⾏沤肥。这段歌谣的内容顺序颇有讲究,合理真实地反映了乡村民间的⽣活风俗。
晋东南潞城流传着⼀段《过了腊⼋就是年》的忙腊⽉民谣:
⼩孩⼩孩你别馋,
过了腊⼋就是年。
腊⼋粥,吃⼏天,
沥沥拉拉⼆⼗三。
腊⽉⼆⼗三,
打发灶君爷上了天;
⼆⼗四,扫房⼦;
⼆⼗五,磨⾖腐;
⼆⼗六,割上⾁:
⼆⼗七,杀公鸡;
⼆⼗⼋,把⾯发:
⼆⼗九,蒸馒头;
三⼗⽇贴挂门神爷。
这⾸民谣把⼭西民间俗语“过了腊⼋就是年”作为开头,除了⼆⼗三、⼆⼗四两天之外,每天都有解馋的⾷物,巧妙⽽逼
真地应对了“⼩孩⼩孩你别馋”⾸句。在⼭西民间,“民以⾷为天”的道理最深⼊⼈⼼,在贫瘠⼟地上整年⾟苦劳作,当新年
来临之际,⼈们必定会对年节享⽤的⾷物给予最⼤的关注。
许多成年⼈总是怀念幼时过年的感受,在物质条件不太充裕的岁⽉中,⼏粒糖果、⼏声鞭炮便能让⼈陶醉其中,⼏乎每
个成⼈都会有⼉时过年的温馨记忆。晋东南流传⼀⾸与腊⽉有关的童谣唱诵道:
还有民间的腊⽉顺⼝溜⾥讲的:
“⼩孩⼩孩你别馋,过了腊⼋就是年。
腊⼋粥喝⼏天,哩哩啦啦⼆⼗三。
⼆⼗三糖⽠粘,⼆⼗四扫房⼦,
⼆⼗五做⾖腐,⼆⼗六割年⾁,
⼆⼗七杀年鸡,⼆⼗⼋把⾯发,
⼆⼗九蒸馒头,三⼗晚上熬⼀宿,
本文发布于:2023-11-05 02:19: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281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腊月风俗歌谣丨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腊月风俗歌谣丨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