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
年月
第卷第期
3123
【艺术研究】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einan Nor^nal UniversityVol.31No.23
Dec. 2016
论常任侠的汉代画像砖石研究
吴衍发
(233030)
安徽财经大学文艺学院,安徽蚌埠
摘要:常任侠的汉代画像砖石研究,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景象、艺术表现手法、分布区域与时代等
四个维度,来构建其画像砖石研究的图景;其画像砖石研究最重要的方法论是艺术考古研究,其次是艺术
比较研究和影响研究。其汉代画像砖石研究主要表现在其所建构的研究范式、研究的文献价值及其方法
论意义。
关键词:画像砖石;艺术考古研究;研究范式;文献价值;常任侠
中图分类号:203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1009-5128(2016)23-0088-05
J:A
收稿日期=2016-09-1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常任侠艺术史思想研究(16006);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
BA
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研究(16760069)
YJC
作者简介:吴衍发(1974—),男,安徽金寨人,安徽财经大学文艺学院讲师,艺术学博士,主要从事艺
术美学研究和艺术史论研究。
笔者曾在宏观上对常任侠的汉代画像砖石研
究作过介绍[1],限于篇幅,未能探讨常任侠画像砖
石研究的方法论,亦未曾揭示其画像砖石研究的价
值与意义。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再对常任侠的
画像砖石研究作一深人探讨。
一、常任侠画像砖石研究的内容指向
常任侠主要是从画像砖石的社会文化背景、社
会景象、艺术表现手法、分布区域与时代等四个维
度,来构建其画像砖石研究的图景。
(一)画像砖石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常任侠看来,汉代画像砖石,与汉代社会经
济文化因素,尤其是与汉代当时的葬丧礼俗,是密
切相关的。经过汉初高祖、文帝和景帝等几代统治
者的休养生息政策,汉代的社会生产力有了进一步
提高,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统治阶级和上流
社会物质生活的日渐富裕,带来了社会上葬丧礼俗
的重大变化,因而厚葬之风在上层社会极为兴盛。
汉武帝时期,墓葬出现了“地下宫殿”般的伟制,北
京大葆台西汉燕王刘旦墓即是如此。画像砖石遗
存较多的四川和重庆等地,人们发现有崖墓葬以及
砖墓葬和石墓葬等多种墓葬形式。崖墓和空心画
像砖墓的出现,是汉代画像砖石发展的重要一环,
由石崖墓代替木椁墓,再到画像石代替石崖,厚葬
之俗,在上流社会相习成风,竞相比美。到了东汉
时期,便达到了画像砖和画像石墓葬的极盛时期。
在汉人的宇宙意识当中,偌大的整个宇宙世
界,自天上到人间再到地下,分别对应着神仙世界
以及人间现实世界和地下世界。因而,与汉代人的
社会文化思想相表里,其画像砖石艺术在经营位置
方面,它的结构非常鲜明地显示着这样的几个层
次。表现在画面中的神仙世界,比较普遍的有西王
母、东王公和月中灵蟾玉兔,以及原始神话中的伏
羲、女娲以及四大神兽苍龙白虎朱雀玄武等;还有
与自然现象密切相关的诸路神灵雷公、雨师、风伯、
北斗、虹霓等;还有大量反映伦理观念和孝文化的
诸如曾参母、闵子骞等行孝故事,以及梁节妇、齐义
母、楚贞姜等贞节故事;也有豫让刺赵襄和聂政刺
韩王等一系列侠义历史故事;同时还有大量的诸如
车马巡游、乐舞百戏等种种社会景象。所有这些,
就好像是连环图画一般,相当有层次地呈现于汉代
画像石刻艺术之上。
本文发布于:2023-11-02 06:13: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271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论常任侠的汉代画像砖石研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论常任侠的汉代画像砖石研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