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国内血迹形态分析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更新时间:2025-02-25 19:35:23 阅读: 评论:0

民间谚语大全-亲戚来了


2023年11月1日发(作者:实践心得)

国内血迹形态分析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众所周知,国外的血迹形态分析学科发展迅速,而且非常普及,在现场分析与重建中发挥了

重要作用,并且可作为法庭的证据使用,而目前在我们国内血迹形态分析学科发展的非常缓

慢,无论是研究还是应用方面与国外相比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笔者希望通过此文让大家对

我国血迹形态分析现状有个大概的了解,更希望有更多的热心人士来推动我国在血迹形态分

析领域的发展. +K: Dx! 9

一、目前国内血迹形态分析研究及发表论文的现状(暂不包括台湾及港澳地区)

n`B :;2X,

1从出版的书籍来看,1988年群众出版社出版了许卫平主编的《实用现场血迹勘查》一书,

2002年宁波出版社出版了许卫平主编的《现场血迹勘查与分析》一书,书中对现场血迹形

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 L nGL] /

2、从发表的文章来看,理论研究论著有:闵建雄在刑事技术2002年第5期发表《浅谈血迹

分类》一文,对血迹形态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使广大血迹分析爱好者,对血迹形态分类有了

初步的认识,其血迹形态分类的名词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技系罗亚平

在公安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发表了《犯罪现场血迹形态分析概述》罗亚平还在公安大学

学报2003年第一期和第三期上分别发表了《利用滴状血痕推断接触角度的理论分析》《利

用喷溅血迹判断出血点》的论著;广东公安专科学校邓大中等在广东公安科技2003年第3

期发表《溅落血痕入射角的改良计算法》;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冯常俊法医在刑事技术2004

年第1期发表了《从同一面墙上血滴推断喷溅源位置》一文。

a8e

6H30Sm

3、血迹形态实验研究的论著有:河南科技大学法医学系马书玲等8人申请了河南省科技攻

关项目,并在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第4期上发表了《滴落状血迹形态大小

与滴落高度及速度的模拟实验研究》该项目组李凡等7人还在2006年刑事技术第1期发表

了《9种介质上滴落状血迹的模拟实验研究与应用》的论著;黑龙江省肇东市公安局刘向东

等在2004年刑事技术第三期发表了《室外低温下血滴的变化实验》的论著。

,GhS [VJjR

4、现场血迹形态分析的案例分析和案例报道有:1983年翟恩贵在人民司法第10期发表了

《浅谈喷溅血迹的证据作用》1996年李克田在刑事技术第3期发表了《杀人案件外围现

场血迹的发现与利用》一篇论文;1998年王永清在刑事技术1998年第二期发表的《对两起

命案被破坏现场血迹的勘验与分析》2001年湖北襄樊铁路公安处技术科原大明、吴林长在

刑事技术第2期发表的《命案现场中血痕形态分析与应用2例》2001年广州市公安局越秀

分局沈斌在204期广东公安科技发表的《命案现场勘查中血迹的综合分析利用》2003

年广东东莞市公安局陈兴武等在群众出版社出版的由陈世贤主编的命案现场分析一书中,

表了《分析血迹分布,确定一例高坠死亡性质》一文;2004年邵义初、罗辛楠在武汉公安

干部学报第4期发表的一篇《浅谈利用血迹分析进行现场重现》论文;2004年浙江杭州市

公安局胡彬宁在刑事技术第6期发表的《通过血迹定位认定交通肇事者一例》2004年邓淑

娇、张新华在中国法医学杂志第19卷增刊发表了《现场血迹分析一例》2004年广东韶关

市公安局邓小卫等在中国法医学杂志第19卷增刊上发表了《一例他杀现场血迹分布的分析》

案例报导;2004年陕西安康市公安局的陈才安在刑事技术第6期发表的一篇《根据现场血

迹分析分布确定作案人受伤部位一例》2005年广东东莞市公安局叶汉辉、巩建新在广东省

公安科技第二期发表的《命案现场中血迹形态分析与应用》2005年湖北省麻城市公安局刘

斌在第6期中国法医学杂志上发表一篇《根据现场分析和尸源认定进行犯罪过程推断一例》

的文章

5《全国凶杀案件法医现场分析交流会会议论文集》收录的现场血迹分析文章有:中国刑警

学院罗南宁在全国凶杀案件法医现场分析交流会论文集中,发表了《通过现场血迹对命案现

场进行部分重现》一文;辽宁沈阳刑科所罗伟龙、王龙在会议上发表了《浅谈法医命案现场

血迹分布的几种作用》;会议还收录了陕西省宝鸡市公安局苟高峰、李民发表的《应用现场

血痕重建作案过程》一文;四川省达川市公安局杜海的《利用作案手段及血痕形态进行犯罪

重建》一文。

hE'-is @7

6《第二届、第四届、第五届全国物证鉴定技术破案研讨会论文选》收录的血迹形态分析论

文有:四川内江市公安局荣华等发表了《喷溅血迹的形态与形成机理》及《光滑平面静态血

迹的滴落高度推算》和《现场血迹的分类与应用》三篇论文;郑州市公安局昝维刚的《现场

血迹分布在侦破刑事案件中的重要作用》;南京市公安局汤锦强、冯涛《命案中血迹的发现

和利用》;山东日照市公安局王永清、高华兵的《血痕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大连市公安局

郑白宇的《血痕的综合利用》;广东河源市公安局黄汉初、马秀萍的《依血迹形态鉴定快速

破案一例》;济宁市公安局孙学贤等《利用血迹形态变化规律破获杀人案件一例》等论文。

xjUT {iwS

以上是查阅国内文献的所得,基本上反映了目前国内现场血迹形态分析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从国内发表的论文现状分析,大家可以看出:血迹形态分析案例报道和分析多,理论和实验

研究的少,尤其是实验研究也仅仅停留在滴落状血迹,形成专著的更少,而且实际案例血迹

分析中有些人对血迹形态的称谓非常混乱,对血迹的形成的机理不甚清楚,比如,对血泊的

称谓血堆,有些叫堆积状血迹,有些把溅落血迹统叫喷溅血迹,也有叫飞溅血迹,撞击血迹,

还有甩溅,抛溅,抛射,呼溅啊等等,这种混乱叫法是很不利于血迹形态分析的交流与健康

发展,急待规范改变。

6 ##_%PO

二、血迹形态分析学科在国内的发展展望

fh&-n u"&

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我们缺乏的是团队合作精神,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血迹形态分

析学科在我国真正的发展,笔者热切希望能看到,通过各位热心人士的积极呼吁推动,能够

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IkL #SgY

1、在中国法医学会领导下成立血迹形态分析专业委员会或者由中国刑事技术学会成立血迹

形态分析专业委员会,负责指导规范血迹分析的研究和发展并定期召开全国血迹形态分析学

术交流会。

2、对血迹形态分析学科进行认证,最终使血迹形态分析学科成为公安院校的刑技专业的正

式必修课,并有全国统一的教材,使院校刑技专业毕业生掌握必备的现场血迹分析知识。

3、对在职的现场勘查人员进行现场血迹分析的正规培训,使在职的现场勘查人员也能掌握

规范的现场血迹分析知识,在命案现场勘查中发挥更大作用。

6%J" AgXO

借以本文使大家对目前国内现场血迹分析学科的发展整体情况有个了解,明白与国外的差

距,激发大家对血迹分析的研究热情,使我国的血迹形态分析规范化,并呈跨越式发展,及

时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与国际接轨。如果有同行需要有关文献可与我联系或者与作者直接

联系。

第一,理想。

%[@ Qb=2

理想是人生的航标。人生没有理想,就没有目标,没有追求,没有动力,也就没有进步。古

往今来,凡有作为的人,无不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而且,大多立志于年轻之时,追求于

一生之中。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同样,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都有不同的理想追求。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问题是,作为一名

青年民警,要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正确的理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诗经》曰:

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崇高的理想,必定是将个人的追求与人类的前

途、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理想,这样的理想才是最远大的理想,才是

最有价值的理想,也是值得用一生为之拼搏的理想。时代造就伟业,作为当代青年民警,应

该胸怀大志,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争做一名脱离低级趣味的、纯粹的、高尚

的人。崇高的理想离不开奉献。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是美好的人生追求,也是成就事业

的前提。奉献的过程既是造福社会的过程,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只有在奉献中,人们

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才可以得到升华,人生的价值和作用可以得到社会的肯定。青年民警

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就是要自觉把个人前途和命运与祖国的兴旺、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

个人的自我追求同实现公安工作跨越式发展联系起来,自觉服务祖国,无私奉献社会,不断

满足他人,在奉献中创造无悔的青春、永恒的青春,在奉献中收取理想的果实,燃烧自己的

人生。崇高的理想永远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和赢得胜利利的精神支柱。不经风雨,

哪有彩虹。理想和信念的力量,只能是通过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而不断焕发出来。青年民警

要树立崇高的理想,还要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自觉将最高的目标扎根

于最肥沃的现实土壤,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影响,自觉到群

众最需要的公安基层去,主动到条件最艰苦的公安一线去,在火热的公安实践中,经风雨,

见世面,增才干,作贡献,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成熟、成才。

二,学习。

Si;H0uP O

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也是对每一个民警,尤其是青年民警的基本要求。世界上的任何的

事物,都是学而知之,而不是生而知之的。古今中外,大凡大家,无不得益于勤奋学习,总

离不开博览群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是先贤为我们作出的楷模。当今世界,科技进步

日新月异,信息交流日益广泛,知识更新不断加快,青年民警要跟上时代潮流和社会步伐,

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一个民族的落伍,一个国家的落后,总是从学习的落后开始的。应当

看到,在学习方面,我们的国家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最新的数字表明,目前,

我国稳定的阅读人群只占总人口的5%,在学习方面做得最好的城市,上海市,其人均年阅

读量也只有8本书,而美国、日本等国家却是上海市的两三倍。就我们公安队伍来讲,学习

的风气也不是很理想。特别是一些青年民警,在学习上,总显得有些浮躁,要么是浅尝辄止,

要么就是叶公好龙,学为文凭,学为门面,没用就不学,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真正提高,

寻求进步,探求真理。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青年民警一定要珍惜大好时光,发愤学习,刻苦钻研,打牢人生成长的进步根基。海纳百川,

所以成其大。学习应该是全面的学,广泛的学。既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武装头脑,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和公安业务学习,努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所

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又要努力学习哲学、文化、科学、艺术、

社会、市场、历史等知识,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充实自己。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

买寸光阴。要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要深刻体会新时期新阶段,公安机关三大政

治和社会责任对青年民警提出的学习新要求,全市两个率先建设、全局基层基础年、重点

建设年、警务改革年对青年民警提出的学习新任务,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

习的理念,克服工学矛盾,发扬吃苦精神,磨练学习毅力,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

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责任、一种追求,真正在学习中,提高素质,陶冶情操,修养

德行。谦受益、满招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学习上,每一名青年民警都要树

立三人行,必有我师理念,都要甘当学生,不要好为人师,都要谦虚谨慎,不要老气横秋,

在向书本学的同时,多向实践学,向老学,向辖区群众学习,正确看待自己长处,扬长

避短,取长补短,做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第三,务实。

g}(L;fy >7

没有远大的理想,不是一名合格的青年,离开现实,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一名合格的青

年。人生是一步一步迈进的,杰出人物都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伟大的事业正是由无数的具

体工作推动的。最伟大的人,也是最平凡的人。一个青年、一名党员、一名团员,对于伟大

的公安事业来说,就象一台机器上的螺丝钉。螺丝钉虽小,作用不可低估。青年民警大都是

在一定的岗位上承担一定的任务。这些看起来十分平凡的工作和任务,都是同实现公安工作

的跨越式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一名青年,时时刻刻都应经常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

作为党员,作为团员,我应该为公安工作做些什么?怎么做?从哪里做起?这就需要把自己

的理想和奋斗同具体的公安工作联系起来,同自己的工作岗位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干一行,

爱一行,精一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在岗位上建功立业,创造无愧于

历史、无愧于人生的一流工作业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岗位上建功立业,要求每一个

青年民警都要力戒好高骛远,从争做一名合格的刑警、治安警、社区民警开始起,大力弘扬

求真务实之风,注重细节,追求完美,认真干好每一件事,完美的处理每一个细节,凡事从

大出着眼,从小处入手,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具体的任务完成起。公安机关是一支有着优良

传统和作风的纪律部队,自觉在岗位上建功立业,我们的青年民警还要勇于同各种不良风气

做斗争,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地位观、利益观,真正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牢

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宗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坚韧的革命品

格,始终保持青年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心系群众,抵制诱惑,坚守净土,不怕牺牲,不

代,事业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当今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是创新能力

的竞争。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青年的思想就象水银一样活跃,最具活力,

最少保守,最有潜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实现公安工作的跨越发展中,有大

量的新情况需要去认识,有大量的难题需要去破解,有大量的新任务需要去完成。推进公安

工作的发展与进步,在较快的时间内,实现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必须在体

制、机制、管理和科技方面努力创新。形势和任务都要求广大青年民警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创

新能力,要努力在工作的实践中,从提高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入手,充

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潜能,在不断认识和把握新时期公安工作规律基础上,勇于创新,善于创

新,不断创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创新的过程一个必须付出

艰辛努力的过程。古今中外,重大的发明创造,总是长期积累、长期奋斗结果。广大青年民

警只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用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总会积小胜为大胜,不断的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雁过留声-演讲稿作文500字


本文发布于:2023-11-01 13:31: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269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国内血迹形态分析研究的现状和展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国内血迹形态分析研究的现状和展望.pdf

标签:中国法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