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蔬第
2
期
Vol.36
No.2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Sciences
ofSocialEdition)
Langfang
Normal
University
(
2020
年
6
月
Jun.2020
郭沫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
刘军
"2
(1.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
天津
300387
;
2
.武夷学院统战文化武夷山研究基地
,
福建武夷山
354300
)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
,
而且是知识界的一种选择
。郭沫若以自由知识分
子的身份
,用寓言的
曾先后发表》”
《
马克思进文庙
》“
和前者以马克思与孔子
《,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
对话
的方式
形式阐释了中国古代大同思想与共产主义的一致性;后者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古代社会
,
提出了中国封建社
会长期存在的问题
。
这既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贯通扫清了障碍
,
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提供了必要前提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
中国化;郭沫若;
《
马克思进文庙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
;
《
》
中图分类号
:
D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3210(2020)02-0110-06
还比较肤浅
,
至于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
郭沫若是
20
世纪在中国有一定影响的学
者
,
在文学
、
史学等诸多领域都做出了较大的
国文化的有机结合
,
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许多人甚至并不关注如何在理论上解决这个
贡献
,
并在思想文化界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历史及现实结合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
问题
。
1925
年郭沫若发表了
《
马克思进文庙
》
,
他既有诗人的浪漫情怀
,
又有理论家的深刻
思想
,
而且这两个方面相互交织形成了其自
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的手法
,
用寓言
身的特色
。
随着历史的发展,近年来他也受
到了种种非议
。
但是,评价历史人物必须把
的形式勾画出了一幅马克思与孔子对话的生
动场景
。
他的思想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
,
而不是简单地进行
“
非此即彼
”
的判断
。
文章开头写道:
“
孔子和他的得意门生颜
回子路子贡三位坐在上海文庙里吃冷猪头肉
的时候
,
有四个年轻的大班抬了一乘朱红漆
的轿子
,
一宜闯进庙来
…
…
于是宾主九人便
一
、
《》
马克思①进文庙
:马克思主义与中
华文化相贯通
五四运动是以反传统
、
打倒孔家店
、
否定
一切旧文化为特点而展开的
。
那时
,
马克思
主义虽然已经传入中国
,
但人们对它的认识
在大殿之上分庭抗礼
。
孔子首先自报了自己
的姓名
,,
然后又问客人姓名
这才得知这人便
是卡尔•马克思
。
”
②郭沫若的这种书写中隐含
着当时孔子和马克思在中国的境遇
。
孔子
收稿日期
:
2019-04-16
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
“福建省统
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
18FKS006)
子课题
;
战部
B
类社科项目
“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中的作用研究
”
(
TB17066S)
。
作者简介:刘军
(1983
—)
,,,
男
河南开封人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生,武夷学院统战文化武夷山研
究基地讲师
,
主要研究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①
本文发布于:2023-10-31 14:52: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265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郭沫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郭沫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