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最新郭沫若:炉中煤(精品教案)

更新时间:2025-02-25 15:56:33 阅读: 评论:0

妈祖神像-幼儿园亲子游戏


2023年10月31日发(作者:买卖合同)

(

)

------------------------------------------作者xxxx

------------------------------------------日期xxxx

郭沫若:炉中煤(精品教案)

——眷念祖国的情绪

【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所抒发的火热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了解诗歌通过艺术形象抒情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

1.象征手法的运用

2.热情洋溢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诗中重点句子的象征含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赏析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在许多歌颂祖国的诗歌中,人们对祖国有很多比喻,如“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

的祖国。/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

时代的风云, /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 /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

点燃文明的星火。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 那就是中国!”。再如,“祖国啊,祖国——

/您是世界和平飘扬的旗帜/人类文明进步的使者/您是捍卫真理的勇士/哺育子女的妈

/您正直而博爱/坚强而慈祥/世界人民叹服您的胸怀/华夏儿女感激您的母爱”。

人们更多的把祖国比喻成“母亲”,但有一位诗人,却把祖国比喻成“年青的女郎”,

这位诗人就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郭沫若,这首诗就是著名的《炉中煤》。今天,

就让我们感受诗人的才情,领略诗人如火的爱国情怀吧。

二、听录音

(初步感受诗歌)

三、作者简介

阅读“学习提示”,了解郭沫若的基本情况。

2 / 82

郭沫若:炉中煤(精品教案)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因为他的家乡

有两条河叫“沫水”和“若水”)。四川乐山人,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戏剧家、学者、文化战

士。1914年赴日学医,“五四”运动前后,弃医从文,积极投身于革命文化运动,1921

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新文学团体“创造社”。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

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历任政务院副总理、

全国文联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关于《女神》

《女神》出版于19218月,收集了郭沫若在“五四”运动前后的诗作,主要作品

有《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天狗》等。它是我国“开一代诗风”的新诗的

奠基之作,标志着我国的新诗创作开始走向成熟。《女神》集中体现了“五四”狂飚突进

的时代精神,包括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强烈的叛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写作背景

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旧道德、旧礼

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

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尚与赞扬。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

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的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当时诗人正

在日本留学,虽身处异国他乡,却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五四运动”的消息,给诗人

精神上以极大的鼓舞,诗人内心那积蓄己久的爱国热情,那压抑多时的争取个性解

放、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强烈欲望,如火山爆发般迅速沸腾、燃烧起来。于是,“在

一九一九年的下半年和一九二〇年的上半年,便得到了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创造

十年》)。《凤凰涅盘》、《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

安》、《匪徒颂》等一批激情澎湃、个性鲜明、高扬着时代旋律的诗歌,都是在这一

特定历史阶段诞生的。

五、诗歌朗读

1、听录音

2、集体朗读

六、诗歌欣赏

第一节赏析

3 / 83

郭沫若:炉中煤(精品教案)

1、提问:诗中“炉中煤”比喻什么?为什么作这样的比喻?这样比喻有什么好

处?

炉中煤是作者自喻。

明确:因为本诗表现的是“眷念祖国的情绪”,把自己比喻成“炉中煤”有两个作用:一

是从形象特征看,炉中煤是火红、炽热、旺盛、熊熊燃烧,这与诗人对祖国感情的热

烈、深切是一致的;二是从精神特征上看,“炉中煤”具有为人奉献火与热,将自己燃烧

成灰,殒身不恤的献身精神,这与作者立志报国济民的情意是一致的。

2、诗中“年青的女郎”比喻什么,为什么作这样的比喻?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把“五四”以后的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

作者把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古老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蕴含着作者的深意。在《创

造十年·学生时代》一书中,作者曾写道:“‘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

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他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我的那篇《凤凰涅盘》便是

象征着中国的更生。‘眷念祖国的情绪’的《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可见,把

祖国称之为“年青的女郎”,正是诗人对封建、落后的旧中国的否定,对“五四”运动以后

新生祖国的赞美、讴歌。具体来讲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可以形象表现“五四”以后的祖国特征——充满了崭新的气象和勃勃的生机,就

像一位青春焕发的“年青女郎”,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在“五四”之后所呈现的新气象的认

识。二是从抒情的角度讲,更易于抒发炽烈、奔放的情感。

3、“炉中煤”(物)和“年青的女郎”(人)并不构成生活中恋人的关系,诗中

却是写“煤”向“女郎”倾诉衷肠,这是否有违常理?

郭沫若:炉中煤(精品教案)

这两句表达了自己与祖国两情依依、心心相印的密切关系,既显示了自己报国济

民的情意,又寄托了对祖国革命运动继续发展壮大的期望。

第二节赏析

1、如何理解“炉中煤”自称“黑奴卤莽”?

1)“炉中煤”为何自称“黑奴卤莽”?

这是对“煤”的外观形象的描述:浑身黝黑,形象粗陋,不惹人喜爱。

2)“炉中煤”为何称自己为“奴”?

“黑奴”的“奴”,可以理解为“我”对于“年青的女郎”即对于祖国心甘情愿、全心全意

的奉献精神。

3)如何理解“你该知道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的“不嫌”?

明确:我的外表虽然粗黑,但心是火红炽热的。那是因了我的“前身”,我的来历,

我所具有的内在价值。有了这些,我虽然“黑奴卤莽”,你也该不会嫌弃的吧。而且,只

有像我这样有所“前身”的黑奴胸中,才有对你炽烈深切的感情。

4)“炉中煤”自称“黑奴卤莽”有什么作用?

“黑奴卤莽”的外表与“火热的心肠”强烈地反差,又高度地统一。

第三节赏析

“炉中煤”的前身、过去和今朝分别指什么?怎样理解?

明确: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过去——“活埋在地底多年”

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从字面上讲,讲的是煤的形成过程,其深层含义是说自己原本是国家有用之才,

但在过去黑暗现实的压迫下,爱国之情深埋心中,不得抒发,空怀报国之志,却无报

国之门。今朝,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祖国焕发出新的青春,诗人的爱国情感不可抑

制地喷发而出,报效祖国的时机终于来了。既表达了作者对“五四”运动的光明的渴求和

赞颂,又倾诉了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斗士的诗人对祖国的光辉前途、民族的发达兴旺的

希冀,以及诗人对自己“报国济民”抱负的跃跃欲试的心情。

第四节赏析

1、本节抒发作者对祖国的那些感情?

1)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5 / 85

郭沫若:炉中煤(精品教案)

“五四”之后,诗人作为“处在国外的人”,“苦于知识的桎梏而想自由解脱,跑回国去

投向爱人的怀里”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表露,而这几行诗,正是这种情感的艺术写

照。

2)表达了自己急于报效祖国的决心与热情

在这首诗中,“燃”字是最富于动感的一个词,给人的形象感受是炉火跳动,光热四

溢,“炉中煤”的生命在“燃”中得以显现,得以升华。表达出诗人对祖国眷念之深,思渴

之切。

2、本诗末节的“燃”与首节中的“燃”含义是否一样?

明确:不同。前一个“燃”,是诗人在黑暗长夜中摸索探寻;而后一个“燃”,则强调

了诗人在“重见天光”后的奋斗搏击。

七、艺术特色

(一)意象清新,比喻贴切。

诗人将生活中互不相干的事物为喻体,构成艺术形象。在诗人眼中,似乎并不计

较两个比喻体在生活中的真实关系,而是更注重喻体内在的个性特质,“炉中煤”是炽烈

燃烧的象征,“年青的女郎”一向是令人倾慕、思念的对象。诗人借此淋漓尽致地抒发自

己的爱国激情,毫无牵强生涩之感。诗人如此的艺术构思,热烈奔放的情绪,是与“五

四”之后狂飙突进的革命文艺思潮及诗人本身的浪漫气质分不开的。

(二)布局严谨,章法讲究。

第一节:总述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表达比较抽象、概括。

第二节:分述爱国之情(火一样心肠)

第三节:分述报国之志(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第四节:总述,与第一节呼应,从思想感情与层次结构上把全诗推向高潮。

(三)韵律和谐,旋律优美。

郭沫若:炉中煤(精品教案)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

我是日底光,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X 光线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郭沫若:炉中煤(精品教案)

本诗在艺术上,充分体现出郭沫若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特色。

1、比喻新颖生动。天狗本来只存在于民俗传说中,而诗人却将其拿来作为崇尚歌

颂的偶像。诗中的天狗形象,成为旧的时代、旧的传统、旧的世界的叛逆者的象征,

成为吐故纳新、具有无限能量的个性解放与新的世界、新的社会、新的未来创造者的

象征。这一比喻手法的运用,既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

又在诗歌意象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此外,诗人将比作是“X光线的光如电

气一样地飞跑等,也都体现着当时崇尚科学的时代特点。

2、想象大胆奇特。天狗的形象在传说中带有很大模糊性,而在诗中则具化成为有

着无限能量、充分得以解放了的个性的形象。他一会儿把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

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一会儿成为月底光、日底光、一切星球底光,一会儿又飞奔、

狂叫、燃烧,而且在神经上飞跑、在脊髓上飞跑、在脑筋上飞跑,这都表现了诗人想

象的大胆奇特。

3、感情奔放激越。诗中全篇都以的口吻来写,诗人以天狗自喻,通过天狗气

吞宇宙的非凡之势来抒发内心豪情。诗歌自始至终贯穿着强烈的感情,具有浓厚的主

观色彩。

4、讲究韵律和节奏感。这首诗在语言形式上也极有特点,诗人多采用简短的句

式,并将其与叠句、排比等手法结合起来,造成一种强烈的旋律、急促有力的节奏和

摧枯拉朽般逼人的气势。此外,诗的语言自由而又大致押韵,可以看出诗人对韵律感

的重视。

九、 课外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预习《再别康桥》

8 / 88

美术公开课-爱护鸟类的好处


本文发布于:2023-10-31 14:41: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265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最新郭沫若:炉中煤(精品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最新郭沫若:炉中煤(精品教案).pdf

标签:郭沫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