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著武
*
摘 要:中国共产党“五一口号”发出后,郭沫若作为重要民主人士
应中国共产党之邀参与新政协会议筹备工作。1949年2月25日,郭沫若
到达北平,并在随后7个月的时间里很好地履行政治、社会与文化这三重
身份的使命担当,为创建新中国以及开启新中国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科教
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这三重身份所肩负的职责虽有差异,但相
互之间联系紧密,其核心内容离不开创建新中国,离不开“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
关键词:郭沫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和平运动
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五一口号”发出后,筹备召开新政
协会议以及创建新中国的任务提上日程。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
放。在很短时间里,北平换了人间,并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
体会议上改名“北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这种变化之亟超乎想
象,让人有“天地玄黄”之感。
正是在历史巨变的关键时刻,郭沫若应中国共产党之邀北上参与筹备
新政协会议的工作,并于1949年2月25日到达北平,开始一段不平凡的
人生经历。在北平期间,郭沫若以“无党派民主人士”的身份参加各种社
会活动,担任世界和平拥护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文联主席等多个重要职
务,为创建新中国以及开启新中国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科教文化事业的发
展作出重要贡献,可谓在浩荡的历史大势之下参与创造历史。总体而言,
①
储著武,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210
1949
在北平期间,郭沫若的思想与活动,集中体现为政治、社会与文化这三重
身份的使命担当。
①
一 政治身份:无党派民主人士首席代表
解放战争开始后,爱好和平与民主的力量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迫害
与镇压。为此,中共中央决定将部分民主人士转移至香港。其中,影响最
大的莫过于郭沫若。1947年11月14日,郭沫若离开上海至香港。在香
港,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一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开展了进步的政治与思想文化
活动,强烈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统治。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后,中国共产党与各
民主力量协商建国的任务提上日程。在中共中央拟邀请的文化民主人士
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等联合致电毛泽东,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五
里,郭沫若赫然在列。5月5日,郭沫若以“无党派民主人士”的身份与
一口号”。正是在这份电文中,郭沫若标明自己的政治身份是“无党派”,
以示与其他各民主党派有所不同。后来,“无党派民主人士”被确定为新
政协会议参加单位之一,可以说使用“无党派民主人士”政治身份最早的
当属郭沫若。11月5日,发出《中共中央关于邀请民主人士北上给香港分
局等的指示》,要求香港分局及钱之光,必须在11月、12月里将香港及上
海等地一些重要的民主人士护送到解放区来,其中最重要者为“李济深、
郭沫若、马叙伦、彭泽民、李章达、马寅初、孙起孟、茅盾、张綗伯、陈
嘉庚等十人”
②
。在中国共产党及香港分局的周密安排下,11月23日,郭
诗一首———《赴解放区留别立群》:
①
沫若从香港乘华中轮“北上”参加协商建国。在离开香港之前,郭沫若赋
近几年,学界关于郭沫若研究推出不少有分量的成果,如林甘泉、蔡震主编《郭沫若
年谱长编(1892~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李斌《女神之光———郭
2019)等。这些论著中涉及1949年郭沫若在北平期间的各种活动,但并没有专门集中
沫若传》(作家出版社,2018)、廖久明主编《文化巨子郭沫若》(四川人民出版社,
研究这段时间里郭沫若的思想与实践的论文。关于本文所讨论的问题,专门研究的有
贾振勇《建国前夕郭沫若的政治和文学活动》(《郭沫若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
社,2009)以及李斌《郭沫若与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人民政协报》2018年
8月3日)、《保卫世界和平的战友———郭沫若和约里奥-居里》(《郭沫若学刊》2019
年第3期)等。
②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第624页。
211
郭沫若研究(2020年第1辑 总第16辑)
此身非我身,乃是君所有。慷慨付人民,谢君许我走。……中华
全解放,无用待一年。毛公已宣告,瞬息即团圆。
①
这首诗表达出郭沫若对中国革命胜利充满信心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急迫
心情,字里行间尽显家国情怀。11月25日,当郭沫若还在海上航行之时,
中共中央由高岗、李富春作为代表与在哈尔滨的沈钧儒、谭平山等商议达
成《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协议》,商定“无党派民主人士”
为新政协筹备会23个单位之一,指出“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除郭沫若外,
拟邀请马寅初、陈叔通、李达三先生参加”;同时,还确定“无党派民主
人士”为新政协38个参加单位之一。北上之后,郭沫若在沈阳逗留了3
②
个多月的时间。其间,郭沫若受到东北解放区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并到一
些地方参观考察、发表演讲。1949年2月25日,郭沫若同李济深、沈钧
儒、马叙伦等一行35人乘“天津解放号”专车到达北平。当晚,郭沫若
住进北京饭店219房间。自此之后,郭沫若开始过上了在北平期间一段非
常繁忙的日子。
仁堂举行盛大的欢迎民主人士大会。郭沫若在会上指出:“我们每一个人
都应该扫除一己的私心,摒除一切的门户之见,要把全部的力量,全部的
精神,全部的生命,无条件地拿出来,在中共领导之下,在毛主席领导之
下,完成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为建设新中国而鞠躬尽
3月1日,郭沫若应邀参加中华全国学生第十四届代表大会开幕会,并讲
话。3月5日,郭沫若作《在毛泽东旗帜下》一文,指出青年们生在新历
义,学习毛泽东思想,体验中国共产党的各种政策和号召,建立一个坚强
的革命的人生观”,“切实地为人民服务”
④
。3月18日,到车站接华东解
①
②
③
④
1949年2月26日,北平市军管会以及北平市委、市政府在中南海怀
瘁。”
③
3月以后,郭沫若以“无党派民主人士”的身份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史开幕的大时代,要“诚心诚意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
2017,第1259页。
林甘泉、蔡震主编《郭沫若年谱长编(1892~1978年)》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编《开国盛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重要文献资料汇编》(上
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第160、161页。
林甘泉、蔡震主编《郭沫若年谱长编(1892~1978年)》,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17,第1271页。
郭沫若:《在毛泽东旗帜下》,《人民日报》1949年4月7日。
212
本文发布于:2023-10-31 14:36: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265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慷慨付人民”:1949年郭沫若在北平期间的三重身份.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慷慨付人民”:1949年郭沫若在北平期间的三重身份.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